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第一個吃螃蟹的巨蟹座,專訪《機器之血》導演張立嘉

12月22日, 成龍主演的《機器之血》正式上映, 這是張立嘉執導的第一部科幻題材電影, 上映首日便拿下32%的排片, 日票房超越同期陳凱歌執導的《妖貓傳》、鄧超主演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上映首日獲得7850萬元票房, 成為了賀歲檔首日票房冠軍。

跟外界瘋傳的4億投資略有差距, 張立嘉在接受《首席娛樂官》(微信ID:yuleguan001)獨家採訪時回應, “這部電影實際投資是3.5億元人民幣, 在澳洲的拍攝部分還有幾千萬的退稅, 不過這也算是國產動作片比較大的投資了, 也是成龍大哥拍攝完《十二生肖》後最大製作的一部電影了。 ”

3.5億大投資, 一場13分鐘的真槍實戰拍了1700個鏡頭

張立嘉在五年前就想做一部國際範的大魔幻題材, 不過籌備期間遭遇投資方高層意外事件導致項目被擱置的窘況。 《機器之血》是張立嘉籌備過程中寫的第三個劇本, 籌備長達三年, 至於為何把題材聚焦在科幻題材上,

張立嘉表示, “大陸現在的古裝片, 所謂的魔幻大多全是《西遊記》題材改編, 唐僧取不完的經, 孫悟空打不完的妖, 要麼就是杜撰歷史的大古裝, 剩下就是一些小投資體量的劇情片、喜劇片, 好的喜劇其實最難拍, 剩下的很多喜劇都只是來自網路段子消遣的惡搞。 ”

他認為, 雖然當下的環境對題材有限制, 但是科幻類型題材卻是一直缺乏的。 看多了美國科幻大片或者小製作科幻題材, 中國電影人卻很少做過, 但遲早會有人去嘗試, 他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他本身也比較偏愛這類題材。

這是張立嘉從影10多年來, 第一次拍攝科幻題材, “一開始劇本還是硬科幻, 當然會擔心中國觀眾能否接受, 這類題材拍攝出來被拍在沙灘上的機率有50%,

後來改成軟科幻方向。 ”

《機器之血》轉戰澳洲、臺灣、北京三個拍攝地點, 劇組班底除了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夏侯雲姍, 80%來自國外, 單單澳洲就拍了一個多月。 電影開場有一場13分鐘的槍戰戲, 全是真槍實戰, 成龍親自上陣, 這也是張立嘉選擇在境外拍攝的重要原因, 光這場戲鏡頭電影裡就用了1700個, 加起來是很多文藝片成片的鏡頭量。 “這是群戰戲, 戲裡的50多個特警都是拿真槍實彈, 正片裡的爆炸也都是美國進口的TNT炸藥, 成龍大哥也說拍這種戲還是蠻緊張的, 拍攝了二十幾天的爆炸和槍戰真的讓很多女性工作人員感到害怕。 ”

成龍使用真槍實彈還是20多年前在東南亞國家拍攝時, 自從《員警故事》後他的電影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 主要走功夫喜劇闔家歡路線。 “大哥跟我說, 拍了兩百多部電影了, 這次要拍一部非成龍式電影。 ”《機器之血》不同于成龍過去的動作戲, 與《英倫對決》情感吃重的劇情片也不一樣, 這是一個兼動作、情感的科幻題材。 大概每幾分鐘就有一段打戲,

全片下來100多分鐘打戲追車占了近一個小時, 有兩三場動作戲都超過了十幾分鐘。 為了讓劇情更生動更有代入感, 拍攝過程中全是用真車, 追車戲撞報廢了四五輛奧迪Q7。

戲裡負責美貌和動作的演員夏侯雲姍, 戲外還擔任了編劇。 張立嘉和崔斯韋負責劇本結構、科技類的部分, 夏侯雲姍負責邏輯、情感線的編寫。 “她有八年的舞蹈功底, 也練了好幾年泰拳, 再加上成家班為她設計的武打動作, 表現還是很驚豔的。 ”

從影10年, 半路轉行電影導演的音樂人

提起張立嘉, 在導演行列裡還比較陌生, 其實在拍攝《機器之血》之前, 他還是個音樂人, 1995年創作、製作、演唱單曲《玫瑰情話》、《花飛花夢》, 1998年簽約星藝寶唱片, 獨立擔綱製作人, 出版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愛傾斜》,唱片銷售量達二十二萬張。

