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李鴻章真的一槍省回了一億倆白銀?慈禧太后說話很紮心

李鴻章, 作為中國屈辱的近代上中影響深遠的一代重臣, 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不一而足。 有人說他舉辦洋務運動, 帶領中國向近代化不斷地進步, 是有貢獻的。 也有人說他鎮壓農民起義軍, 是作為清政府的鷹犬, 中國的喪權辱國的條約都是他簽訂的, 對中華有著重大的罪惡。 對待歷史人物的評價, 歷來都是這樣, 鑒於時代的局限性, 很難直接說一個人的所有功過。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李鴻章的簽定馬關條約的一件事情。

對於甲午中日戰爭的勝敗, 有人把過錯都攬到李鴻章身上, 我覺得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因為當時的清政府, 已經腐敗了骨子裡面。 李鴻章一手操辦的北洋水師, 在當時世界上還是很有實力的, 要不然也不會有人說, 這場海戰中國是實勝名敗。 戰爭上是中國是佔有優勢的, 但是輸在政治上, 輸在了清政府這三個字上。

甲午戰敗後, 清朝政府派代表赴日本談判, 日本不予接待。 1895年2月12日慈禧看了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轉來的東京來信, 說:“所指自是李某, 即著伊去, 一切開複, 即令來京請訓。 ”2月13日, 光緒諭令李鴻章“作為頭等全權大臣, 與日本商定和約”, “賞還翎頂、黃馬褂, 開複革留處分”。

《紐約時報》1894年8月6日有一篇報導叫《李鴻章黃馬褂被清廷褫奪, 帶罪領軍》說的就是這件事情。 報導說:“李鴻章黃馬褂被褫奪, 算不上什麼劃時代的事件。

然而引人注目的是, 這可被視為大清朝廷力圖以加強法紀來整合民心所用權術的一個範例。 對西方觀察家來說, 本想弄明白如下事實, 即為什麼李鴻章在頭天被任命為清軍最高統帥, 而次日甚至同日又被褫奪清國貴族的最高榮譽?這項榮譽賦予清國臣民身著‘黃馬褂’的權力, 而這種‘黃馬褂’據說是大清皇族專用服裝, 禁止非皇族人員穿用。 這個矛盾的結果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熟悉清國人傳統習慣和思維方式的人指出, “雖然朝廷頒佈了禁止李鴻章再穿黃馬褂的命令, 但並沒有同時撤銷任命他為帝國軍隊統帥的聖旨。 雖然李只能穿他的普通官服, 但這並不妨礙他繼續做清軍統帥。 如此看來,

黃馬褂的回收只不過是個警戒, 希望這位帝國司令警惕, 在抗擊日本軍隊時必須有上好的表現。 如果成功了, 他可以指望重獲黃馬褂的殊榮, 這無疑將是對他豐功偉績的最高獎賞;但如果失敗了, 等待著他的可能是割掉他的馬尾辮子甚至砍掉腦袋。 ”

李鴻章, 被日本伊藤博文稱之為“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強爭長短之人”, 1894年, 甲午中日戰爭以北洋艦隊覆滅而宣告失敗, 日本趁此機會乘火打劫, 要求大清割地賠款, 簽訂大量不平等條約, 因為在大清是沒有外交的說法的, 而作為洋務運動中起主要作用的人, 與日本的談判也就自然落到了李鴻章的頭上。

卻不想在李鴻章剛踏入日本境內之時, 就被刺客行刺, 子彈打在了李鴻章左眼下的骨頭縫隙裡, 頓時間是噴血如注, 但讓人意外的是當李鴻章從昏迷裡醒來時, 對身邊人講, “此血可報國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李鴻章借這一顆子彈, 足足為當時的清政府省下了一億兩白銀。

