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妖貓傳》:陳凱歌,一個會拍電影,不會講故事的導演

作者:粉墨

首發於:冰點八卦(bdbg818)

昨天是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上映的日子, 應為電影前期的官宣做的還不錯, 就去電影院看了一下。

總體來說, 觀影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為《霸王別姬》的緣故, 所對陳凱歌的印象很好, 因為這是我唯一一部刷了二三十遍的電影, 每看一次都會感歎一次。 但是自打《霸王別姬》後, 陳凱歌並沒有再拍出這麼讓大眾滿意的影片了。 且不說電影的各種拍攝的說法, 光光在說故事上, 陳凱歌這些年都沒有做到很好。

其實看完《妖貓傳》的最大的感覺就是整部影片中大唐盛世, 浪漫絢爛, 極盡奢華, 美輪美奐。

在人物的服飾上, 可以說是很華麗了。 張天愛在跳這支胡旋舞的時候, 衣服的巧妙設計顯得舞姿更加的好看。

在極樂之宴上, 楊貴妃、玄宗皇帝、高力士等人的服飾真的很有皇家的感覺。 加上燈光的運用, 盛極一時的唐朝就仿佛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而且在人物的刻畫上也叫豐滿。自由自在的,放蕩恣意、又有點腦殘粉的白居易,始終是一副“我早已洞曉一切”的空海法師,風流、膽小、但又貪財的陳雲樵,癡情的白鶴少年,狂傲自大的“酒鬼”李白。

在尊重歷史的情形下,又進行了藝術上的昇華,這樣的昇華讓人沒有覺得彆扭,反而給人一種當時盛極一時的唐朝文明開化的感覺。

以上的這些都是觀影后覺得在畫面上能讓觀眾達到滿意的地方。但是在劇情上,很多人都說陳凱歌不會說故事。

第一、始終脫離不了《無極》的陰影

在影片中,為了讓大唐的民眾欣賞到楊貴妃的美貌,玄宗皇帝就命人架起了一個巨大的秋千,讓楊貴妃踩著秋千在空中飄蕩。

在影片無極中,張柏芝扮演的角色有一個在空中飛翔的“人肉”風箏。

第二、每個人都有故事,剪不清理還亂

在《妖貓傳》中,麼謳歌人物都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

為了歌頌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白居易;

為了求得修行的日本法師空海;

對楊貴妃一見鍾情的晁衡;

對楊貴妃癡情的白龍;

還有一隻會說人話的黑貓。

雖然分拆開來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但合在一起,卻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除了黑貓為了楊貴妃復仇殺人,那麼殺人之後呢,故事沒有一個完整的結局。

三十年前,楊貴妃死了;

三十年後,黑貓也死了;

然後所有的人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白居易的《長恨歌》一字未改,空海一心想見的大師就是丹龍,那個用幻術變西瓜的街頭藝人,陳雲樵和春琴的結局我們也是未知

所有的一切還是跟沒有交代一樣,只是讓人們知道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是一個騙局……

第三、影片沒有中心表達

影片其實有兩個引導者,一個是空海、一個是黑貓。

空海是一個破案者、一個解謎者、一個修煉者,一個有故事的和尚。看過影片的人會發現,空海很“淡定”而且嘴角市場保持一抹淺淺的微笑。我對禪宗和玄學沒有什麼瞭解,但是空海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已知曉了一切,我只是在陪白居易一起來揭這個謎底”。而影片一直很重點的在刻畫空海這個人物,因為他就是玄學、禪宗的一個代表。

大概是因為劇本本身的原因。夢枕貘的故事背靠最絢麗的大唐最絢麗的時刻,給了執念於視覺系表達的陳凱歌肆意發揮而不會被詬病的空間,但是在故事情節上卻沒有能自圓其說,這大概就是陳凱歌最大的“敗筆”吧。

不過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也許陳凱歌想表達的東西我沒有get到。畢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如果不是很在乎劇情是否完整的觀眾,可以去影院一看。畢竟這部影片的整體畫面感還是很不錯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借用影片中李白寫美女的詩來結尾。故事中李白並不是寫楊貴妃的,同樣,《妖貓傳》是想表達給誰的,大概只有寫的人知道罷了。

而且在人物的刻畫上也叫豐滿。自由自在的,放蕩恣意、又有點腦殘粉的白居易,始終是一副“我早已洞曉一切”的空海法師,風流、膽小、但又貪財的陳雲樵,癡情的白鶴少年,狂傲自大的“酒鬼”李白。

在尊重歷史的情形下,又進行了藝術上的昇華,這樣的昇華讓人沒有覺得彆扭,反而給人一種當時盛極一時的唐朝文明開化的感覺。

以上的這些都是觀影后覺得在畫面上能讓觀眾達到滿意的地方。但是在劇情上,很多人都說陳凱歌不會說故事。

第一、始終脫離不了《無極》的陰影

在影片中,為了讓大唐的民眾欣賞到楊貴妃的美貌,玄宗皇帝就命人架起了一個巨大的秋千,讓楊貴妃踩著秋千在空中飄蕩。

在影片無極中,張柏芝扮演的角色有一個在空中飛翔的“人肉”風箏。

第二、每個人都有故事,剪不清理還亂

在《妖貓傳》中,麼謳歌人物都是一個非常有故事的。

為了歌頌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白居易;

為了求得修行的日本法師空海;

對楊貴妃一見鍾情的晁衡;

對楊貴妃癡情的白龍;

還有一隻會說人話的黑貓。

雖然分拆開來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但合在一起,卻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除了黑貓為了楊貴妃復仇殺人,那麼殺人之後呢,故事沒有一個完整的結局。

三十年前,楊貴妃死了;

三十年後,黑貓也死了;

然後所有的人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白居易的《長恨歌》一字未改,空海一心想見的大師就是丹龍,那個用幻術變西瓜的街頭藝人,陳雲樵和春琴的結局我們也是未知

所有的一切還是跟沒有交代一樣,只是讓人們知道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是一個騙局……

第三、影片沒有中心表達

影片其實有兩個引導者,一個是空海、一個是黑貓。

空海是一個破案者、一個解謎者、一個修煉者,一個有故事的和尚。看過影片的人會發現,空海很“淡定”而且嘴角市場保持一抹淺淺的微笑。我對禪宗和玄學沒有什麼瞭解,但是空海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已知曉了一切,我只是在陪白居易一起來揭這個謎底”。而影片一直很重點的在刻畫空海這個人物,因為他就是玄學、禪宗的一個代表。

大概是因為劇本本身的原因。夢枕貘的故事背靠最絢麗的大唐最絢麗的時刻,給了執念於視覺系表達的陳凱歌肆意發揮而不會被詬病的空間,但是在故事情節上卻沒有能自圓其說,這大概就是陳凱歌最大的“敗筆”吧。

不過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也許陳凱歌想表達的東西我沒有get到。畢竟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如果不是很在乎劇情是否完整的觀眾,可以去影院一看。畢竟這部影片的整體畫面感還是很不錯的。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借用影片中李白寫美女的詩來結尾。故事中李白並不是寫楊貴妃的,同樣,《妖貓傳》是想表達給誰的,大概只有寫的人知道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