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改編《芳華》,馮小剛就用了這四招

《芳華》是馮小剛的青春, 他要借嚴歌苓的小說做底本, 將自己“最好的年華”抒發出來。

所以, 電影與原著有不同的色彩和基調。

而馮導的改編也並未局限在刪減與整合。

他加入許多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影像, “微調”人物命運, 將《芳華》鍛造成一部佳作。

改編之法, 無論加減, 一招一式都蘊含匠心。

我們將這些招式拆解開, 探究其效果與意圖, 挖掘影片與原著的異同, 也許還能破解《芳華》的密碼。

第一招:刪減與糅合

《芳華》原著大概11萬字, 以人物為線索, 幾位主角的故事交叉碰撞, 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電影篇幅有限, 不可能面面俱到, “做減法”則成為首要功課。

開場時, 劉峰與何小萍負責“引導”觀眾進入文工團

影片開場就是何小萍報到。

劉峰帶她走進文工團排練廳, 女兵的舞姿英氣而優美, 分隊長不停提點, 身後演奏的樂團按部就班。

何小萍和劉峰是“引導員”, 他們“帶領著”攝影機, 用運動長鏡頭, 將觀眾引入文工團生活。

隨後, 何小萍入住宿舍、領被褥、洗澡等等, 均是在完成“引導員”的任務, 集體生活的細節與狀態在銀幕上躍動。

原著中, 何小萍並非與“三美”同屋, 而電影將四位關鍵女性角色安排在一個宿舍, 讓後續故事的延展更便捷, 是一種化繁就簡的妙招, 有利於視覺表現。

食堂的戲份透露著人物關係

與此同時, 劉峰的“導遊”工作在食堂繼續完成, 而何小萍則“偷走”林丁丁的軍裝, 去照相館圓“軍人夢”。 這是“軍裝事件”的開端。

以上情節, 是從大量文字中提煉、融合而來的。 電影將那些碎片式的語言匯入幾場戲, 提高敘事效率的同時, 也讓影片釋放資訊的手段雙向而立體。

表面是“何小萍報到”, 而實際上不停地曝露著“內幕”。

劉峰吃“破皮餃子”,何小萍汗味遭嘲笑,蕭穗子暗戀小號手等等,人物性格就在這些細節中展現。

更重要的是,這幾場戲釋放出了文工團的日常狀態,那種氣息熱情洋溢、撲面而來。

電影敘事很忌諱單線條,打造出“明暗”兩層意思,是優秀影片的基本要求。

我在香港開會的第三天,手機上來了一條短信:“劉峰先生于2015年12月23日淩晨4:26分于北京武警總醫院病逝。”

——摘自《芳華》原著小說。

除開篇之外,整部戲還有很多對於原著的刪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對小說後三分之一的“捨棄”。

原著中,劉峰與何小萍的故事一直講到2016年左右(本書完成之時)。文工團解散後,眾人命運曲折坎坷,這是小說中筆墨極重的段落。

電影將這些內容大幅度刪減,所有“脫下軍裝”之後的故事,被濃縮在三個場景和五場戲中。

劉峰與聯防隊衝突,攝於海口

三個場景:海口、蒙自烈士陵園、火車站。

五場戲:蕭穗子、郝淑雯海口相見/劉峰跟聯防隊衝突/蕭、郝、劉三人戰友重逢/劉峰與何小萍在烈士陵園/小站送別

劉峰與何小萍在蒙自烈士陵園

在這些“僅有”的畫面中,只能看到命運的某個節點,謀生不易、中年淡然等等。他們波折的人生歷程並未出現在銀幕上。

一句臺詞、一段旁白,就把長篇累牘的文字“消解”掉了。

為什麼電影要這樣安排?答案也許藏在片尾獨白裡。

“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他們老去的樣子,他們都已經芳華已逝、面目全非。”

