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招商|“一帶一路” 從中國投資走向中國服務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 只會越開越大。 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 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

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日前, 《中國企業報》記者在“交流互鑒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商貿與文化交流論壇上瞭解到, 過去的三年, 中國製造沿著“一帶一路”走向世界, 惠及世界。

引進來與走出去雙輪驅動並行

資料顯示, 2016年, 中國對外貿易總額36500億美元, 其中9535.7億美元來自於“一帶一路”國家的雙邊貿易, 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5.7%。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席周漢民說, 過去三年, 中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工程承包總額為3049億美元。 築路搭橋, 風餐露宿, 中國人在世界各國一直發揚著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精神, 從中國投資走向中國服務。

中國對外貿易惠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 遠及歐亞交界的許多國家, 並同時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

由此, 中國2016年、2017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占世界經濟貢獻總值超過33%。 2014—2016年三年, 中國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投資總額達到510億美元。 從中國製造推動中國投資, 510億美元投入相關49個國家, 在當地興建了56個經濟開發區。 這些投資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8萬個, 為當地新增稅收11億美元。

伴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加快, 各國貿易往來更加方便、更加頻繁, 參與建設的經濟體將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合作共贏。 論壇發起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湘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國湘說, “一帶一路”所宣導的絲路精神,

促進各種官方和民間的文化交流將日趨豐富, 各國在交流互鑒中加深瞭解、加深感情、加快融合, 必將開創21世紀人類新文明。 這既是對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開放政策實踐成果的積極肯定, 也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對外開放戰略確定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特別是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發揮開放引領作用。 中國注重“引進來”的同時, 加快推動“走出去”。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我國對外投資力度不斷加大, 2012—2016年, 累計對外直接投資6605.8億美元。 未來我國開放型經濟將步入“引進來”與“走出去”雙輪驅動的新階段。

文企合作新模式促進商貿交流

絲綢之路作為世界古代文明互鑒吸取文化營養的主動脈,

帶動了沿線各地的文化、宗教、藝術等方面的全面繁榮。 這些音樂文化風格迥異, 特色鮮明, 看似獨立, 但通過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發現的石窟壁畫上留存至今的各種樂器等相關音樂文物, 可以察覺其內部存在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中央音樂學院原黨委書記、“一帶一路”音樂教育聯盟組委會主任郭淑蘭介紹,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 民心相通是基礎,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民相親在於心相通, 心相通則需要樂相融。 每一個現代企業都有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發展願景。 郭淑蘭說, 把企業價值追求創造成一首歌或者一個作品來體現出來, 它對團隊的合作, 對企業精神的凝聚具有無限的力量。 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注入文化的元素,
進而來提升產品的藝術品質, 通過設立品牌專案, 包括學院“一帶一路”的藝術教育基金等等這樣的平臺和企業合作, 構建音樂文化與企業合作聯動的新模式, 促進商貿交流。

商務部國際貿易與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說,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深刻揭示了新時代更好推動開放發展的新內涵和新要求。 商貿和文化交流合作, 來滿足人民對物質產品和精神食糧的需求, 不斷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美好生活的品質, 讓人民也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中企君薦讀

----------------------------------

本文系《中國企業報》原創, 編輯:米果。

原創不易, 轉載請注明文章來源。 如您需要修改獲取授權, 歡迎後臺聯繫, 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