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關注|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開考 聚焦整治“新衙門”作風

12月16日晚, 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開考, 本次問政主題為糾正“四風”不止步, 整治“新衙門”作風, 相關區委書記上臺接受問政。

在一個最受關注的案例中, 一開發商給政府部門繳了5萬元罰款後, 物業用房竟由“違建”變成“合法”, 然後又作為商品房對外出售, 致社區800戶業主7年辦不了不動產證。

圖為:電視問政現場

【暗訪短片】

博雅豪庭社區位於江夏區紙坊街譚鑫培公園對面, 由武漢中博置業有限公司開發。 四棟住宅樓共有800戶業主, 入住7年來, 他們一直辦不了不動產證, 現在學校要求不動產證, 因此孩子上學都很困難。

巡查員瞭解到, 該社區不能辦理不動產證, 主要是因為開發商擅自改變規劃, 將審批的三層物業管理用房擴建為四層。 2013年, 江夏區國土規劃局執法監察中隊發現違建行為之後, 對開發商進行了行政處罰, 罰款5萬多元, 但保留了違建部分未予拆除。

江夏區城管委紙坊中隊工作人員表示:“已經處罰了, 合法了。 ”

然而罰款過後, 開發商絲毫沒有收斂, 2016年年底, 又把前期違建的物業管理用房開發為住宅, 非法出售。 違法行為持續升級, 業主更難辦不動產證了。 江夏區國土資源和規劃局規劃驗收辦負責人表示, 改變了規劃用途, 就通過不了驗收。

【現場回應】

“開發商的違建原來是違法的, 罰了款就變成合法了。 能不能解釋一下?”主持人問道。

對此, 江夏區執法大隊隊長黃太平表示, 當時處罰的是物業用房, 經過法律程式審批罰款了之後, 就是合法的。 但是, 合法不代表能買賣, 只能做物業用房、工作用房。

隨後現場有媒體提問:“明明一開始是開發商違法違規, 最後卻導致了800戶家庭奔走7年,

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請問王書記, 這個事情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存在基層工作作風問題?”

對此, 江夏區區委書記王清華說, 前期由於開發商違法違規, 造成居民不能辦證,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批後監管的這個薄弱環節, 確實沒有到位, 導致開發商投機行為愈演愈烈, 違法的事實逐步加重, 違法整改的難度也逐步加大, 開發商和政府博弈的籌碼也越加越重。 ”王清華表示, 對這個問題政府已經成立了工作專班, 目前規劃驗收已經完成, 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辦證條件。 預計春節之前, 住戶們可以順利辦理不動產證。

【專家點評】

“什麼是好的作風?好的作風就是與民共情, 要在乎人民群眾的感受, 不要傷了他們的感情。

”現場,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鶴犀利點評, 800戶居民無法辦理不動產證的問題, 表面上看是房產機構和開發商的錯, 其實是相關部門的不作為。 “懲罰不了壞人, 就是變相地懲罰好人。 ”陳鶴表示, 這800戶既是違規行為的受害者, 也是違約行為的受害者。 按照法律規定, 所有違建都應該拆除, 沒有哪條法律說罰了款就能合法, 5萬元對開發商來說又算得了什麼?

陳鶴說, 正因為當初沒有按照規定拆除違建, 導致後來的違法升級, 對這些業主造成了損失。 當初為什麼不拆除, 這其中肯定有貓膩。 “老百姓說得好, 事出反常必有妖, 捉妖必用照妖鏡, 希望電視問政成為這面照妖鏡。 ”

相關閱讀

買的湖景房 湖邊綠地上卻堆起了垃圾

市民投訴10次 答覆幾乎一個樣

工地揚塵屢禁不止, 紅頭文件成了“一紙空文”;市民投訴十次, 政府部門每次回復都雷同。 12月16日, 在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現場, 一批庸懶散慢、敷衍塞責等問題頻頻被曝光。

圖為:問政現場播放了部分暗訪短片,曝光了工地揚塵及湖泊被侵佔等問題

工地揚塵屢禁不止

紅頭文件成“一紙空文”

【暗訪短片】

11月以來,武漢市空氣品質明顯變差,11月1日至26日,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僅11天,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均有大幅度上升。11月27日下午,市政府緊急召集各區政府召開全市工地、道路和渣土運輸揚塵管控工作會議,15個揚塵污染嚴重的工地和路段被通報,雖然近期被多次督辦、反復整改,但依然沒有改觀。

