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施大畏談連環畫繪本《伯鯀獻身》

【編者按】“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目前已經出版了18本連環畫繪本。 上海市文聯主席、組委會副主任施大畏近日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談起了面對一個既熟悉又陌生, 既遙遠又親近的神話題材, 如何讓年輕一代觀看閱讀, 並體悟其中的民族精神的話題, 他也以自己創作的《伯鯀獻身》做了闡述。

施大畏繪《中國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伯鯀獻身》封面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工程”梳理中華文明浩瀚的源頭, 講述混沌時代英雄的故事, 旨在創作一批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文學、舞臺、影視、美術作品, 以體現上海在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的責任擔當。

自2016年初, “中華創世神話”工程正式啟動以來, 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目前, 彙集馮遠、施大畏、羅中立、韓書力等當代知名畫家及部分青年畫師參與創作,

包括《羲媧創世》《伏羲創八卦》《女媧補天》《炎帝的三個女兒》等中國人熟知的創世神話為題材改編的連環畫繪本已陸續出版。 在創作過程中, 當下連環畫傳播什麼?社會需要什麼?是上海市文聯主席、組委會副主任施大畏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從連環畫到繪本, 融入新審美形式

上海是連環畫的大本營,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 連環畫影響了幾代人。 然而, 翻閱已經出版的18本書籍, 發現其樣式和我們所熟知的連環畫大不相同, 每一本風格各異、色彩明快。 細看封面, 此次出版的並非一般意義上的連環畫, 而是“連環畫繪本”。

對於這個變化, 上海市文聯主席、組委會副主任施大畏說:今天年輕讀者需要怎樣的讀物符合他們的審美需求?這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還是像過去一樣畫黑白連環畫, 如今年輕人並不愛看, 所以必須有新的形式, 以及新的對歷史和文化的考量。

而通過孩子與他們父母的共同閱讀, 在親子關係中70、80後的父母把古老的神話故事講給孩子聽, 更重要的是把中國遠古時期的神話蘊含著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維密碼傳遞給孩子, 從中能夠找到中華民族的源頭, 找到民族的根與魂。

《伯鯀獻身》連環畫繪本

藝術創作要有精神, 不該“無病呻吟”

創世神話的連環畫繪本創作, 也是對傳統文化再認識的過程, 傳統是什麼?對於傳統文化又該作何認識?

施大畏認為, 在繪畫上, 很多人把傳統簡單的視為“宋元”。 這種認識並不全面, “傳統”是思想性的, 屬於靈魂和精神的層面的內容。 “傳統”和當代並不矛盾, 並不是做了“傳統”就否定“當代”, 現在所認為的古代傳統, 在當時也是當代的。 而現在年輕的藝術創作者, 要思考藝術樣式應該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而不是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無病呻吟”, 要把藝術創作放在時代的背景下, 探究藝術是否感動人, 這也是當代藝術創作要思考的內容。

對於此次“創世神話”的連環畫繪本創作, 參與的藝術家們如何將一個既熟悉又陌生, 既遙遠又親近的題材, 經過自己的理解和接受, 與自己的藝術形式結合, 在尊重藝術個性的同時, 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的“創世神話”, 其中的內涵和藝術規律的吻合也值得年輕藝術創作者思索。

對於這些思考, 澎湃新聞也將陸續對話參與“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創作的部分畫家, 從他們的創作過程中瞭解他們如何理解和實踐神話故事的連環畫創作。

“正如, 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 ”施大畏表示,此次“創世神話”的創作,我們也是以這樣的標準思考和創作的。希望“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能形成當下連環畫創作的一篇高原。

附: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伯鯀獻身

故事梗概:洪水滔天,大地編遭劫難。堯帝派有崇氏部落的首領鯀去治水。鯀臨危受命,指揮大家築壩擋水,但土石很快不夠用了。鴟鳥和神龜帶鯀到昆侖神山,竊取了天帝的寶貝息壤。有了神奇的息壤,洪水終於被制服了。可是好景不長,洪水又一次洶湧而來,把堤壩衝開了一個大口子,並造成了更大的水患。天帝本來對鯀擅自竊取息壤就心懷不滿,便召來火神祝融去擒殺伯鯀。兩人廝打到東海的羽山之濱,鯀勞累過度,被祝融捆綁在石柱上。鯀的精魂昏睡了三年,天帝命人拿寶刀去剖殺鯀。鯀的精魂被驚醒,一條小龍從他腹中蹦了出來,那是鯀的精魂孕育的孩子。該神話故事反映了遠古初民與大自然抗爭的悲壯以及不屈不撓、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國的普羅米修士的寫照。(陳蘇/文)

