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在被吐槽了一整年的國產劇裡,我找到了這些好劇

自從前段時間被《海上牧雲記》(7.8)傷了之後, 小編就變得無所適從。

2017年很神奇, 似乎每一部曾經備受期待的電視都要折戟在這一年, 片花給跪的《海上牧雲記》如此, 配置給跪的《獵場》(5.5)如此, 每一部被期待的小花電視都是如此。

然後——

後來得出了一個規律, 只要是某些明星, 對, 就是你現在想到的那些明星, 參演的電視劇基本都不值得真情實感去追。

然後——

如此迴圈五六遍吧。

爛劇都是相似的,

除了“某些明星”, 什麼架空的王朝, 玄乎的設定, 看不清髮際線的濾鏡, 都是不可觸摸之痛, 而好劇卻各有各的風姿。

前段時間, “衛視那些事兒”分析了這一年來各大電視臺的收視排行榜。

相比於前幾年的“越爛越火”, 今年的整體氣氛似乎要緩和一些。

排在前面的, 雖然不一定面面俱到, 但至少在某一個角度極其突出, 才會被觀眾討論熱議。

今年的爛劇, 隨著播出的開始, 也被嘲諷一年了。 所以今天, Vista的年終大總結, 就要不畏浮雲遮望眼, 我自橫刀向天笑, 為你奉上——《2017年一整年, 十個手指都數不完的國產好劇, 都去哪了》

好劇現象一:中生代演員的翻身

大概四五月份的時候, 互聯網上有一部分人是迷茫的。

一群沒有看過《人民的名義》(8.3)的人忽然發現一個叫達康書記的演員火了, 59歲, 女粉居多, 而與他一起火起來的竟然還有GDP這三個與江山社稷相關的英語字母。

這種魔幻場面在《大唐榮耀》(7.0)熱播時也出現過——忽然全網就從《長城》(4.9)裡群嘲大甜甜, 轉變到隨著劇中沈珍珠的起伏時悲時喜, 也不知道是自己瘋了還是網友瘋了。

而達康書記突然的大火, 也正式開啟了2017一眾中生代演員的翻身之年。

從四月份《人民的名義》《白鹿原》(8.8)熱播開始, 基本每部霸屏大劇都有一個中生代演員作為演技支撐,《白夜追凶》(9.0)的潘粵明、《我的前半生》(6.2)的雷佳音、《司馬懿》(8.8、8.6)的吳秀波、張嘉譯霸屏,中生代演員們一個接一個粉墨登場。

而神奇的《人民的名義》,老戲骨多到陸毅在接受採訪時說:“在別的劇組我是年齡最大的演員,在這部劇反而成了年齡最小的。”

當你看這篇推送的同時,包括《我的體育老師》(7.1)《生逢燦爛的日子》(6.5)《獵場》,最近的幾部熱播劇幾乎都是張嘉譯作為主演。張嘉譯接檔張嘉譯,硬生生把2017年播成了張嘉譯年。馬上,明年1月份,他和宋丹丹的《美好生活》也準備開播。

而中生代的爆發也並非偶然,而是一次有預謀的反攻行動。除了出演角色,他們還進入製作,例如張嘉譯為《白鹿原》擔任了藝術總監,吳秀波製作了《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果靖霖編劇了《生逢燦爛的日子》。

《生逢燦爛的日子》編劇、主演果靖霖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形容這股力量為,一艘悄悄衝擊市場的銀河戰艦——

“我們也沒想徹底扭轉什麼,但是我們認為,拿出我們這一代演員的誠意,把好作品給觀眾看,觀眾自然會有一個考量。如果觀眾喜歡了我們的作品,作為那些只喜歡投資小鮮肉作品的資方,在大眾審美改變之下,他們也會重新考量市場。”

好劇現象二:現實主義題材的崛起

與現實題材崛起的反面,是玄幻劇的撲街。

估計誰也沒有預料到,年初電視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6.4)的大爆——收視排行第一,雙平臺平均收視率都破1——竟然是今年玄幻劇最後的輝煌。

再之後的《擇天記》(4.2)、《醉玲瓏》(5.8)也都只在粉絲內部叫嚷宣推,而最終以網劇播出的《海上牧雲記》,也因為劇情拖遝節奏混亂而辜負了攝影及服化道。

曾靜的8.2,現在降到了7.8

再也沒有一部再像《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一樣,衍生出了“四海八荒”和“一首《涼涼》”這樣的全民用詞。

