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乾隆皇帝的朱批,有多接地氣

隨著《國家寶藏》的播出, 乾隆的“農家樂”審美又一次刷屏。 觀眾們喜聞樂見地看到, 原來這麼一位九五之尊,喜好卻如此不“高雅”:比如說,

原本質樸古雅的瓶器, 要麼莫名其妙紮了個粉色少女心蝴蝶結, 要麼弄得如同洗剪吹招攬顧客的三色燈柱;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被“彈幕”般的感悟和鈐印佔據, 批閱在正中間的“神”字比書法本身還顯眼;還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乾隆帶著畫作下江南, 遊到哪裡就提筆寫到哪裡, 講究留白的山水畫被寫得密不透風。 好在乾隆手裡的是仿作, 真品躲過一劫, 真是讓人長舒一口氣。

比乾隆的審美更接地氣的, 應該是他在奏摺上的批閱。 2004年初, 收藏了頗多清宮文物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知道了’朱批奏摺特展”, 這些朱批奏摺有的事關國家大事, 有的只是關乎日常起居。 有的皇帝喜歡在奏摺上長篇大論, 而乾隆在朱批大多數簡單直接, 無非是“好”、“是”、“知道了”幾個字, 還有些奏摺甚至得到了“放你的屁”之類的回復, 實在讓人難以置信。

不僅乾隆愛批復“知道了”, 清代的列位皇帝, 個個都喜歡在奏摺上用這句話。 康熙應該是批復“知道了”的“始作俑者”, 南京江甯織造博物館開放時,

觀眾發現康熙對什麼事都是“知道了”:曹寅奏報米價, 批“知道了”;曹寅奏報刊刻全唐詩, 批“知道了”;曹寅複奏摹刻碑文, 也批“知道了”……展出了31件奏摺, 15件都有“知道了”。

即使是審美一流的雍正, 批起奏摺來也是白話連篇。 最著名的朱批是他那句:“朕就是這樣漢子,

就是這樣秉性, 就是這樣皇帝。 ”如同今天霸氣外露的霸道總裁。 對於年羹堯, 雍正的朱批則是柔腸百結, 親密有加, 比如“朕實不知如何疼你, 方有顏對天地神明也。 ……爾此等用心愛我處, 朕皆體到。 ”還有一回, 雍正洋洋灑灑寫道:“從來君臣之遇合私意相得者有之, 但未必得如我二人之人耳。 總之, 我二人做個千古君臣知遇榜樣, 令天下後世欽慕流誕就是矣。 ”看來對於自己和年羹堯的關係頗為得意。

這不是清朝皇帝沒文化, 而是真實語言生活的實錄。 長期以來, 皇帝的身份給他們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在鄰國日本, 天皇的地位很高, 是神在民間的代表, 普通老百姓從來不敢想像自己的耳朵能聽到神的聲音。 日本戰敗投降時,

當時的裕仁天皇通過錄音發表宣言, 普通老百姓這才第一次知道天皇說話是什麼樣。 而現在, 隨著電視、網路技術的發展, 無論是日本天皇還是英國女王, 都沒有那麼神秘了。

清代以前, 歷朝皇帝批閱的文書的真跡幾乎不存在。 只有清代大量保留了從康熙到宣統的九個皇帝的朱批文書, 根據統計足有143萬多件, 這給我們提供了窺探清代皇帝說話行文方式的絕佳機會。 本以為貴為一國之君的皇帝, 說話應當更文雅, 誰知道卻和販夫走卒、引漿買車者流沒什麼多大區別, 難免讓人大跌眼鏡。

清代以前, 也有些皇帝的大白話留了下來。 比如元代時, 漢語並非統治者的母語, 皇帝的詔書也不搞“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那一套, 直錄當時口語。有一封成吉思汗給丘處機的詔書是這麼寫的:“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裡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起身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絮絮叨叨,好像拉家常一樣。明太祖朱元璋就更厲害了,聽說沿海有倭寇來犯,怒而下詔說: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皇帝會說出“知道了”這樣接地氣的話,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靠文創做成網紅的故宮博物院也趁勢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比如印著“朕就是這樣漢子”的膠帶,或“朕乃曠代奇才”的帆布包,讓皇帝接地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直錄當時口語。有一封成吉思汗給丘處機的詔書是這麼寫的:“丘神仙,你春月行程別來至夏日,路上炎熱艱難來,沿路好底鋪馬得騎來麼?路裡飲食廣多不少來麼?你到宣德州等處,官員好覷你來麼?下頭百姓得來麼?你起身心裡好麼?我這裡常思量著神仙你,我不曾忘了你,你休忘了我者。”絮絮叨叨,好像拉家常一樣。明太祖朱元璋就更厲害了,聽說沿海有倭寇來犯,怒而下詔說: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皇帝會說出“知道了”這樣接地氣的話,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靠文創做成網紅的故宮博物院也趁勢推出了一系列產品,比如印著“朕就是這樣漢子”的膠帶,或“朕乃曠代奇才”的帆布包,讓皇帝接地氣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