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鹵素、氙氣、LED都弱爆了!有關汽車照明的新技術都在這裡了!

文/顧家棟

從煤油燈到電燈、再到白熾燈、鹵素燈、再有氙氣燈、LED燈, 直到最新的鐳射大燈和OLED技術, 可以說車燈科技的發展總是引領時代的。

既然聊到車燈科技, 那麼就不得不說到HELLA

HELLA(海拉)公司的前身源於WMI公司, 全稱“Westfälische金屬工業有限公司”, 由德國人Sally Windmuller在1899年時創立, 當時是以生產化學燈(蠟燭、煤油燈)起步, 1921年時公司為了能在德國專利局註冊專利, 創立了Hella品牌。

在隨後的100多年中, 海拉專注於車燈研發:1971年,

海拉開發出 H 4 雙絲鹵素前照燈, 並獲得世界上第一個相關許可證。 二十年後的1992年, 海拉又率先推出第一代氙氣前照燈, 而這在汽車照明史上具有著里程碑式意義。

所以只要聊到汽車照明/車燈的技術, 就避不開這家企業。 另外意外的是, 除了老本行之外,

海拉同樣關注著其它高新領域。

首先在車燈方面, 液晶大燈技術即將成為熱點?

海拉的工程師告訴我, 液晶顯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大燈, 簡稱LCD大燈, 是他們現在正在研究的主流技術。 LCD和LED僅一字之差, 區別何在?其實, LCD即液晶顯示本身並不發光, 而是指一種固液之間的狀態。

在此狀態下, 光線可以根據液晶在不同溫度下的不同排列, 發生多次反射、折射來變換路徑。

淺顯一點的好處就是使用LCD技術, 燈光光線的控制將會變得更加簡單, 應用於汽車身上, 那就是LCD車燈將提供更豐富更有效率且更智慧的照明條件。

在原理上, LCD大燈其實是LED大燈的“智慧升級版”, 如果把LED大燈比喻成十年前的諾基亞(只用來打電話發資訊, 就像LED燈單單只是照亮前方), 那麼LCD燈就是一台iPhone, 因為LCD能做的更多!

除了LCD大燈技術之外, 海拉還向參觀者展示了如何將汽車照明和電子產品領域的雷達, 攝像頭,感測器結合在一起以助力屬於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其中我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有二者:可穿透雷達信號車標以及77GHz毫米波雷達技術。

先說說這個可穿透雷達信號的車標

“雷達罩”來自航空航太技術,指的是雷達系統前方的覆蓋罩。車載雷達感測器是用於持續探測與其他車輛和物件間的距離,從而為自我調整巡航控制或前部碰撞警告提供支援。

而為了更好的探測車輛前方目標,車輛正前部散熱隔柵的正中間是提供最佳探測範圍的位置。然而這個最佳的雷達感測器安裝位置通常是整車廠車標不可替代的安裝位置,但海拉研發的雷達信號可穿透車標正好解決了這一尷尬。

還有就是77GHz毫米波雷達了!但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沒聽過它?

目前汽車上使用的毫米波雷達發射和接收頻率均為24GHz(吉赫),而未來第二代毫米波雷達的頻率將提升到77GHz。後者的頻率更高,理論上面對霧、煙、灰塵時也具備更強的穿透力,測速和測距的精准度也能提高3-5倍,可見這也將是未來的趨勢!

綜上,車燈技術在經歷了從煤油燈到LED燈的長達百年的發展之後,未來在家用車領域即將升級為LCD大燈,屆時車燈將會集成更多意料以外的功能。

攝像頭,感測器結合在一起以助力屬於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其中我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有二者:可穿透雷達信號車標以及77GHz毫米波雷達技術。

先說說這個可穿透雷達信號的車標

“雷達罩”來自航空航太技術,指的是雷達系統前方的覆蓋罩。車載雷達感測器是用於持續探測與其他車輛和物件間的距離,從而為自我調整巡航控制或前部碰撞警告提供支援。

而為了更好的探測車輛前方目標,車輛正前部散熱隔柵的正中間是提供最佳探測範圍的位置。然而這個最佳的雷達感測器安裝位置通常是整車廠車標不可替代的安裝位置,但海拉研發的雷達信號可穿透車標正好解決了這一尷尬。

還有就是77GHz毫米波雷達了!但我相信還有很多人沒聽過它?

目前汽車上使用的毫米波雷達發射和接收頻率均為24GHz(吉赫),而未來第二代毫米波雷達的頻率將提升到77GHz。後者的頻率更高,理論上面對霧、煙、灰塵時也具備更強的穿透力,測速和測距的精准度也能提高3-5倍,可見這也將是未來的趨勢!

綜上,車燈技術在經歷了從煤油燈到LED燈的長達百年的發展之後,未來在家用車領域即將升級為LCD大燈,屆時車燈將會集成更多意料以外的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