但現實主義題材的現象級大劇卻一部接著一部。

從《人民的名義》開始,《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5.3)、《雞毛飛上天》(8.2)、《白夜追凶》、《生逢燦爛的日子》、《我的體育老師》等等都是被全民熱議的大劇。

其中,最狠的一部還是《人民的名義》。

但這部劇一開始,並非像走紅一樣順風順水。2016年大年初三開機,但開機一個月左右投資方就紛紛撤資,拍攝現場一度非常尷尬。

挽救這部劇的,還是製作的用心。我們最熟知的出品人高亞麟,是在拍攝前被劇本的水準和導演的的決心打動,才決定投資的:“這部劇我一定要投,並且已經做好了賠本40%的準備。”

而出品人陳靜柱也是在去片場參觀後才決定的投資。後來,他和導演李路解釋說:“我(不管)去哪個劇組投電視劇,一般都是導演、製片人晚上請我吃個飯,或者是唱唱歌,你理都不理我,你直接上樓拍戲了,但我認為你是個實幹的,所以這個戲要投。”

就連湖南衛視也是只是看了現場拍攝就決定投資,並以2.2億買斷了5年的獨播權。

也不怪導演李路不理他,所謂的樸實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沒有IP傍身,也沒有流量明星有持無恐的收視保障,除了認真拍戲,大概也沒有別的出路了。

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時,除了演員的演技,導演的用心,這部劇最吸引我們的,是劇本對現實的映襯。這也是所有現實題材電視劇被觀眾喜愛的緣故,共性都是對一方社會的真實寫照,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社會的普遍問題。

好劇現象三:網劇的洗白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網劇都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以暴力和色情吸引眼球,誆騙觀眾開通會員。

但隨著今年以《白夜追凶》、《河神》(8.3)、《春風十裡不如你》(6.3)、《無證之罪》(8.2)等為代表的網劇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大眾對網劇水準的認知。

目前,豆瓣評分前幾名的國產劇,10部有6部是網劇。

1、《白夜追凶》9.0(網)

2、《一起同過窗2》8.9(網)

3、《白鹿原》8.8

4、《虎嘯龍呤》8.6(網)

5、《大秦帝國之崛起》8.5

6、《你好,舊時光》8.5(網)

7、《人民的名義》8.3

8、《河神》8.3(網)

9、《雞毛飛上天》8.2

10、《無證之罪》8.2(網)

而這6部劇的題材中,有懸疑、現實、歷史、青春,就是沒有最近熱門的大女主、玄幻和宮鬥類型。

——視頻網站的投資和審核制度的寬泛給了網劇更放鬆大膽的市場,使創作者們並不需要為了賺錢和保險跟風洑水拍攝別人拍過而大火的題材。

就比如懸疑劇和青春劇一直是中國電視行業的短板,而這6部網劇中,《無證之罪》《白夜追凶》《河神》,可以說是近幾年完成度相當高的懸疑題材的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一起同過窗》也為一度陷入出軌、墮胎等烏煙瘴氣的中國青春劇掙回了臉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曾打造了《紙牌屋》的NETFLIX買下了《白夜追凶》的海外發行權,並且計畫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這也是該公司首次買下中國內地網路電視劇版權。

從某種程度來講,網劇在這一年已經成功洗白,並完全有了抗衡傳統電視行業的實力。

這些,都在給中國電視行業帶來啟示。題材不是最重要的,明星不是最重要的,話題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鑽研劇本,選擇有演技的演員,對畫面有要求的導演,自然會被觀眾所認可並為直打call。

總的來說,無論是老戲骨的加盟、現實作品的劇本水準,還是大膽熱烈的網劇市場,2017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還是在各方面逐步走高,觀眾品位和辨識能力的提升也促進和威懾了一部分妄想通過流量明星就粗製濫造獲得收益的創作者們見好就收。

爛劇要怎麼鑒別呢?

