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曹操父子明知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為何不及早將其斬殺以絕後患?

今年6月中旬, 一部名為《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穩穩佔據著各大電視臺的黃金時間, 成為今年夏天的霸屏之作。

12月7日, 《大軍師司馬懿》的續集《虎嘯龍吟》又強勢回歸, 成為年末熱點的刷屏之作。

圖:《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劇照

從電視劇製作角度來考量, 兩部劇情設置為東漢末年分三國的時代, 演員陣容也空前強大, 集合了吳秀波、李晨、劉濤、於和偉等一線人氣爆棚大牌明星, 作為該劇製片人和“執牛耳”者, 吳秀波老師可謂嘔心瀝血, 小到人物性格設定拿捏, 大到劇場道具的追溯求源, 可謂追求苛刻精益求精。

在廣大觀眾津津有味飽覽視覺盛宴的同時, 人們對司馬家篡奪大魏, 改寫中國歷史的過程也逐漸理清了歷史經絡。

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有這樣的一個橋段:曹操素聞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遂趁司馬懿轉身離去之機, 將棋子撒擲于地,

司馬懿頃刻“狼顧之相”畢現, 曹操陰險笑曰:“果然!”。

雖然此橋段乃為編劇所杜撰, 然而曹操對素有“狼顧之相”的司馬懿不可謂不防範。

縱觀曹操一生對待司馬懿的態度, 可以“信而不用”四字來概括, 曹操任用司馬懿為自己出謀劃策, 但在內心深處對司馬懿時刻處於忌憚提防。

曹操殯葬歸天, 曹丕即位稱帝, 曹丕是位賢明的君王, 他雖年輕時與司馬懿私交甚篤, 但他心裡還能把持君臣之度, 在朝堂人事佈局上, 曹丕以曹真、曹休等曹氏宗親為主幹, 外加司馬懿、陳群之流, 因此在曹丕一朝, 司馬懿始終處於“信而可用”的境地。

曹丕對司馬懿的拿捏可謂是收放自如。

圖:《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

然而, 一代梟雄的曹操、曹丕父子明知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為何卻將這麼一個“定時炸彈”留在自家人身旁, 結果卻讓司馬家白白竊取了魏國的萬世基業呢?

這就要從司馬懿的出仕態度、謀略才能以及其所處的顯赫世家地位說起了。

在兩部電視劇中, 司馬懿被渲染成了一位不願出仕安於村野的形象, 其致仕反倒被描繪成曹操、曹丕父子的“裹挾”而不得已為之。

歷史上的司馬懿果真是被迫“裹挾”而致仕的嗎?

客觀地來說, 司馬懿的出仕的確有被“裹挾”的成分, 但《軍師聯盟》和《虎嘯龍吟》這兩部由吳秀波主導的電視劇顯然將這種“裹挾”的成分戲劇誇張化。

那麼在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又是什麼樣的呢?

撥開歷史迷霧, 讓我們以史料為基礎還原一個真實司馬懿。

司馬懿, 字仲達, 河內溫縣人, 生於179年, 卒於251年, 享年73歲, 可以說司馬家族最後能成功地以晉代魏, 司馬懿的長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司馬懿在世之際,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帝三朝”,憑藉著養生有道,司馬懿在病逝前兩年通過高平陵事變,一舉誅殺曹爽,徹底剷除曹氏宗親勢力,為日後司馬家族篡魏開創兩晉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根據史料《晉書·宣帝紀》記載:“帝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與同時代“好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的諸葛亮相比,此二人皆有胸懷天下、匡扶社稷的雄心壯志和過人智謀。

因此在兩部電視劇中,司馬懿被描繪成不問世事苟安性命顯然不符合歷史。

司馬懿不是苟且偷安之人,他是一隻蟄伏的蒼鷹,當合適的目標和機遇出現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如鷹隼擊殺奮起一搏,直至鎖死獵物的七寸喉舌。

有個鮮活的事實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東漢末年黃巾作亂,各地豪強趁勢而起,在局勢混沌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蟄伏在溫縣老家的司馬懿此時經由著名隱士胡昭和南陽太守楊俊的品評,名聲已斐諸于華夏。

圖:《新三國》中的司馬懿

手握重兵的曹洪為了延攬人才冀希望收司馬懿於帳下,而多次登門盛邀,然而司馬懿認為曹洪此人志大才疏有勇無謀不足與事,於是拄拐待客佯稱腿疾拒不就仕。

曹洪察知內情後對司馬懿心生怨恨,遂在曹操面前打起了司馬懿的小報告。曹操對司馬懿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在前次派遣刺客,以“刀刃覆面”探究佯裝風痹病拒不配合的司馬懿方面,曹操認為司馬懿此人天性善忍。

因此曹操再次聽聞司馬懿的小報告後,遂拋棄仁柔之念,陰狠毒辣地囑咐道“若複盤桓,便收之”,再不來就直接把他下大獄。

司馬懿是吃軟不吃硬的,他探聽到風聲不對,連忙扔下拐杖投奔了曹操。

此時的曹操已位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要職,且“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天下三國鼎立格局已成,魏國強盛而吳蜀暗弱已成定局。

司馬懿也正是看清了天下大勢遂棄拐而奔曹,除此之外他甚至察覺到了跟隨曹操征戰多年的得力謀士郭嘉、荀彧等人的逐漸離世,曹魏中央實際決策高參的不斷缺失,無形之中為自己騰出了可以大展拳腳的空間。

