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企業赴港上市可以通過什麼方式?

一直以來, 香港證券市場憑藉著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以及完備的制度和一流的服務, 吸引了大量海內外企業赴港上市, 而近年來隨著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 越來越多的內地企業也開始更加重視港股市場, 這不僅大大擴大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模, 提高了其深度和流動性, 而且也優化了其上市公司結構。

下文說說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方式。

H股與紅籌股

內地中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在港上市有兩種選擇:H股與紅籌股, 簡而言之, H股即控股公司為境內註冊企業, 內地大型國企多採用這種模式;相應的,

紅籌股即控股公司為境外註冊企業, 但其業務、盈利、資產及管理層均來自中國內地, 內地民營企業, 以及小部分國企都選擇了這種形式。

截至今年4月, 在港股市場上市的H股有245只, 紅籌股158只, 總市值占比達到了63.5%, 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2個百分點, 也從資料上印證了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浪潮。

對內地企業在港上市的H股形式與紅籌股形式的各方面區別整理如下表:

這兩者也各有其優缺點, 內地企業以H股的形式上市的優勢是, 對內地的相關法律法規比較熟悉, 而且將來還可以在A股市場上市,

但也會受到較多內地法規的限制:

若以紅籌股形式上市, 則其在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資本市場運作的靈活性相對較高, 但涉及境外上市的監管較多:

因此在註冊制改革和新三板的大環境下, 國內民營企業, 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大多還是更適合在國內上市。 如果確實要選擇香港市場, 以H股形式上市會受到內資股全流通限制, 所以過去, 國內民營企業大多選擇紅籌股模式。

但隨著資金出境規定的進一步收緊, 使得紅籌模式操作難度較大, 根據《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10號文)規定:“境內公司、企業或自然人以其在境外合法設立或控制的公司名義並購與其有關聯關係的境內公司,

應報商務部審批。 ”如要避免商務部審批, 目前只能通過將內資公司轉換為外商投資的合資企業, 或實際控制人取得境外居民身份, 以外商身份收購境內公司權益的方式來規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