很簡單,越大臉越爛。就跟做人一樣,自負的底色往往是虧心。

那些誇下海口的製作手筆,狂加濾鏡的姣好面容,玄乎的人物設定,又或者與劇情無關的炒作撕逼。諸如此類,非爛即作。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這些電視劇從立項開始就並非是認真拍電視而是為了拍演員,各花入各眼倒也沒什麼錯。

對比於爛劇的一眼望穿,好劇更是不可預知。導演是一部電視的核心,但拍過《紅色》(9.2)的導演也拍過《鮫珠傳》(4.2),拍過《甄嬛傳》(8.9)的導演也拍過《羋月傳》(5.3),誰知道行業走向會挾持導演產出什麼效果。

但只就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劇碼來說,或許他們還在某些方面有些不足,但基本每一部都是踏踏實實用心拍戲。

2017年過去了,明年的《如懿傳》、《悲傷逆流成河》、《巴清傳》、《獨孤皇后》、《扶搖》等一部又一部的“精品劇”也會輪番播出。相信無論是吃瓜還是粉絲,都會有自己期待的劇碼,但最終大失所望還是眾望所歸,現在沒人知道。

不過除開這些,我更期待的,是像《人民的名義》《白夜追凶》這樣出其不意的口碑之作,畢竟,驚喜永遠比合理更使人開心,你說是吧。

看天下404期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基本每部霸屏大劇都有一個中生代演員作為演技支撐,《白夜追凶》(9.0)的潘粵明、《我的前半生》(6.2)的雷佳音、《司馬懿》(8.8、8.6)的吳秀波、張嘉譯霸屏,中生代演員們一個接一個粉墨登場。

而神奇的《人民的名義》,老戲骨多到陸毅在接受採訪時說:“在別的劇組我是年齡最大的演員,在這部劇反而成了年齡最小的。”

當你看這篇推送的同時,包括《我的體育老師》(7.1)《生逢燦爛的日子》(6.5)《獵場》,最近的幾部熱播劇幾乎都是張嘉譯作為主演。張嘉譯接檔張嘉譯,硬生生把2017年播成了張嘉譯年。馬上,明年1月份,他和宋丹丹的《美好生活》也準備開播。

而中生代的爆發也並非偶然,而是一次有預謀的反攻行動。除了出演角色,他們還進入製作,例如張嘉譯為《白鹿原》擔任了藝術總監,吳秀波製作了《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果靖霖編劇了《生逢燦爛的日子》。

《生逢燦爛的日子》編劇、主演果靖霖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形容這股力量為,一艘悄悄衝擊市場的銀河戰艦——

“我們也沒想徹底扭轉什麼,但是我們認為,拿出我們這一代演員的誠意,把好作品給觀眾看,觀眾自然會有一個考量。如果觀眾喜歡了我們的作品,作為那些只喜歡投資小鮮肉作品的資方,在大眾審美改變之下,他們也會重新考量市場。”

好劇現象二:現實主義題材的崛起

與現實題材崛起的反面,是玄幻劇的撲街。

估計誰也沒有預料到,年初電視版《三生三世十裡桃花》(6.4)的大爆——收視排行第一,雙平臺平均收視率都破1——竟然是今年玄幻劇最後的輝煌。

再之後的《擇天記》(4.2)、《醉玲瓏》(5.8)也都只在粉絲內部叫嚷宣推,而最終以網劇播出的《海上牧雲記》,也因為劇情拖遝節奏混亂而辜負了攝影及服化道。

曾靜的8.2,現在降到了7.8

再也沒有一部再像《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一樣,衍生出了“四海八荒”和“一首《涼涼》”這樣的全民用詞。

但現實主義題材的現象級大劇卻一部接著一部。

從《人民的名義》開始,《我的前半生》、《歡樂頌2》(5.3)、《雞毛飛上天》(8.2)、《白夜追凶》、《生逢燦爛的日子》、《我的體育老師》等等都是被全民熱議的大劇。

其中,最狠的一部還是《人民的名義》。

但這部劇一開始,並非像走紅一樣順風順水。2016年大年初三開機,但開機一個月左右投資方就紛紛撤資,拍攝現場一度非常尷尬。

挽救這部劇的,還是製作的用心。我們最熟知的出品人高亞麟,是在拍攝前被劇本的水準和導演的的決心打動,才決定投資的:“這部劇我一定要投,並且已經做好了賠本40%的準備。”

而出品人陳靜柱也是在去片場參觀後才決定的投資。後來,他和導演李路解釋說:“我(不管)去哪個劇組投電視劇,一般都是導演、製片人晚上請我吃個飯,或者是唱唱歌,你理都不理我,你直接上樓拍戲了,但我認為你是個實幹的,所以這個戲要投。”