就在被通報的第二天中午,作風巡查員來到了此次被通報的漢陽區歸元寺片區拆遷工地,一台挖土機正在加班作業,沒採取任何除塵措施。洪山區大洲村拆遷工地也是第二次被通報,在被通報的第二天下午,作風巡查員在這裡看到,一台挖掘機仍在作業,沒有採取任何除塵措施,大量的建築廢棄物也直接裸露在地。附近居民表示,由於揚塵過大,幾個月都不敢開窗戶。

【問政現場】

“城市建設進程中,揚塵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好好整治,揚塵吸進的是老百姓的肺裡,傷的是老百姓的心。短片顯示,環保部門下了紅頭文件,這些紅頭文件沒有約束力嗎?”現場有媒體記者提問道。“紅頭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漢陽區委書記馬澤江首先肯定回答。他表示,短片反映出漢陽區在渣土整治上工作不到位、機關作風不實,沒把老百姓身邊的問題放在心上。接下來漢陽區將加大作風整治,以小問題為抓手,以小見大,保證令行禁止,把老百姓身邊的小事辦好。

洪山區委書記楊澤發也表示,短片充分暴露有關部門辦事拖拉,作風不嚴謹,把責任下移,落實少,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下一步將加強值守,對履職不到位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湖泊被侵佔兩年無人管

兩部門卻在“扯皮”

【暗訪短片】

今年5月25日作風巡查員通過衛星圖片發現,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7月之間,金潭湖被侵佔多達1760平方米。對此,黃陂區水政監察大隊隊長敖志雄表示,金潭湖的藍線被侵佔,他們就此向黃陂區城管委、湖泊所在地的盤龍城經濟開發區都下達了函告,但沒得到回應。

對於黃陂區水政監察大隊的函告,黃陂區城管委卻否認收到了工作聯繫函。曾負責建築渣土管理工作、現任黃陂區城管委督查室副主任的彭濤對巡查員表示,2016年之前對於金潭湖邊建築工地堆放的渣土基本沒有管理。“這一塊什麼三線,土堆違不違反三線,什麼紅線、黃線、綠線,我懂都不懂。”面對鏡頭,彭濤毫不避諱地說。

【問政現場】

短片裡提到的敖志雄和彭濤被請到了問政現場。對於到底有沒有發函,敖志雄說他確實下發了函件。而彭濤在主持人的追問下才說:“函件應該是收到了。”對於“三線”問題,彭濤表示,他特地去學習了一下,“三線”應該是藍線、綠線、灰線。

針對金潭湖被侵佔問題,黃陂區委書記吳祖雲表示,湖泊是藍色的眼睛,不容覬覦。短片中侵佔湖泊的1700立方的土,是一個房地產公司挖的,原本打算運走的,結果一場大雨讓這些土滑到了湖裡,“目前這裡已整改好,建成了一個遊園。”

對於兩個部門互相推諉的問題,吳祖雲表示,湖泊被侵佔這麼長時間,兩個部門卻在收到函件問題上推諉,說明還是沒有走出新衙門作風,“我們要以這個事件為反面案例教材,教導我們的幹部不當菜鳥,要當雄鷹,甚至當雄獅!”

市民十次投訴

收到的答覆幾乎一個樣

【暗訪短片】

在播放短片前,主持人向武漢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程用文提問,對武漢信訪工作有哪些建議和想法。程用文回答:“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主持人隨即代表市民提問:“民呼了十次,應了嗎?”

家住保利北路的陳先生(化姓)本以為買了湖景房,可以好好欣賞湯遜湖美景,然而從去年開始,他就發現湖邊的一塊綠地上慢慢堆上了垃圾。陳先生說:“這塊綠地不管做什麼用,都不應該堆垃圾。”

2016年9月以來,陳先生通過熱線、網上留言等多種管道投訴,收到的回復卻基本雷同:“1、由承辦人收到當日告知來電人反映事項已被受理,並告知限時辦結。2、由承辦單位辦結後立即回訪來電人,告知辦理結果,同時在本單回訪情況中增加回訪情況方面的內容(即來電人對辦理結果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對此,陳先生表示不解,為什麼投訴十次都沒效果,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問政現場】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承認,陳先生的投訴他們都收到了,而且這些回復都是他們發出的。他表示,十次投訴年限跨度很長,每次投訴他們都去了現場,第一次就找到了業主單位,並進行了溝通和管控,但“管控也不是24小時的”,在管控過程中還不斷有人把垃圾丟上來。