這是馮小剛的心聲。

《芳華》被馮小剛稱為自己“心願清單”上最後一部電影。

他反復強調,《芳華》是“美好”。

對待這部作品,他動的是真感情。換句話說,片中所有文工團戰士,就是馮小剛自己。

就像老人不愛拍照一樣,馮小剛也不願將“芳華”衰逝後的“真相”展現出來。

人無法戰勝時間,最美的年華早已過去,永遠也找不回。把滄桑拍出來,與青春並置,無論對馮小剛還是觀眾,都太殘忍了。

於是,影片最後,劉峰把何小萍抱在臂彎裡,痛苦和無常放在一旁,至少還有一絲溫暖,聊以慰藉。

第二招:錦上添花

嚴歌苓的文字頗有畫面感,她在原著裡創造出很多適合銀幕表現的情節,這也是電影成功的基礎之一。

而馮小剛並不滿足於此,他要拍他自己的《芳華》,很多原著中沒有的內容也就出現在電影裡。

這些新增的情節為影片錦上添花,其中也不乏絕妙手筆。

劉峰在林丁丁宿舍聽鄧麗君

馮小剛加入了一些“時代標誌”。

毛主席逝世,舉國哀悼,文工團暫停排練。

蕭穗子試穿緊身牛仔褲。大家圍在一起,偷偷聽鄧麗君,迷醉於她的歌聲。

這些內容原著都沒有,嚴歌苓的注意力在人物身上,筆觸深入內心,較少提到集體記憶。

馮小剛則更重視追溯,他的青春足具時代烙印,所以鄧麗君等“標誌”在片中出現,也算順其自然、真情流露。

強化某些符號,更能喚起觀眾對於那個時代的情感。

文工團告別演出

文工團解散前,最後一場演出和散夥飯,都是馮小剛增加的情節。其中,何小萍的獨舞,實在是天才而偉大的設置。

從前線下來,何小萍住進了精神科。作為負傷人員,她成為文工團告別演出的觀眾之一。

眼神呆滯的何小萍看著臺上戰友翩翩起舞,好像忽然被“喚醒”,這是當年他被男兵羞辱後,劉峰主動與她搭檔的節目。

她走出禮堂,病號服寬大鬆弛,可並未遮住她的舞姿,那是曾經的何小萍。

禮堂內外,華服與粗布,對應著“正常人”和“異類”,也映襯出境遇之兩極。

芳華已逝,理想破滅,傷痕永在心頭,只能慢慢消解。

所有苦澀與幻滅,都蘊含在這段舞蹈中。

這場“獨舞”,會是華語電影永恆的經典。

馮小剛之前就刷新過國產片戰爭場面的最高水準。

當年《集結號》的戰爭戲力求逼真,堪稱國產片翹楚。

《芳華》裡,他更進一步,用一段6分多鐘的長鏡頭,將這項指標帶到新高度。

這段長鏡頭調度極為複雜,攝影師要跟隨戰士們遊移穿梭,戰鬥打響後,子彈橫飛、炸點爆破時刻不停,要配合幾十人的走位,甚至還有坦克進場。

這樣高難度的“工程”,居然還能做到節奏變化。

遭到伏擊、反攻、增援到位,三個節點非常清晰,情緒走勢隨之而動。

雖然馮小剛已透露,這個長鏡頭是特技接成的,它由8個獨立的鏡頭組成,但其細緻程度與水準,仍然冠絕國產片歷史。

馮小剛反復表達過拍戰爭戲的原因,他認為好的戰爭類影片一定是呼喚和平的。

將戰鬥場面拍得纖毫畢現,正是要讓大眾知曉戰爭的殘酷,從而珍惜和平。

他加入這段原著沒有的戲,在技術上挑戰極限,其“成品”的真實感,可謂無與倫比。

