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秋拍徐悲鴻醒獅高價成交

“徐悲鴻先生是中國百年藝術史上的“丹青巨擘、教育鉅子”, 他的畫作開創了寫實與寫意, 歷史和當代相結合的先河。 122年過去了, 至今我們依然可以透過徐悲鴻筆下的一人一物, 一草一木, 一山一水, 領略其一幅幅融匯中西畫法的巨匠風采。 ”香港勞倫斯拍賣、鑒定

Lot 2622 徐悲鴻 醒獅 鏡心 設色紙本 1938年作

71.5 ×61.5 cm. RMB: 6,800,000-8,800,000

題識:廿七年五月二十日, 悲鴻寫以寄憤。 漢懷先生教正。

印文:悲鴻

著錄:

1.《徐悲鴻作品集》續二, 第39頁, 徐悲鴻紀念館編, 文物出版社, 2011年2月。

2.《20世紀美術作品國家檔案》入編證書號:00000430, 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 ,

2011年3月17日。

說明:上款“漢懷”應為彭漢懷(1876—1952), 字鬥漱, 號鬥漱居士、漱琴庵主, 湖南湘陰人。 留日生。 解放後任湖南省文管會委員。 能書畫, 篆刻師法西泠諸家, 參以大篆, 為諸藝之首。 因彭善篆刻, 徐悲鴻有許多印章都為彭所刻, 如“ 見笑大方”、“聖人無全能”、“一塵不染”、“不誠無物”、“萬物無全用”、“作新民”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 徐悲鴻以各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 面對著國土大片淪喪、人民飽受欺淩, 他不遺餘力地奔走呼告, 募捐、義賣以籌集更多的資金進行抗戰;另外, 在此期間他創作了大量關於獅子的題材, 表達了自己的浩然之氣和抗戰中對中國無限的希望。 此件《醒獅圖》即是徐悲鴻1938年5月在陪都重慶中央大學內所作的作品之一, 當時日寇侵佔了大半個中國, 國土淪喪, 生靈塗炭, 徐悲鴻怨憤難忍。 中國被稱作東方的“睡獅”, 現在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中國東北大部分國土, “睡獅”已成了負傷雄獅, 卻依舊有王者之風。 這頭雙目怒視的雄獅在莊嚴威武的神情中, 準備戰鬥、拼搏, 蘊藏著堅強與力量。

表現了作者愛國憂時的思想。 這是一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傑作。

Lot 2623 徐悲鴻 奔馬 立軸 設色紙本 1943年作

101×61 cm. RMB: 12,000,000-18,000,000

題識:癸末冬, 悲鴻。

印文:悲鴻之畫

展覽:

1.“徐伯陽藏畫展”, 愛丁堡廣場香港大會堂七樓展覽廳, 1990年11月13日-16日及11月25日-30日。

2.“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

香港藝術館, 1995年10月27日-1996年1月14日。

3.“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 新加坡美術館, 1996年4月25日-1996年6月15曰。

4.“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 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 1996年7月26日- 1996年9月29曰。

5.“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 德國科隆東亞美術館, 1996年10月18日- 1997年1月15日。

著錄:

1.《徐伯陽藏畫展》圖18, 香港, 1990年。

2.《傳統與創新:二十世紀中國繪畫 》圖33, 香港藝術館, 1995年。

3.1996年百利好集團公司發行珍藏電話卡。

此幅《奔馬》徐伯陽極為推崇, 稱為徐悲鴻先生“一生中從末畫過的如此滿灑、自信、悠然自得, 溫柔可愛的褐紅馬, 像這樣神態獨特的馬, 父親在他的一生中, 也就畫了這麼一匹。 ”此畫一直由蔣碧薇珍藏, 直到臨終轉給長子徐伯陽。 1990年, 徐伯陽在香港中環大會堂七樓展廳舉辦了收藏展,

展出所藏其父作品及為數不多之明清書畫藏品, 此畫亦在其中。 後又在“二十世紀中國繪畫傳統與創新”香港、新加坡、英國、德國巡迴展中展出, 加上1996年百利好集團公司發行珍藏電話卡, 可謂系出名門, 流傳有序。