當十張時間不同、卻幾乎一模一樣的答覆件出現在大螢幕上時,程用文表示,十次投訴,回答幾乎一個樣,問題至今沒解決,這是典型的表態多、行動少、落實差。首先要責成有關部門,迅速整改,查清情況,下一步還要舉一反三,在全區查找短板弱項,強化責任擔當,通過實在、務實的工作,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行動指南。

手機丟了報警

民警說案子小沒必要找

【暗訪短片】

東西湖區的劉女士在六順路開店,今年10月9日上午,她放在店裡的手機突然不見了。

劉女士立即報了警,吳家山派出所民警來到現場並幫劉女士調取市場監控。可監控還沒有看完,民警就說“你看,我先走了。”

劉女士通過監控拍下的圖片發現一名穿黑裙子的女子有作案嫌疑,於是找到吳家山派出所,希望民警對嫌疑人進行調查。第一次沒找到出警的民警,第二次去等了半天才被接待,民警說,這種情況太多了,沒有必要找,“這是個小案子”。

【問政現場】

主持人現場向吳家山派出所負責人發問:“丟手機丟的太多了,是小事嗎?”這位負責人立即表示,群眾的事沒有小事,要盡全所的人力物力把手機找回來。

東西湖區委書記陳邂馨直言,看了短片以後,不舒服、不滿意,民警以案值大小作為案件的評判標準,這和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背道而馳。作風問題有頑固性,開展萬警進社區,就是要發現群眾身邊的困難和問題,現在群眾把問題反映到派出所,卻不了了之。

他表示,對這個問題要嚴肅處理。東西湖作為國家級開發區,作風問題是頭等大事,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人民為中心價值觀,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

圖為:問政現場播放了部分暗訪短片,曝光了工地揚塵及湖泊被侵佔等問題

工地揚塵屢禁不止

紅頭文件成“一紙空文”

【暗訪短片】

11月以來,武漢市空氣品質明顯變差,11月1日至26日,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僅11天,PM10、PM2.5平均濃度同比均有大幅度上升。11月27日下午,市政府緊急召集各區政府召開全市工地、道路和渣土運輸揚塵管控工作會議,15個揚塵污染嚴重的工地和路段被通報,雖然近期被多次督辦、反復整改,但依然沒有改觀。

就在被通報的第二天中午,作風巡查員來到了此次被通報的漢陽區歸元寺片區拆遷工地,一台挖土機正在加班作業,沒採取任何除塵措施。洪山區大洲村拆遷工地也是第二次被通報,在被通報的第二天下午,作風巡查員在這裡看到,一台挖掘機仍在作業,沒有採取任何除塵措施,大量的建築廢棄物也直接裸露在地。附近居民表示,由於揚塵過大,幾個月都不敢開窗戶。

【問政現場】

“城市建設進程中,揚塵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好好整治,揚塵吸進的是老百姓的肺裡,傷的是老百姓的心。短片顯示,環保部門下了紅頭文件,這些紅頭文件沒有約束力嗎?”現場有媒體記者提問道。“紅頭文件具有法律約束力。”漢陽區委書記馬澤江首先肯定回答。他表示,短片反映出漢陽區在渣土整治上工作不到位、機關作風不實,沒把老百姓身邊的問題放在心上。接下來漢陽區將加大作風整治,以小問題為抓手,以小見大,保證令行禁止,把老百姓身邊的小事辦好。

洪山區委書記楊澤發也表示,短片充分暴露有關部門辦事拖拉,作風不嚴謹,把責任下移,落實少,是典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下一步將加強值守,對履職不到位的單位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湖泊被侵佔兩年無人管

兩部門卻在“扯皮”

【暗訪短片】

今年5月25日作風巡查員通過衛星圖片發現,在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7月之間,金潭湖被侵佔多達1760平方米。對此,黃陂區水政監察大隊隊長敖志雄表示,金潭湖的藍線被侵佔,他們就此向黃陂區城管委、湖泊所在地的盤龍城經濟開發區都下達了函告,但沒得到回應。

