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指數收官在即,平穩過渡迎新

週一深滬A股市場呈現沖高回落態勢, 早盤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指標股沖高一度帶動市場上行, 但隨後拋盤增加, 其後回落是帶動滬綜指回落的重要因素, 儘管盤中地產股及部分超跌次新股有所拉升, 但對市場影響有限, 終盤上海綜指收於3080.46點。 從周K線均線指標來看, 其失守了30周均線。 量能方面兩市總體成交金額為3812.44億元, 相對上週末有所放大, 但總體量能依然有限。

從市場總體來看, 短期這種分化依然。 從時間因素來看, 短期內上海與深圳股指將很難出現大的突破, 投資者年終階段的收益或虧損基本確定。

一些股票的反向上拉或向下拋盤均體現出不同投資機構的一種市場行為, 預計今年最後四個交易日仍將分化體現。

指數本周收官, 我們研究觀察發現, 今年市場分化所體現的股價上漲與下跌、量能集中與減弱、投資者虧損與收益是非常明顯的。 據《中國證券報》統計顯示:截至12月22日, 今年以來有40檔股票實現了翻倍上漲(剔除2016年12月20日至今上市的次新股), 今年腰斬股票有149只, 是翻倍股票的3倍多。

中國A股今年所體現的分化走勢, 以及具有常態化的特徵。 從美國市場經驗來看, 中國很多沒投資者關注的股票, 隨著交易越來越不活躍, 股價越來越低, 公司在股市上無法融資, 還得付出上市成本, 加之股價與交易量方面退市條款等,

每年都有相當數量個股退市, 這也利於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機制體現。

因此對於2018年的情況來看, 預計市場交易量分佈與股價的分化仍將繼續, 投資策略上在防範邊緣化品種的風險中, 密切關注行業、業績、估值、量能與投資回報的品種是應對之策。

2018年堅持價值和業績為王的基礎不會動搖, 而行業屬性更為突出, 成長性會體現更多, 所以, 會是品牌白馬股、科技成長股以及低估值週期板塊三大群體輪動的行情。

風險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不構成投資建議, 股市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