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美國一定會再加息,看不懂中國今天又“跟隨”?你跟住薅羊毛就好

今天, 央行上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 跟上上週五的步伐, 繼續做出加息姿態。

不少人開始問, 如果美聯儲加息, 中國到底跟不跟?其實從人民幣匯率歷史看,

人民幣匯率遠沒有達到自由浮動水準。 盯住美元, 仍是首要選擇。 這也可以理解, 自今年2月份以來, 中國連續增持美國國債達到1.18萬億美元, 再度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按照美聯儲的規劃, 在開啟加息週期後, 美聯儲利率最終的中性利率目標是在2019年底之前達到3%!201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將升至2.1%。 從目前中美資金市場自行調節情況來看, 美聯儲利率對比中國一年期年化Shibor看, 美聯儲每加0.25%, 國內市場利率相應就要大概提升0.5%, 以此維持中美資金流動平衡。 如果美國加息到3%, 即再加息約6次左右, 那麼國內一年期年化Shibor可能要增加3%, 即達到7.5%左右的幅度。 目前, 一年期年化Shibor為4.65%。

當前, 僅在公開市場上調利率而不提高官方利率水準, 則市場利率仍然會不斷攀升, 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和規模勢必將進一步攀升。 而提高官方利率水準, 則銀行息差收窄, 整個社會利率水準將整體提高。

中國高企的債務敞口, 銀行資產表內表外的信用之和達到460萬億,

面對高企的利率, 能不能承受?中國能不能接招?這取決於債務的去化速度, 金融去杠杆的堅決程度。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 此時此景, 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買入銀行理財或者貨幣基金, 做一個快樂的“薅羊毛黨”!

央行上調14天期逆回購利率5個基點

今天, 央行14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為2.65%, 較上次上調5個基點。 7天和28天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5%和2.8%, 與此前持平。

同時, 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3000億元逆回購操作。 其中, 包括1200億元的7天期、1100億元的14天期、700億元的28天期。 由於央行公開市場今日有40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 當日實現淨投放2600億元。

人民幣仍難以實現“清潔浮動”

所謂“清潔浮動”, 其實就是自由浮動, 央行基本上不干預。 反過來, 如果一個國家採取浮動匯率,

但經常性地干預, 而且匯率目標不公開、不透明, 稱為“骯髒浮動”。 這裡的“清潔”和“骯髒”是沒有褒貶含義的, 只是客觀表述。

目前, 人民幣的浮動方式, 當然是“骯髒浮動”。 不過, 全球真正能實現浮動匯率的國家就不多, 能“清潔浮動”的就更少了, 基本上是10多個發達市場國家, 比如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瑞士、紐西蘭、新加坡和歐元等。 清潔浮動需要有扎實的經濟基礎, 完善的市場經濟機制, 以及高度透明的資料。 此外, 經濟效率要高, 發鈔速度不能顯著偏快。

2015年“811匯改”是央行推動匯率機制市場化, 實行匯率制度由“類爬行安排”到浮動匯率制度過渡的一次重要嘗試。 然而, 試驗的結果是失敗了, 央行放棄了原定的匯率改革目標。

此後, 央行提出了新的中間價形成機制, 施行嚴格的外匯管制, 遏制資本外流, 實現人民幣名義匯率穩定, 代價是損失1萬億美元的外儲。

再2015年匯改之後, 外儲萎縮, 人民幣“清潔浮動”本錢反而變少了, 重回之前的套路是必然。 自今年2月份以來, 中國已持續增持美國國債,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統計, 10月份, 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上升至1.18萬億美元, 仍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

更主要的是, 因為中國經濟不能夠靠內需而是需要靠出口, 只有出口保持增長才能推動經濟的長期發展。 事實上, 能夠靠消費維持經濟增長的只有美國, 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 美國是發鈔國。 從希臘、西班牙等歐洲國家的經驗就可以知道, 這些國家的貨幣不是世界貨幣,靠消費拉動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是不可行的。

如果美國加息到3%,中國怎麼辦?

