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諾蘭用全新方式打造新片《敦克爾克》,難怪它是年度最值得期待的電影

我們每個人, 都在歷史課本裡或多或少瞭解過二戰中敦克爾克大撤退的故事:1940 年 5 月底 6 月初, 英法聯軍被困法國北部的敦克爾克地區, 面臨被殲滅的危險, 但最終 33 萬人成功在一周內撤退回英國本土, 為後來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不過在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的心目中, 這個故事遠非如此簡單, 他說敦克爾克大撤退“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即將在 7 月 21 日上映的他的新作《敦克爾克》聚焦的正是這段歷史。

這是諾蘭首次執導戰爭片, 他就選擇了這個“根植在每一個英國人 DNA 中”的故事。 熟悉諾蘭的觀眾都知道他是一位元對影像要求極高的導演, 前作《星際穿越》中對於浩瀚宇宙的展現引發了觀眾的大討論。 這一次諾蘭更進一步, 《敦克爾克》全片絕大部分採用 IMAX 膠片攝影機拍攝, 這將是影史首次(未來的《復仇者聯盟 3》將首次全片採用 IMAX 膠片攝影機拍攝)。

這也意味著《敦克爾克》將代表如今 IMAX 攝影技術和經驗的巔峰, 一直以來都偏愛 IMAX 攝影的諾蘭將在《敦克爾克》中把他對這項技術的掌控發揮到最大化。 為了帶給觀眾更加身臨其境的空戰體驗, 劇組專門設計了潛望鏡式鏡頭, 以求將巨大的 IMAX 攝影機放進狹小的二戰老飛機 Spitfire 的機艙中, 以此來體驗飛行員的第一視角。 可以預見的是, 我們將在影院中體驗一次前所未有的全膠片 IMAX 畫幅(1.43:1)觀影體驗。

如果說視覺效果是影片中不必擔心的部分, 那電影的分級就讓一部分觀眾產生了疑惑, 因為《敦克爾克》最終定為 PG-13 級(有激烈的戰爭經歷和一些髒話), 這讓在去年經歷了《血戰鋼鋸嶺》洗禮的觀眾大呼失望, 稱這不是一部戰爭片, 要放低期待值, 畢竟影史上那些經典的戰爭片如《現代啟示錄》、《拯救大兵瑞恩》等無一例外都是限制級, 因為要展現戰爭的殘酷血腥的場面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越來越多的質疑聲迫使導演諾蘭也不得不出面發聲, 他表示自己的每一部大片都是 PG-13 級,

《敦克爾克》也並非一部戰爭片, 它是一部關於生存的影片, 最重要的是它是一部懸疑片。 看起來, 諾蘭這一次要用非傳統的血腥而是著重於其它方面來表現戰爭的壓迫緊張感。 不過定級 PG-13 也有好處, 那就是我們內地觀眾幾乎將毫無懸念地能夠欣賞電影的全部, 而不用體會被刪減的痛苦。

《敦克爾克》的講述方式也是很諾蘭的, 它將以三個視角展開, 分別是被困沙灘一周的步兵、在海上漂泊一天的海軍和燃油只剩一小時的空軍, 這三個故事將分別展開, 同時彼此穿插交錯, 非線性又多重堆疊的方式聽起來很像《盜夢空間》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 《敦克爾克》的對白很少, 主要依靠畫面推進劇情, 製造懸念, 甚至拋卻了人物的背景身份交代,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觀眾最大限度地投入其中, 以影片中人物的視角去體驗當時的感覺, 通過他們的眼睛去看, 難怪諾蘭會說這是拍攝電影最大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還原這種感覺, 諾蘭從很多經典默片中汲取了靈感, 其中就包括 1916 年 D.W.格里菲斯執導的《黨同伐異》、1927 年 F.W.茂瑙執導的《日出》和 1953 年亨利-喬治·克魯佐執導的《恐懼的代價》, 這三部默片都是製造懸念的經典,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敦克爾克》上映前找來看一下。

《敦克爾克》的故事幾乎盡人皆知,這對於電影這種以故事為載體的藝術形式幾乎是最大的敵人,但諾蘭卻很有信心,他說他會把觀眾始終放置在一個懸念的情境下,而是一種極為快節奏的方式,如果別的導演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可能還要打上一個問號,但對於諾蘭,我們抱有這樣的期待確實合情合理的。

最後講一個小花絮,如果你對諾蘭電影的海報有關注,你會發現他對於《霧海上的流浪者》這幅畫的情有獨鍾,因為幾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張仿照畫作樣式設計的海報,可能這就是所謂藝術家的堅持吧。

這三部默片都是製造懸念的經典,如果有興趣可以在《敦克爾克》上映前找來看一下。

《敦克爾克》的故事幾乎盡人皆知,這對於電影這種以故事為載體的藝術形式幾乎是最大的敵人,但諾蘭卻很有信心,他說他會把觀眾始終放置在一個懸念的情境下,而是一種極為快節奏的方式,如果別的導演說出這樣的話我們可能還要打上一個問號,但對於諾蘭,我們抱有這樣的期待確實合情合理的。

最後講一個小花絮,如果你對諾蘭電影的海報有關注,你會發現他對於《霧海上的流浪者》這幅畫的情有獨鍾,因為幾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張仿照畫作樣式設計的海報,可能這就是所謂藝術家的堅持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