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08年金融風暴:美國的金融市場是怎麼樣走向瘋狂的(八)

08年金融風暴之前,

07年發生了次貸風暴,

而這些次貸之所以產生,

是因為在美國上世紀實行金融改革後,

產生了一種新的房貸模式,

金融公司把房貸打包成債券賣給投資者,

使得資金得以快速回籠(傳統模式要幾十年),

本來這種模式在理論上是可以實行的(僅僅是數位理論上),

但是由於沒有考慮到人性的貪婪與自私(牛頓名言:我能計算出天體距離, 卻無法計算出人心的瘋狂),

讓這種模式逐漸變質,

變成了摧毀美國經濟的定時炸彈,

試想,

如果貸出去的資金能通過這種方式快速回籠,

也就意味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大大減低,

每做一筆貸款,

就能賺取到相當的手續費和利息,

那金融公司又有何理由去拒絕客戶申請貸款?

即使明知道客戶根本就沒有償還的能力,

但只要錢貸出去,

我就能賺錢,

還不會虧錢,

那我又何必去在乎客戶是否會還錢?

可怕的還不為止了利益閉著眼睛放貸的銀行,

還有買下這些房貸,

繼而把它們打包並投放市場的投資銀行,

他們根本就知道這些債券本質上是狗屎垃圾(最起碼相當一部分是如此),

但他們依然把他們吹噓成是黃金,

吹噓成是只要買了,

就一定能賺錢的,

穩賺不賠的金融產品,

諷刺的是,

本身都有幾十年的房貸要還,

他們一面用自己的收入還房貸,

希望能利用債券的收益去還房貸,

雞生蛋,

蛋生雞,

這種模式確實很先進,

傳統房貸模式下,

十個缸八個蓋,

雖然有一定的危險性,

但只要手不慢,

只要不是每個缸同時冒泡,

還是能蓋住,

能維持住的,

但是到了新的房貸模式,

十個缸只有七個,

甚至是六個,

五個,

蓋,

那風險就大大地增加,

越是靈活的模式,

越是容易出事,

一個移動得快的人並不見得比一個行動遲緩的人要來的安全,

相反是更加危險,

因為跑得快的人所以更容易摔倒,

所以如果不好好控制住這股力量的話,

這股力量最終會摧毀自己,

而恐怖的是,

美國政府的監控力度被金融巨頭們不斷削弱,

於是,

失控暴走的房貸模式便引發了金融風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