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每週五:我們來學黃梅戲吧!

沒有任何一種藝術形式, 如此深刻地影響了黃梅人, 離開家鄉的黃梅人希望時常能夠聽到質樸、自然、婉轉、柔美、悠揚的黃梅戲的唱腔……

武漢翰林苑茶社黃梅戲曲沙龍隆重成立, 並開展了每一場學習交流活動。

很多年前離開黃梅到武漢時, 有種長噓口氣終於離開這彈丸之地奔赴省城的愉悅感。 那時自然也感受不到她的可愛之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 隨著對家鄉文化的瞭解, 我愈加自豪我是黃梅人。

黃梅, 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的故鄉, 還有中南海的壁掛物--黃梅挑花。 黃梅是禪宗文化聖地, 有四祖寺, 五祖寺, 老祖寺, 妙樂寺等聞名的寺廟。 文有國學大師湯用彤父子, 武有令人遐想的武穆遺書。 美味更有蓑衣圓, 錘肉, 魚面等等健康的美食;美景更有挪步青風, 太白泛舟, 濯港晚渡等傳奇。 瞭解了這些文化之後責任感、凝重感都讓我思考:在外的黃梅人,

我們是否有義務宣傳我們家鄉的文化?

翰林苑成立之後, 宣傳發展黃梅文化一直執念於心。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 4月9日下午, 由黃梅戲專家嚴珊老師指導的第一場黃梅戲沙龍成功在翰林苑舉行, 許多黃梅戲愛好者紛紛從武漢三鎮趕到【翰林苑】,

老師手把手指導, 戲迷們相互切磋, 參與者唱的是激情滿滿, 吃瓜群眾看的是躍躍欲試, 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功!

黃梅戲, 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 起源于湖北黃梅縣, 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是唯一一個以縣名命名的大型劇種, 且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 以明快抒情見長, 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 以真實活潑著稱。 60多年前, 一曲“樹上的鳥兒成雙對, 綠水青山帶笑顏”的優美旋律, 讓黃梅戲風靡大江南北, 實現了黃梅戲由鄉村草台向城鎮舞臺、“三打七唱”向管弦伴奏的成功跨越。

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同時回應黃梅戲愛好者的要求, 【翰林苑】將定期於每週五下午舉行黃梅戲講堂, 為廣大黃梅戲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學習、溝通的平臺, 為弘揚傳統文化作出黃梅人應有的努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