在開啟加息週期後,美聯儲最終的利率目標是多少?3%!

目前,美聯儲利率為1.25%至1.5%,美聯儲的最新利率預測顯示,到201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將升至2.1%。而美聯儲官員已經多次表態,長期中性利率的目標是3%,預期時間為2019年底之前。

目前,中國名義利率是一年期存款1.5%,是建國70年以來最低水準,但是Shibor年化加權平均4.25%。而2016年年化Shibor加權平均是2.75%。

過去一年,美聯儲加息0.5%,中國Shibor大約增加了1.25%,而名義利率不變。從目前中美資金市場自行調節,美聯儲利率對比中國Shibor看,美聯儲每加0.25%,國內市場利率相應就要大概提升0.5%,以此維持中美資金流動平衡。如果美國加息到3%,即再加息約6次左右,那麼國內Shibor可能要增加3%,即達到7.5%左右的幅度。

當然,這個僅僅是經驗測算。如果央行堅持不調整名義利率,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存在巨大利差,銀行等金融機構將不得不自行上浮。

如果資金端利率持續保持這種高速增長,將對於高負債經濟體形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即便按照資產端5%的預期收益計算,也幾乎意味著每年10多萬億新增信貸中,至少50%以上將為了償還利息。

對於企業而言,反映企業短期融資成本的票據轉貼現利率在11月末已經突破了4%。而金融機構針對企業的一般貸款利率已經連續上升了三個季度,三季度末已達到5.86%。顯然,2018年企業貸款成本上升的趨勢還將延續。

對於居民部門而言,影響最大的依然是按揭貸款利率不斷攀升,獲得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融360統計的最新資料顯示,10月末全國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從4.45%連續上調至5.36%。

債務黑洞,都在賺流動性的錢

其實,過去接近十年時間內賺到的錢,都是賺流動性的錢。無論A股、還是房地產、更或者債券和大宗商品。

過去的五年和十年,你只要買了房子,買了兩三套三五套房子,你就輕鬆進入千萬甚至億萬富翁的行列。你本身做了什麼呢?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貢獻的?其實沒有,你只需要買了房,留住就可以了。炒股票是不是也是同樣的道理?這麼幾年,由於中國央行超發的貨幣,造成的資產膨脹,證券市場也是資產的一種表現。上市公司也在是在賺超發貨幣的流動性。

誰賺到的錢,超過了央行印鈔增速了?只有加杠杆的人,只有獲得更多信貸資源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從貨幣氾濫的時代中,才能從資金要素分配為主的時代中,坐上大贏家的位置。

社科院劉煜輝:

目前中國的M2為167萬億,已經超過了美國與日本之和,美國與歐元區的M2之和剛好與中國持平;銀行表內的信用達到260萬億,按照央行的口徑,去年年底中國的表內表外的信用之和為460萬億,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全社會對銀行的負債。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金融業進入風險集中爆發期,呈現的主要特徵包括金融風險點多面廣,違法違規亂象叢生,結構失衡問題突出,各類風險隱患,脆軟性明顯提升。以週期性為例,我國經濟金融經過上一輪的擴張潮後進入下行“清算”期。

過去五年以年均 15%的增幅快速上行的實體杠杆率,或者成為債務率,正是流入金融+房地產。而這兩個行業恰恰不能帶來收益,不能帶來現金流,至多只是產生了一些帳面上的收入,於是就產生了全社會資產收益低於債務成本的嚴重後果。所有的流動的錢最終都會停在不動產上,因為到了不動產上再也動不了了。

上圖來看,2016年中美最盈利的行業對比分析來看,中國除了金融地產行業之外,利潤都微薄的很,產生的現金流更是稀少。這也是全社會資產收益低於債務成本的一個縮影。如果沒有一個可觀的經濟增長,我們就有可能被沉重的債務負擔拖向長期衰退之路。