1999年二十集偶像劇《明星製造》的故事原創和製片人之一。2000年自己又寫了電視劇《當愛成往事》。2001年給奧運冠軍李小雙、劉璿合作的單曲《打開窗》擔任詞曲、製作人。同年,應萬代行天遊戲公司的遊戲《三國》創作製作其專署推廣曲《天快亮了》。

“做了15年音樂,最後兩張唱片簽在華納,那會整個音樂市場不太景氣,2005年就徹底轉行了。”1998年開始,張立嘉就開始音樂、影視兩手抓,那年他與導演甯浩相識,經常一起拍攝MV和廣告,還組建過工作室。後來寧浩去拍《瘋狂的石頭》,張立嘉也在2007年正式涉足電影。2008年成立龍騰藝都(北京)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

2009年張立嘉籌拍第一部國產3D電影《驚魂平安夜》,任編劇、導演、總製片人。2010年籌備處女電影《押運人》並得到爾冬升的賞識,後因特殊原因擱淺。2011年拍攝電影《給野獸獻花》,任導演、編劇、製片人,獲得觀眾好評和成龍的認可。後來才有機會與成龍接連合作《阿笈摩》和《機器之血》。

談到電影導演身份,張立嘉自認不算是新人了,從1997年到現在已經在這行摸爬滾打了20年,“頭十年基本在玩票,可能跟性格原因有關,不太愛跟圈裡人交往,不喜歡參加聚會類的應酬活動。”但《機器之血》他卻組了一個1000多人的團隊,張立嘉表示這都是喝茶邀請來的,談投資和劇本也是一樣一杯茶一杯可樂直奔主題。聊羅志祥也是,張立嘉約他見面只聊了兩個小時就定了下來。

一方面不善於應酬,一方面又能駕馭1000多人的團隊,擔任製片人又當導演,這樣的張立嘉又是矛盾的。“本星座是巨蟹,上升是獅子,因此他在家裡馬上變成巨蟹男,買菜做飯,收拾屋子做家務,到了工作上表現的就特別獅子座,比較強勢霸道一些。”

票房壓力不大,海外版權暢銷

與12月其他賀歲檔影片一樣,《機器之血》也做了8.8元、9.9元的票補優惠活動。不過因為保底原因,電影一直拖到11月份才確定下來宣發方,確實有點晚。

《機器之血》是成龍繼《十二生肖》後第一部適合國際市場看的國產電影。《機器之血》作為一部科幻動作冒險類電影,加上有成龍,比較適合國外觀眾口味,目前電影已經銷往國外18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全球同步,中國澳門、中國臺灣、韓國、日本等國家也會陸續登陸院線。

電影上映前,《機器之血》已經上了美國權威影片熱評,紐約時代廣場迴圈播放著電影預告片和海報,“因為我們投資方也有澳洲威秀公司,他們負責聯絡海外銷售,國際市場也比較認可成龍,尤其是這種成龍電影少有的題材,且故事也是發生在西方國家。”張立嘉談到,《機器之血》故事題材選擇就是純國際化的,而他的下一部電影《隔離區》也是走科幻動作驚悚路線,目前已經籌備建組。

不過,《機器之血》也面臨著12月市場比較激烈的角逐,同日上映的《妖貓傳》、《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實力也不容小覷,加上前有《芳華》的夾持,後有賀歲檔幾部大片的來臨,想要獲得高票房確實不太容易,目前主要看成片的市場效果。當然,一部電影最終的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獨家對話

首席娛樂官&張立嘉

首席娛樂官: 這部電影應該是成龍感情跟動作的結合吧?

張立嘉:他這次完全沒有喜劇,一個喜劇點也沒有,這次全部羅志祥擔當,我當時定位就是大哥苦,羅志祥逗,歐陽娜娜分裂。

首席娛樂官:作為新人導演,如何一下子請到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這些強明星陣容的?

