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墨爾本的意式咖啡菜單|正宗地道的澳洲咖啡是如何煉成的?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

咖啡行業交流請加

私人微信前街精品咖啡, 微信號:

(長按複製)

qianjiecoffee

旅行的時候, 你是否也喜歡徒步穿梭於各大城市的街頭巷弄, 找尋一間巷子內(hidden laneway)的特色咖啡館, 坐下來好好品味一個下午呢?

突然眼前一片眼花繚亂的咖啡選項:瑪奇朵Macchiato#摩卡Mocha#拿鐵Latte#卡布奇諾Cappuccino?!

你是否也和小編有著相同的困惑呢? 如何選擇符合自己口味及風格的咖啡?

所謂的意式咖啡顧名思義是用「意式咖啡機」的意式濃縮咖啡與牛奶奶泡的排列組合所組成的。 今天就來聊聊幾種墨爾本常見的意式咖啡菜單, 漲漲見識吧!

咖啡拿鐵 Coffee Latte

Latte這個字來自義大利是牛奶的意思, 在法國則稱為lait也是牛奶的意思。 拿鐵是由義大利維也納人柯奇斯基 (Fanz George Kolschitsky)發明的。 Coffee Latte顧名思義就是牛奶加咖啡。 但後來的人偷懶把這樣的飲品的簡稱為拿鐵Latte。 拿鐵喝起來柔順, 牛奶的比例較多可以調和咖啡的濃烈感, 很適合喜歡口感溫和微甜的咖啡愛好者。

拿鐵的成分為:

1.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 打過奶泡的熱牛奶 (通常咖啡最上層會有一公分的奶泡foam)。

3. 用透明的專用拿鐵杯來裝盛(大約220ml-240ml)

在墨爾本有種很獨特的拿鐵喝法, 有些人會再拿鐵最上層的奶泡上均勻撒上薄薄的紅糖粉末, 然後再用小湯匙舀起來品嘗! 另外, 在澳洲通常都會用, 所以老饕們很可以很清楚看出來這是不是一杯好的拿鐵。

卡布奇諾 Cappuccino

卡布奇諾Cappuccino也來自義大利, 是一杯喝起來很有層次的咖啡。 這個字在義大利原本是一個教會的名字(方濟各會Capuchin Friars), 另外Cappucio在義大利有頭巾的意思。 這杯咖啡是由義大利人阿布奇夏發明的, 他同時也是發明蒸汽壓力意式濃縮機(espresso machine)的人。 Cappucinno是因為咖啡的顏色及上面厚重的奶泡就像是方濟各會修道士身著深褐色外衣及頭上覆蓋的頭巾一樣而得名。

卡布奇諾約莫在1948年間就被發明, 但一直到1990年後三藩市的一篇報導才使其得以世界聞名。

這杯充滿層次的咖啡, 在奶泡上面輕輕灑上一層巧克力粉, 需要拿小茶匙先把奶泡舀起來品嘗, 一口感受厚厚的奶泡口感伴隨著巧克力粉的香氣在舌尖舞動。 下一口喝下去即是義大利濃縮咖啡與牛奶勻稱混合的口感, 使人感受咖啡豆烘培萃取後在舌尖跳動著苦澀及濃郁交織的香醇。 由於卡布的奶泡較拿鐵厚, 所以用湯匙將奶泡吃掉後, 相較之下意式濃縮比例較高, 喝起來也比拿鐵濃厚。 一杯卡布奇諾的奶泡雖然比較厚, 但是卻要非常綿密, 這樣才不會喝的太撐或打嗝~

卡布奇諾雖然撒個巧克力粉長得像杯子蛋糕一樣, 但實際上咖啡濃縮的比例卻比拿鐵比較高,喝起來也就更濃郁了!

卡布奇諾的成分:

1.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打過奶泡的熱牛奶 (最上層有1/3的奶泡foam,比拿鐵的奶泡還要多一些)

3.最後撒上巧克力粉。

4.卡布奇諾通常使用有把手的陶瓷杯Ceramic cup裝盛(約莫150ml-180ml),

Flat White (澳洲的特色咖啡)

澳式牛奶咖啡Flat White屬於澳洲的專屬咖啡,源自雪梨,是卡布奇諾變種。 他的概念和卡布奇諾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最上層的奶泡上做了變化。 原則上,Flat White是一杯沒有奶泡的卡布奇諾,喜歡咖啡濃縮比例較高,不喜歡奶泡口感怕打嗝的饕客通常會點這樣的一杯飲品。

澳洲牛奶咖啡成分有:

1.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 蒸汽過的熱牛奶 (其上層幾乎沒有任何奶泡 barely no foam on top)。

