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婆媳矛盾升級 隔代育兒難如何破解?

圖/視覺中國

受訪專家/廣州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國際註冊執業高級心理諮詢師 馮德泉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劉曉麗

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後在城市打拼, 幾年後戀愛成家生子, 伴隨而來的BB由誰帶成為一大問題, 不少老人此時年齡還不算太大, 於是為了減輕兒女的經濟壓力, 加上交給外人帶也有些不放心, 往往會主動幫忙“湊孫”。 俗話說得好, 相見易相處難, 婆媳住在一起, 隔代育兒免不了因觀點不同而發生衝突, 怎樣才能處理好祖孫“湊孫”矛盾難題?廣州青少年服務中心主任、國際註冊執業高級心理諮詢師馮德泉為你支招。

個案 王大媽湊孫被嫌棄很委屈

今年60歲的王大媽中午喪偶, 一個人艱辛將兒子拉扯大, 兒子結婚成家後, 王老太退休後就一直盼著早點抱上孫子, 好趁著自己還有餘熱“湊湊孫”, 也幫忙減輕兒子請人的經濟負擔。

其實, 她也因為退休前工作忙常常顧不上兒子, 為了彌補過去對兒子的虧欠, 孫子出生後, 王大媽主動要求幫忙照顧, 媳婦產假結束後就將兒子交給奶奶帶, 但是老太太特別喜歡親孫兒, 餵養也不講究, 很溺愛, 媳婦表示不滿, 王老太甚覺委屈, 後來還與兒子兒媳因教養理念不同經常爭吵, 兒子和媳婦索性不讓她帶孫子……明明自己盡心盡力, 為何兒子媳婦還有意見?王大媽非常傷心苦惱, 感覺自己被嫌棄並將兒媳婦投訴到廣州市婦聯。

分析 隔代教育觀念不同是導火索

馮德泉分析:王大媽中午喪偶, 一個人艱辛將兒子養大, 形成一種精神寄託和相依為命心理, 退休後便將所有精力投入到兒孫身上, 從而形成過分關注和過分溺愛。

在年輕的時候, 王大媽因為生活和工作條件的限制, 對子女可能沒有能夠很好地照顧, 很容易產生一種補償心理, 把對子女的愛以及對孫輩的愛全部集中到孫輩的身上, 對寶寶疼愛有加, 過分關注, 以至於事事代勞, 處處遷就寶寶, 這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這是造成矛盾衝突的根本原因。

馮德泉說, 目前類似王大媽這樣的老人並不少, 他們相對育兒知識老化, 思想比較僵化, 看待事物比較死板, 採取過於傳統的方式來教養寶寶, 這種教養模式會影響寶寶健康成長, 尤其會導致寶寶缺乏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意識。 因此, 老一輩的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被兒童的父母所嫌棄。

支招 化解矛盾解鈴還需系鈴人

馮德泉指出, 要化解隔代教育中的矛盾, 關鍵是做到揚長避短, 各取所長, 使隔代教育能與親子教育無縫對接, 必須共同努力, 讓二者互補而非對立, 進而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需要祖輩和兒子媳婦雙方的共同努力, 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 兒媳和兒子要和老人達成育兒共識:要有統一的教育方法和剛性原則。 這是與老人一起教育孩子的前提和保障。 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 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 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雖然祖輩家長對孫輩有溺愛嬌慣的毛病),

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 統一認識, 擇善施教。 還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 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2、其次, 兩代人一定要堅持及時有效溝通。 兩代人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 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 孩子的父母, 要以開誠佈公的方式, 平等、請教的語氣和老人溝通交流、探討育兒問題。 這樣, 老人既樂於接受, 又有利於消除育兒分歧。

3、“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 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 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 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 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 要多“充電”。 並以理智控制感情, 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 要愛得適度。

4、對孩子的父母來講, 養兒方知父母恩, 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年輕父母要理解老人的辛苦付出並懂得感恩,此外,無論工作有多忙,都不能回避對孩子的撫養、教育責任,要用血濃於水的親情紐帶,實現隔代教育和親子教育的和諧。

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不管多麼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年輕父母要理解老人的辛苦付出並懂得感恩,此外,無論工作有多忙,都不能回避對孩子的撫養、教育責任,要用血濃於水的親情紐帶,實現隔代教育和親子教育的和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