從居民消費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角度看,實際多數行業和老百姓收入增速在前些年已經見頂了。

快去做個快樂的“薅羊毛黨”

顯然,如此巨大的債務壓力下,現金流前景微妙,讓貨幣政策如何緊縮的了。

產能嚴重過剩,面臨巨大通縮壓力,但同時又因為債務壓力巨大,又絕對不能通縮,一旦通縮很快就會硬著陸。

最終,仍然只能壓一壓,松一松。但是,現在又趕上美聯儲加息+縮表+稅改的組合拳,作為應對之策,收緊是必要的,但是長遠看,最終還會放鬆。

目前,各種措施都在將資金趕出中間層,羊毛不好薅。同業存單餘額和同業理財餘額,都在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存在巨大利差,讓儲蓄資金回流的難度仍然非常大。

提高官方利率水準,則銀行息差收窄,整個社會利率水準將整體提高。不提高官方利率水準,在市場利率不斷攀升的明年,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和規模勢必將進一步攀升。

不提高官方利率,讓市場利率繼續上升,那麼企業就會提出債券市場等融資管道,加大銀行貸款。Wind資訊資料顯示,2017年至今,中國企業僅發行了人民幣5.67萬億元的公司債,較2016年全年創紀錄的人民幣8.71萬億元發行規模銳減35%,而現在距離年末只剩下兩周時間。扣除到期債券,公司債淨融資額僅為人民幣2,779.4億元,只相當於去年全年公司債淨融資規模的9%,為2008年以來最低。

如此一來,只會讓錢更緊。從貸款利率看,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實際加權利率的差距同樣在不斷擴大,2013-2016年,二者的差距大體在1.2-1.4個百分點左右,而到了今年三季度末,二者的裂口已經達到了1.56個百分點。

目前,金融機構以基準利率發放貸款的比例持續保持在18%左右的低位水準,較2014年前期高點25%下降了7個百分點。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這些國家的貨幣不是世界貨幣,靠消費拉動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是不可行的。

如果美國加息到3%,中國怎麼辦?

在開啟加息週期後,美聯儲最終的利率目標是多少?3%!

目前,美聯儲利率為1.25%至1.5%,美聯儲的最新利率預測顯示,到2018年底聯邦基金利率中值將升至2.1%。而美聯儲官員已經多次表態,長期中性利率的目標是3%,預期時間為2019年底之前。

目前,中國名義利率是一年期存款1.5%,是建國70年以來最低水準,但是Shibor年化加權平均4.25%。而2016年年化Shibor加權平均是2.75%。

過去一年,美聯儲加息0.5%,中國Shibor大約增加了1.25%,而名義利率不變。從目前中美資金市場自行調節,美聯儲利率對比中國Shibor看,美聯儲每加0.25%,國內市場利率相應就要大概提升0.5%,以此維持中美資金流動平衡。如果美國加息到3%,即再加息約6次左右,那麼國內Shibor可能要增加3%,即達到7.5%左右的幅度。

當然,這個僅僅是經驗測算。如果央行堅持不調整名義利率,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存在巨大利差,銀行等金融機構將不得不自行上浮。

如果資金端利率持續保持這種高速增長,將對於高負債經濟體形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即便按照資產端5%的預期收益計算,也幾乎意味著每年10多萬億新增信貸中,至少50%以上將為了償還利息。

對於企業而言,反映企業短期融資成本的票據轉貼現利率在11月末已經突破了4%。而金融機構針對企業的一般貸款利率已經連續上升了三個季度,三季度末已達到5.86%。顯然,2018年企業貸款成本上升的趨勢還將延續。

對於居民部門而言,影響最大的依然是按揭貸款利率不斷攀升,獲得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融360統計的最新資料顯示,10月末全國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從4.45%連續上調至5.36%。