就連湖南衛視也是只是看了現場拍攝就決定投資,並以2.2億買斷了5年的獨播權。

也不怪導演李路不理他,所謂的樸實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沒有IP傍身,也沒有流量明星有持無恐的收視保障,除了認真拍戲,大概也沒有別的出路了。

但當我們回過頭來看時,除了演員的演技,導演的用心,這部劇最吸引我們的,是劇本對現實的映襯。這也是所有現實題材電視劇被觀眾喜愛的緣故,共性都是對一方社會的真實寫照,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下社會的普遍問題。

好劇現象三:網劇的洗白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網劇都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以暴力和色情吸引眼球,誆騙觀眾開通會員。

但隨著今年以《白夜追凶》、《河神》(8.3)、《春風十裡不如你》(6.3)、《無證之罪》(8.2)等為代表的網劇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大眾對網劇水準的認知。

目前,豆瓣評分前幾名的國產劇,10部有6部是網劇。

1、《白夜追凶》9.0(網)

2、《一起同過窗2》8.9(網)

3、《白鹿原》8.8

4、《虎嘯龍呤》8.6(網)

5、《大秦帝國之崛起》8.5

6、《你好,舊時光》8.5(網)

7、《人民的名義》8.3

8、《河神》8.3(網)

9、《雞毛飛上天》8.2

10、《無證之罪》8.2(網)

而這6部劇的題材中,有懸疑、現實、歷史、青春,就是沒有最近熱門的大女主、玄幻和宮鬥類型。

——視頻網站的投資和審核制度的寬泛給了網劇更放鬆大膽的市場,使創作者們並不需要為了賺錢和保險跟風洑水拍攝別人拍過而大火的題材。

就比如懸疑劇和青春劇一直是中國電視行業的短板,而這6部網劇中,《無證之罪》《白夜追凶》《河神》,可以說是近幾年完成度相當高的懸疑題材的電視劇;《你好,舊時光》、《一起同過窗》也為一度陷入出軌、墮胎等烏煙瘴氣的中國青春劇掙回了臉面。

更值得一提的是,曾打造了《紙牌屋》的NETFLIX買下了《白夜追凶》的海外發行權,並且計畫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這也是該公司首次買下中國內地網路電視劇版權。

從某種程度來講,網劇在這一年已經成功洗白,並完全有了抗衡傳統電視行業的實力。

這些,都在給中國電視行業帶來啟示。題材不是最重要的,明星不是最重要的,話題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鑽研劇本,選擇有演技的演員,對畫面有要求的導演,自然會被觀眾所認可並為直打call。

總的來說,無論是老戲骨的加盟、現實作品的劇本水準,還是大膽熱烈的網劇市場,2017年的中國電視劇市場還是在各方面逐步走高,觀眾品位和辨識能力的提升也促進和威懾了一部分妄想通過流量明星就粗製濫造獲得收益的創作者們見好就收。

爛劇要怎麼鑒別呢?

很簡單,越大臉越爛。就跟做人一樣,自負的底色往往是虧心。

那些誇下海口的製作手筆,狂加濾鏡的姣好面容,玄乎的人物設定,又或者與劇情無關的炒作撕逼。諸如此類,非爛即作。

不過話說回來,要是這些電視劇從立項開始就並非是認真拍電視而是為了拍演員,各花入各眼倒也沒什麼錯。

對比於爛劇的一眼望穿,好劇更是不可預知。導演是一部電視的核心,但拍過《紅色》(9.2)的導演也拍過《鮫珠傳》(4.2),拍過《甄嬛傳》(8.9)的導演也拍過《羋月傳》(5.3),誰知道行業走向會挾持導演產出什麼效果。

但只就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劇碼來說,或許他們還在某些方面有些不足,但基本每一部都是踏踏實實用心拍戲。

2017年過去了,明年的《如懿傳》、《悲傷逆流成河》、《巴清傳》、《獨孤皇后》、《扶搖》等一部又一部的“精品劇”也會輪番播出。相信無論是吃瓜還是粉絲,都會有自己期待的劇碼,但最終大失所望還是眾望所歸,現在沒人知道。

不過除開這些,我更期待的,是像《人民的名義》《白夜追凶》這樣出其不意的口碑之作,畢竟,驚喜永遠比合理更使人開心,你說是吧。

看天下404期

點擊關鍵字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