第三招:扭轉與微調

何小萍

說是微調,其實幅度都不小。電影對原著某些人物的改動令人印象極深。

何小萍在原著裡叫何小曼,“曼”與“萍”,一字之差,體現的是人物背景的變化。

我能想像在小曼的母親跟她父親鬧離婚前,那個家庭是溫情的,小布爾喬亞的。我也完全可以想像,善良柔弱的文人父親會給小曼取這樣一個名字。

——摘自《芳華》原著

原著中,入伍前的何小曼在上海生活。父親在她6歲時自殺身亡,母親改嫁,她變成“拖油瓶”,從此開始地獄一般的少年時代。

電影將這段前史刪去,只說她是“從北京招來的新兵”。片中的何小萍是北方口音,素色花襯衫配粗布外套,梳兩條長辮,這些細節均是她的“背景符號”。

因此,“曼”與“萍”的不同,也是當年上海與北方文化差別的體現。這樣的改動,一方面透著細緻和嚴謹,另一方面也是在為人物發展鋪路。

何小萍給父親寫信

電影對於何小萍的改編是系統性的,用意深遠。

“軍裝事件”緣起于劉峰,是劉峰熱心地告訴她,穿上軍裝後一定要照張相,給家人寄回去。之後,陰差陽錯,何小萍耐不住心中焦灼,拿走林丁丁的服裝,去拍了照片。

她把照片寄給父親。

電影中,何小萍的父親還活著,只是沒有自由,父女二人從小萍6歲起就再未見過。

何小萍思念父親,因為沒有人疼她。她給父親寫信,排遣委屈和痛苦,也視其為寄託,盼望有朝一日能重聚。

劉峰安慰何小萍

何小萍內心本就千瘡百孔,她拼命想當兵,是覺得來到部隊就沒有人會欺負自己。

可是萬沒想到,剛進部隊第一天,痛苦的種子就已埋下。

“軍裝事件”後,“內衣事件”和“伴舞事件”又接連發生,對她的羞辱從未停息。只有劉峰,敢於公開地關心她、幫助她。

然而噩耗也是劉峰傳來的。就在馬上要平反之前,何小萍的父親去世了。她一滴淚都流不出,絕望的人沒有眼淚。

相比於原著,電影對父親的改動讓何小萍的命運更加淒慘。如果6歲時,父親已離世,何小萍也不會有寄託,就不必再承受失去希望的折磨。

至此,電影已明確表達,在何小萍的生命中,父親和劉峰是最重要的。影片將三者的故事關聯在一起,使何小萍的形象更加清晰。

同時,影片還創造出一件原著沒有的“道具”,成為劉峰與何小萍的情感媒介,也令《芳華》的主題得以視覺化。

復員後,劉峰回文工團探訪,大院裡空曠冷清,只有蕭穗子還在。在穗子的宿舍,劉峰發現了被撕碎、藏在地板下面的照片。

正是何小萍入伍當天拍的那張。

劉峰把碎片拼起來,何小萍的笑臉出現在眼前,那是她一生最雀躍、歡欣的瞬間。

多年後,兩人在小站的長椅上吐露心扉。

劉峰說要送何小萍一件禮物。他從懷中拿出了那張照片,照片已被粘合復原,青春笑顏重現。

何小萍手握被粘好的照片

很難說這一幕是溫情還是殘酷。

當年何小萍撕碎照片,是因為憤恨,也是一種反抗。老天安排,讓劉峰發現這些碎片,將“芳華”復原並返還何小萍。幾十年過去,能帶給她溫暖的,依然只有劉峰。

這張“破鏡重圓”的照片,就是他們兩人情感的縮影。

然而“芳華”豈是可以返還的東西?

