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基建跨國企業可持續發展前路漫漫

經過多年的發展,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在全球, 特別在發展中國家, 承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根據美國《工程新聞記錄(ENR)》雜誌公佈的2016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 中國有65家企業上榜, 上榜企業數量依然蟬聯各國榜首。 中國交建首次進入前三, 7家企業進入前50強。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和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同時, 在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下, 相關投資和綜合開發類項目逐漸增多, 企業海外經營規模和效益明顯提升。 同時, 這也讓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沿線國家迎來了契機。

如今,

一批重點合作專案在沿線國家落地:馬來西亞東部沿海鐵路項目和印尼美加達衛星新城項目合同額雙雙突破100億美元, 可倫坡港口城、吉布地港等專案建設“點亮”海上絲綢之路新航程。

斯里蘭卡, 作為中國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印度洋的重要一環, 自2009年結束長達26年之久的內戰以來, 中國和斯里蘭卡的合作密切。 中國在斯里蘭卡承建了很多基礎設施項目。

斯里蘭卡可倫坡港口城專案

位於斯里蘭卡首都可倫坡南港以南近岸海域, 與可倫坡現有的中央商務區相連, 規劃範圍北至可倫坡南港防波堤, 南至Galle FaceGreen, 東至現有海岸線。 專案由斯里蘭卡大都市和西部發展部協調海域使用權及負責專案區域外的配套設施建設。

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專案投融資並進行填海造地形成269公頃陸域, 並負責專案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土地銷售及開發。

#可倫坡港口城項目效果圖

專案所在地可倫坡是斯里蘭卡首都, 是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 近年隨著經濟發展迅速,

房地產逐漸升溫, 城市中心區土地供不應求。 斯里蘭卡政府對可倫坡城市發展進行了定位, 目標是把可倫坡打造成南亞地區的國際商業和金融中心。 這一定位使得可倫坡土地短缺問題更加凸顯。 為解決土地供求矛盾, 斯政府迫切需要實施中央商務區填海造地專案。

可倫坡港口城由中國交建與斯里蘭卡國家港務局共同開發。 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交建的全資子公司, 代表其開拓海外市場。 中國港灣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 專案直接投資14億美元, 帶動二級開發投資130億美元;創造超過8.3萬個就業機會。

#可倫坡港口項目實景

“建設可持續基礎設施”是行業發展關注的焦點, 關乎“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化發展、金融創新與產業投資合作、環境保護與企業社會責任。

在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 可持續發展被定義為:“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 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它包括兩個重要概念:需要的概念, 尤其是世界各國人們的基本需要, 應將此放在特別優先的地位來考慮;限制的概念, 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

面對“一帶一路”發展機遇, 我國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如何轉變經營思維和模式?

如何積極調整發展戰略,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首先從魚的角度來考慮, 我們分析了當地魚的生活習性、種類,

海洋生物的分佈情況, 包括漁船出沒的區域的什麼船型大小我們全部都分析到了。 ”

——中國港灣可倫坡港口城項目公司業主代表 王昊

港口城專案與斯里蘭卡“大西部省”戰略相吻合, 專案實施將切實促進斯里蘭卡國民經濟發展, 改善城市配套基礎設施服務, 提升國民幸福感, 保證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有助於其實現2030年“斯里蘭卡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願景。

與此同時, 在老撾, 一個與斯里蘭卡的國情大相徑庭的國家。

老撾是全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中發展速度的排頭兵, 作為東南亞地區唯一的陸鎖國和三個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老撾的貧困率居高不下, 基礎設施建設和電力發展存在嚴重缺口。 然而, 落後的局面也存在著發展的轉機。

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

發源于中國雲南省江城縣與老撾豐沙裡省接壤地區的南歐江,是湄公河左岸老撾境內最大的一條支流。河流自北向南,在瑯勃拉邦市附近匯入湄公河,流域面積2.56萬平方公里,河道全長475千米,天然落差約430米,水能指標優良,是老撾政府極力推進開發的水能資源基地之一。

(南歐江梯級水電項目實景)

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境外獲得以全流域整體規劃和BOT投資開發的水電項目,也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建)在海外以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投資建設的首個專案,即便是在世界水電史上亦屬罕見。

南歐江流域按“一庫七級”分兩期進行開發,總裝機容量1272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約50億千瓦時,總投資約28億美元,特許經營29年。

因為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建設涉及到的移民搬遷問題,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引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受到了來自國際河流組織的關注。

“有時候,水電站公司對人們進行拆遷安置的時候,會宣稱他們能提供一些工作機會之類的,但其實人們的生活本來就完全不同於此,他們根本不用為了生存去做這樣的工作”

——國際河流 中國項目主任 簡頌芬

移民和環保之間產生的矛盾,在流域內原本世代以打魚為生的當地居民們眼中是如何看待的?

“在這裡生活是四五年了。最近五六個月以來他沒有去打魚了,現在沒有魚了。現在建大壩好以後,三個月以來,他都過來釣魚沒有魚了,魚很少。”

——南歐江二級電站移民新村孔耿村村民 溫卡

可持續發展,這個源起於環境與污染問題的概念,對於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自身的蛻變來說,將如何進行更為完善而多元的改變?

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在專案實施各個階段,充分發揮東道國人才、技術、市場、資金等優勢,將行銷、管理和利潤中心前移,全球化佈局進行業務資源調配,中資企業正不斷的朝著真正跨國公司方向邁進。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該如何協調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保證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

編輯:王語兮、蒙小度

落後的局面也存在著發展的轉機。

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

發源于中國雲南省江城縣與老撾豐沙裡省接壤地區的南歐江,是湄公河左岸老撾境內最大的一條支流。河流自北向南,在瑯勃拉邦市附近匯入湄公河,流域面積2.56萬平方公里,河道全長475千米,天然落差約430米,水能指標優良,是老撾政府極力推進開發的水能資源基地之一。

(南歐江梯級水電項目實景)

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是中國企業首次在境外獲得以全流域整體規劃和BOT投資開發的水電項目,也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建)在海外以全產業鏈一體化模式投資建設的首個專案,即便是在世界水電史上亦屬罕見。

南歐江流域按“一庫七級”分兩期進行開發,總裝機容量1272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約50億千瓦時,總投資約28億美元,特許經營29年。

因為南歐江梯級水電專案建設涉及到的移民搬遷問題,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此引發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受到了來自國際河流組織的關注。

“有時候,水電站公司對人們進行拆遷安置的時候,會宣稱他們能提供一些工作機會之類的,但其實人們的生活本來就完全不同於此,他們根本不用為了生存去做這樣的工作”

——國際河流 中國項目主任 簡頌芬

移民和環保之間產生的矛盾,在流域內原本世代以打魚為生的當地居民們眼中是如何看待的?

“在這裡生活是四五年了。最近五六個月以來他沒有去打魚了,現在沒有魚了。現在建大壩好以後,三個月以來,他都過來釣魚沒有魚了,魚很少。”

——南歐江二級電站移民新村孔耿村村民 溫卡

可持續發展,這個源起於環境與污染問題的概念,對於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自身的蛻變來說,將如何進行更為完善而多元的改變?

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在專案實施各個階段,充分發揮東道國人才、技術、市場、資金等優勢,將行銷、管理和利潤中心前移,全球化佈局進行業務資源調配,中資企業正不斷的朝著真正跨國公司方向邁進。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基建類跨國企業該如何協調發展和環境之間的關係,保證機會、利益均等的發展?

編輯:王語兮、蒙小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