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冬至大過年!你是吃餃子還是湯圓?感覺又有一場南北之爭要上演

小禺兒 番禺台

正所謂冬大過年

今天冬至你打算

跟家裡人去哪裡吃飯呢?

但是中秋節我們知道吃月餅

端午節我們知道吃粽子

冬至我們應該吃什麼應節呢?

是餃子還是湯圓呢?

小禺兒已經預感到, 今天網路上勢必會再度掀起一陣南北冬至習俗的大戰。

身在南國廣府, 你知道老廣們如何過冬至嗎?

你可能要說, 南方沒有冰天雪地, 沒有氛圍。

廣州人民是非常重視冬至的, 每年冬至又叫過冬、冬節、小年。 廣州的冬至雖然沒有冰雪, 但是廣州人對冬至的重視卻不能質疑。

只知道冬至要吃吃吃, 你知道冬至的來歷嗎?你瞭解冬至的傳統嗎?

不如就趁今天, 一邊吃著你的大餃子/大湯圓, 一邊來聽聽點解君為你科普冬至傳統的由來吧。

下面, 小禺兒將為你科普一下。

冬至又名‘一陽生’, 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傳統的方法觀測太陽, 測定出了冬至, 一般我們認為,

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被古人制訂出來的就是冬至。

到了現在, 很多年輕人對冬至並不瞭解, 很多“新新人類”甚至以為, 我們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就只是春節, 其實, 冬至的來頭並不比農曆春節小!

冬至要怎樣保養?如果你的養生枸杞已經失效, 可以試試我們的秘訣, 戳連結聊聊養生那些事兒, 這個冬至告別“寒冰掌”。

在北方, 冬至節慶, 大家一般會吃水餃喝羊肉湯, 比如比較有名的山東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相傳, 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 覺得味道特別鮮美, 讚不絕口。

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 那在南方呢?

舊時, 廣州人過冬至, 有自己的一套。

俗話說:

對與老廣東來說,冬至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向來視冬至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舉辦一系列祝賀、祭祀活動,在廣府地區,也流傳不少冬至習俗,如拜祖先、“團圓”聚餐、食湯圓、做臘味糯米飯、喂耕牛吃糯米糕、貼“飼耗”。

過去對做冬非常重視,廣府人都會殺雞劏鴨,準備臘肉、素菜、果品等用來拜祖先,以祈求來年大展宏圖、大吉大利。然後要全家團圓食大餐,雞鴨魚肉都不可以少,羊肉,總之,冬至九菜一湯系缺一不可。

在鄉下,還要給耕牛吃一頓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蘿蔔、菜水等,以感謝耕牛一年的辛勞與貢獻。

大家都知道,過冬至,不管有多少美食,總有那麼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儀式”。雖然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在每個地方都不一樣,但對於一些廣州人來說,吃湯圓,確實是“冬至儀式”。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廣州冬至吃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除了廣州地區,廣東其他地區的習俗如何呢?

潮汕地區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複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佛山

冬至當日,各家各戶一早殺雞準備菜肴、果品拜祖先、蒸“松糕”。“松糕”是一種米粉發酵做成的糕點,蒸熟後有很多的細孔,整個糕點。松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而在順德,還有“圍坐打邊爐過冬至”一說。冬至一家人團聚,“打邊爐”取暖必不可少。

據《佛山民俗》一書介紹,由於冬至時農村家家戶戶喜歡舂米粉和曬臘味,舂好的米粉用來做湯圓,臘味則做成臘味糯米飯,因此冬至吃臘味糯米飯和湯圓,是不少家庭的習慣。

中山東升

小欖有冬至吃“水欖”的習俗,小欖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狀,故稱“水欖”,實際上是一種用菊花肉作餡料的糯米湯圓,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再加入些許菊花肉。

除了一般的習俗外,東升人還喜歡用大芥菜、甜薯、豬肉粒燴煮成一種名為“漚冬”的菜祭祖,意為迎接冬天的來臨。而在坦洲,當地的村民還喜歡吃茶果來應節。

東莞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所以會一早酬神並向神祗叩頭美言幾句,以保佑一年到頭闔家四季平安。

出嫁了的女兒,則要一大早帶上冬團、豬肉、肥雞、大桔、餅乾、糖果等食品從婆家趕到娘家,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此謂“拜冬”。

東莞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所以會一早酬神並向神祗叩頭美言幾句,以保佑一年到頭闔家四季平安。

出嫁了的女兒,則要一大早帶上冬團、豬肉、肥雞、大桔、餅乾、糖果等食品從婆家趕到娘家,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此謂“拜冬”。

而父母會將女兒帶來的食品分好裝袋派發給親朋好友,分享喜慶。隨後,則是全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冬至大宴。除此之外,東莞水鄉還有吃冬團、煲紫薯糖水、做蘿蔔粄吃燜鵝的習俗。

也許在外工作的你,已經不在重視冬至這種傳統節日,節日氛圍也不如感恩節、平安夜等“洋節日”能打動你,但是看了那麼多地區習俗,廣東人對傳統節日的尊重有沒有一點感染你呢,在這個冬至,想回家看看?

這個冬至適逢週五,在家過週末雖然很美好,但是你可得做好功課,點解君為你準備了下面這些實用資訊。

天氣情況

南國的冬天雖然不會和北方一樣冷,但是早晚溫差比較大,稍不留神容易感冒發燒,沒有暖氣的冬天,還是不能自暴自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交通情況

冬至碰上週末,兩節相加,市民探親訪友、團圓聚會、休閒購物,商家促銷等活動明顯增多。

想想上一次小長假,有多少人是在高速上過的?

