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厲害」金山竟有元代寶藏……快來看看是哈麼子!

隨著大型文博電視片《國家寶藏》一夜刷爆中國人的社交網路, “鎮館之寶”這四個字也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熱詞。 來自國內九大博物館的27件“鎮館之寶”帶領廣大觀眾開啟了一場文博探索之旅。 作為節目中展示的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的上海博物館的子孫——金山區博物館有什麼“鎮館之寶”呢?

金山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在金山出土了很多珍貴的文物。

在金山博物館的logo中,

就有一件寶藏:袋足陶鬶(gui)

此文物出土于金山亭林, 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器物,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在金山亭林, 還出土過一件精品:

神面紋玉琮

這是良渚文化晚期的玉琮典型,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金山區博物館展示為複製品)

也許你還不知道, 在金山區博物館內,

還有一件“鎮館之寶”, 那就是金山博物館的國家一級文物——元代“至元十四年”束腰形銀錠。 這個銀錠的大名叫做“元寶”, 現陳列於《金山史跡廳》。 作為館內唯一的國家一級文物, 該束腰形銀錠以其存世量少、造型規整、銘文清晰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史料價值。

這是什麼樣的銀錠?

銀錠呈束腰形, 錠面內凹, 周緣規整, 戳記文字, 長15.4釐米, 厚3釐米, 重1834克。 其正面有陰文三行, 共計35字, 中間一行為“行中書省”, 表明銀錠的鑄造統屬或監鑄機構。 右側一行為“揚州 庫官孟珪 銷銀官王琪 驗銀庫子吳武”;左側一行見“至元十四年 重伍拾兩 銀匠侯君用”字樣。 在銀錠背面, 密佈蜂窩狀氣孔, 有陰文“元寶”兩個大字。

從兩側文字可以看出, 鑄造銀錠自庫官以下, 無論是“銷銀官”還是“驗銀庫子”, 一干行政及管理人等, 皆在銀錠上“書”其姓名, 有著非常明確的上下級隸屬關係。

前世傳奇

關於銀錠的前世,還得從74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說起。1271年,忽必烈正式創建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底,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顏率20萬軍隊大舉伐宋。

元軍攻入臨安之後,一直沿襲著草原民族的掠奪傳統,向被征服者們大肆索取“撒花銀子”。何謂“撒花銀子”?“撒花”一詞是從波斯語傳入蒙古的音譯詞,意為“禮物”。當蒙古大軍向被征服者們索取或掠奪銀子的時候,就是用蒙古語要撒花銀的,也就是讓人們給他們進貢禮品的意思。

為整肅軍紀,當大軍平宋,在返回至揚州進行軍備整頓時,丞相伯顏下令搜檢所有隨軍將士行李,將眾人所獲撒花銀子給予收繳並銷鑄為重五十兩一個的“特製”銀錠。待班師回朝後,這批銀錠被呈獻于世祖忽必烈。所以,此類銀錠也被稱之為“揚州元寶”。

伯顏像

“元寶”之名,最早出現在唐代,至元代初年, “元寶”成為銀錠又一別稱。歷史上,“揚州元寶”是呈系列出現的,分為至元“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三個批次,它們都是對“蒙元滅亡南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有力見證。

那麼“揚州元寶”如何會流落民間呢?原來,忽必烈在舉行重大集會活動時,曾將此類銀錠頒賜給皇子王孫、駙馬國戚。這些銀錠到了受賞人手中,一部分作為寶貴財富長期收藏起來,另一部分作為生產投資或生活用款而進入貿易流通領域。故此,民間也能夠發現“揚州元寶”的蹤跡。

今生故事

金山博物館“鎮館之寶”從何而來呢?這得從當年發生在幹巷鄉寒圩村的一起往事說起。金山博物館老館長姚連根先生聊起當年的事兒,就如數家珍。

據姚老口述:

“1988年5月11日這天,幹巷鄉龍灣村8組村民幹順餘像往常一樣,開著機船來到位於幹巷鄉寒圩村12組的中運河北岸邊(勝利大橋西側),和其他民工一起,將開挖中運河時的堆土用機船裝運至幹巷磚瓦廠做磚坯。他用鑿子頭鐵鎝錛泥裝運,不一會兒錛下去時碰到一個堅硬的東西,鐵鎝也彈跳起來(現銀錠正面有一鑿痕,即為鐵鎝錛在上面所致),他翻開土定睛一看,是一個形似老式繞線板(束腰狀)的東西,一手抓起來感覺沉甸甸的,他突然意識到可能是什麼寶貝?周圍的其他民工聞聲說發現什麼寶貝,就紛紛圍攏來看個究竟。面對這一情況,幹順餘泥也不裝運了,乾脆開著機船回家,並把這件寶貝保存了起來。但他又想這究竟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於是來到鄉政府訴說了這件事。按照鄉政府辦公室人員的指點,第二天上午幹順餘夫婦便來到朱涇,將此物交給了當時的縣博物館。