被打入李鴻章骨頭縫隙的子彈卡在骨頭中,醫生取不出來,歷經此事的李鴻章在回給清政府的電報中卻只有六個字,“傷處疼,彈難出”,字雖少,但我們不難感受到李鴻章的無奈之情,試想卡在骨頭的子彈該有多疼呀。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日本內閣大臣伊藤博文那裡,他十分氣惱,下令一定要嚴查真凶。但是即使找到真凶又能怎樣,這件事是發生在日本國土之上的。按照國際法,日本必須要有所表示才能結束這件事。後來伊藤博文擔心李鴻章借此回國,西方列強再來插手此事就不好辦了。於是日本當局馬上通知進行第四次會談。

李鴻章

李鴻章在日遇刺事件曝光後迅速發酵,國際輿論紛紛指責日本。迫于壓力,伊藤博文主動將3億兩戰爭賠款下調至2億兩。並要求李鴻章立馬簽字。

李鴻章雖然受傷,但為了爭取更大利益,他依然沒有在《馬關條約》上簽字。李鴻章要求將營口從遼東半島中去除,但伊藤博文態度強硬,沒有商量的餘地。

李鴻章遇刺

此時在北京依然過著奢華生活的慈禧太后擔心夜長夢多,畢竟已經少了1億兩賠款。慈禧太后連夜命人致電李鴻章,催促李鴻章簽字。同時面對來自國內和日本的壓力,李鴻鴻章無奈,只得簽字回國覆命。

在這次會談上,伊藤博文自知理虧,在賠償上終於鬆口了。李鴻章無可奈何的說,在貴國發生這樣的事,我也不想多說什麼,能不能白銀少賠償點。最後尹騰博文看在李鴻章如此大度的面子上,才決定讓步,最後少要了一億兩白銀。經過這件事以後,伊藤博文在評價李鴻章時說: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幹得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在中國不一定幹得比你好。

李鴻章從日本回來以後,得知簽約的國人大罵李鴻章賣國賊,這種心痛估計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懂。後來當李鴻章將那件沾滿血的黃馬褂呈給慈禧時,慈禧只是輕微一笑說:難為你了,還留著。這七個字李鴻章聽著比挨搶都疼,大清有這樣的統治者,不亡才怪呢。

李鴻章回國後,輿論罵聲一片,但唯獨有一句中肯評價:“李鴻章挨了一槍,省了一億兩。”

簽下《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發誓不再踏入日本國土一步。1896年,李鴻章出使俄國,必須取道日本,李鴻章堅決不肯在日本住宿,連換船時都不肯搭乘日本的小舢板,而是在兩船之間搭一塊木板,李鴻章以73歲之高齡,中國第一重臣之身份,就這樣在風中顫顫巍巍地走過去。

當李鴻章走過木板的時候,展現的是氣節嗎?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還有這麼一個橋段,李鴻章得知賠款減少了一億兩,跟日本的談判代表伊藤博文提出,不如你在讓人朝我開兩槍,把那兩億兩也免了。

事實上真的如此麼?

不是。

具體的史實是,馬關條約進行到第三輪的時候,李鴻章遇刺,而進行到第四輪,日本方面才提出具體的賠償金額三億兩,那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兩億兩了呢?是因為日本方面害怕西方列強聯合起來對付日本,不敢要得太狠。主動把賠償金額降低下來。而李鴻章挨了一槍也沒白挨,換來的條件是日本停止對清朝進攻三周。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李鴻章在馬關條約簽訂的最後關頭,明知各項條件無法改變,於是又在賠款金額上做文章,起初要求減少五千萬兩,日本沒答應,又改為減少兩千萬兩,日本沒答應。李鴻章最後要求多多少少減少一點賠償金額,作為自己回國的費用。

李鴻章這個人,觀察其一生,應該是有功有過,一生中做過無數次錯誤的決定,比如他與左宗棠海防與邊防的爭論,如果滿清政府當時採納他的意見,現在的版圖不可想像。我們在唾棄這種行為的同時,也要看到他曾經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爭取過,努力過。值得我們尊敬,他也為沒落的晚清政府背負駡名,值得我們同情,他的一生是及其複雜的。