被撕碎的照片,就是心中的“幻滅”。好年華早已過去,只剩追憶,能找回的也僅是“碎片拼成的”容顏。

這張照片混合著感動與傷痛,見證了劉峰與何小萍的情感歷程,對於一部作品來說,是絕佳的意象。

電影終究是視聽藝術,改編小說,就是將“文字視覺化”。

嚴歌苓筆觸細膩,將人物內心抽絲剝繭般呈現在原著中。可電影無法巨細靡遺,很多自述式的文字,不可能逐一表現。

於是,影片另闢蹊徑,剝離不適合視聽表達的內容,自創某些意象,讓情感從視覺上噴發出來。

千言萬語匯成畫面一幅,“芳華”二字,就是何小萍那“破碎”的照片。

第四招:著色

馮小剛與嚴歌苓

嚴歌苓的焦點是人,小說中針對色彩、環境的描寫並不多。

電影則必須要考慮用色,顏色設計往往體現著創作初衷。

《芳華》的飽和度很高,整部電影是在高飽和狀態下,由綠、紅、藍、黃,四種顏色組合而成的。

《芳華》中的綠色

綠色出場率最高。

文工團的故事怎會少了綠軍裝?那是軍人的顏色,是全片的基礎色。

無論前線還是後方,身上的軍綠始終如一。

整部《芳華》都建立在綠色之上。它為影片定調,也給一代人的青春點亮主題。

紅色的意義最多變。

它是國旗、軍旗,也是理想主義的象徵。

小號手登上坦克,逆光下軍旗迎風飄揚,畫面中的紅與綠無比和諧,那裡寄託著美好年華。

紅色也是血液。

青年人為國犧牲,白大褂、綠軍裝,都是鮮血的襯底。

紅色偶爾也柔情一下。

偷聽鄧麗君,吊燈罩著紅紗,那是軍旗下的浪漫。

藍色與何小萍緊密相連。

她總是穿著那件靛藍色的練功服,之後住進精神科,又不得不換上藍白條紋的“行頭”,而那張記錄她“芳華”的照片也是藍色背景。

何小萍的傷痛和憂憤,她與集體的“格格不入”,在視覺上是靠藍色渲染出來的。

黃色則像土壤一般,承載所有內容。

文工團的牆壁金黃而溫暖,它“包裹”著那些青年,映襯出理想與朝氣。

結尾劉峰與何小萍相擁依偎,畫面也是暖黃做底。他們的青春留在了那個年代,即便歷盡滄桑,還是脫不掉那層底色。

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在腦海裡構建畫面。

原著的色彩如何,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嚴歌苓的《芳華》絕對不像電影那般明麗、鮮亮。

小說的筆墨集中於人物內心,目的是“清算”那段生活。

電影則顏色飽滿,鏡頭韻律十足,初衷在於“追憶”過去。

“清算”與“追憶”,天差地別。所以,原著只是一種底本,是馮小剛完成心願、抒發情懷的“跳板”。

歸根結底,馮小剛拍的是他自己的《芳華》。

不過,從效果上看,這種用色方式似乎已超越了“懷念”。

眼前的色彩越鮮豔,後面幻夢破滅的衝擊力就越強。

你很難用一個詞就說盡馮小剛想要的東西。至少在成片上,除“昨日重現”之外,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同的意味。

《芳華》是美好,但絕未止於美好。

片中有群體命運,也有個人坎坷,最後留給觀眾的是一種複雜性。這種複雜性是通過反差來體現的。

青春與理想就像一場夢,這場夢過於美妙,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有清醒的機會,而那些活著迎來“幻滅”的人,則必須承受痛苦。

也許只有善良與淡然,才能讓一個人從容地面對時間。

好電影就是要帶給觀眾“複雜”的體驗,它會走進人性深處,講述個體與時代的關係。

《芳華》做到了。

而實際上不停地曝露著“內幕”。

劉峰吃“破皮餃子”,何小萍汗味遭嘲笑,蕭穗子暗戀小號手等等,人物性格就在這些細節中展現。

更重要的是,這幾場戲釋放出了文工團的日常狀態,那種氣息熱情洋溢、撲面而來。

電影敘事很忌諱單線條,打造出“明暗”兩層意思,是優秀影片的基本要求。

我在香港開會的第三天,手機上來了一條短信:“劉峰先生于2015年12月23日淩晨4:26分于北京武警總醫院病逝。”

——摘自《芳華》原著小說。

除開篇之外,整部戲還有很多對於原著的刪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對小說後三分之一的“捨棄”。