3. Flat White也使用有把手的陶瓷杯Ceramic cup裝盛(約莫150ml-180ml)。 一樣是一杯比拿鐵濃郁的咖啡飲品。

大瑪奇朵 Long Macchiato

相信你們跟我一樣聽過星巴克的焦糖瑪奇朵,但對於瑪奇朵這杯咖啡還是有點陌生吧! 瑪奇朵又是一杯源自義大利的咖啡,Macchiato這個字在義大利原意為小斑點(Spotted/Stained),會稱為Macchiato是因為在這杯小巧可愛的咖啡上面有可愛的白色奶泡小點點。 瑪奇朵這杯咖啡喝起來十分濃厚,是一杯想品嘗咖啡豆原始風味,同時又享受一點點牛奶香氣的老饕們會點的單品。

大瑪奇朵是由:

1. 兩份意式濃縮 (two shots: 60ml of espresso)

2. 一丁點牛奶(可為“熱牛奶Macchiato Caldo”或“冷牛奶Macchiato Freddo”)

3. 一小點奶泡所組成的。

有些咖啡店會在咖啡濃縮萃取前,先在咖啡杯中放入一些熱水使咖啡濃縮和熱水中和,使味道比較不會尖銳苦澀。 大瑪奇朵一般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

小瑪奇朵 Short Macchiato

小瑪奇朵相較於大瑪奇朵更為精巧,原則上就是一杯意式濃縮咖啡加上一點點牛奶。

它的成份為:

1. 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 一丁點牛奶 (冷熱皆可)

3. 一小點奶泡在咖啡的中間。

小瑪奇朵也是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裝盛。 這兩種咖啡飲品可謂是咖啡老饕的最愛,牛奶總是可以幫咖啡濃縮修飾口感,所以這種只有一丁點牛奶修飾的咖啡飲品最能突顯咖啡原始的風味及品質。

聽當年在墨爾本市中心做咖啡師的朋友說起,每每聽到有客人點「咖啡瑪奇朵」都會打起12分的精神全力以赴。 一杯好的Long Macchiato的雙份咖啡濃縮的萃取非常重要,60ml不多不少,奶泡要很綿密,將奶泡倒進杯子的動作很重要,必須在透明的玻璃杯裡呈現層次分明的三種顏色。

在墨爾本通常點「咖啡瑪奇朵」的客人都不會采外帶的形式,而是會在你面前直接喝完馬上補充精力,所以給咖啡師的回饋是非常直接的。 看到客人嘴邊輕揚的微笑真的有一種很窩心的感覺,其實咖啡師的小確幸只是客人嘴角的一抹微笑吧~嘿嘿!

黑咖啡 Long Black (或稱美式咖啡Americano)

黑咖啡Long Black或美式咖啡Americano顧名思義就是一杯沒有牛奶的咖啡。 基本上黑咖啡是不加牛奶的,適合乳糖不耐症或不喜歡牛奶的人品嘗。 但就像臺灣的珍珠奶茶一樣,每個客人也會有獨特的喜好,例如珍奶半糖少冰少珍珠之類的! 所以有些饕客在點黑咖啡的時候也會要求加入少許的冰牛奶!

黑咖啡的做法是:

1.先倒入1/2杯熱水

2.兩份意式濃縮 (two shots: 60ml of espresso)

3. 用食指勾住咖啡杯的小耳朵旋轉三圈使咖啡最上層金黃色的油脂crema與水均勻融合。

一杯好的黑咖啡最上層通常會有一層金黃色的油脂分佈,英文稱為crema。 在澳洲黑咖啡使用的容器也是陶瓷杯ceramic cu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式咖啡Americano與黑咖啡Long Black雖然成分是一樣的,但嚴格來說在做法上也是有一丁點分別的。 美式咖啡Americano的做法通常是先萃取意式濃縮咖啡再加入1/2杯的熱水。 而大黑Long Black呢,則是先加入1/2杯熱水再萃取意式濃縮咖啡。 一般在墨爾本,咖啡師們都會偏向第二種做法,先加熱水在萃取咖啡濃縮比較不會破壞咖啡上頭那層美麗的金黃色crema。

美式咖啡Americano的名字是源自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大兵到義大利時要求在意式濃縮中加入熱水來增加咖啡的份量而得名的。 (個人覺得美國人真的比較喜歡大的份量,是一種數大便是美的概念嗎? by the way, Americano這個字在義大利即是American的意思。

意式濃縮咖啡 Short Black (Espresso)

意式濃縮咖啡short black (Espresso)是原汁原味的咖啡喝法,在義大利早期品嘗這樣的一杯意式咖啡是一種都市化新潮的象徵,人們通常會在咖啡吧espresso bar站著喝兩杯咖啡並從事社交活動 (注意! 是咖啡吧不是酒吧喲~)

意式濃縮咖啡顧名思義就只有:

1.一份意式濃縮咖啡,沒有添加水或是牛奶。

這樣的喝法最能直接品嘗出咖啡豆的原始風味,也是咖啡最早期原始的飲用方式喲! 這樣一杯咖啡通常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裝盛。

咖啡摩卡 Coffee Mocha

”摩卡“其實是個小鎮的名字,這個小鎮位於知名的咖啡產區葉門靠近紅海海邊的一處,這個小鎮在15世紀的時候壟斷了銷售阿拉伯半島咖啡的出口貿易。 同時摩卡也是一種來自這個小鎮的巧克力色咖啡豆。

說到摩卡咖啡,其實就是一杯巧克力咖啡,廣受巧克力愛好者的喜好。 他的做法又和卡布奇諾大同小異了~(有沒有發現其實卡布奇諾還滿受歡迎的呀! ) 和卡布唯一不同的是,摩卡會在打奶泡的時候加入巧克力粉(Chocolate powder)或是在意式濃縮萃取前在咖啡杯中倒入巧克力濃縮液(chocolate syrup)。

摩卡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種:1. 將巧克力濃縮液倒入咖啡杯

2. 萃取一份意式濃縮咖啡

3. 倒入蒸汽加熱後的牛奶

4. 最上層一樣覆蓋1/3的奶泡

5. 撒上巧克力粉或是肉桂粉

6. 有時候也會在咖啡杯旁邊擺上一顆棉花糖增加口感(optional)!

*第二種:1. 萃取一份意式濃縮咖啡

2. 將巧克力粉加入鮮奶中一起蒸汽加熱

3. 最上層覆蓋1/3的奶泡

4. 撒上巧克力粉或是肉桂粉

5. 在咖啡杯旁邊擺上一顆棉花糖增加口感(optional)! (使用白巧克力的話就成為白摩卡了喲。。。 )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但實際上咖啡濃縮的比例卻比拿鐵比較高,喝起來也就更濃郁了!

卡布奇諾的成分:

1.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打過奶泡的熱牛奶 (最上層有1/3的奶泡foam,比拿鐵的奶泡還要多一些)

3.最後撒上巧克力粉。

4.卡布奇諾通常使用有把手的陶瓷杯Ceramic cup裝盛(約莫150ml-180ml),

Flat White (澳洲的特色咖啡)

澳式牛奶咖啡Flat White屬於澳洲的專屬咖啡,源自雪梨,是卡布奇諾變種。 他的概念和卡布奇諾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最上層的奶泡上做了變化。 原則上,Flat White是一杯沒有奶泡的卡布奇諾,喜歡咖啡濃縮比例較高,不喜歡奶泡口感怕打嗝的饕客通常會點這樣的一杯飲品。

澳洲牛奶咖啡成分有:

1.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 蒸汽過的熱牛奶 (其上層幾乎沒有任何奶泡 barely no foam on top)。

3. Flat White也使用有把手的陶瓷杯Ceramic cup裝盛(約莫150ml-180ml)。 一樣是一杯比拿鐵濃郁的咖啡飲品。

大瑪奇朵 Long Macchiato

相信你們跟我一樣聽過星巴克的焦糖瑪奇朵,但對於瑪奇朵這杯咖啡還是有點陌生吧! 瑪奇朵又是一杯源自義大利的咖啡,Macchiato這個字在義大利原意為小斑點(Spotted/Stained),會稱為Macchiato是因為在這杯小巧可愛的咖啡上面有可愛的白色奶泡小點點。 瑪奇朵這杯咖啡喝起來十分濃厚,是一杯想品嘗咖啡豆原始風味,同時又享受一點點牛奶香氣的老饕們會點的單品。

大瑪奇朵是由:

1. 兩份意式濃縮 (two shots: 60ml of espresso)

2. 一丁點牛奶(可為“熱牛奶Macchiato Caldo”或“冷牛奶Macchiato Freddo”)

3. 一小點奶泡所組成的。

有些咖啡店會在咖啡濃縮萃取前,先在咖啡杯中放入一些熱水使咖啡濃縮和熱水中和,使味道比較不會尖銳苦澀。 大瑪奇朵一般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

小瑪奇朵 Short Macchiato

小瑪奇朵相較於大瑪奇朵更為精巧,原則上就是一杯意式濃縮咖啡加上一點點牛奶。

它的成份為:

1. 一份意式濃縮 (one shot: 30ml of espresso)

2. 一丁點牛奶 (冷熱皆可)

3. 一小點奶泡在咖啡的中間。

小瑪奇朵也是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裝盛。 這兩種咖啡飲品可謂是咖啡老饕的最愛,牛奶總是可以幫咖啡濃縮修飾口感,所以這種只有一丁點牛奶修飾的咖啡飲品最能突顯咖啡原始的風味及品質。

聽當年在墨爾本市中心做咖啡師的朋友說起,每每聽到有客人點「咖啡瑪奇朵」都會打起12分的精神全力以赴。 一杯好的Long Macchiato的雙份咖啡濃縮的萃取非常重要,60ml不多不少,奶泡要很綿密,將奶泡倒進杯子的動作很重要,必須在透明的玻璃杯裡呈現層次分明的三種顏色。

在墨爾本通常點「咖啡瑪奇朵」的客人都不會采外帶的形式,而是會在你面前直接喝完馬上補充精力,所以給咖啡師的回饋是非常直接的。 看到客人嘴邊輕揚的微笑真的有一種很窩心的感覺,其實咖啡師的小確幸只是客人嘴角的一抹微笑吧~嘿嘿!