Lot 2655 徐悲鴻 奔馬 鏡心 水墨紙本 1948年作

108×56 cm. RMB: 3,000,000-4,000,000

題識:此去天涯將焉讬, 傷心勝利亦徒然。卅七年耶誕節,嘉尚先生惠教,悲鴻。

印文:東海王孫

說明:上款人“嘉尚”即陳嘉尚(1909-1972),浙江杭縣(今餘杭)人。曾任臺灣空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軍階空軍二級上將。1957年任空軍總司令,1963年7月改任副參謀總長。1967年2月任“駐約旦大使館”大使。曾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2年3月6日病逝,享年63歲。

徐悲鴻 回顧 立軸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112×56 cm. RMB: 6,000,000-8,000,000

題識:

1.乙亥元旦,海燕樓遣興,悲鴻。印文:悲鴻之印

2.兆珪先生雅賞,海燕樓者,楊仲子君北平之寓居也,悲鴻再誌,廿八年春。印文:徐

3.一往無前,莫如八十九十;萬方多事,安得三千大千。鑄秋方家大雅教之,甲申四月,楊仲子客川東,時年六十。印文:楊、中子、中子寫三代文字、何處是錦程、十日九風而

著錄:《中國現代名畫彙刊》賀天健編輯,中國畫會,1935年5月。

說明:

1.上款人楊仲子(1885-1962),原名祖錫,亦名揚子,以字行,號石冥山人、一粟翁、夢春樓主;所居曰海燕樓、一粟翁。江蘇南京人。徐悲鴻1919年在法國求學期間結識了楊仲子,之後兩人成為好友。楊仲子精通金石書法,徐悲鴻用的許多印章都出自楊仲子之手。徐悲鴻稱楊仲子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徐悲鴻對楊仲子讚賞有加,曾雲:“朋輩中負才藝最廣博者莫過仲子,仲子以化學工程師而專攻音樂及西洋文學、中國辭章,至於繪事金石乃其最晚出之緒,而精諳亦歷史上之第一流。”

2.附楊仲子對聯。上款人“鑄秋”即端木愷(1903-1987)字鑄秋,安徽當塗人,早年留美,獲法學博士,回國後歷任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立法委員、行政院秘書長等職,1949年去臺灣,任東吳大學校長。

Lot 2656 徐悲鴻 迎風立馬 立軸 設色紙本 1936年作

130×79 cm. RMB: 9,800,000-12,000,000

題識:丙子四月,悲鴻

印文:悲鴻

鑒藏印:星江夏堂百扇老人傳子奕銘珍藏之章、黃、曼士珍藏

詩塘: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杜甫詠馬句也,悲鴻先生時時藉以題畫,因其悲感激昂,情發於中也。此先生迎風立馬之圖,頗與老杜詩意相通,故書之於端。悲鴻先生合西畫寫實精神與中國水墨寫意於一體,獨創新格,自立門徑,斯圖即可證也。此為新加坡著名華商僑領黃曼士先生舊藏品,畫左下端鈐其藏印,後又轉入胡適先生收藏。曼士與悲鴻為莫逆之交。悲鴻推其為平生第一知己,一九二五至一九四二年間,悲鴻每到星洲必居黃氏江夏堂。款署丙子為紀元一九三六年,悲鴻先生四十二歲,正當壯年,飽滿的筆墨及運行的速度與力度都能夠看到,他卓爾不群的風骨。辛卯立秋後五日觀識於石頭城,戈父蕭平。印文:蕭平、愛蓮居

說明:新加坡江夏堂黃曼士、黃奕銘父子舊藏,蕭平題詩堂。

Lot 2624 徐悲鴻 天目山紀事 鏡心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題識:悲鴻紀事,廿四年十月。

印文:東海王孫

108×53.5 cm. RMB: 2,600,000-3,600,000

1934年秋天,徐悲鴻為彌補二十個月來對學生授課的欠缺,親自帶隊中央大學藝術專修科學生到天目山寫生,孫多慈便在這其中。在這次寫生中,孫多慈與徐悲鴻的“慈悲之戀”越發熱烈。

此幅取用西畫中焦點透視的原則,忽視遠景的描繪,僅以數筆鬆散的淡墨表現出遠山的模糊影像,進而使視覺焦點集中在近景的 正在寫生的少女身上。畫中景色與徐悲鴻天目山寫生的作品場景類似,而正在寫生的少女又有孫多慈的影子,可以判斷此作是徐悲鴻對天目山寫生時的甜蜜回憶。