債務黑洞,都在賺流動性的錢

其實,過去接近十年時間內賺到的錢,都是賺流動性的錢。無論A股、還是房地產、更或者債券和大宗商品。

過去的五年和十年,你只要買了房子,買了兩三套三五套房子,你就輕鬆進入千萬甚至億萬富翁的行列。你本身做了什麼呢?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貢獻的?其實沒有,你只需要買了房,留住就可以了。炒股票是不是也是同樣的道理?這麼幾年,由於中國央行超發的貨幣,造成的資產膨脹,證券市場也是資產的一種表現。上市公司也在是在賺超發貨幣的流動性。

誰賺到的錢,超過了央行印鈔增速了?只有加杠杆的人,只有獲得更多信貸資源的人!只有這些人,才能從貨幣氾濫的時代中,才能從資金要素分配為主的時代中,坐上大贏家的位置。

社科院劉煜輝:

目前中國的M2為167萬億,已經超過了美國與日本之和,美國與歐元區的M2之和剛好與中國持平;銀行表內的信用達到260萬億,按照央行的口徑,去年年底中國的表內表外的信用之和為460萬億,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全社會對銀行的負債。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金融業進入風險集中爆發期,呈現的主要特徵包括金融風險點多面廣,違法違規亂象叢生,結構失衡問題突出,各類風險隱患,脆軟性明顯提升。以週期性為例,我國經濟金融經過上一輪的擴張潮後進入下行“清算”期。

過去五年以年均 15%的增幅快速上行的實體杠杆率,或者成為債務率,正是流入金融+房地產。而這兩個行業恰恰不能帶來收益,不能帶來現金流,至多只是產生了一些帳面上的收入,於是就產生了全社會資產收益低於債務成本的嚴重後果。所有的流動的錢最終都會停在不動產上,因為到了不動產上再也動不了了。

上圖來看,2016年中美最盈利的行業對比分析來看,中國除了金融地產行業之外,利潤都微薄的很,產生的現金流更是稀少。這也是全社會資產收益低於債務成本的一個縮影。如果沒有一個可觀的經濟增長,我們就有可能被沉重的債務負擔拖向長期衰退之路。

從居民消費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角度看,實際多數行業和老百姓收入增速在前些年已經見頂了。

快去做個快樂的“薅羊毛黨”

顯然,如此巨大的債務壓力下,現金流前景微妙,讓貨幣政策如何緊縮的了。

產能嚴重過剩,面臨巨大通縮壓力,但同時又因為債務壓力巨大,又絕對不能通縮,一旦通縮很快就會硬著陸。

最終,仍然只能壓一壓,松一松。但是,現在又趕上美聯儲加息+縮表+稅改的組合拳,作為應對之策,收緊是必要的,但是長遠看,最終還會放鬆。

目前,各種措施都在將資金趕出中間層,羊毛不好薅。同業存單餘額和同業理財餘額,都在今年出現了不同程度下降。但是,市場利率與官方利率存在巨大利差,讓儲蓄資金回流的難度仍然非常大。

提高官方利率水準,則銀行息差收窄,整個社會利率水準將整體提高。不提高官方利率水準,在市場利率不斷攀升的明年,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的預期收益率和規模勢必將進一步攀升。

不提高官方利率,讓市場利率繼續上升,那麼企業就會提出債券市場等融資管道,加大銀行貸款。Wind資訊資料顯示,2017年至今,中國企業僅發行了人民幣5.67萬億元的公司債,較2016年全年創紀錄的人民幣8.71萬億元發行規模銳減35%,而現在距離年末只剩下兩周時間。扣除到期債券,公司債淨融資額僅為人民幣2,779.4億元,只相當於去年全年公司債淨融資規模的9%,為2008年以來最低。

如此一來,只會讓錢更緊。從貸款利率看,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與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實際加權利率的差距同樣在不斷擴大,2013-2016年,二者的差距大體在1.2-1.4個百分點左右,而到了今年三季度末,二者的裂口已經達到了1.56個百分點。

目前,金融機構以基準利率發放貸款的比例持續保持在18%左右的低位水準,較2014年前期高點25%下降了7個百分點。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