因此表面上看曹操強制徵召司馬懿入仕是曹洪等人小報作祟,而實則是曹魏中央政權高參謀士的缺失,司馬懿雖裝出一副不願入仕的姿態,實則正中其下懷。

在入仕曹魏後,司馬懿也深知曹操內心對其猜忌從無刪減,因此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出分毫差錯,而司馬懿祖上司馬卬跟隨漢高祖劉邦攻伐項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被漢高祖劉邦冊封殷王,建都河內郡,司馬一氏可謂是河內郡官宦世家、名門望族。

代表各名門望族地主豪強勢力的曹操自然不會放過拉攏各門閥貴族的機會。

在曹操夢見“三馬同食一槽”的噩夢後,更是對司馬懿愈發忌憚和猜忌,因此臨終之際特意叮囑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曹操一世梟雄,但為了確保兒孫代漢而興,儘量爭取士族的支持和謀臣的全力扶持,在面對世家大族方面,曹操兼具殺伐決斷的狠勁和懷柔以德的手段,終究對“老實”配合的河內望族司馬懿沒有痛下殺手。

而曹丕登基為帝,面對吳蜀虎踞環視的險惡態勢,寥寥可數的謀臣武將,已無法託付國之要事,因此為了維持朝政穩定、國家安定,曹丕選擇了讓司馬懿充當起了平衡曹氏宗親勢力的角色,魏帝曹丕穩居期間,天下玩弄於鼓掌。

曹操、曹丕一世英雄父子,並非不知司馬懿“狼顧之相”其心可誅,乃是天命、人時造就了司馬懿夾縫求生,險中求勝形勢,最終釀成了曹魏為他人做“嫁衣”的慘烈結局。

司馬懿在世之際,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帝三朝”,憑藉著養生有道,司馬懿在病逝前兩年通過高平陵事變,一舉誅殺曹爽,徹底剷除曹氏宗親勢力,為日後司馬家族篡魏開創兩晉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根據史料《晉書·宣帝紀》記載:“帝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慨然有憂天下心。”

與同時代“好為《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的諸葛亮相比,此二人皆有胸懷天下、匡扶社稷的雄心壯志和過人智謀。

因此在兩部電視劇中,司馬懿被描繪成不問世事苟安性命顯然不符合歷史。

司馬懿不是苟且偷安之人,他是一隻蟄伏的蒼鷹,當合適的目標和機遇出現時,他會毫不猶豫地如鷹隼擊殺奮起一搏,直至鎖死獵物的七寸喉舌。

有個鮮活的事實就很能說明這一點。

東漢末年黃巾作亂,各地豪強趁勢而起,在局勢混沌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蟄伏在溫縣老家的司馬懿此時經由著名隱士胡昭和南陽太守楊俊的品評,名聲已斐諸于華夏。

圖:《新三國》中的司馬懿

手握重兵的曹洪為了延攬人才冀希望收司馬懿於帳下,而多次登門盛邀,然而司馬懿認為曹洪此人志大才疏有勇無謀不足與事,於是拄拐待客佯稱腿疾拒不就仕。

曹洪察知內情後對司馬懿心生怨恨,遂在曹操面前打起了司馬懿的小報告。曹操對司馬懿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在前次派遣刺客,以“刀刃覆面”探究佯裝風痹病拒不配合的司馬懿方面,曹操認為司馬懿此人天性善忍。

因此曹操再次聽聞司馬懿的小報告後,遂拋棄仁柔之念,陰狠毒辣地囑咐道“若複盤桓,便收之”,再不來就直接把他下大獄。

司馬懿是吃軟不吃硬的,他探聽到風聲不對,連忙扔下拐杖投奔了曹操。

此時的曹操已位極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要職,且“挾天子以令諸侯”名正言順,天下三國鼎立格局已成,魏國強盛而吳蜀暗弱已成定局。

司馬懿也正是看清了天下大勢遂棄拐而奔曹,除此之外他甚至察覺到了跟隨曹操征戰多年的得力謀士郭嘉、荀彧等人的逐漸離世,曹魏中央實際決策高參的不斷缺失,無形之中為自己騰出了可以大展拳腳的空間。

因此表面上看曹操強制徵召司馬懿入仕是曹洪等人小報作祟,而實則是曹魏中央政權高參謀士的缺失,司馬懿雖裝出一副不願入仕的姿態,實則正中其下懷。

在入仕曹魏後,司馬懿也深知曹操內心對其猜忌從無刪減,因此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不出分毫差錯,而司馬懿祖上司馬卬跟隨漢高祖劉邦攻伐項羽,成為西漢開國功臣,被漢高祖劉邦冊封殷王,建都河內郡,司馬一氏可謂是河內郡官宦世家、名門望族。

代表各名門望族地主豪強勢力的曹操自然不會放過拉攏各門閥貴族的機會。

在曹操夢見“三馬同食一槽”的噩夢後,更是對司馬懿愈發忌憚和猜忌,因此臨終之際特意叮囑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曹操一世梟雄,但為了確保兒孫代漢而興,儘量爭取士族的支持和謀臣的全力扶持,在面對世家大族方面,曹操兼具殺伐決斷的狠勁和懷柔以德的手段,終究對“老實”配合的河內望族司馬懿沒有痛下殺手。

而曹丕登基為帝,面對吳蜀虎踞環視的險惡態勢,寥寥可數的謀臣武將,已無法託付國之要事,因此為了維持朝政穩定、國家安定,曹丕選擇了讓司馬懿充當起了平衡曹氏宗親勢力的角色,魏帝曹丕穩居期間,天下玩弄於鼓掌。

曹操、曹丕一世英雄父子,並非不知司馬懿“狼顧之相”其心可誅,乃是天命、人時造就了司馬懿夾縫求生,險中求勝形勢,最終釀成了曹魏為他人做“嫁衣”的慘烈結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