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為何國際史學界多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總結幾個問題。

一 、西方雙標

說西方雙標的人主張:西方考古啥都沒有就能定下邁錫尼和特洛伊, 中國不行。 所以西方雙標。

衍生主張:西方的古希臘文明是根據古書偽造的。

西方是不是雙標?

不是。

為什麼?

西方是什麼?

現在動不動就是西方、西方?西方是什麼?

是不知道哪個嘎達裡出來的某個外國人(非中國人)寫了點東西, 他就代表西方了?看了幾本國內翻譯的所謂外國人的著作就說他們代表西方?有點素養的人不會這麼覺得。 你知道“那個外國人”的地位麼?你知道你看的所謂“外國著作”的地位麼?你確定不是看了“西方”的地攤文?你確定出版社不會引進地攤文?

要言稱西方, 必然是指西方的考古界。 我們要引用的是西方考古界的結論。 很可笑, 貴乎有多少人寫答案是引用西方考古界的論文?又有多少列舉了西方考古界的教授的名字?寫手們不過隨便套用一個西方來撩撥民族情緒罷了。

2. 雙標

說雙標的, 多說“為什麼特洛伊遺址和邁錫尼遺址, 乃至米諾斯遺址, 可以用《荷馬史詩》這種神話書中的名字來命名?我們就不可以用夏來命名我們的遺址?”

我想說, 你大可以用“夏”去命名我們發掘出來的遺址, 我們也不乏“夏都”、“禹都”、“堯都”。 命名麼, 多數時候的意義在於我們稱呼他們, 眾人的腦子反應出來的是同一個東西。 只不過,

有定名權的人(可惜貴乎寫手沒有定名權)目前只稱呼“那個遺址”叫“二裡頭遺址”。 即便稱呼它是“夏都”, 那麼它就是夏朝的都城了麼。 不能。 名字只是名字, 真正是什麼不因為名字而成為什麼。 有人叫“張龍”, 他就是一條龍?有人叫“李強”, 他一定比別人強?那麼所謂的西方雙標呢?西方稱呼的“特洛伊遺址”就是特洛伊了麼?沒有。 最多是“可能是特洛伊”。 我們也不乏“二裡頭可能是夏”的論述。 西方沒一口咬定那個被稱為“特洛伊遺址”的地方就叫特洛伊。 到現在都還有人通過是否發生過戰爭, 是否符合荷馬寫的東東裡面海岸線的表述來給出更多的證據來證明遺址可能是特洛伊。 邁錫尼和米諾斯同樣情況。 倒是國內的寫手已經給西方考古界蓋棺定論了,
“西方說的特洛伊遺址就是特洛伊, 邁錫尼遺址就是阿伽門農的邁錫尼”。

二、 中國為什麼開始疑古?