對於黃陂區水政監察大隊的函告,黃陂區城管委卻否認收到了工作聯繫函。曾負責建築渣土管理工作、現任黃陂區城管委督查室副主任的彭濤對巡查員表示,2016年之前對於金潭湖邊建築工地堆放的渣土基本沒有管理。“這一塊什麼三線,土堆違不違反三線,什麼紅線、黃線、綠線,我懂都不懂。”面對鏡頭,彭濤毫不避諱地說。

【問政現場】

短片裡提到的敖志雄和彭濤被請到了問政現場。對於到底有沒有發函,敖志雄說他確實下發了函件。而彭濤在主持人的追問下才說:“函件應該是收到了。”對於“三線”問題,彭濤表示,他特地去學習了一下,“三線”應該是藍線、綠線、灰線。

針對金潭湖被侵佔問題,黃陂區委書記吳祖雲表示,湖泊是藍色的眼睛,不容覬覦。短片中侵佔湖泊的1700立方的土,是一個房地產公司挖的,原本打算運走的,結果一場大雨讓這些土滑到了湖裡,“目前這裡已整改好,建成了一個遊園。”

對於兩個部門互相推諉的問題,吳祖雲表示,湖泊被侵佔這麼長時間,兩個部門卻在收到函件問題上推諉,說明還是沒有走出新衙門作風,“我們要以這個事件為反面案例教材,教導我們的幹部不當菜鳥,要當雄鷹,甚至當雄獅!”

市民十次投訴

收到的答覆幾乎一個樣

【暗訪短片】

在播放短片前,主持人向武漢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程用文提問,對武漢信訪工作有哪些建議和想法。程用文回答:“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主持人隨即代表市民提問:“民呼了十次,應了嗎?”

家住保利北路的陳先生(化姓)本以為買了湖景房,可以好好欣賞湯遜湖美景,然而從去年開始,他就發現湖邊的一塊綠地上慢慢堆上了垃圾。陳先生說:“這塊綠地不管做什麼用,都不應該堆垃圾。”

2016年9月以來,陳先生通過熱線、網上留言等多種管道投訴,收到的回復卻基本雷同:“1、由承辦人收到當日告知來電人反映事項已被受理,並告知限時辦結。2、由承辦單位辦結後立即回訪來電人,告知辦理結果,同時在本單回訪情況中增加回訪情況方面的內容(即來電人對辦理結果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對此,陳先生表示不解,為什麼投訴十次都沒效果,以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問政現場】

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承認,陳先生的投訴他們都收到了,而且這些回復都是他們發出的。他表示,十次投訴年限跨度很長,每次投訴他們都去了現場,第一次就找到了業主單位,並進行了溝通和管控,但“管控也不是24小時的”,在管控過程中還不斷有人把垃圾丟上來。

當十張時間不同、卻幾乎一模一樣的答覆件出現在大螢幕上時,程用文表示,十次投訴,回答幾乎一個樣,問題至今沒解決,這是典型的表態多、行動少、落實差。首先要責成有關部門,迅速整改,查清情況,下一步還要舉一反三,在全區查找短板弱項,強化責任擔當,通過實在、務實的工作,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行動指南。

手機丟了報警

民警說案子小沒必要找

【暗訪短片】

東西湖區的劉女士在六順路開店,今年10月9日上午,她放在店裡的手機突然不見了。

劉女士立即報了警,吳家山派出所民警來到現場並幫劉女士調取市場監控。可監控還沒有看完,民警就說“你看,我先走了。”

劉女士通過監控拍下的圖片發現一名穿黑裙子的女子有作案嫌疑,於是找到吳家山派出所,希望民警對嫌疑人進行調查。第一次沒找到出警的民警,第二次去等了半天才被接待,民警說,這種情況太多了,沒有必要找,“這是個小案子”。

【問政現場】

主持人現場向吳家山派出所負責人發問:“丟手機丟的太多了,是小事嗎?”這位負責人立即表示,群眾的事沒有小事,要盡全所的人力物力把手機找回來。

東西湖區委書記陳邂馨直言,看了短片以後,不舒服、不滿意,民警以案值大小作為案件的評判標準,這和以人民為中心、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背道而馳。作風問題有頑固性,開展萬警進社區,就是要發現群眾身邊的困難和問題,現在群眾把問題反映到派出所,卻不了了之。

他表示,對這個問題要嚴肅處理。東西湖作為國家級開發區,作風問題是頭等大事,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人民為中心價值觀,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