原著中,劉峰與何小萍的故事一直講到2016年左右(本書完成之時)。文工團解散後,眾人命運曲折坎坷,這是小說中筆墨極重的段落。

電影將這些內容大幅度刪減,所有“脫下軍裝”之後的故事,被濃縮在三個場景和五場戲中。

劉峰與聯防隊衝突,攝於海口

三個場景:海口、蒙自烈士陵園、火車站。

五場戲:蕭穗子、郝淑雯海口相見/劉峰跟聯防隊衝突/蕭、郝、劉三人戰友重逢/劉峰與何小萍在烈士陵園/小站送別

劉峰與何小萍在蒙自烈士陵園

在這些“僅有”的畫面中,只能看到命運的某個節點,謀生不易、中年淡然等等。他們波折的人生歷程並未出現在銀幕上。

一句臺詞、一段旁白,就把長篇累牘的文字“消解”掉了。

為什麼電影要這樣安排?答案也許藏在片尾獨白裡。

“原諒我不想讓你們看到他們老去的樣子,他們都已經芳華已逝、面目全非。”

這是馮小剛的心聲。

《芳華》被馮小剛稱為自己“心願清單”上最後一部電影。

他反復強調,《芳華》是“美好”。

對待這部作品,他動的是真感情。換句話說,片中所有文工團戰士,就是馮小剛自己。

就像老人不愛拍照一樣,馮小剛也不願將“芳華”衰逝後的“真相”展現出來。

人無法戰勝時間,最美的年華早已過去,永遠也找不回。把滄桑拍出來,與青春並置,無論對馮小剛還是觀眾,都太殘忍了。

於是,影片最後,劉峰把何小萍抱在臂彎裡,痛苦和無常放在一旁,至少還有一絲溫暖,聊以慰藉。

第二招:錦上添花

嚴歌苓的文字頗有畫面感,她在原著裡創造出很多適合銀幕表現的情節,這也是電影成功的基礎之一。

而馮小剛並不滿足於此,他要拍他自己的《芳華》,很多原著中沒有的內容也就出現在電影裡。

這些新增的情節為影片錦上添花,其中也不乏絕妙手筆。

劉峰在林丁丁宿舍聽鄧麗君

馮小剛加入了一些“時代標誌”。

毛主席逝世,舉國哀悼,文工團暫停排練。

蕭穗子試穿緊身牛仔褲。大家圍在一起,偷偷聽鄧麗君,迷醉於她的歌聲。

這些內容原著都沒有,嚴歌苓的注意力在人物身上,筆觸深入內心,較少提到集體記憶。

馮小剛則更重視追溯,他的青春足具時代烙印,所以鄧麗君等“標誌”在片中出現,也算順其自然、真情流露。

強化某些符號,更能喚起觀眾對於那個時代的情感。

文工團告別演出

文工團解散前,最後一場演出和散夥飯,都是馮小剛增加的情節。其中,何小萍的獨舞,實在是天才而偉大的設置。

從前線下來,何小萍住進了精神科。作為負傷人員,她成為文工團告別演出的觀眾之一。

眼神呆滯的何小萍看著臺上戰友翩翩起舞,好像忽然被“喚醒”,這是當年他被男兵羞辱後,劉峰主動與她搭檔的節目。

她走出禮堂,病號服寬大鬆弛,可並未遮住她的舞姿,那是曾經的何小萍。

禮堂內外,華服與粗布,對應著“正常人”和“異類”,也映襯出境遇之兩極。

芳華已逝,理想破滅,傷痕永在心頭,只能慢慢消解。

所有苦澀與幻滅,都蘊含在這段舞蹈中。

這場“獨舞”,會是華語電影永恆的經典。

馮小剛之前就刷新過國產片戰爭場面的最高水準。

當年《集結號》的戰爭戲力求逼真,堪稱國產片翹楚。

《芳華》裡,他更進一步,用一段6分多鐘的長鏡頭,將這項指標帶到新高度。

這段長鏡頭調度極為複雜,攝影師要跟隨戰士們遊移穿梭,戰鬥打響後,子彈橫飛、炸點爆破時刻不停,要配合幾十人的走位,甚至還有坦克進場。

這樣高難度的“工程”,居然還能做到節奏變化。

遭到伏擊、反攻、增援到位,三個節點非常清晰,情緒走勢隨之而動。