因為發現自己解釋自己歷史的方式不“科學”。 西方是在十九世紀末開始興起考古學的。 西學東漸, 中國的一些人接觸了“科學”考古之後, 開始對自己的典籍不再迷信, 更希望秉承“科學”思想, 來考察一番中國的古史, 特別是上古史。 所以有了“疑古學派”。

~~~~~

對於高舉“疑古”即漢奸的人來說, 對於“我們為什麼要西方標準”的人來說, 怕是只要沾上“科學”, 他們就要將其打到, 並且高喊“我們為什麼要西方的科學”(笑)。

而對現代這個開始講求科學的時代, 正常人的思維方式是:符合科學標準的質疑都應該仔細推敲。

我需要思考得出結論的邏輯推導是否絲絲入扣。

三、殷商已經有成熟文字, 所以夏一定存在

甲骨文我們已經發現, 甲骨文是成熟文字, 這一點都沒問題。 從成熟文字然後推出一定有一個更早期的王朝存在, 這有很大的問題。

我們目前甲骨文多出於殷墟。 盤庚遷殷是什麼時候?目前認為在c.1300BC。 商朝什麼時候開始?c.1600BC。 甲骨文是成熟文字, 沒錯。 商朝也不是從盤庚遷殷開始的啊。 至少從所謂商湯滅夏到盤庚遷殷, 還有300年的時間呢。 這都夠後世一個朝代興起和滅亡了。 這又如何推出因為c.1300BC時候的成熟文字存在, 我們就一定有夏呢?

文字演化一定需要改朝換代麼?仔細想一想, 不需要嘛。 需要的只有時間, 如果從一開始就是商, 不是還是可以得到後來的成熟文字。

所以, 怎麼能得出因為商(殷墟)的文字成熟, 就一定有夏呢?

四、混淆文明和文化

文明和文化不是一回事。

判斷文明的要素是, 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 判斷是否是文化則要寬鬆得多, 考古學上“文化”則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 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 文化相對文明來說是相對更原始。 或者說, 如果我們沒有發現文明要素的時候只能將其保守地稱為文化。 所以我們說仰紹文化, 紅山文化, 而不說仰韶文明, 紅山文明。

文明這個標準是西方的麼?是西方的。 誰讓考古學是西方建立的而不是中國呢?於是有人說, 你幹嘛鳥西方標準, 我們建立自己的標準不就可以了麼?對於這麼想的人我來舉個例子。

如果西方把IQ=90的人稱為智力正常的人,這是西方的標準。有人說,不好,這是西方標準,我們中國標準是IQ=50就是智力正常人。這樣,或許我們的確可以多出很多“智力正常”的中國人。但是兩相比較,以中國所謂的IQ50的正常人和西方IQ90的正常人比,不覺得貽笑大方麼?標準就是標準。標準是為了不同的東西在相同的標準下可以比較。自己定一個標準除了自high以外,毫無意義。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義,怕是現在很多國人都沒有完全體會。

五、中國文明時間被縮短了,很重要麼?

不重要。相比目前國力南霸萬的米國來說,中國的歷史已經很長很長了。米國對自己短短200多年的歷史都深感自豪,中國有3000多年的文明,也足夠可以自豪了。延長到5000年,8000年又有多少意義呢。

以前特別希望延長中國歷史,是因為受西方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甚至希望延長自己的文明史,最好超過兩河和埃及,得出中國文明獨立起源說。這點在古人類學考古也有體現,中國的古人類學家想挖出特別古老的古猿化石,最好比東非那個還要老,最終得出中國人就是在這塊土地上起源的。我只想說,“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現在人類基因學支持人類單一起源說,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支持這中主張。現代人就是從東非走出來,散步到全球的。這樣來說,兩河和埃及文明起源早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他們本來就離非洲近,而我們離非洲遠。晚那麼若干千年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非得把自己說成人類的始祖,文明的上帝才能滿足自己脆弱的自尊麼?

因為司馬遷說,有夏,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所以我們為了不想讓司馬遷變成一個寫小說的,所以希望能找到書中的“夏”。這無可厚非,正如很多人想證明特洛伊遺址就是特洛伊。這是人研究的動力,很好,非常好,好得很。只是結論不是由美好願望下的。況且,司馬遷寫在《史記》裡的小說不是沒有。比如離開夏商好多好多年的西周末期的“烽火戲諸侯”,就是篇非常精彩的小說。如何為了博美人一笑,如何點燃烽火玩“狼來了”。真的栩栩如生,煞是好玩。結果有人質疑,“京畿周圍的諸侯看到烽火,跑過來要很久了,周幽王和褒姒這麼有胃口站在樓上看?”後來研讀的《清華簡》給出了一個更合理的故事。人寫的東西是要辨析的,2000年前的需要辨析,就算是離我們區區30年前的史,以及我們今天今日看到的新聞,也需要辨析。

如果西方把IQ=90的人稱為智力正常的人,這是西方的標準。有人說,不好,這是西方標準,我們中國標準是IQ=50就是智力正常人。這樣,或許我們的確可以多出很多“智力正常”的中國人。但是兩相比較,以中國所謂的IQ50的正常人和西方IQ90的正常人比,不覺得貽笑大方麼?標準就是標準。標準是為了不同的東西在相同的標準下可以比較。自己定一個標準除了自high以外,毫無意義。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義,怕是現在很多國人都沒有完全體會。

五、中國文明時間被縮短了,很重要麼?

不重要。相比目前國力南霸萬的米國來說,中國的歷史已經很長很長了。米國對自己短短200多年的歷史都深感自豪,中國有3000多年的文明,也足夠可以自豪了。延長到5000年,8000年又有多少意義呢。

以前特別希望延長中國歷史,是因為受西方民族主義思想影響。甚至希望延長自己的文明史,最好超過兩河和埃及,得出中國文明獨立起源說。這點在古人類學考古也有體現,中國的古人類學家想挖出特別古老的古猿化石,最好比東非那個還要老,最終得出中國人就是在這塊土地上起源的。我只想說,“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現在人類基因學支持人類單一起源說,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支持這中主張。現代人就是從東非走出來,散步到全球的。這樣來說,兩河和埃及文明起源早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他們本來就離非洲近,而我們離非洲遠。晚那麼若干千年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非得把自己說成人類的始祖,文明的上帝才能滿足自己脆弱的自尊麼?

因為司馬遷說,有夏,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所以我們為了不想讓司馬遷變成一個寫小說的,所以希望能找到書中的“夏”。這無可厚非,正如很多人想證明特洛伊遺址就是特洛伊。這是人研究的動力,很好,非常好,好得很。只是結論不是由美好願望下的。況且,司馬遷寫在《史記》裡的小說不是沒有。比如離開夏商好多好多年的西周末期的“烽火戲諸侯”,就是篇非常精彩的小說。如何為了博美人一笑,如何點燃烽火玩“狼來了”。真的栩栩如生,煞是好玩。結果有人質疑,“京畿周圍的諸侯看到烽火,跑過來要很久了,周幽王和褒姒這麼有胃口站在樓上看?”後來研讀的《清華簡》給出了一個更合理的故事。人寫的東西是要辨析的,2000年前的需要辨析,就算是離我們區區30年前的史,以及我們今天今日看到的新聞,也需要辨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