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2018年《如懿傳》《贏天下》等13部戲齊紮堆,大女主劇還能火多久

文丨風間澈

這是一個“她經濟“時代, 據統計, 內地女性經濟市場規模目前近2.5萬億元, 至2019年有望達到4.5萬億。 不止是買買買, 中國女性同時也成為了文化產業最大的消費群體,

明星演唱會的粉絲中堅力量是她們, 時尚品奢侈品的目標物件是她們, 電視臺的收視主體也是她們。

30年前, 最受歡迎的電視劇女主是《渴望》裡的劉慧芳, 賢慧善良的白蓮花默默付出忍辱負重;30年後, 最受歡迎的女主則是《甄嬛傳》裡的甄嬛, 聰慧少女在後宮爭鬥中成長為呼風喚雨的女性掌權者。 中國電視劇女主角的變遷史, 其實就是一部中國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史, 女性的話語權通過女性在電視流行文化裡地位得以彰顯。

因此以滿足女性的情感體驗、心理訴求的大女主劇, 不免俗成為最近幾年螢屏上的主流。

2018年, 13部大女主劇井噴

何為大女主劇?

簡而言之就是一部女性奮鬥史, 描述女主角在個人成長道路上經受重重磨難, 最終靠著自身的智慧與堅毅, 完成人生逆襲的故事。

大女主劇模式也是很簡單, “大IP+大咖小花”:借助IP的原有影響力和當紅女星的個人影響力, 實現劇集的熱播和花旦自身商業價值的增值。

就是這麼簡單的套路,

卻無往不勝, 據CSM50城統計資料, 2015年的收視冠軍是《武媚娘傳奇》3.06%, 收視亞軍是《羋月傳》2.677%。

2017年, 《楚喬傳》和《那年花開月正圓》又一次印證了大女主劇良好的市場反響, 雖然口碑幾乎都是高開低走, 但這也攔不住接下來要來瓜分大女主劇的各影視公司奔向市場。

2018年, 讀娛君(ID:yiqiduyu)目前已知的就有13部大女主劇爭先恐後登陸各大衛視, 搶奪收視率:周迅主演的《如懿傳》、范冰冰主演的《贏天下》、楊冪主演《扶搖》、陳喬恩主演的《獨孤皇后》、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湯唯主演的《大明皇妃》, 楊紫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 關曉彤主演的《鳳囚凰》, 鞠婧禕主演的《芸汐傳》, 迪麗熱巴主演的《烈火如歌》, 胡冰卿主演的《獨孤天下》, 吳謹言主演的《延禧攻略》,姚笛也打算靠《蔓蔓青蘿》來翻身。

電影大咖回歸小螢幕, 演技備受期待

女主雖然很多, 但不管電影還是電視劇, 演技是考驗他們的第一要素。

在娛樂圈的鄙視鏈裡, 電影是門藝術, 電視劇由於篇幅原因導致很難成為精品, 故電影演員看不上電視劇演員的現象幾乎是業內心照不宣的共識。

眾所周知的就是, 張藝謀對所有的謀女郎都說過一句話“不要拍電視”。

但2018年的螢屏上, 電影演員集體回流, 成了一股熱潮。 分析原因無外乎:

電影圈如今缺乏優質團隊, 機會少。

演員發展需要觀眾人氣累積, 電視劇圈粉更快, 滿足商業價值需求。

電視劇動輒幾十集, 掙錢速度超越電影。

在這股回歸大浪裡, 其中兩部大女主劇, 湯唯的《大明皇妃》, 周迅的《如懿傳》, 格外引人矚目, 未播先火。 前者是因為湯唯暌違10年再演電視劇, 並且首次挑戰古裝劇, 讓觀眾興奮不已。 後者則是因為周迅出演的是《甄嬛傳》後傳《如懿傳》, 作者同是流瀲紫, 有孫儷珠玉在前, 周公子能否再續神話, 著實令人滿心期待。

其實最讓觀眾翹首以盼的,還有一部大女主劇——章子怡的《帝王業》,但該劇遲遲未開機。

一向在光影世界裡稱王的章子怡,在電視劇裡會有怎麼樣的表現?是用精緻化的表演重新定義演員標杆?還是像周冬雨一樣,水土不服失去靈氣?無論如何,相信這都是觀眾最渴望看到的場面。

