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克里斯多夫·鮑爾丁:中美兩國如何驅動全球創新?

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

關注

中美需要促進跨文化、跨邊界的合作, 在合作中培育開放的氛圍, 從而驅動全球創新。

12月16日, “2017新華網三亞思客年會”在海南召開。

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克里斯多夫•鮑爾丁在“創新引領與人工智慧”的分論壇中發表主旨演講。

本屆思客年會由新華網主辦, 新華網思客和新華網海南分公司承辦, 三亞市人民政府、恒大集團為支援合作單位。

克里斯多夫•鮑爾丁:中美需要促進跨文化、跨邊界的合作。

新華網發 陳文武 攝

謝謝新華網的邀請, 我今天主要談談中美的創新。

1

創新模式是全球性的

首先,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 競爭有利於創新, 有利於消費者。 十年前我到中國, 那時, 每個中國人都用現金, 企業不接受銀行卡或者信用卡。 現在, 我們看到, 企業甚至不收現金, 只接受移動付款, 這就是中國的變化。 中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因為企業提供了這樣的服務。 阿裡巴巴進入這個空白地帶, 幫助消費者使用手機付款, 這就是競爭, 在服務方面促進了創新。

美國矽谷的公司起起伏伏, 變化非常快。 創新在迅速擴展, 創新不會在一個地方。 今天一家公司有了新發明, 明天就會被別家公司採用。

有些中國人移民到美國, 成為當地公司的CEO, 然而他們又回到中國, 就把技術帶回來了。 所以現在, 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國家有什麼技術優勢, 技術發展非常快。

我剛來中國時, 發現中外網站的使用者介面是不同的。 中國的介面有很多連結, 在上面找東西非常麻煩, 所以騰訊開發了語音系統進行溝通, 這是根據中文的特點而開發的服務, 從而使得中文的處理方式取得領先地位。 另外, 創新是全球的。 穀歌在北京開設了人工智慧中心, 發展人工智慧需要全球人才的協作。 阿裡巴巴和中國其他技術公司在大學、在實驗室, 在美國、在全世界開展相應研究, 開展這種協作不需要人到中國來, 這是一個全球的網路。

如果你是一個機器學習專家, 或是一個演算法專家, 你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開展合作, 無論是在矽谷、在深圳, 還是在倫敦。

公司需要在全球範圍內爭奪人才、爭奪資本、爭奪新技術。 這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考慮中美的合作與競爭, 各方交易是由差異來推動的。 因為市場上買方與賣方想法不一樣, 這樣才有交易的發生。 中國生產的產品所具有的獨特性, 使全世界受益。 我們把這種獨特性、差異性看作推動進步的力量, 讓我們找到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當然, 中國和美國解決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 共用單車在中國發展得非常好, 我經常使用共用單車。 但在洛杉磯, 就必須開車, 你沒辦法騎車上班。 所以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各個國家都有其特色, 但我們可以看到合作的空間和競爭的空間。

美國的信用報告由資料支撐, 因為它要證明一個用戶的信用度。 比如說一個人的信用額度是1萬美元, 現在剩下2000美元, 但我們並不知道他的資金是用於什麼地方。 但是在中國, 如果有人要借款, 可以調查這個人的微信帳戶, 瞭解到他賺多少錢, 去什麼餐館花了多少錢。 從微信可以瞭解到一個人的很多資訊, 比機構提供的資訊都多。 所以在提供借款時就有非常好的分析, 非常精准的信貸服務。 中國在這方面得到的資訊比美國更加全面。 所以我們要創新, 首先要解決問題, 我們要相互欣賞彼此的差別。

“2017新華網三亞思客年會”上,觀眾在留影拍照。 新華網發 陳文武 攝

2

既競爭又合作,方能實現雙贏

在矽谷,我們通過新方式來看待老問題,要進行創新,一方面需要技術,這是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做電腦程式設計,就沒有辦法在電腦上創新。但是獲得更高的能力,並不能使你成為一個創新者。我們要做的就是中美合作,尤其要在創新方面合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溝通資訊、互相交流來促進創新?我有幾點建議:企業必須開放市場,促進溝通。中國的公司要去美國設立實驗室,招收當地的高材生,就像美國的公司來中國設立實驗室,招收中國的高材生一樣。通過這種方式奠定創新的基礎,這在全世界通用。中國經濟繁榮,對美國有好處,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對此我們毫無疑問。

怎麼能實現雙贏?我們既競爭又合作。在矽谷,人們因為熱情而聚集在一起開始項目協作,我們應該培育協作的文化。在深圳,我看到了創新文化的誕生,人們相互幫助,你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化正在壯大,感到創新的氛圍。

在人工智慧方面,中美都是領先國家。競爭常被認為是不好的東西,但事實上,競爭是有利的。研究表明,短跑和馬拉松運動員創紀錄的時候,是因為他們旁邊有很好的競爭者,使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如果沒有這些競爭力,他們就不會突破自己的潛力和極限。所以我們需要促進跨文化、跨邊界的合作,使得兩國都受益。在商業、貿易、市場中都需要動態的、活躍的開放性,不斷地讓新思想進來。矽谷從移民和開放的社會中獲益,我們也應該在中美合作中培育這樣一種開放的氛圍,促進技術合作,促進中美之間的合作。在深圳,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看到“中國矽谷”的崛起,看到企業家精神在迸發。我想中美必將從中獲益。

編輯:王俊景

戳原文,查看思客更多精彩文章!

“2017新華網三亞思客年會”上,觀眾在留影拍照。 新華網發 陳文武 攝

2

既競爭又合作,方能實現雙贏

在矽谷,我們通過新方式來看待老問題,要進行創新,一方面需要技術,這是基本前提。如果不能做電腦程式設計,就沒有辦法在電腦上創新。但是獲得更高的能力,並不能使你成為一個創新者。我們要做的就是中美合作,尤其要在創新方面合作。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溝通資訊、互相交流來促進創新?我有幾點建議:企業必須開放市場,促進溝通。中國的公司要去美國設立實驗室,招收當地的高材生,就像美國的公司來中國設立實驗室,招收中國的高材生一樣。通過這種方式奠定創新的基礎,這在全世界通用。中國經濟繁榮,對美國有好處,對所有人都有好處,對此我們毫無疑問。

怎麼能實現雙贏?我們既競爭又合作。在矽谷,人們因為熱情而聚集在一起開始項目協作,我們應該培育協作的文化。在深圳,我看到了創新文化的誕生,人們相互幫助,你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文化正在壯大,感到創新的氛圍。

在人工智慧方面,中美都是領先國家。競爭常被認為是不好的東西,但事實上,競爭是有利的。研究表明,短跑和馬拉松運動員創紀錄的時候,是因為他們旁邊有很好的競爭者,使他們充分發揮潛力。如果沒有這些競爭力,他們就不會突破自己的潛力和極限。所以我們需要促進跨文化、跨邊界的合作,使得兩國都受益。在商業、貿易、市場中都需要動態的、活躍的開放性,不斷地讓新思想進來。矽谷從移民和開放的社會中獲益,我們也應該在中美合作中培育這樣一種開放的氛圍,促進技術合作,促進中美之間的合作。在深圳,每天都能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看到“中國矽谷”的崛起,看到企業家精神在迸發。我想中美必將從中獲益。

編輯:王俊景

戳原文,查看思客更多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