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年A股風格突變,2018年還能持續……

今年以來, A股市場風格嚴重分化, 大市值公司漲幅超過所屬行業指數漲幅, 大市值公司和小市值公司指數長時間走勢相反。 安信首席高善文將這種現象稱為“風格分化” 。

我們可以在歷史上可以找到四段風格明顯分化的時期, 分別是2003年、2009年、2013年和今年以來。

這四段時期的共同特點是, 流動性出現嚴重緊縮和債券市場利率大幅上升。 從歷史經驗來看, 風格的分化一定伴隨著這兩種現象。

當市場上流動性緊縮, 利率大幅上升, 整個市場的估值中樞就會下降。 在這一背景下, 如果部分股票基本面顯著改善, 或者市場認為其基本面顯著改善, 那麼這些股票將因能抵抗下跌而出現上漲, 那麼就會出現一部分股票下跌另一部分卻在上漲的現象。

因此, 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對今年的風格分化表示難以適應, 覺得出現了“賺了指數, 自己不賺錢”的局面, 而市場的“追漲殺跌”又助推了這一分化。

因此, A股市場的兩極分化中, 估值理性回歸是一個大趨勢, 而企業基本面變化是分化的關鍵原因, 中小創的追漲殺跌則加速了這一演變過程。

2018年, 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是——風格的分化會不會繼續進行呢?

下面來自安信高博的觀點, 應該能給大家帶來新的啟發。

一、供給側改革終於發揮效果

我們將工業細分行業劃分為供改組與對照組, 可以揭開被供給側改革所掩蓋的增長。 2016年以來, 供改組工值同比自6%趨勢回落至2%附近, 與此同時, 不受供改和環保限產影響的對照組工增趨勢走高, 從6%加速至9-10%。 兩者大幅度背離, 在過去十多年歷史上沒有先例。

二、地產與基建不再是經濟的主動力

推動真實工業和GDP增速回升的主要動力, 並非來源於內部的房地產和基建投資, 或者製造業投資的持續擴張。 事實上這些方面的資料表現總體比較平淡。 關鍵的力量, 應當是全球經濟同步回暖背景下中國出口的恢復。 全球工業增速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持續回升,

目前已經超過了2013年的最高水準。 中國實際出口增速也在2015年下半年見底, 隨後震盪走高, 2017年年中同比回升至5%以上, 升幅近10個百分點。

三、房地產去庫存已基本完成

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與隨後的去庫存、縮減開發投資, 是2012-2015年經濟低迷、產能過剩的關鍵因素之一。

自2014年底以來, 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庫存上升勢頭逐漸逆轉過來。 目前上市公司存貨占總資產比重下降到了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基於統計局新開工和銷售面積測算的累積存貨, 至2017年底也已經下降到合意水準以下;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限購”“限貸”。 應該說, 迄今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過程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或者說已經基本完成。

四、經濟增長落實到企業盈利

對經濟的看法,最終都要落實到EPS和企業盈利上,這又可以進一步拆解為毛利率、周轉率等。當前PPI和工業企業毛利率均處於歷史最高水準附近,未來高位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也許短期跌破但最終可能回歸到歷史平均水準。

五、A股的監管環境與投資者結構發生巨變

今年國內權益市場的分化極其顯著,這與監管環境及投資者結構的變化都有重要的聯繫。但事實上,如此極端的大小風格分化並不是歷史上第一次,在2003年、2010年、2013年也曾出現過。自上而下觀察,應該說,流動性的持續收緊以及大小票在基本面上的較大差異,構成了行情極端分化的基礎。

但歷史經驗也顯示,一旦這些因素逆轉過來,例如基本面重新出現新的趨勢,或者流動性出現明顯的緩解,風格也將隨之變化。

六、金融資本“脫虛向實”具有重大意義

金融去杠杆和資金的“脫虛向實”,是去年底以來廣譜資產市場流動性驟然收緊的關鍵原因。廣義貨幣與廣義社融裂口,反映了資金在實體和虛擬部門的流轉變化,能夠較好地解釋債券市場的漲跌,顯示其對於把握金融去杠杆和資金“脫虛向實”是有意義的。

現在很多輿論高唱“價值投資時代到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是很危險的。

一旦不明就裡的個人投資者盲目大量買入白馬股,同樣導致市場風格發生過度扭曲,又會產生新一輪的投資泡沫。

所以,我們現在千萬不要著急高呼價值投資,市場風格轉向更加多樣和平衡只是時間問題。此時時刻,投資者先要看清楚市場宏觀面的變化,才能站在更高的維度去預判市場的趨勢及變化。

按照我們的分析,明年市場將延續二級分化的趨勢,業績增速穩定以及行業拐點的二線白馬股將繼續有不俗的表現。建議價值投資者可以發掘其中的投資機遇。——投資魔方

四、經濟增長落實到企業盈利

對經濟的看法,最終都要落實到EPS和企業盈利上,這又可以進一步拆解為毛利率、周轉率等。當前PPI和工業企業毛利率均處於歷史最高水準附近,未來高位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也許短期跌破但最終可能回歸到歷史平均水準。

五、A股的監管環境與投資者結構發生巨變

今年國內權益市場的分化極其顯著,這與監管環境及投資者結構的變化都有重要的聯繫。但事實上,如此極端的大小風格分化並不是歷史上第一次,在2003年、2010年、2013年也曾出現過。自上而下觀察,應該說,流動性的持續收緊以及大小票在基本面上的較大差異,構成了行情極端分化的基礎。

但歷史經驗也顯示,一旦這些因素逆轉過來,例如基本面重新出現新的趨勢,或者流動性出現明顯的緩解,風格也將隨之變化。

六、金融資本“脫虛向實”具有重大意義

金融去杠杆和資金的“脫虛向實”,是去年底以來廣譜資產市場流動性驟然收緊的關鍵原因。廣義貨幣與廣義社融裂口,反映了資金在實體和虛擬部門的流轉變化,能夠較好地解釋債券市場的漲跌,顯示其對於把握金融去杠杆和資金“脫虛向實”是有意義的。

現在很多輿論高唱“價值投資時代到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是很危險的。

一旦不明就裡的個人投資者盲目大量買入白馬股,同樣導致市場風格發生過度扭曲,又會產生新一輪的投資泡沫。

所以,我們現在千萬不要著急高呼價值投資,市場風格轉向更加多樣和平衡只是時間問題。此時時刻,投資者先要看清楚市場宏觀面的變化,才能站在更高的維度去預判市場的趨勢及變化。

按照我們的分析,明年市場將延續二級分化的趨勢,業績增速穩定以及行業拐點的二線白馬股將繼續有不俗的表現。建議價值投資者可以發掘其中的投資機遇。——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