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坐月子”飲食有禁忌,更要警惕“產後抑鬱症”!

說到“坐月子”, 學問可多了。 在月子期, 一家人都會為產婦的飲食問題操碎了心。 坊間流傳著一種說法:月子期間飲食不注意, 不但對自己身體後患無窮, 還會通過奶水影響孩子的健康。 而生冷、海鮮、調味料, 以及各種傳說中的回奶食物、涼性食物, 都是傳統月子中的禁忌……什麼該吃, 什麼不該吃, 常常讓人摸不清頭腦。

此外, 在月子期間, 寶媽們常常會有明顯的情緒波動, 不時地心情煩躁、愛發脾氣, 甚至更容易感受到悲傷。 這時候, 警惕“產後抑鬱”的發生, 也是格外重要的。 今天的《生命密碼》, 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 深入瞭解“月子期”的那些飲食禁忌以及“情緒難題”吧!

▲本期對應視頻

本期嘉賓介紹

成帛,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臨床營養師。

肖明月, 康復醫學博士, 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產後康復負責人。

范滕滕, 精神醫學博士。

揭開“月子餐”的神秘面紗

成帛醫生告訴我們:在哺乳期、產褥期的時候, 確實是有一些飲食禁忌的。 首先要忌的, 就是濃茶和咖啡。 其次要禁止煙酒。 當然, 這兩個問題是大多數寶媽不會有的。 第三, 就是調味料的攝入了。 在哺乳期, 只要飲食相對來說比較清淡, 不吃特別油膩的食物就可以。

關於吃鹽, 醫生提醒大家, 最好把鹽的量控制到每天5克左右。 這就是說, 在月子期間, 產婦的食鹽量和正常人基本是一樣的。 正常人每天的攝入量應該小於6克, 更嚴格的要到5克。 所以, 寶媽們只要做到清淡少鹽就可以了。

對於味精, 常有傳言說吃了對孩子不好。

是不是這樣呢?成醫生說, 沒有嚴格的科學的證據證明, 味精一定對胎兒有遠期的影響。 但是, 醫生更提倡用更加新鮮的食材, 烹飪出最原始的味道, 而不是用其他的調味品來調製味道。

醫生還提醒大家:辣椒可以吃, 但最好不要多吃, 要避免吃太多辛辣的食物。 此外, 涼菜也是可以吃的。 只要寶媽在科學的營養指導下, 產後康復都可以很好地進行。 “月子餐”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神秘, 只要食材新鮮、口味清淡、注意營養搭配即可, 與普通人的健康飲食標準差別沒那麼大。

成醫生說, 所謂的“回奶食物”和涼性食物, 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需要注意的是, 隨著生活品質提高, “過度進補”反而會影響產婦的健康。 吃太多, 也會影響到寶媽身材的恢復。

那麼, 究竟吃多少才合適呢?

醫生告訴我們:在哺乳期, 媽媽應該攝入大概500千卡左右的熱量。 因為哺乳肯定要有液體的損失, 所以說相對於不哺乳的媽媽來說, 寶媽的熱量攝入中要增加液體的攝入。 其實, 寶媽的乳汁分泌的量, 真正的決定方在於寶寶。 所以, 讓寶寶多吸吮, 才是增加乳汁的最佳妙方。

月子期, 謹防“產後抑鬱”

對於一個女人來講, 懷孕生產可以說是成年後身體最大的一次改變。 除了身體上的改變之外, 很多寶媽的性情都會180度大轉彎。 當面臨著一大堆關於孩子的問題時, 寶媽們有時候真的覺得很無助、很崩潰, 脾氣也會越來越急躁。 此外, 寶媽的心理也會變得更加敏感, 甚至有時候會無端地產生悲傷情緒。

肖明月醫生說,其實很多產後的媽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產後情緒波動是很常見的,將近80%的媽媽都會有。生理上,這是基於我們體內激素的變化;另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會影響到情緒,比如社會、家庭、個人生活的一些改變,這在醫學上稱為“應激”。

寶媽們要照顧寶寶、要適應媽媽的角色、身體還需要恢復,甚至可能還要承受軀體的疼痛,這些都會給產婦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醫生說,不經意間想哭、有時候想發脾氣、睡眠不太好、心情煩燥,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可以叫做“產後的沮喪”。但是,“產後抑鬱症”其實是不同的,只有通過醫生專業的評估和診斷,才能夠判斷產婦患有產後抑鬱。

產後的心理變化,一直是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問題。妻子的脾氣越來越急躁,丈夫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因此,及時疏導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們的生命調查員袁野專門拜訪了精神醫學專業的范滕滕博士,瞭解產後情緒的相關知識。

一見面,范博士就分享了一個極端的案例:幾個月前,他接診了一例嚴重的產後抑鬱患者。就診前,該患者的情緒非常地低落,有很多悲觀的自殺念頭,又是唯一餵養嬰兒的母親。那個時候,她擔心自己死後嬰兒沒人照顧、擔心孩子將來會受苦,就把孩子親手掐死了。在自殺的過程中,她的家人及時發現,才保住了母親的生命。

這樣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這個患者有過抑鬱發作史,產後是抑鬱症復發的高危時期。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以往是正常的,產後隨著內分泌的改變,發生了抑鬱症。范博士告訴我們,懷孕期間,產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不斷地上升的,而分娩之後則會有一個急速的下降。因此,這個時候產婦的心理會有相應的變化,也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時期。

產後抑鬱症的問題,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范博士說,在中國,“產後抑鬱”的概念是上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的,但具體的發病率是多少,國內還沒有嚴格的流行病學資料支援。目前,美國的發病率大概是10%左右。隨著現代婦女角色的逐漸改變,女性要平衡工作、生活、家庭各個方面,產後抑鬱的概率也在逐年上升。

“產後抑鬱”如何預防?