整幅將西畫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國畫的筆墨相結合,既有準確生動的造型,又有靈活多變的筆墨,乃為一幅結合中西畫法精髓的寫實主義佳作。

孫多慈之於徐悲鴻,恰如朵拉之於畢卡索,是學生 更是愛人更是靈感繆斯。 所以,此幅《天目山紀事》於徐悲鴻,亦如《哭泣的女人》于畢卡索,是 畫家對自己深愛女子的記憶,更是畫家的代表作品。

Lot 2658 徐悲鴻 竹報平安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100×30 cm. 估價:RMB2,450,000-3,200,000

題識:秉文先生教正,甲申初暑,悲鴻作。

印文:徐

著錄:

1.《徐悲鴻畫集》,第59頁,中華書畫出版社,1975年。

2.《徐悲鴻作品集》(續一),圖版86,文物出版社,2009年。

說明:上款“秉文”即郭秉文(1879-1969),字鴻聲,江蘇江浦人,生於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大學的開創人。郭秉文在民國初年教育界與蔡元培齊名,他創辦的東南大學與北京大學南北並立。他又是中國商科教育最早的宣導者,提出高等商科教育應“致力於培養一大批不僅具有商業知識和技能,還有組織能力和領導素質的學生”,他創辦的上海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科大學。

Lot 2021 徐悲鴻 凝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62 ×35 cm. 估價:RMB1,100,000-2,000,000

題識:悲鴻,甲申。

印文:東海王孫、莊敬日強

說明:上款人“淑清”,劉淑清,民國時期雲南社會知名人士,與徐悲鴻交往頻繁。上款人家屬提供。

Lot 2022 徐悲鴻 九雀 立軸 設色紙本 1942年作

68 ×34 cm. 估價:RMB800,000-1,200,000

題識:淑清夫人哂正,壬午夏,悲鴻。

印文:悲鴻

說明:上款人“淑清”,劉淑清,民國時期雲南社會知名人士,與徐悲鴻交往頻繁。上款人家屬提供。

傷心勝利亦徒然。卅七年耶誕節,嘉尚先生惠教,悲鴻。

印文:東海王孫

說明:上款人“嘉尚”即陳嘉尚(1909-1972),浙江杭縣(今餘杭)人。曾任臺灣空軍總司令部副總司令,軍階空軍二級上將。1957年任空軍總司令,1963年7月改任副參謀總長。1967年2月任“駐約旦大使館”大使。曾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2年3月6日病逝,享年63歲。

徐悲鴻 回顧 立軸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112×56 cm. RMB: 6,000,000-8,000,000

題識:

1.乙亥元旦,海燕樓遣興,悲鴻。印文:悲鴻之印

2.兆珪先生雅賞,海燕樓者,楊仲子君北平之寓居也,悲鴻再誌,廿八年春。印文:徐

3.一往無前,莫如八十九十;萬方多事,安得三千大千。鑄秋方家大雅教之,甲申四月,楊仲子客川東,時年六十。印文:楊、中子、中子寫三代文字、何處是錦程、十日九風而

著錄:《中國現代名畫彙刊》賀天健編輯,中國畫會,1935年5月。

說明:

1.上款人楊仲子(1885-1962),原名祖錫,亦名揚子,以字行,號石冥山人、一粟翁、夢春樓主;所居曰海燕樓、一粟翁。江蘇南京人。徐悲鴻1919年在法國求學期間結識了楊仲子,之後兩人成為好友。楊仲子精通金石書法,徐悲鴻用的許多印章都出自楊仲子之手。徐悲鴻稱楊仲子是“以占卜文字入印的第一人”。徐悲鴻對楊仲子讚賞有加,曾雲:“朋輩中負才藝最廣博者莫過仲子,仲子以化學工程師而專攻音樂及西洋文學、中國辭章,至於繪事金石乃其最晚出之緒,而精諳亦歷史上之第一流。”

2.附楊仲子對聯。上款人“鑄秋”即端木愷(1903-1987)字鑄秋,安徽當塗人,早年留美,獲法學博士,回國後歷任復旦大學法學院院長、立法委員、行政院秘書長等職,1949年去臺灣,任東吳大學校長。

