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業集體轉向“大零售” 對公業務貢獻近半廣發銀行異類

全國性銀行中, 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對公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大, 都超過50%, 而廣發銀行比重最低, 僅為27%且全年虧損

文 | 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

一直以來, 對公業務是中國銀行業的業務基石。 儘管近年來各大銀行努力向零售業務轉型, 但公司金融業務依然是各商業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其對銀行營業收入的貢獻度接近一半。

那麼, 在“得零售者得天下”的業界共識下, 銀行這塊昔日老砥柱的發展又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標點財經研究院攜手《投資時報》重磅推出《2017中國銀行業全樣本報告》, 對5家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40家城商行、13家農商行、10家外資行共計80家商業銀行各業務條線資料進行了統計梳理。

從銀行業2016年年報披露的資料來看, 全國性銀行(包括五大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公司金融業務收入在營收中的占比多數仍在四成以上, 更有甚者超過五成。 國有大型銀行在對公信貸規模上佔據絕對優勢, 但增速已相當緩慢, 相反, 中小型銀行在這一業務上仍處於相對迅猛的發展階段。 不過, 與對私業務對比, 公司類貸款規模的增速大多低於個人貸款增速。

營業收入重要來源

在嚴峻的市場環境下, 銀行在對公業務上的開拓日漸艱難, 轉型需求迫切。 在此背景下, 各大銀行將零售業務作為轉型突破口, 紛紛推進“大零售”戰略。

儘管如此, 當前公司金融業務收入依然是銀行營業收入中的一大重要來源。 以全國性銀行為例, 在5家國有行和12家股份制銀行中, 剔除5家未披露相關資料的銀行後, 2016年公司金融業務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整體占比達到46.2%, 幾乎占去一半。

占比最高的是平安銀行。 該行通過整合公司、投行與資金同業業務, 重構大對公板塊, 其2016年包括對公及同業業務在內的批發金融業務收入為693.58億元, 在營業收入中的比重高達64.39%, 利潤占比則約51%。 至2016 年末, 平安銀行公司客戶42.2萬戶, 其中有效客戶9.18萬戶,

有效結算客戶2.37萬戶、較年初增長10.7%。

其次是中信銀行, 2016年公司銀行業務收入為856.39億元, 占營業收入的55.7%。 中信銀行客戶重點定位于“大行業、大客戶、大專案和高端客戶”, 並拓展依附於大行業、大客戶、大專案業務鏈條上的中小企業, 構建全產業鏈的中小企業客戶經營模式, 以大公司業務促進中小企業業務。 截至2016年末, 該行對公客戶總數58.99萬戶, 同比增長6.50%。

浙商銀行的占比也在五成以上, 179.11億元的公司銀行業務收入占去了營業收入的53.22%。 至2016年末, 該行公司客戶數近5.55萬戶, 同比增長23.96%。

占比超過45%的還包括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和民生銀行。 其中交通銀行2016年公司金融業務收入952.37億元, 占營業收入的49.31%, 在五大國有行中領先。

該行2016年公司金融業務實現利潤總額439.94億元, 境內行對公客戶總數較去年初增長9.96%。

光大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占比均在40%-45%之間, 分別為44.93%、43.46%、40.27%。

公司銀行業務收入占比低於四成的全國性銀行只有廣發銀行一家。 該行2016年公司銀行業務收入為149.4億元, 占營業收入的27.01%。 從利潤總額來看, 其公司銀行業務收入全年虧損83.27億元, 個人銀行及信用卡業務已成為最大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不少城商行的營收及利潤同樣倚重于公司金融業務。 如北京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474.56億元、222.98億元, 其中來自公司銀行業務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312.4億元、170.12億元, 占比高達65.83%、76.29%。 江蘇銀行2016年營業收入為313.59億元, 其中210.57億元來自公司金融業務, 占比達67.15%。

中小銀行勢頭更猛

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目前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手段。而在銀行信貸規模中,對公信貸依然是大頭。

從2016年末公司類貸款及墊款這一指標來看,若不將票據貼現考慮在內,國有大行在規模上優勢明顯,但增速較低。五大國有行規模均在2.5萬億元以上,其中工商銀行以8.14萬億元遙遙領先,中國銀行以6.27萬億元緊隨其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規模亦均在5萬億元以上,而交通銀行為2.79萬億元。在增速上,交通銀行相對較高,為6.85%。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增長3.45%、2.7%和1.51%,農業銀行則略有縮水,下降0.2%。

