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死後,太監們合謀立一傻子為皇帝,卻不料此人成了千古明君

在中國古代的皇帝一般最為依賴兩種人來鞏固自己的皇權, 一個是外戚, 另一個就是太監。 重用外戚的原因, 就不用多說了, 相信大家不難理解。 對於倚重太監的原因是:因為太監沒有自己後代, 所以就沒有想要將自己取而代之的想法, 再加上太監沒有什麼實權, 所以在很多時候, 皇帝非常倚重他們。

但很多時候也會因為皇帝本人的昏庸無能, 導致出現太監專權的情況, 比如:秦朝的趙高, 明朝的魏忠賢等。 , 就連曾經無比強盛的唐朝也是如此。 西元846年, 這個時候唐朝的掌權者唐武宗病危。 由於皇帝突然病危, 沒有來得及確立太子人選。

因此, 這個時候誰來繼承皇帝的位置, 就變得十分的尷尬了。 但此時掌權的太監們, 就商議既然皇帝兒子年幼, 那麼就另立一個能夠被他們掌控的人。 然而, 在諸多皇親國戚中, 他們就看中一個人, 那就是李忱。 李忱是武宗的叔叔, 雖然40歲, 但卻是遠近聞名的傻子。 唐武宗末期, 牛李黨爭眼中, 政治權利爭鬥殘酷, 但是李忱卻是因為傻, 遠離了這些紛爭, 沒有人注意他。

然而, 其實李忱並非是真正的傻子, 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多年來一直在裝傻而已。 但是世人並不知道真實的情況, 所以當太監們出由李忱繼承皇位後, 其他各黨派人士均沒有提出反對。 因為立一個傻子皇帝, 大家好操控, 所以皆大歡喜。 可是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 登基後的李忱與登基前, 簡直判若兩人。

李忱登基後, 不僅處理政務十分的老練, 而且做事雷厲風行, 在短短一年就解決了牛李黨爭, 就連太監們的權利也被削弱了很多。 另外, 李忱十分注重培養人才, 重視農業, 與民修養生息, 所以國內一片祥和。 在軍事上, 李忱擊敗吐蕃、收復河湟, 安定塞北、平定安南。 尤其是收復河湟, 這是安史之亂後,

唐對吐蕃的最重大的軍事勝利之一。 因此, 歷史上將李忱統治時期稱作“大中之治”。

李忱被太監扶上皇位後, 不僅早就大唐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 而且成為一位非常難得的千古明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