《伯鯀獻身》連環畫繪本選登(施大畏/繪):

突然,烏雲籠罩。一道奇異的白光從天邊滾將過來,伴隨著轟然巨響,大水猶如千萬匹脫韁的野馬,奔湧而來,把動物們沖得七零八落。

人們對鯀治水失去了信心,消息很快傳到天帝那裡,天帝本來對鯀竊取息壤就心懷不滿,如今九年還是沒有治好水患,便召來火神祝融,要他去擒殺伯鯀。祝融提上長刀,乘著長風,駕著青、赤二龍趕去。

鯀和祝融從中原一路打到東海之濱的羽山。鯀一個騰躍,化身白馬,沉入水中。祝融哈哈大笑,命赤龍吐出長長的火舌。神龍遇水不但不滅,反而如火上澆油,越燒越旺。白馬只好騰空而起,恢復了人形。

就在鯀倒下的一刻,一條黃龍騰空而起,在半空翻騰了幾下,然後沉入羽水。

天帝知道了,既愧又懼,命人拿了吳地出產的寶刀去剖殺鯀。

一聲巨響,一條小龍從鯀的腹中蹦了出來,“我的孩子,這是我的孩子!”看到自己精魂孕育的孩子,鯀看到了希望,這一次,他真的倒下了。

”施大畏表示,此次“創世神話”的創作,我們也是以這樣的標準思考和創作的。希望“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能形成當下連環畫創作的一篇高原。

附:中華創世神話連環畫繪本系列——伯鯀獻身

故事梗概:洪水滔天,大地編遭劫難。堯帝派有崇氏部落的首領鯀去治水。鯀臨危受命,指揮大家築壩擋水,但土石很快不夠用了。鴟鳥和神龜帶鯀到昆侖神山,竊取了天帝的寶貝息壤。有了神奇的息壤,洪水終於被制服了。可是好景不長,洪水又一次洶湧而來,把堤壩衝開了一個大口子,並造成了更大的水患。天帝本來對鯀擅自竊取息壤就心懷不滿,便召來火神祝融去擒殺伯鯀。兩人廝打到東海的羽山之濱,鯀勞累過度,被祝融捆綁在石柱上。鯀的精魂昏睡了三年,天帝命人拿寶刀去剖殺鯀。鯀的精魂被驚醒,一條小龍從他腹中蹦了出來,那是鯀的精魂孕育的孩子。該神話故事反映了遠古初民與大自然抗爭的悲壯以及不屈不撓、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中國的普羅米修士的寫照。(陳蘇/文)

《伯鯀獻身》連環畫繪本選登(施大畏/繪):

突然,烏雲籠罩。一道奇異的白光從天邊滾將過來,伴隨著轟然巨響,大水猶如千萬匹脫韁的野馬,奔湧而來,把動物們沖得七零八落。

人們對鯀治水失去了信心,消息很快傳到天帝那裡,天帝本來對鯀竊取息壤就心懷不滿,如今九年還是沒有治好水患,便召來火神祝融,要他去擒殺伯鯀。祝融提上長刀,乘著長風,駕著青、赤二龍趕去。

鯀和祝融從中原一路打到東海之濱的羽山。鯀一個騰躍,化身白馬,沉入水中。祝融哈哈大笑,命赤龍吐出長長的火舌。神龍遇水不但不滅,反而如火上澆油,越燒越旺。白馬只好騰空而起,恢復了人形。

就在鯀倒下的一刻,一條黃龍騰空而起,在半空翻騰了幾下,然後沉入羽水。

天帝知道了,既愧又懼,命人拿了吳地出產的寶刀去剖殺鯀。

一聲巨響,一條小龍從鯀的腹中蹦了出來,“我的孩子,這是我的孩子!”看到自己精魂孕育的孩子,鯀看到了希望,這一次,他真的倒下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