雖然馮小剛已透露,這個長鏡頭是特技接成的,它由8個獨立的鏡頭組成,但其細緻程度與水準,仍然冠絕國產片歷史。

馮小剛反復表達過拍戰爭戲的原因,他認為好的戰爭類影片一定是呼喚和平的。

將戰鬥場面拍得纖毫畢現,正是要讓大眾知曉戰爭的殘酷,從而珍惜和平。

他加入這段原著沒有的戲,在技術上挑戰極限,其“成品”的真實感,可謂無與倫比。

第三招:扭轉與微調

何小萍

說是微調,其實幅度都不小。電影對原著某些人物的改動令人印象極深。

何小萍在原著裡叫何小曼,“曼”與“萍”,一字之差,體現的是人物背景的變化。

我能想像在小曼的母親跟她父親鬧離婚前,那個家庭是溫情的,小布爾喬亞的。我也完全可以想像,善良柔弱的文人父親會給小曼取這樣一個名字。

——摘自《芳華》原著

原著中,入伍前的何小曼在上海生活。父親在她6歲時自殺身亡,母親改嫁,她變成“拖油瓶”,從此開始地獄一般的少年時代。

電影將這段前史刪去,只說她是“從北京招來的新兵”。片中的何小萍是北方口音,素色花襯衫配粗布外套,梳兩條長辮,這些細節均是她的“背景符號”。

因此,“曼”與“萍”的不同,也是當年上海與北方文化差別的體現。這樣的改動,一方面透著細緻和嚴謹,另一方面也是在為人物發展鋪路。

何小萍給父親寫信

電影對於何小萍的改編是系統性的,用意深遠。

“軍裝事件”緣起于劉峰,是劉峰熱心地告訴她,穿上軍裝後一定要照張相,給家人寄回去。之後,陰差陽錯,何小萍耐不住心中焦灼,拿走林丁丁的服裝,去拍了照片。

她把照片寄給父親。

電影中,何小萍的父親還活著,只是沒有自由,父女二人從小萍6歲起就再未見過。

何小萍思念父親,因為沒有人疼她。她給父親寫信,排遣委屈和痛苦,也視其為寄託,盼望有朝一日能重聚。

劉峰安慰何小萍

何小萍內心本就千瘡百孔,她拼命想當兵,是覺得來到部隊就沒有人會欺負自己。

可是萬沒想到,剛進部隊第一天,痛苦的種子就已埋下。

“軍裝事件”後,“內衣事件”和“伴舞事件”又接連發生,對她的羞辱從未停息。只有劉峰,敢於公開地關心她、幫助她。

然而噩耗也是劉峰傳來的。就在馬上要平反之前,何小萍的父親去世了。她一滴淚都流不出,絕望的人沒有眼淚。

相比於原著,電影對父親的改動讓何小萍的命運更加淒慘。如果6歲時,父親已離世,何小萍也不會有寄託,就不必再承受失去希望的折磨。

至此,電影已明確表達,在何小萍的生命中,父親和劉峰是最重要的。影片將三者的故事關聯在一起,使何小萍的形象更加清晰。

同時,影片還創造出一件原著沒有的“道具”,成為劉峰與何小萍的情感媒介,也令《芳華》的主題得以視覺化。

復員後,劉峰回文工團探訪,大院裡空曠冷清,只有蕭穗子還在。在穗子的宿舍,劉峰發現了被撕碎、藏在地板下面的照片。

正是何小萍入伍當天拍的那張。

劉峰把碎片拼起來,何小萍的笑臉出現在眼前,那是她一生最雀躍、歡欣的瞬間。

多年後,兩人在小站的長椅上吐露心扉。

劉峰說要送何小萍一件禮物。他從懷中拿出了那張照片,照片已被粘合復原,青春笑顏重現。

何小萍手握被粘好的照片

很難說這一幕是溫情還是殘酷。

當年何小萍撕碎照片,是因為憤恨,也是一種反抗。老天安排,讓劉峰發現這些碎片,將“芳華”復原並返還何小萍。幾十年過去,能帶給她溫暖的,依然只有劉峰。

這張“破鏡重圓”的照片,就是他們兩人情感的縮影。

然而“芳華”豈是可以返還的東西?

