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十大劇種,榜首為中國戲曲之母,秦腔上榜!

1、昆曲——中國戲曲之母昆曲, 又稱“昆腔”、“昆劇”、“昆曲”, 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 產生于明代嘉靖、隆慶年間的江蘇昆山。 明中葉後開始盛行, 當時的傳奇戲多用昆曲演唱。 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明、清之際, 他成為全國最大劇種, 主宰劇壇200餘年。 我國現存歷史較長的地方劇種, 幾乎都受過昆劇藝術的影響, 因此有“中華戲曲之母”的雅稱。 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 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 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 昆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 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 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京劇——東方“歌劇”京劇, 也稱“皮黃”, 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 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 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 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 時有“國劇”之稱。 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 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

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

3、評劇, 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 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 後進入唐山, 稱“唐山落子”。 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 出現了一批女演員。 20世紀30年代以後,

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 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 1950年以後, 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碼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 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4、越劇, 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 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 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 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 先以男演員為主, 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 1938年後, 使用“越劇”這一名稱。 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 吸收話劇昆曲的表演藝術之長, 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 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範(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 越劇劇碼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夀》、《西廂記》等。

5、粵劇, 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 形成于清初, 由外地傳入的高腔、昆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 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 劇碼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6、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黃梅戲,發源于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碼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深受各地人民群眾喜愛。

7、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碼有《蝴蝶杯》、《遊龜山》、《三滴血》等。

8、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碼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9、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碼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10、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臺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昆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碼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6、黃梅戲——芬芳的泥土氣息黃梅戲,發源于湖北黃梅縣,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一帶。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 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碼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曲調悠揚委婉,優美動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氣息,深受各地人民群眾喜愛。

7、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樸,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碼有《蝴蝶杯》、《遊龜山》、《三滴血》等。

8、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樸。著名劇碼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9、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碼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10、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臺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昆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碼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