張立嘉:演員找了一年多,成龍大哥在2012年做電影《給野獸獻花》後就認識了,幾年的相處互相非常瞭解,這部片子他也是監製,自然很默契。找演員方面,大哥也不會干涉,全由我自己來定。小豬很有喜劇天賦,影片裡他也負責搞笑部分,但角色又不想過於單薄,又設置了一個反派的身份,人物是雙面性的。

歐陽娜娜找她當時是想找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角色是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英語要比較流利,娜娜比較符合這個氣質。

首席娛樂官:歐陽娜娜現在爭議挺大的,她跟成龍的對手戲有什麼看點?

張立嘉:她跟大哥演父女,其實這次娜娜表現真的不錯。她自己也跟我講自己經驗不夠,之前很少有導演給她調戲,每天趕進度,入行的時候還不到15歲。不過她也蠻努力的。後來拍每場戲,我都幫她把控,甚至每個小的動作、眼神各種設計我都跟她交流,有場哭戲足足拍了一個下午,她是真的嚎啕大哭,最後哭到收工還在哭。我告訴她,演員不怕醜,再醜對角色都是美的,因為你是在演繹這個人物,你在裡面不叫歐陽娜娜。

首席娛樂官:這部戲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張立嘉:劇本和後期剪輯上都是一個難點吧,觀眾的口味眾口難調。國外影評很少用極端的語言去罵電影,他們大多都有跟著劇組拍戲的經歷,知道拍戲有多不容易。對於好萊塢影片,國內觀眾打分也沒有打太低的,你說蝙蝠俠、鋼鐵俠講述男女主愛情都是很簡單,但是中國觀眾不會找BUG,到了國產電影裡,觀眾就不會那麼寬容了。

首席娛樂官:您現在還會創作歌曲嗎?

張立嘉:《機器之血》的主題曲就是我寫的詞,大哥覺得唱粵語歌傳播率太低,聽的人少還是想唱國語版。沒有人敢改黃霑的詞,他的詞做的真的是滴水不漏,每一個詞都滲透著俠氣、人生的經歷和精華,根本不可能改他的詞。

那我填詞的這版國語,我覺得你說不好也沒問題,拿我比大師黃霑還是很榮幸的。身邊很多人也蠻喜歡這個詞的,我寫的時候也不是即興,表達的也是自己多年的人生感悟!

出版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愛傾斜》,唱片銷售量達二十二萬張。

1999年二十集偶像劇《明星製造》的故事原創和製片人之一。2000年自己又寫了電視劇《當愛成往事》。2001年給奧運冠軍李小雙、劉璿合作的單曲《打開窗》擔任詞曲、製作人。同年,應萬代行天遊戲公司的遊戲《三國》創作製作其專署推廣曲《天快亮了》。

“做了15年音樂,最後兩張唱片簽在華納,那會整個音樂市場不太景氣,2005年就徹底轉行了。”1998年開始,張立嘉就開始音樂、影視兩手抓,那年他與導演甯浩相識,經常一起拍攝MV和廣告,還組建過工作室。後來寧浩去拍《瘋狂的石頭》,張立嘉也在2007年正式涉足電影。2008年成立龍騰藝都(北京)影業投資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

2009年張立嘉籌拍第一部國產3D電影《驚魂平安夜》,任編劇、導演、總製片人。2010年籌備處女電影《押運人》並得到爾冬升的賞識,後因特殊原因擱淺。2011年拍攝電影《給野獸獻花》,任導演、編劇、製片人,獲得觀眾好評和成龍的認可。後來才有機會與成龍接連合作《阿笈摩》和《機器之血》。

談到電影導演身份,張立嘉自認不算是新人了,從1997年到現在已經在這行摸爬滾打了20年,“頭十年基本在玩票,可能跟性格原因有關,不太愛跟圈裡人交往,不喜歡參加聚會類的應酬活動。”但《機器之血》他卻組了一個1000多人的團隊,張立嘉表示這都是喝茶邀請來的,談投資和劇本也是一樣一杯茶一杯可樂直奔主題。聊羅志祥也是,張立嘉約他見面只聊了兩個小時就定了下來。

一方面不善於應酬,一方面又能駕馭1000多人的團隊,擔任製片人又當導演,這樣的張立嘉又是矛盾的。“本星座是巨蟹,上升是獅子,因此他在家裡馬上變成巨蟹男,買菜做飯,收拾屋子做家務,到了工作上表現的就特別獅子座,比較強勢霸道一些。”

