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致敬軍人!美麗的或是傷痕的,都是生命的《芳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 一個時代傳遞一個時代的《芳華》。 這故事中的“芳華”裡, 不僅有青春的靚麗, 還有歲月的傷痕。

初見《芳華》,

那還是國慶檔的海報, 撞擊眼球的是那兩個舞動的“YOUTH”男孩女孩, 當片名定格的一瞬間, 留在眼底的竟是一個大大的“花”字。 這是一朵朵什麼樣的花?應該是梅花, 必是苦寒中美麗飄香的梅花, 因為只有這樣, 才能表現導演拍這部片子的良苦用心。 也註定這部影片會夾帶太多的“私貨”, 既要追求一種視覺的唯美, 又要以此宣洩曾經的現在的委屈與無奈。

《芳華》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 主要講述1970至1980年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中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之間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的故事。

走進影院再見《芳華》, 是經歷多次重新認知的結果。 從對嚴歌苓小說的再認識, 到對網上褒貶不一的評論的甄別, 總覺得現在看一部電影真的很難抉擇, 再也沒有了過去看電影《小兵張嘎》的快意。 當然, “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眼裡的《芳華》自然也都有自己的定位和收穫。 我同意電影的社會屬性, 需要包含更多歷史的政治的及現實的東西, 但這些東西交織得太多,

往往會使一部旨在在紀念和追憶的電影, 給人太多的反思的苦澀。

作家嚴歌苓

從事文字創作的人, 總喜歡去解讀影片中角色的定位, 自然會努力尋找電影中作者的原型, 而這一塑造才是電影的主旋律所在。 毫無疑問, 蕭穗子就是作者的原型,

也是影片故事的講述者、真正的主人公。 從蕭穗子身上, 我們很容易看到一個青春、善良、多才多藝、積極作為的女文工團員的形象, 即使影片中隱隱約約地浸透了些許她對愛情、世俗的不滿, 但總體上塑造了一個完美的“芳華”。

而在蕭穗子眼中,

那個燃燒的時代和那些逝去的芳華卻有著太多的不堪, 充滿了時代的傷痕。 比如, 劉峰和林丁丁的錯位經歷, 撕裂了人們對美女愛英雄等美好意願的定論。 雖然在蕭穗子的口中, 林丁丁是因為太把劉峰當英雄了, 巨大的反差讓她無法接受, 但林丁丁主動彙報“觸摸”事件, 狀告劉峰耍流氓, 隔著螢幕都能讓人感覺到活雷鋒劉峰那種欲罷不能、愛而不得的痛楚, 更多地讓人看到了英雄的無奈甚至對林丁丁的痛恨。 這樣的一個女孩, 可以讓這醫生那幹事去抱去親, 劉峰你是活雷鋒、是英雄, 就決對不行。 這無疑旨是諷刺那個社會是變態的、那個時代的人的認知是扭曲的, 進而讓人看到了那些芳華掩蓋下的不堪。

美好的不堪的,都是逝去的芳華。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那些年代,重新審視那場戰爭,重視審視今天這些排著整齊隊伍一起看電影《芳華》的老兵,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老兵心中、在那一代人心中,芳華永遠停留在“花一樣的歲月”裡,儘管是寒冬,但“紅梅花兒開”仍然“朵朵放光彩”。

老兵們說,感謝馮小剛導演以《芳華》喚起了那一代人的回憶;其實,馮導更應該感謝那一代芳華逝去的老兵,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保存著那段記憶。《芳華》上映兩天后就狂收了2億票房,有人說,如果不是刪剪,會收入20億票房,甚至超越吳京的《戰狼2》也有可能。

從曝出的刪剪劇情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條必須刪剪外,其它的刪剪部分對於影片來說是真正的“畫龍點睛”。

比如,第二部分集體批鬥劉峰舉手表決,有了該段才更能體現出人們的冷漠,才更能表現出何小萍為什麼要離開文工團。

比如,第五部分何小萍屍體堆中找劉峰,真正表現出她對劉峰的感情之深,也讓人產生共鳴。

再比如,第七部分更能表現出人生的變幻及命運的不公,悲劇的結局更能震撼人心。

說實在的,如果這些被刪剪的劇情還在,影片必定會更好看些,但這跟誰來看這部電影、票房多少,真的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因為是誰的芳華、是誰的歷史,誰終將永遠銘記,還有他們所奉獻的黨、奉獻的國、奉獻的軍隊,永遠不會忘記他們。2017年12月15日上午9時40分,在昆明市百貨大樓的廣場上,四百多名老兵正在集合,準備集體去看《芳華》。

他們當年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英雄漢,覺得穿著軍裝看《芳華》,才更有感覺。因為那身軍裝,就是那段芳華。這些老兵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過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片了,而《芳華》是近年來第一部有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容的電影,他們怎能不來。如果再過若干年,也許他們自己都無法回憶起那段芳華,也許他們的心中只有這部眼前的《芳華》。