既然產後抑鬱如此兇險,我們要如何預防和檢測呢?到底怎麼區分情緒波動和真正的抑鬱症呢?范博士告訴我們,針對產後抑鬱,其實有一個專門的測試方法:愛丁堡的產後抑鬱量表。測試方法很簡單,只需勾選符合情況的選項即可。

范博士說,最新的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提出了一個概念:“圍生期抑鬱”。“圍生期”就是說,抑鬱在孕期也是有可能出現的。有些抑鬱症是孕期起病,到產後進一步加重的,這也更新了我們對產後抑鬱的認識。

范博士還說,其實北京市的一部分婦產醫院,在產婦的產檢中都進行相應的心理評估。尤其是在分娩前、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周和四周,都會進行相應的心理評估和隨訪。也就是說,產檢不光要檢身體,也要檢心理。心理層面的健康,和生理是密切相關的。產後抑鬱和胎兒的畸形發病率、難產的情況,也都是密切相關的。

其實,除了產婦的情緒波動和“產後抑鬱”之外,近年來,在國外媒體還有人提出:應該有男性的“產後抑鬱”。雖然目前還沒有被納入醫學名詞,但學術界已經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了。

結語

范博士提醒大家,其實夫妻關係才是預防產後抑鬱最有效的利器。但是,而如果情緒不斷往糟糕的方向發展,抑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還是建議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這樣也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各位寶爸、寶媽們,在“月子期”不僅要注重身體的恢復、寶寶的健康,也要注意情緒的波動,謹防“產後抑鬱症”哦!

肖明月醫生說,其實很多產後的媽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產後情緒波動是很常見的,將近80%的媽媽都會有。生理上,這是基於我們體內激素的變化;另外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會影響到情緒,比如社會、家庭、個人生活的一些改變,這在醫學上稱為“應激”。

寶媽們要照顧寶寶、要適應媽媽的角色、身體還需要恢復,甚至可能還要承受軀體的疼痛,這些都會給產婦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壓力。醫生說,不經意間想哭、有時候想發脾氣、睡眠不太好、心情煩燥,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可以叫做“產後的沮喪”。但是,“產後抑鬱症”其實是不同的,只有通過醫生專業的評估和診斷,才能夠判斷產婦患有產後抑鬱。

產後的心理變化,一直是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問題。妻子的脾氣越來越急躁,丈夫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因此,及時疏導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們的生命調查員袁野專門拜訪了精神醫學專業的范滕滕博士,瞭解產後情緒的相關知識。

一見面,范博士就分享了一個極端的案例:幾個月前,他接診了一例嚴重的產後抑鬱患者。就診前,該患者的情緒非常地低落,有很多悲觀的自殺念頭,又是唯一餵養嬰兒的母親。那個時候,她擔心自己死後嬰兒沒人照顧、擔心孩子將來會受苦,就把孩子親手掐死了。在自殺的過程中,她的家人及時發現,才保住了母親的生命。

這樣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這個患者有過抑鬱發作史,產後是抑鬱症復發的高危時期。但是,也有一些患者以往是正常的,產後隨著內分泌的改變,發生了抑鬱症。范博士告訴我們,懷孕期間,產婦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是不斷地上升的,而分娩之後則會有一個急速的下降。因此,這個時候產婦的心理會有相應的變化,也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時期。

產後抑鬱症的問題,遠比我們想的要嚴重。范博士說,在中國,“產後抑鬱”的概念是上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的,但具體的發病率是多少,國內還沒有嚴格的流行病學資料支援。目前,美國的發病率大概是10%左右。隨著現代婦女角色的逐漸改變,女性要平衡工作、生活、家庭各個方面,產後抑鬱的概率也在逐年上升。

“產後抑鬱”如何預防?

既然產後抑鬱如此兇險,我們要如何預防和檢測呢?到底怎麼區分情緒波動和真正的抑鬱症呢?范博士告訴我們,針對產後抑鬱,其實有一個專門的測試方法:愛丁堡的產後抑鬱量表。測試方法很簡單,只需勾選符合情況的選項即可。

范博士說,最新的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提出了一個概念:“圍生期抑鬱”。“圍生期”就是說,抑鬱在孕期也是有可能出現的。有些抑鬱症是孕期起病,到產後進一步加重的,這也更新了我們對產後抑鬱的認識。

范博士還說,其實北京市的一部分婦產醫院,在產婦的產檢中都進行相應的心理評估。尤其是在分娩前、分娩後、以及分娩後一周和四周,都會進行相應的心理評估和隨訪。也就是說,產檢不光要檢身體,也要檢心理。心理層面的健康,和生理是密切相關的。產後抑鬱和胎兒的畸形發病率、難產的情況,也都是密切相關的。

其實,除了產婦的情緒波動和“產後抑鬱”之外,近年來,在國外媒體還有人提出:應該有男性的“產後抑鬱”。雖然目前還沒有被納入醫學名詞,但學術界已經開始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了。

結語

范博士提醒大家,其實夫妻關係才是預防產後抑鬱最有效的利器。但是,而如果情緒不斷往糟糕的方向發展,抑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還是建議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就診。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這樣也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以及家庭的幸福。因此,各位寶爸、寶媽們,在“月子期”不僅要注重身體的恢復、寶寶的健康,也要注意情緒的波動,謹防“產後抑鬱症”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