金山縣博物館

5月12日,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孫維昌因事來到金山縣博物館,即由他帶回上博進行了專業鑒定。爾後,由金山縣博物館正式收藏。

5月13日,我和沈麗蓉同志一起趕到幹巷,鄉政府辦公室時任主任丁夢生委派民政助理阮月華陪同我們前往現場。我們借了兩輛自行車沿著正在修理的機耕道(幹林路)一路顛簸前行,有的路段只能推著走,好不容易趕到了中運河寒圩段的勝利大橋邊。我們的到來吸引了在場的民工,大家紛紛圍攏來問這問那。我們經初步調查瞭解到,發現銀元寶的現場位於勝利大橋北堍沿河向西約50米處。銀元寶被壓在堆土的最底層接近地面原土的地方,附近曾有散落的墳墓,向北百米處原是一個很大的王家墳(但不是清順治十二年進士王日藻的墓地)。

孫維昌(中)、姚連根(右)

5月17日,上博考古部孫維昌等來金山並赴現場組織發掘,但未發現其它線索。村民幹順余發現地下文物主動上交縣博物館,當時就受到表揚和鼓勵,事後縣博物館又按有關規定給予了獎勵。不過,該銀元寶是如何流落民間並在這裡出土,至今仍然是個謎。”

寶藏價值

那它為什麼被評為一級文物,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元代銀錠錠面文字多為戳記陰文,其製作工藝是在銀錠鑄造過程中,當錠面銀液未完全冷卻時,由銀匠戳記上去的。背鑄陰文大字,是元代前期銀錠的一大特徵。“揚州元寶”之後,銀錠沒有背鑄銘文的情況。銘文的出現,在確保銀錠做工、有備可查的基礎上,也客觀反映出當時的貨幣政策及其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與地位。金山出土的元代銀錠,銘文清晰,鑄造地點及年代確切,內容豐富翔實,是我國銘刻文字較多的元代銀錠之一。

銀錠一般採用模範澆鑄的方式鑄成,通常採用鐵範予以澆鑄。其鑄造成色,從相關檢測結果來看,含銀量基本都在93%以上。來到金山博物館,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展廳裡的銀錠背面佈滿氣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些分佈無規律的氣孔即蜂窩是澆鑄時所遺留下來的。蜂窩的形成和白銀的特性、成色、銀錠的熔鑄工藝有關。

據上海博物館周祥先生考證,澆鑄時模範透氣性不佳和銀錠表面打字時產生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是銀錠氣孔產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元代銀錠上的蜂窩,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蜂窩的存在及其數量是判別銀錠真偽及成色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元代銀錠在各地時有出土,但在上海地區諸如金山所出“至元十四年”銀錠一般有著明確鑄造地點、時間、重量和用途者,尚屬首次。這類銀錠,為我們正確認識元代的銀課制度改革、考證上海地區的元代幣制結構以及探究上海貨幣流通形式等均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END·

作者丨王斌 配圖丨漕來漕往

編輯丨陳薇婷

關於銀錠的前世,還得從740多年前的那場戰爭說起。1271年,忽必烈正式創建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年)底,元世祖忽必烈命丞相伯顏率20萬軍隊大舉伐宋。

元軍攻入臨安之後,一直沿襲著草原民族的掠奪傳統,向被征服者們大肆索取“撒花銀子”。何謂“撒花銀子”?“撒花”一詞是從波斯語傳入蒙古的音譯詞,意為“禮物”。當蒙古大軍向被征服者們索取或掠奪銀子的時候,就是用蒙古語要撒花銀的,也就是讓人們給他們進貢禮品的意思。

為整肅軍紀,當大軍平宋,在返回至揚州進行軍備整頓時,丞相伯顏下令搜檢所有隨軍將士行李,將眾人所獲撒花銀子給予收繳並銷鑄為重五十兩一個的“特製”銀錠。待班師回朝後,這批銀錠被呈獻于世祖忽必烈。所以,此類銀錠也被稱之為“揚州元寶”。

伯顏像

“元寶”之名,最早出現在唐代,至元代初年, “元寶”成為銀錠又一別稱。歷史上,“揚州元寶”是呈系列出現的,分為至元“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三個批次,它們都是對“蒙元滅亡南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有力見證。