被打入李鴻章骨頭縫隙的子彈卡在骨頭中,醫生取不出來,歷經此事的李鴻章在回給清政府的電報中卻只有六個字,“傷處疼,彈難出”,字雖少,但我們不難感受到李鴻章的無奈之情,試想卡在骨頭的子彈該有多疼呀。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日本內閣大臣伊藤博文那裡,他十分氣惱,下令一定要嚴查真凶。但是即使找到真凶又能怎樣,這件事是發生在日本國土之上的。按照國際法,日本必須要有所表示才能結束這件事。後來伊藤博文擔心李鴻章借此回國,西方列強再來插手此事就不好辦了。於是日本當局馬上通知進行第四次會談。

李鴻章

李鴻章在日遇刺事件曝光後迅速發酵,國際輿論紛紛指責日本。迫于壓力,伊藤博文主動將3億兩戰爭賠款下調至2億兩。並要求李鴻章立馬簽字。

李鴻章雖然受傷,但為了爭取更大利益,他依然沒有在《馬關條約》上簽字。李鴻章要求將營口從遼東半島中去除,但伊藤博文態度強硬,沒有商量的餘地。

李鴻章遇刺

此時在北京依然過著奢華生活的慈禧太后擔心夜長夢多,畢竟已經少了1億兩賠款。慈禧太后連夜命人致電李鴻章,催促李鴻章簽字。同時面對來自國內和日本的壓力,李鴻鴻章無奈,只得簽字回國覆命。

在這次會談上,伊藤博文自知理虧,在賠償上終於鬆口了。李鴻章無可奈何的說,在貴國發生這樣的事,我也不想多說什麼,能不能白銀少賠償點。最後尹騰博文看在李鴻章如此大度的面子上,才決定讓步,最後少要了一億兩白銀。經過這件事以後,伊藤博文在評價李鴻章時說: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幹得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在中國不一定幹得比你好。

李鴻章從日本回來以後,得知簽約的國人大罵李鴻章賣國賊,這種心痛估計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懂。後來當李鴻章將那件沾滿血的黃馬褂呈給慈禧時,慈禧只是輕微一笑說:難為你了,還留著。這七個字李鴻章聽著比挨搶都疼,大清有這樣的統治者,不亡才怪呢。

李鴻章回國後,輿論罵聲一片,但唯獨有一句中肯評價:“李鴻章挨了一槍,省了一億兩。”

簽下《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發誓不再踏入日本國土一步。1896年,李鴻章出使俄國,必須取道日本,李鴻章堅決不肯在日本住宿,連換船時都不肯搭乘日本的小舢板,而是在兩船之間搭一塊木板,李鴻章以73歲之高齡,中國第一重臣之身份,就這樣在風中顫顫巍巍地走過去。

當李鴻章走過木板的時候,展現的是氣節嗎?

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還有這麼一個橋段,李鴻章得知賠款減少了一億兩,跟日本的談判代表伊藤博文提出,不如你在讓人朝我開兩槍,把那兩億兩也免了。

事實上真的如此麼?

不是。

具體的史實是,馬關條約進行到第三輪的時候,李鴻章遇刺,而進行到第四輪,日本方面才提出具體的賠償金額三億兩,那為什麼最後變成了兩億兩了呢?是因為日本方面害怕西方列強聯合起來對付日本,不敢要得太狠。主動把賠償金額降低下來。而李鴻章挨了一槍也沒白挨,換來的條件是日本停止對清朝進攻三周。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李鴻章在馬關條約簽訂的最後關頭,明知各項條件無法改變,於是又在賠款金額上做文章,起初要求減少五千萬兩,日本沒答應,又改為減少兩千萬兩,日本沒答應。李鴻章最後要求多多少少減少一點賠償金額,作為自己回國的費用。

李鴻章這個人,觀察其一生,應該是有功有過,一生中做過無數次錯誤的決定,比如他與左宗棠海防與邊防的爭論,如果滿清政府當時採納他的意見,現在的版圖不可想像。我們在唾棄這種行為的同時,也要看到他曾經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爭取過,努力過。值得我們尊敬,他也為沒落的晚清政府背負駡名,值得我們同情,他的一生是及其複雜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