交通情況

冬至碰上週末,兩節相加,市民探親訪友、團圓聚會、休閒購物,商家促銷等活動明顯增多。

想想上一次小長假,有多少人是在高速上過的?

廣州市交通資訊指揮中心預計近期全市整體交通擁堵現象加劇,20日發佈了本週末市內交通出行指引:冬至適逢週五,受下班高峰與節日市民聚會等客流疊加影響。

廣州市交通部門預計中心城區出行高峰將提前至16時30分左右,並在17時50分前後達到峰值,交通擁堵或達到“嚴重擁堵”等級,高峰持續時間將會相對延後1小時左右。

知道你們總是喜歡往擁擠的地方紮堆,避開算我輸。

最後番禺台和小禺兒祝各位冬至快樂!

對與老廣東來說,冬至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向來視冬至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舉辦一系列祝賀、祭祀活動,在廣府地區,也流傳不少冬至習俗,如拜祖先、“團圓”聚餐、食湯圓、做臘味糯米飯、喂耕牛吃糯米糕、貼“飼耗”。

過去對做冬非常重視,廣府人都會殺雞劏鴨,準備臘肉、素菜、果品等用來拜祖先,以祈求來年大展宏圖、大吉大利。然後要全家團圓食大餐,雞鴨魚肉都不可以少,羊肉,總之,冬至九菜一湯系缺一不可。

在鄉下,還要給耕牛吃一頓糯米糕,以及米汁、酒糟、蘿蔔、菜水等,以感謝耕牛一年的辛勞與貢獻。

大家都知道,過冬至,不管有多少美食,總有那麼一樣是必不可少的“儀式”。雖然北方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說法在每個地方都不一樣,但對於一些廣州人來說,吃湯圓,確實是“冬至儀式”。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廣州冬至吃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

除了廣州地區,廣東其他地區的習俗如何呢?

潮汕地區

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床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複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

佛山

冬至當日,各家各戶一早殺雞準備菜肴、果品拜祖先、蒸“松糕”。“松糕”是一種米粉發酵做成的糕點,蒸熟後有很多的細孔,整個糕點。松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而在順德,還有“圍坐打邊爐過冬至”一說。冬至一家人團聚,“打邊爐”取暖必不可少。

據《佛山民俗》一書介紹,由於冬至時農村家家戶戶喜歡舂米粉和曬臘味,舂好的米粉用來做湯圓,臘味則做成臘味糯米飯,因此冬至吃臘味糯米飯和湯圓,是不少家庭的習慣。

中山東升

小欖有冬至吃“水欖”的習俗,小欖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狀,故稱“水欖”,實際上是一種用菊花肉作餡料的糯米湯圓,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再加入些許菊花肉。

除了一般的習俗外,東升人還喜歡用大芥菜、甜薯、豬肉粒燴煮成一種名為“漚冬”的菜祭祖,意為迎接冬天的來臨。而在坦洲,當地的村民還喜歡吃茶果來應節。

東莞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所以會一早酬神並向神祗叩頭美言幾句,以保佑一年到頭闔家四季平安。

出嫁了的女兒,則要一大早帶上冬團、豬肉、肥雞、大桔、餅乾、糖果等食品從婆家趕到娘家,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此謂“拜冬”。

東莞

東莞道滘人認為,冬至是一個大節,是年節之尾,人們講究好頭好尾,故一定要過好這個尾冬(美冬)。 所以會一早酬神並向神祗叩頭美言幾句,以保佑一年到頭闔家四季平安。

出嫁了的女兒,則要一大早帶上冬團、豬肉、肥雞、大桔、餅乾、糖果等食品從婆家趕到娘家,以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此謂“拜冬”。

而父母會將女兒帶來的食品分好裝袋派發給親朋好友,分享喜慶。隨後,則是全家人圍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冬至大宴。除此之外,東莞水鄉還有吃冬團、煲紫薯糖水、做蘿蔔粄吃燜鵝的習俗。

也許在外工作的你,已經不在重視冬至這種傳統節日,節日氛圍也不如感恩節、平安夜等“洋節日”能打動你,但是看了那麼多地區習俗,廣東人對傳統節日的尊重有沒有一點感染你呢,在這個冬至,想回家看看?

這個冬至適逢週五,在家過週末雖然很美好,但是你可得做好功課,點解君為你準備了下面這些實用資訊。

天氣情況

南國的冬天雖然不會和北方一樣冷,但是早晚溫差比較大,稍不留神容易感冒發燒,沒有暖氣的冬天,還是不能自暴自棄,小夥伴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交通情況

冬至碰上週末,兩節相加,市民探親訪友、團圓聚會、休閒購物,商家促銷等活動明顯增多。

想想上一次小長假,有多少人是在高速上過的?

交通情況

冬至碰上週末,兩節相加,市民探親訪友、團圓聚會、休閒購物,商家促銷等活動明顯增多。

想想上一次小長假,有多少人是在高速上過的?

廣州市交通資訊指揮中心預計近期全市整體交通擁堵現象加劇,20日發佈了本週末市內交通出行指引:冬至適逢週五,受下班高峰與節日市民聚會等客流疊加影響。

廣州市交通部門預計中心城區出行高峰將提前至16時30分左右,並在17時50分前後達到峰值,交通擁堵或達到“嚴重擁堵”等級,高峰持續時間將會相對延後1小時左右。

知道你們總是喜歡往擁擠的地方紮堆,避開算我輸。

最後番禺台和小禺兒祝各位冬至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