這部並非八一製片場拍攝的軍旅青春片,把我們帶進了當年的青春歲月,帶進了當年火熱的軍營生活。特別是把老兵們帶進了當年參加的那場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戰爭。那時的戰爭確實是這樣,槍林彈雨,血雨腥風,戰鬥是何等的激烈。但是老兵們說,他們不怕,“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是他們的口號。

在那場戰爭中,多少個年輕戰士的生命從此定格,多少年輕戰士僥倖逃過一死卻成了殘疾人。戰場上流血犧牲的場面就在眼前,許多戰友就倒在這些老兵們身旁,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在劉峰身上體現的那種“人在陣地在”,為了戰鬥的勝利,獻出生命也心甘的英雄主義精神,當時就是老兵們的精神支柱。

“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參戰老兵仍然是,召必回!”

這部影片裡包含太多觸動老兵內心深處的東西,戰爭給老兵們帶來的精神和身體的傷害,不能僅靠自己來撫平和修復,社會應該給予他們尊重和幫助。感謝《芳華》給我們帶來的心靈震撼,感謝曾經“芳華”的老兵們給我們創造的幸福與安寧!

(今晨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的官兵)

然而,軍人的芳華仍在繼續,仍將繼續,永遠繼續!只要這個世界還有危險,還有戰爭,還有需要軍人的必要,那麼他們永遠會一無反顧、出生入死!

(今晨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的官兵)

隨時準備著,為祖國人民而戰

隨時準備著,貢獻我們的芳華

美好的不堪的,都是逝去的芳華。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那些年代,重新審視那場戰爭,重視審視今天這些排著整齊隊伍一起看電影《芳華》的老兵,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在老兵心中、在那一代人心中,芳華永遠停留在“花一樣的歲月”裡,儘管是寒冬,但“紅梅花兒開”仍然“朵朵放光彩”。

老兵們說,感謝馮小剛導演以《芳華》喚起了那一代人的回憶;其實,馮導更應該感謝那一代芳華逝去的老兵,是他們用實際行動保存著那段記憶。《芳華》上映兩天后就狂收了2億票房,有人說,如果不是刪剪,會收入20億票房,甚至超越吳京的《戰狼2》也有可能。

從曝出的刪剪劇情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條必須刪剪外,其它的刪剪部分對於影片來說是真正的“畫龍點睛”。

比如,第二部分集體批鬥劉峰舉手表決,有了該段才更能體現出人們的冷漠,才更能表現出何小萍為什麼要離開文工團。

比如,第五部分何小萍屍體堆中找劉峰,真正表現出她對劉峰的感情之深,也讓人產生共鳴。

再比如,第七部分更能表現出人生的變幻及命運的不公,悲劇的結局更能震撼人心。

說實在的,如果這些被刪剪的劇情還在,影片必定會更好看些,但這跟誰來看這部電影、票房多少,真的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因為是誰的芳華、是誰的歷史,誰終將永遠銘記,還有他們所奉獻的黨、奉獻的國、奉獻的軍隊,永遠不會忘記他們。2017年12月15日上午9時40分,在昆明市百貨大樓的廣場上,四百多名老兵正在集合,準備集體去看《芳華》。

他們當年都是從戰場上下來的英雄漢,覺得穿著軍裝看《芳華》,才更有感覺。因為那身軍裝,就是那段芳華。這些老兵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看過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片了,而《芳華》是近年來第一部有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內容的電影,他們怎能不來。如果再過若干年,也許他們自己都無法回憶起那段芳華,也許他們的心中只有這部眼前的《芳華》。

這部並非八一製片場拍攝的軍旅青春片,把我們帶進了當年的青春歲月,帶進了當年火熱的軍營生活。特別是把老兵們帶進了當年參加的那場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戰爭。那時的戰爭確實是這樣,槍林彈雨,血雨腥風,戰鬥是何等的激烈。但是老兵們說,他們不怕,“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是他們的口號。

在那場戰爭中,多少個年輕戰士的生命從此定格,多少年輕戰士僥倖逃過一死卻成了殘疾人。戰場上流血犧牲的場面就在眼前,許多戰友就倒在這些老兵們身旁,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在劉峰身上體現的那種“人在陣地在”,為了戰鬥的勝利,獻出生命也心甘的英雄主義精神,當時就是老兵們的精神支柱。

“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參戰老兵仍然是,召必回!”

這部影片裡包含太多觸動老兵內心深處的東西,戰爭給老兵們帶來的精神和身體的傷害,不能僅靠自己來撫平和修復,社會應該給予他們尊重和幫助。感謝《芳華》給我們帶來的心靈震撼,感謝曾經“芳華”的老兵們給我們創造的幸福與安寧!

(今晨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的官兵)

然而,軍人的芳華仍在繼續,仍將繼續,永遠繼續!只要這個世界還有危險,還有戰爭,還有需要軍人的必要,那麼他們永遠會一無反顧、出生入死!

(今晨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的官兵)

隨時準備著,為祖國人民而戰

隨時準備著,貢獻我們的芳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