相比之下,股份制銀行公司類貸款及墊款規模稍遜,但增速上略勝一籌。在12家納入統計的股份制銀行中,2016年末公司類貸款及墊款餘額超過萬億元的有6家,由高至低依次為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而規模在4000億元以下的有3家,其中恒豐銀行為3645.98億元,浙商銀行為3532億元,渤海銀行以2682.68億元墊底。不過,這3家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在這一業務上的增長相當之快,增速分別為34.19%、45.66%、29.94%。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的增速亦達到10%以上,遠高於國有行的增速。

城商行在對公信貸業務的擴張上也較為迅速,規模增速超過10%乃至20%的不在少數。其中九江銀行同比增長37.47%,貴陽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寧波銀行的增速也均超過30%。

對公貸款增速低於個人貸款

在銀行將業務重心轉向零售業務的過程中,公司類貸款增速已逐漸落後於個人貸款的增速。17家全國性銀行2016年公司類貸款餘額增幅平均為12.47%,而個人貸款餘額增幅平均達到29.41%。

將2016年公司類貸款餘額增幅與個人貸款餘額增幅作對比,17家全國性銀行中,浦發銀行二者之間的差距最為懸殊。該行2016年末個人貸款餘額同比大增65.2%,而不含貼現的企業貸款餘額增幅為8.47%,二者相差超過56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末,浦發銀行公司客戶數為125.58 萬戶,較上年末增加9.92萬戶,增長8.58%,而個人客戶數增幅為16.1%。

渤海銀行的差距也較大。儘管其公司貸款增幅也有近三成之高,但依然低於個人貸款增幅近49個百分點。

而同為對公業務,公司貸款增幅整體上也要低於公司存款增幅。17家全國性銀行2016年公司類存款餘額平均增幅為14.73%,高於貸款平均增幅2.26個百分點。不過,不同銀行間分化較為明顯,渤海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公司類貸款增幅高於存款增幅,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恒豐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以及農業銀行則相反。

占比達67.15%。

中小銀行勢頭更猛

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目前商業銀行的主要盈利手段。而在銀行信貸規模中,對公信貸依然是大頭。

從2016年末公司類貸款及墊款這一指標來看,若不將票據貼現考慮在內,國有大行在規模上優勢明顯,但增速較低。五大國有行規模均在2.5萬億元以上,其中工商銀行以8.14萬億元遙遙領先,中國銀行以6.27萬億元緊隨其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規模亦均在5萬億元以上,而交通銀行為2.79萬億元。在增速上,交通銀行相對較高,為6.85%。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分別增長3.45%、2.7%和1.51%,農業銀行則略有縮水,下降0.2%。

相比之下,股份制銀行公司類貸款及墊款規模稍遜,但增速上略勝一籌。在12家納入統計的股份制銀行中,2016年末公司類貸款及墊款餘額超過萬億元的有6家,由高至低依次為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和光大銀行。而規模在4000億元以下的有3家,其中恒豐銀行為3645.98億元,浙商銀行為3532億元,渤海銀行以2682.68億元墊底。不過,這3家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在這一業務上的增長相當之快,增速分別為34.19%、45.66%、29.94%。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的增速亦達到10%以上,遠高於國有行的增速。

城商行在對公信貸業務的擴張上也較為迅速,規模增速超過10%乃至20%的不在少數。其中九江銀行同比增長37.47%,貴陽銀行、廈門國際銀行、寧波銀行的增速也均超過30%。

對公貸款增速低於個人貸款

在銀行將業務重心轉向零售業務的過程中,公司類貸款增速已逐漸落後於個人貸款的增速。17家全國性銀行2016年公司類貸款餘額增幅平均為12.47%,而個人貸款餘額增幅平均達到29.41%。

將2016年公司類貸款餘額增幅與個人貸款餘額增幅作對比,17家全國性銀行中,浦發銀行二者之間的差距最為懸殊。該行2016年末個人貸款餘額同比大增65.2%,而不含貼現的企業貸款餘額增幅為8.47%,二者相差超過56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末,浦發銀行公司客戶數為125.58 萬戶,較上年末增加9.92萬戶,增長8.58%,而個人客戶數增幅為16.1%。

渤海銀行的差距也較大。儘管其公司貸款增幅也有近三成之高,但依然低於個人貸款增幅近49個百分點。

而同為對公業務,公司貸款增幅整體上也要低於公司存款增幅。17家全國性銀行2016年公司類存款餘額平均增幅為14.73%,高於貸款平均增幅2.26個百分點。不過,不同銀行間分化較為明顯,渤海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廣發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公司類貸款增幅高於存款增幅,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恒豐銀行、中信銀行、建設銀行以及農業銀行則相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