那麼“揚州元寶”如何會流落民間呢?原來,忽必烈在舉行重大集會活動時,曾將此類銀錠頒賜給皇子王孫、駙馬國戚。這些銀錠到了受賞人手中,一部分作為寶貴財富長期收藏起來,另一部分作為生產投資或生活用款而進入貿易流通領域。故此,民間也能夠發現“揚州元寶”的蹤跡。

今生故事

金山博物館“鎮館之寶”從何而來呢?這得從當年發生在幹巷鄉寒圩村的一起往事說起。金山博物館老館長姚連根先生聊起當年的事兒,就如數家珍。

據姚老口述:

“1988年5月11日這天,幹巷鄉龍灣村8組村民幹順餘像往常一樣,開著機船來到位於幹巷鄉寒圩村12組的中運河北岸邊(勝利大橋西側),和其他民工一起,將開挖中運河時的堆土用機船裝運至幹巷磚瓦廠做磚坯。他用鑿子頭鐵鎝錛泥裝運,不一會兒錛下去時碰到一個堅硬的東西,鐵鎝也彈跳起來(現銀錠正面有一鑿痕,即為鐵鎝錛在上面所致),他翻開土定睛一看,是一個形似老式繞線板(束腰狀)的東西,一手抓起來感覺沉甸甸的,他突然意識到可能是什麼寶貝?周圍的其他民工聞聲說發現什麼寶貝,就紛紛圍攏來看個究竟。面對這一情況,幹順餘泥也不裝運了,乾脆開著機船回家,並把這件寶貝保存了起來。但他又想這究竟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於是來到鄉政府訴說了這件事。按照鄉政府辦公室人員的指點,第二天上午幹順餘夫婦便來到朱涇,將此物交給了當時的縣博物館。

金山縣博物館

5月12日,上海博物館考古部主任孫維昌因事來到金山縣博物館,即由他帶回上博進行了專業鑒定。爾後,由金山縣博物館正式收藏。

5月13日,我和沈麗蓉同志一起趕到幹巷,鄉政府辦公室時任主任丁夢生委派民政助理阮月華陪同我們前往現場。我們借了兩輛自行車沿著正在修理的機耕道(幹林路)一路顛簸前行,有的路段只能推著走,好不容易趕到了中運河寒圩段的勝利大橋邊。我們的到來吸引了在場的民工,大家紛紛圍攏來問這問那。我們經初步調查瞭解到,發現銀元寶的現場位於勝利大橋北堍沿河向西約50米處。銀元寶被壓在堆土的最底層接近地面原土的地方,附近曾有散落的墳墓,向北百米處原是一個很大的王家墳(但不是清順治十二年進士王日藻的墓地)。

孫維昌(中)、姚連根(右)

5月17日,上博考古部孫維昌等來金山並赴現場組織發掘,但未發現其它線索。村民幹順余發現地下文物主動上交縣博物館,當時就受到表揚和鼓勵,事後縣博物館又按有關規定給予了獎勵。不過,該銀元寶是如何流落民間並在這裡出土,至今仍然是個謎。”

寶藏價值

那它為什麼被評為一級文物,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元代銀錠錠面文字多為戳記陰文,其製作工藝是在銀錠鑄造過程中,當錠面銀液未完全冷卻時,由銀匠戳記上去的。背鑄陰文大字,是元代前期銀錠的一大特徵。“揚州元寶”之後,銀錠沒有背鑄銘文的情況。銘文的出現,在確保銀錠做工、有備可查的基礎上,也客觀反映出當時的貨幣政策及其在整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與地位。金山出土的元代銀錠,銘文清晰,鑄造地點及年代確切,內容豐富翔實,是我國銘刻文字較多的元代銀錠之一。

銀錠一般採用模範澆鑄的方式鑄成,通常採用鐵範予以澆鑄。其鑄造成色,從相關檢測結果來看,含銀量基本都在93%以上。來到金山博物館,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展廳裡的銀錠背面佈滿氣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些分佈無規律的氣孔即蜂窩是澆鑄時所遺留下來的。蜂窩的形成和白銀的特性、成色、銀錠的熔鑄工藝有關。

據上海博物館周祥先生考證,澆鑄時模範透氣性不佳和銀錠表面打字時產生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是銀錠氣孔產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元代銀錠上的蜂窩,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蜂窩的存在及其數量是判別銀錠真偽及成色的重要參考依據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元代銀錠在各地時有出土,但在上海地區諸如金山所出“至元十四年”銀錠一般有著明確鑄造地點、時間、重量和用途者,尚屬首次。這類銀錠,為我們正確認識元代的銀課制度改革、考證上海地區的元代幣制結構以及探究上海貨幣流通形式等均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END·

作者丨王斌 配圖丨漕來漕往

編輯丨陳薇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