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平安買滙豐說起,2018年銀行股有戲?

作者:古斯塔夫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714篇原創首發文章

2017年底, 曾經一度被滙豐控股控制的中國平安, 最終來了一個角色轉換,

在滙豐賣掉平安股權5年之後, 平安通過港股通通道舉牌了滙豐。

據路透社上海12月7日報導, 據中國平安新聞稿透露, 此次平安資管共購入滙豐控股10億1794.62萬股。 若按滙豐控股6日收盤價76.1港元簡單計算, 平安資管持有滙豐的市值超過770億港元。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7日報導,

中國平安保險把所持滙豐的股份提高至5%以上, 成為歐洲最大銀行的第二大股東, 觸發向監管機構披露的要求。

此前據報導, 2002年滙豐入股中國平安, 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2012年滙豐退出, 其所持中國平安股份由泰國正大集團接手。

這背後的邏輯, 一方面是滙豐本身較低的估值和較高的股息率, 都很適合保險資金的長期投資;另一方面則是, 全球進入加息週期後, 國際銀行股很可能迎來新的全面上升週期。

滙豐控股表示, 與中國平安之間有著長期友好的合作關係, 歡迎中國平安成為長期投資者。 中國平安表示, 投資滙豐控股是一項財務性投資, 滙豐控股經營業績優, 分紅好, 符合平安資管管理的保險資金的資產負債匹配原則。

從近乎零利率, 走向全面的加息週期, 美聯儲在12月14日的再一次加息行動, 讓市場對未來加息縮表的預期進一步確認。 在預期息差擴大收入增加的背景下, 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等銀行股, 進一步創下美國本輪牛市的新高, 而且過去一年多持續跑贏美國大盤;而2016年開始的港股本輪牛市, 中銀香港、滙豐控股等主要銀行股早已翻倍, 也是遠遠跑贏恒生指數。

另一方面, 海外銀行股不斷回購自身股份, 也是推升股價繼續向上的因素。 隨著美國加息縮表基本確定, 全球央行也走向了加息週期, 預期海外銀行股的息差繼續擴大, 不斷回購也是對自身股價有信心的表現, 未來利潤和估值雙雙提升的“大衛斯按兩下”有望延續。

在市場投資中, 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 而不斷抬高的預期配合不斷抬高的PE定位水準, 決定了價格與投資人預期之間的非線性關聯關係。 以前這個現象被稱作市場的不理性行為, 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市場的理性短期預期導致的自發波動。 也可稱作“大衛斯按兩下”效應。

今年6月29日, 美聯儲批准了34家美國大型銀行的資本計畫, 允許這些銀行將額外資本用於風險緩衝外的股票回購、派息和其他用途。 包括滙豐控股在內的多家銀行股, 2017年在不斷地回購股份。

海外市場加息動作頻頻, 2018年銀行股業績向好的大趨勢比較確定, 其實中國平安也不斷增持工商銀行H股。

那麼A股的銀行股走勢又如何?

2017年國內市場利率全面提高, 不過基準利率並未向上, 央行對此一直按兵不動。 從國內銀行跟客戶簽訂的長期貸款合同看來, 都是根據基準利率上浮或者下浮一定幅度, 比如過去幾年不少購房者跟銀行簽訂的合同, 就是基準利率的九折或者九五折,雖然市場利率全面上升,但這並沒有使得購房者每月供房款增加,因為基準利率一直沒有上升,而銀行這種存量資產的收益也沒有增加。

龐大的存量貸款資產,對內地銀行來說,暫時無法提升存量的收益率,除非基準利率上浮;這在香港、美國等地卻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以香港為例,銀行利率貸款合同,多數是根據香港銀行同業拆放利率確定,只要市場利率提升,那麼香港購房者的月供就會相應隨時增加,近三個月香港的市場利率都上升很快。

目前對中國央行而言,2018年到底是否跟隨全球央行提高基準利率,依然是沒有定論的事情。從這方面看來,海外銀行股比國內銀行股的確有更明確的業績改善預期。當然如果中國央行真的提高基準利率,那麼國內銀行股可能就會有較好的業績跟行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就是基準利率的九折或者九五折,雖然市場利率全面上升,但這並沒有使得購房者每月供房款增加,因為基準利率一直沒有上升,而銀行這種存量資產的收益也沒有增加。

龐大的存量貸款資產,對內地銀行來說,暫時無法提升存量的收益率,除非基準利率上浮;這在香港、美國等地卻是完全不同的情況,以香港為例,銀行利率貸款合同,多數是根據香港銀行同業拆放利率確定,只要市場利率提升,那麼香港購房者的月供就會相應隨時增加,近三個月香港的市場利率都上升很快。

目前對中國央行而言,2018年到底是否跟隨全球央行提高基準利率,依然是沒有定論的事情。從這方面看來,海外銀行股比國內銀行股的確有更明確的業績改善預期。當然如果中國央行真的提高基準利率,那麼國內銀行股可能就會有較好的業績跟行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