被撕碎的照片,就是心中的“幻滅”。好年華早已過去,只剩追憶,能找回的也僅是“碎片拼成的”容顏。

這張照片混合著感動與傷痛,見證了劉峰與何小萍的情感歷程,對於一部作品來說,是絕佳的意象。

電影終究是視聽藝術,改編小說,就是將“文字視覺化”。

嚴歌苓筆觸細膩,將人物內心抽絲剝繭般呈現在原著中。可電影無法巨細靡遺,很多自述式的文字,不可能逐一表現。

於是,影片另闢蹊徑,剝離不適合視聽表達的內容,自創某些意象,讓情感從視覺上噴發出來。

千言萬語匯成畫面一幅,“芳華”二字,就是何小萍那“破碎”的照片。

第四招:著色

馮小剛與嚴歌苓

嚴歌苓的焦點是人,小說中針對色彩、環境的描寫並不多。

電影則必須要考慮用色,顏色設計往往體現著創作初衷。

《芳華》的飽和度很高,整部電影是在高飽和狀態下,由綠、紅、藍、黃,四種顏色組合而成的。

《芳華》中的綠色

綠色出場率最高。

文工團的故事怎會少了綠軍裝?那是軍人的顏色,是全片的基礎色。

無論前線還是後方,身上的軍綠始終如一。

整部《芳華》都建立在綠色之上。它為影片定調,也給一代人的青春點亮主題。

紅色的意義最多變。

它是國旗、軍旗,也是理想主義的象徵。

小號手登上坦克,逆光下軍旗迎風飄揚,畫面中的紅與綠無比和諧,那裡寄託著美好年華。

紅色也是血液。

青年人為國犧牲,白大褂、綠軍裝,都是鮮血的襯底。

紅色偶爾也柔情一下。

偷聽鄧麗君,吊燈罩著紅紗,那是軍旗下的浪漫。

藍色與何小萍緊密相連。

她總是穿著那件靛藍色的練功服,之後住進精神科,又不得不換上藍白條紋的“行頭”,而那張記錄她“芳華”的照片也是藍色背景。

何小萍的傷痛和憂憤,她與集體的“格格不入”,在視覺上是靠藍色渲染出來的。

黃色則像土壤一般,承載所有內容。

文工團的牆壁金黃而溫暖,它“包裹”著那些青年,映襯出理想與朝氣。

結尾劉峰與何小萍相擁依偎,畫面也是暖黃做底。他們的青春留在了那個年代,即便歷盡滄桑,還是脫不掉那層底色。

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會在腦海裡構建畫面。

原著的色彩如何,見仁見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嚴歌苓的《芳華》絕對不像電影那般明麗、鮮亮。

小說的筆墨集中於人物內心,目的是“清算”那段生活。

電影則顏色飽滿,鏡頭韻律十足,初衷在於“追憶”過去。

“清算”與“追憶”,天差地別。所以,原著只是一種底本,是馮小剛完成心願、抒發情懷的“跳板”。

歸根結底,馮小剛拍的是他自己的《芳華》。

不過,從效果上看,這種用色方式似乎已超越了“懷念”。

眼前的色彩越鮮豔,後面幻夢破滅的衝擊力就越強。

你很難用一個詞就說盡馮小剛想要的東西。至少在成片上,除“昨日重現”之外,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同的意味。

《芳華》是美好,但絕未止於美好。

片中有群體命運,也有個人坎坷,最後留給觀眾的是一種複雜性。這種複雜性是通過反差來體現的。

青春與理想就像一場夢,這場夢過於美妙,以至於很多人都沒有清醒的機會,而那些活著迎來“幻滅”的人,則必須承受痛苦。

也許只有善良與淡然,才能讓一個人從容地面對時間。

好電影就是要帶給觀眾“複雜”的體驗,它會走進人性深處,講述個體與時代的關係。

《芳華》做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