票房壓力不大,海外版權暢銷

與12月其他賀歲檔影片一樣,《機器之血》也做了8.8元、9.9元的票補優惠活動。不過因為保底原因,電影一直拖到11月份才確定下來宣發方,確實有點晚。

《機器之血》是成龍繼《十二生肖》後第一部適合國際市場看的國產電影。《機器之血》作為一部科幻動作冒險類電影,加上有成龍,比較適合國外觀眾口味,目前電影已經銷往國外18個國家,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全球同步,中國澳門、中國臺灣、韓國、日本等國家也會陸續登陸院線。

電影上映前,《機器之血》已經上了美國權威影片熱評,紐約時代廣場迴圈播放著電影預告片和海報,“因為我們投資方也有澳洲威秀公司,他們負責聯絡海外銷售,國際市場也比較認可成龍,尤其是這種成龍電影少有的題材,且故事也是發生在西方國家。”張立嘉談到,《機器之血》故事題材選擇就是純國際化的,而他的下一部電影《隔離區》也是走科幻動作驚悚路線,目前已經籌備建組。

不過,《機器之血》也面臨著12月市場比較激烈的角逐,同日上映的《妖貓傳》、《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實力也不容小覷,加上前有《芳華》的夾持,後有賀歲檔幾部大片的來臨,想要獲得高票房確實不太容易,目前主要看成片的市場效果。當然,一部電影最終的成功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獨家對話

首席娛樂官&張立嘉

首席娛樂官: 這部電影應該是成龍感情跟動作的結合吧?

張立嘉:他這次完全沒有喜劇,一個喜劇點也沒有,這次全部羅志祥擔當,我當時定位就是大哥苦,羅志祥逗,歐陽娜娜分裂。

首席娛樂官:作為新人導演,如何一下子請到成龍、羅志祥、歐陽娜娜這些強明星陣容的?

張立嘉:演員找了一年多,成龍大哥在2012年做電影《給野獸獻花》後就認識了,幾年的相處互相非常瞭解,這部片子他也是監製,自然很默契。找演員方面,大哥也不會干涉,全由我自己來定。小豬很有喜劇天賦,影片裡他也負責搞笑部分,但角色又不想過於單薄,又設置了一個反派的身份,人物是雙面性的。

歐陽娜娜找她當時是想找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角色是一個在國外長大的孩子,英語要比較流利,娜娜比較符合這個氣質。

首席娛樂官:歐陽娜娜現在爭議挺大的,她跟成龍的對手戲有什麼看點?

張立嘉:她跟大哥演父女,其實這次娜娜表現真的不錯。她自己也跟我講自己經驗不夠,之前很少有導演給她調戲,每天趕進度,入行的時候還不到15歲。不過她也蠻努力的。後來拍每場戲,我都幫她把控,甚至每個小的動作、眼神各種設計我都跟她交流,有場哭戲足足拍了一個下午,她是真的嚎啕大哭,最後哭到收工還在哭。我告訴她,演員不怕醜,再醜對角色都是美的,因為你是在演繹這個人物,你在裡面不叫歐陽娜娜。

首席娛樂官:這部戲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張立嘉:劇本和後期剪輯上都是一個難點吧,觀眾的口味眾口難調。國外影評很少用極端的語言去罵電影,他們大多都有跟著劇組拍戲的經歷,知道拍戲有多不容易。對於好萊塢影片,國內觀眾打分也沒有打太低的,你說蝙蝠俠、鋼鐵俠講述男女主愛情都是很簡單,但是中國觀眾不會找BUG,到了國產電影裡,觀眾就不會那麼寬容了。

首席娛樂官:您現在還會創作歌曲嗎?

張立嘉:《機器之血》的主題曲就是我寫的詞,大哥覺得唱粵語歌傳播率太低,聽的人少還是想唱國語版。沒有人敢改黃霑的詞,他的詞做的真的是滴水不漏,每一個詞都滲透著俠氣、人生的經歷和精華,根本不可能改他的詞。

那我填詞的這版國語,我覺得你說不好也沒問題,拿我比大師黃霑還是很榮幸的。身邊很多人也蠻喜歡這個詞的,我寫的時候也不是即興,表達的也是自己多年的人生感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