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想賣房買房者看過來,法院這樣判,200萬就這樣沒了

​雙方還約定, 應於2017年4月30日前辦理過戶手續。 若因一方原因無法辦理過戶手續, 則守約方有權解除協議, 並追究違約方的違約責任。

簽約後, 王某支付了購房定金200萬元。 但是因某種原因, 王某就反悔不想買了。

不久後, 雙方達成補充協定, 約定由買方另尋他人接盤。 補充協議約定, 王某將積極尋找新買家與吳某等人洽談及重新簽約, 若商議成功且新買家支付定金後, 原《房產買賣協議》自然失效作廢。 另外, 王某另尋新買家的寬限期截至2017年6月15日, 否則仍按雙方簽署的《房產買賣協定》執行;在寬限期內, 吳某等人亦可自行尋找買家, 若商談成功則與王某再議終結協議事宜。

​2017年7月, 吳某等人與案外人另行簽訂房產買賣協議。 隨後, 吳某等人向王某發出解約通知。

王某收到解約通知後, 就將賣房者吳某告上法庭, 要求吳某返還購房定金200萬元並支付相應的利息。

一審法院審理後認為, 王某已構成違約。 鑒於雙方已就解除訟爭《房產買賣協定》達成合意, 而且賣方也已自行找到新買家, 並收取相應的購房定金。 因此, 協議解除之後, 吳某理應將王某已付款項予以返還, 並承擔該款項的資金佔用利息。 但是,

綜合本案的實際情況, 一審判決酌定吳某應返還購房定金100萬元, 並支付相應的利息。

一審宣判後, 雙方均不服, 都提起了上訴。

​近日, 法院審理後作出終審判決, 認為王某明確表示不願繼續購房, 而且在約定的寬限期內未能尋得新買家與吳某重新簽約,

其行為已構成違約, 支付的200萬元購房定金應由吳某沒收。 判決還指出, 無論吳某是否在2017年7月份找到新買家, 該時間已超過約定的寬限期, 不影響違約事實的認定。

因此, 終審改判撤銷一審判決, 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及上訴請求。

法官說法:購房者違約, 定金不能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