大女主劇“女性+權力”=披著勵志皮的瑪麗蘇

大女主劇受歡迎的原因,無非就是投契了女性觀眾自我代入的暢爽感,人生猶如開了金手指,雖然磨難重重,關卡不斷,但總能化險為夷,打怪升級。

但“女性+權力”的主題氾濫螢屏之後,這原來被津津樂道的套路卻成了被詬病的原因:

1女性成長史的勵志劇,到最後都往往淪為偽女權的瑪麗蘇。

女主角雖然號稱獨立自強,但劇中往往還是靠愛情解決問題,這種簡單粗暴的操作,使得劇情最後依然淪為“女人用征服男人的方式征服世界”的沉屙。

2故事高度雷同,情節永遠似曾相識,讓觀眾審美疲勞。

摘幾個2018年要播的大女主劇故事概要,對比一下:

這麼多大女主戲,最終都無法擺脫:N男愛慕、好姐妹暗鬥、墮胎懷孕、爭寵出軌、踩男人上位的老掉牙模式。觀眾打開電視就是這一個個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的女主角,一遍遍的重複這索然無味的“女性奮鬥史”。

大女主劇的出路:缺的就是好劇本

雖然多數大女主劇都脫胎於大IP,但仍然擋不住故事構架簡單,內容單薄,人物扁平的問題。大女主劇作為劇作的一種類型,其故事結構本身沒有毛病,問題出在現在線上的編劇對女強人的想像力無比匱乏以及創作力的虛弱。

大女主劇的出路:

一、女主角真正靠自身的聰明才智實現自救。現如今的大女主劇,編劇對於女主角聰慧和獨立的展現常常毫無說服力,恨不得用旁白來輔助說明人物機智的設定,但是往前細數,大女主劇的鼻祖《武則天》,劇中武媚娘隨侍在李世民身邊,伴君如伴虎,劇裡通過她在宮中多次險象環生,幾次絕地求生,展現了武媚娘如何的隨機應變和果斷勇敢。

二、配角和反面人物立體化。大女主劇最讓人忍無可忍的就是反面角色和配角的低智化,甚至強行惡毒。宮鬥大戲《金枝欲孽》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塑造了多個血肉豐滿,可悲可歎的配角人物:好勝不屈的如妃,傷心落寞的爾淳,倔強莽撞的玉瑩;《甄嬛傳》也複製了這種配角模式:愛恨強烈的華妃,溫婉善良的安陵容,隱忍賢良的沈眉莊。正是因為人人皆苦,有情皆孽,才使得後宮故事有了對人性的複雜刻畫,主題才從宮鬥昇華到了對女性在制度下悲涼掙扎的處境討論。

三、大女主劇走行業劇路線。情情愛愛雖然對大女主劇來說必不可缺,但是嘗試走行業劇路線將能把女性自立自強抬上更高的層次,國外有《大長今》,烹飪系大女主劇在亞洲的確空前成功,國內有《大宅門》,藥材世家的掌門人二奶奶如何主宰藥行沉浮。

井噴的後果:電視臺無法消化大女主角劇配額

這就說明,有些大女主劇將不得不淪為黃金檔以外的時段播出,對電視劇來說,只有網台雙播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不在黃金時段播出,將極大的影響該劇的收視率和口碑,在行銷造勢上也會失去一定的先機,這對於同質化嚴重的大女主劇來說,相當不利。

結尾:電視劇市場中,大女主劇跟風式的投資正如火如荼。從目前的電視臺購劇情況來看,除非是具有能扛收視率的花旦陣容以及收視話題的大劇,才能夠發行管道上能被衛視瘋搶,大部分女主劇處境堪憂。2017年,《秦時明月麗人心》和《醉玲瓏》兩部鴻篇巨制的撲街也讓諸多投資人心有餘悸。產量過剩,劇情大同小異,勵志不痛不癢,大女主劇繁榮的背後是一個個虛假的泡沫,市場紅利已經漸漸褪去,剩下的硬拼的只有內容的優質。2018年的大女主劇戰馬上打響,拭目以待,看誰能笑到最後。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其實最讓觀眾翹首以盼的,還有一部大女主劇——章子怡的《帝王業》,但該劇遲遲未開機。