黑咖啡 Long Black (或稱美式咖啡Americano)

黑咖啡Long Black或美式咖啡Americano顧名思義就是一杯沒有牛奶的咖啡。 基本上黑咖啡是不加牛奶的,適合乳糖不耐症或不喜歡牛奶的人品嘗。 但就像臺灣的珍珠奶茶一樣,每個客人也會有獨特的喜好,例如珍奶半糖少冰少珍珠之類的! 所以有些饕客在點黑咖啡的時候也會要求加入少許的冰牛奶!

黑咖啡的做法是:

1.先倒入1/2杯熱水

2.兩份意式濃縮 (two shots: 60ml of espresso)

3. 用食指勾住咖啡杯的小耳朵旋轉三圈使咖啡最上層金黃色的油脂crema與水均勻融合。

一杯好的黑咖啡最上層通常會有一層金黃色的油脂分佈,英文稱為crema。 在澳洲黑咖啡使用的容器也是陶瓷杯ceramic cup。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式咖啡Americano與黑咖啡Long Black雖然成分是一樣的,但嚴格來說在做法上也是有一丁點分別的。 美式咖啡Americano的做法通常是先萃取意式濃縮咖啡再加入1/2杯的熱水。 而大黑Long Black呢,則是先加入1/2杯熱水再萃取意式濃縮咖啡。 一般在墨爾本,咖啡師們都會偏向第二種做法,先加熱水在萃取咖啡濃縮比較不會破壞咖啡上頭那層美麗的金黃色crema。

美式咖啡Americano的名字是源自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大兵到義大利時要求在意式濃縮中加入熱水來增加咖啡的份量而得名的。 (個人覺得美國人真的比較喜歡大的份量,是一種數大便是美的概念嗎? by the way, Americano這個字在義大利即是American的意思。

意式濃縮咖啡 Short Black (Espresso)

意式濃縮咖啡short black (Espresso)是原汁原味的咖啡喝法,在義大利早期品嘗這樣的一杯意式咖啡是一種都市化新潮的象徵,人們通常會在咖啡吧espresso bar站著喝兩杯咖啡並從事社交活動 (注意! 是咖啡吧不是酒吧喲~)

意式濃縮咖啡顧名思義就只有:

1.一份意式濃縮咖啡,沒有添加水或是牛奶。

這樣的喝法最能直接品嘗出咖啡豆的原始風味,也是咖啡最早期原始的飲用方式喲! 這樣一杯咖啡通常使用小巧的意式濃縮玻璃杯espresso glass或意式濃縮陶瓷杯espresso cup裝盛。

咖啡摩卡 Coffee Mocha

”摩卡“其實是個小鎮的名字,這個小鎮位於知名的咖啡產區葉門靠近紅海海邊的一處,這個小鎮在15世紀的時候壟斷了銷售阿拉伯半島咖啡的出口貿易。 同時摩卡也是一種來自這個小鎮的巧克力色咖啡豆。

說到摩卡咖啡,其實就是一杯巧克力咖啡,廣受巧克力愛好者的喜好。 他的做法又和卡布奇諾大同小異了~(有沒有發現其實卡布奇諾還滿受歡迎的呀! ) 和卡布唯一不同的是,摩卡會在打奶泡的時候加入巧克力粉(Chocolate powder)或是在意式濃縮萃取前在咖啡杯中倒入巧克力濃縮液(chocolate syrup)。

摩卡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種:1. 將巧克力濃縮液倒入咖啡杯

2. 萃取一份意式濃縮咖啡

3. 倒入蒸汽加熱後的牛奶

4. 最上層一樣覆蓋1/3的奶泡

5. 撒上巧克力粉或是肉桂粉

6. 有時候也會在咖啡杯旁邊擺上一顆棉花糖增加口感(optional)!

*第二種:1. 萃取一份意式濃縮咖啡

2. 將巧克力粉加入鮮奶中一起蒸汽加熱

3. 最上層覆蓋1/3的奶泡

4. 撒上巧克力粉或是肉桂粉

5. 在咖啡杯旁邊擺上一顆棉花糖增加口感(optional)! (使用白巧克力的話就成為白摩卡了喲。。。 )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注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注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