Lot 2656 徐悲鴻 迎風立馬 立軸 設色紙本 1936年作

130×79 cm. RMB: 9,800,000-12,000,000

題識:丙子四月,悲鴻

印文:悲鴻

鑒藏印:星江夏堂百扇老人傳子奕銘珍藏之章、黃、曼士珍藏

詩塘:哀鳴思戰鬥,迥立向蒼蒼。杜甫詠馬句也,悲鴻先生時時藉以題畫,因其悲感激昂,情發於中也。此先生迎風立馬之圖,頗與老杜詩意相通,故書之於端。悲鴻先生合西畫寫實精神與中國水墨寫意於一體,獨創新格,自立門徑,斯圖即可證也。此為新加坡著名華商僑領黃曼士先生舊藏品,畫左下端鈐其藏印,後又轉入胡適先生收藏。曼士與悲鴻為莫逆之交。悲鴻推其為平生第一知己,一九二五至一九四二年間,悲鴻每到星洲必居黃氏江夏堂。款署丙子為紀元一九三六年,悲鴻先生四十二歲,正當壯年,飽滿的筆墨及運行的速度與力度都能夠看到,他卓爾不群的風骨。辛卯立秋後五日觀識於石頭城,戈父蕭平。印文:蕭平、愛蓮居

說明:新加坡江夏堂黃曼士、黃奕銘父子舊藏,蕭平題詩堂。

Lot 2624 徐悲鴻 天目山紀事 鏡心 設色紙本 1935年作

題識:悲鴻紀事,廿四年十月。

印文:東海王孫

108×53.5 cm. RMB: 2,600,000-3,600,000

1934年秋天,徐悲鴻為彌補二十個月來對學生授課的欠缺,親自帶隊中央大學藝術專修科學生到天目山寫生,孫多慈便在這其中。在這次寫生中,孫多慈與徐悲鴻的“慈悲之戀”越發熱烈。

此幅取用西畫中焦點透視的原則,忽視遠景的描繪,僅以數筆鬆散的淡墨表現出遠山的模糊影像,進而使視覺焦點集中在近景的 正在寫生的少女身上。畫中景色與徐悲鴻天目山寫生的作品場景類似,而正在寫生的少女又有孫多慈的影子,可以判斷此作是徐悲鴻對天目山寫生時的甜蜜回憶。

整幅將西畫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國畫的筆墨相結合,既有準確生動的造型,又有靈活多變的筆墨,乃為一幅結合中西畫法精髓的寫實主義佳作。

孫多慈之於徐悲鴻,恰如朵拉之於畢卡索,是學生 更是愛人更是靈感繆斯。 所以,此幅《天目山紀事》於徐悲鴻,亦如《哭泣的女人》于畢卡索,是 畫家對自己深愛女子的記憶,更是畫家的代表作品。

Lot 2658 徐悲鴻 竹報平安 鏡心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100×30 cm. 估價:RMB2,450,000-3,200,000

題識:秉文先生教正,甲申初暑,悲鴻作。

印文:徐

著錄:

1.《徐悲鴻畫集》,第59頁,中華書畫出版社,1975年。

2.《徐悲鴻作品集》(續一),圖版86,文物出版社,2009年。

說明:上款“秉文”即郭秉文(1879-1969),字鴻聲,江蘇江浦人,生於江蘇青浦(今上海青浦)。中國現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現代大學的開創人。郭秉文在民國初年教育界與蔡元培齊名,他創辦的東南大學與北京大學南北並立。他又是中國商科教育最早的宣導者,提出高等商科教育應“致力於培養一大批不僅具有商業知識和技能,還有組織能力和領導素質的學生”,他創辦的上海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科大學。

Lot 2021 徐悲鴻 凝視 立軸 設色紙本 1944年作 62 ×35 cm. 估價:RMB1,100,000-2,000,000

題識:悲鴻,甲申。

印文:東海王孫、莊敬日強

說明:上款人“淑清”,劉淑清,民國時期雲南社會知名人士,與徐悲鴻交往頻繁。上款人家屬提供。

Lot 2022 徐悲鴻 九雀 立軸 設色紙本 1942年作

68 ×34 cm. 估價:RMB800,000-1,200,000

題識:淑清夫人哂正,壬午夏,悲鴻。

印文:悲鴻

說明:上款人“淑清”,劉淑清,民國時期雲南社會知名人士,與徐悲鴻交往頻繁。上款人家屬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