一向在光影世界裡稱王的章子怡,在電視劇裡會有怎麼樣的表現?是用精緻化的表演重新定義演員標杆?還是像周冬雨一樣,水土不服失去靈氣?無論如何,相信這都是觀眾最渴望看到的場面。

大女主劇“女性+權力”=披著勵志皮的瑪麗蘇

大女主劇受歡迎的原因,無非就是投契了女性觀眾自我代入的暢爽感,人生猶如開了金手指,雖然磨難重重,關卡不斷,但總能化險為夷,打怪升級。

但“女性+權力”的主題氾濫螢屏之後,這原來被津津樂道的套路卻成了被詬病的原因:

1女性成長史的勵志劇,到最後都往往淪為偽女權的瑪麗蘇。

女主角雖然號稱獨立自強,但劇中往往還是靠愛情解決問題,這種簡單粗暴的操作,使得劇情最後依然淪為“女人用征服男人的方式征服世界”的沉屙。

2故事高度雷同,情節永遠似曾相識,讓觀眾審美疲勞。

摘幾個2018年要播的大女主劇故事概要,對比一下:

這麼多大女主戲,最終都無法擺脫:N男愛慕、好姐妹暗鬥、墮胎懷孕、爭寵出軌、踩男人上位的老掉牙模式。觀眾打開電視就是這一個個不過是換了個名字的女主角,一遍遍的重複這索然無味的“女性奮鬥史”。

大女主劇的出路:缺的就是好劇本

雖然多數大女主劇都脫胎於大IP,但仍然擋不住故事構架簡單,內容單薄,人物扁平的問題。大女主劇作為劇作的一種類型,其故事結構本身沒有毛病,問題出在現在線上的編劇對女強人的想像力無比匱乏以及創作力的虛弱。

大女主劇的出路:

一、女主角真正靠自身的聰明才智實現自救。現如今的大女主劇,編劇對於女主角聰慧和獨立的展現常常毫無說服力,恨不得用旁白來輔助說明人物機智的設定,但是往前細數,大女主劇的鼻祖《武則天》,劇中武媚娘隨侍在李世民身邊,伴君如伴虎,劇裡通過她在宮中多次險象環生,幾次絕地求生,展現了武媚娘如何的隨機應變和果斷勇敢。

二、配角和反面人物立體化。大女主劇最讓人忍無可忍的就是反面角色和配角的低智化,甚至強行惡毒。宮鬥大戲《金枝欲孽》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塑造了多個血肉豐滿,可悲可歎的配角人物:好勝不屈的如妃,傷心落寞的爾淳,倔強莽撞的玉瑩;《甄嬛傳》也複製了這種配角模式:愛恨強烈的華妃,溫婉善良的安陵容,隱忍賢良的沈眉莊。正是因為人人皆苦,有情皆孽,才使得後宮故事有了對人性的複雜刻畫,主題才從宮鬥昇華到了對女性在制度下悲涼掙扎的處境討論。

三、大女主劇走行業劇路線。情情愛愛雖然對大女主劇來說必不可缺,但是嘗試走行業劇路線將能把女性自立自強抬上更高的層次,國外有《大長今》,烹飪系大女主劇在亞洲的確空前成功,國內有《大宅門》,藥材世家的掌門人二奶奶如何主宰藥行沉浮。

井噴的後果:電視臺無法消化大女主角劇配額

這就說明,有些大女主劇將不得不淪為黃金檔以外的時段播出,對電視劇來說,只有網台雙播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不在黃金時段播出,將極大的影響該劇的收視率和口碑,在行銷造勢上也會失去一定的先機,這對於同質化嚴重的大女主劇來說,相當不利。

結尾:電視劇市場中,大女主劇跟風式的投資正如火如荼。從目前的電視臺購劇情況來看,除非是具有能扛收視率的花旦陣容以及收視話題的大劇,才能夠發行管道上能被衛視瘋搶,大部分女主劇處境堪憂。2017年,《秦時明月麗人心》和《醉玲瓏》兩部鴻篇巨制的撲街也讓諸多投資人心有餘悸。產量過剩,劇情大同小異,勵志不痛不癢,大女主劇繁榮的背後是一個個虛假的泡沫,市場紅利已經漸漸褪去,剩下的硬拼的只有內容的優質。2018年的大女主劇戰馬上打響,拭目以待,看誰能笑到最後。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