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迪普科技營收上攻乏力利潤神奇扭虧 稅收優惠竟是關鍵

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的特點為增速連續三年下滑的主營業務收入再添不確定性, 增值稅退稅收入彌補利潤虧損恐非長久之計

文 | 《投資時報》實習記者 劉晶

有槍的地方自然有盾, 從古羅馬武士到現在沉浸於互聯網的年輕人, 都很清楚這一守恆定律。

全球範圍內的網路威脅正在不斷增加, 2013年曝光的“棱鏡門”事件、“RSA後門”事件、2017年爆發的新型“蠕蟲式”勒索軟體WannaCry、Bad Rabbit……一系列重大安全事件的發生已引起各界對資訊安全的廣泛關注。 資訊安全行業在市場需求不斷擴大以及國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 也得到快速發展, 以經營網路安全產品為主營業務的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迪普科技”)自然希望自己成為這股潮流中的幸運兒。

2017年6月, 該公司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申報稿, 擬赴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不低於4001萬股, 計畫募集資金4.63萬元,

分別用於安全威脅態勢感知平臺項目、新一代高性能雲計算資料中心安全平臺項目、新一代高性能應用交付平臺專案和網路安全產品及相關軟體發展基地專案。

招股書顯示, 該公司專注于網路安全和應用交付領域, 主營業務包括網路安全產品、應用交付產品、基礎網路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為使用者提供相關專業服務。 在運營商用戶中, 該公司的防火牆、入侵防禦、異常流量清洗、應用交付平臺等產品多年入圍三大運營商的集中採購名單。

雖然該公司在業內擁有不錯的口碑, 但增速放緩的主營收入、依靠稅收優惠政策方才扭虧的利潤總額, 卻使其真實盈利能力遭到質疑。 此外, 居高不下的期間費用也成為其營業利潤連續三年為負的導火索之一。

主營收入增速下滑且分佈不均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下稱“報告期各期”), 迪普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3.21億元、4.51億元和5.32億元。 雖然總體保持增長趨勢, 但請注意, 該公司期內主營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6.54%、40.15%和18.02%, 呈明顯下滑趨勢。

該公司亦在招股書中提示, 如果未來出現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需求萎縮、重要客戶流失或經營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 或者公司不能鞏固和提升市場競爭優勢、跟不上產品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市場開拓能力不足、募集資金投資專案的實施達不到預期效果, 該公司業績增長速度將可能進一步降低, 並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

此外, 由於資訊安全行業的客戶大部分集中于電信運營商、政府、金融、電力能源、教育、醫療等領域,

而這些客戶通常實行預算管理制度和集中採購制度, 即在上半年審批當年的年度預算和固定資產投資計畫, 在年中或下半年安排設備招標採購, 設備交貨、安裝、調試和驗收則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

受制本行業明顯的季節性銷售特徵, 迪普科技的銷售收入在上、下半年亦呈現出不均衡性。 從該公司各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占全年的比重來看, 報告期各期該公司下半年營業收入占比均顯著高於上半年, 分別為67.49%、64.01%和55.66%;營業收入呈現的季節性特徵導致公司利潤也呈季節性分佈, 近三年該公司下半年淨利潤占比分別達到416.27%、98.56%和60.82%。

招股書亦對該風險進行了披露,

其稱由於費用在年度內較為均衡地發生, 而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因此可能造成上半年淨利潤低於全年的50%的情況。 同時, 營業收入在全年實現的不均衡性, 可能對該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增值稅退稅收入拯救負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 報告期各期迪普科技的營業利潤均為負值, 分別為-2301.33萬元、-4311.98萬元和-1627.24萬元, 但其利潤總額卻分別達到了1047.97萬元、631.47萬元和3843.45萬元, 雖波動較大但卻均為盈利狀態。

招股書稱, 營業利潤與利潤總額差距懸殊主要是受到營業外收支淨額的影響。 從具體資料來看, 該公司報告期各期的營業外收入分別為3392.95萬元、5002.74萬元和5509.13萬元, 其中軟體產品增值稅退稅收入的貢獻不小, 分別達到2292.11萬元、3191.19萬元和4402.62萬元。由此可見,若無增值稅退稅收入的幫襯,該公司在報告期各期的盈利情況並不樂觀,連續三年虧損的尷尬局面將成為IPO的棘手難題。

此外,迪普科技在報告期各期還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和高新技術企業財政補貼。資料顯示,該公司剔除增值稅退稅後由政府補助形成的營業外收入也分別達到了1036.59萬元、1771.80萬元和1037.53萬元。

招股書表示,迪普科技享受的增值稅退稅與主營業務直接相關,符合相關行業和公司實際情況。在現有政策及行業背景下,增值稅退稅政策具有一定可持續性。但其同時也對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風險進行了提示,該公司稱如果政府對公司所處行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政策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才是未來發展的真正源動力。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一直高度重視資訊安全產業的發展,對軟體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及財政補貼政策的目的是為企業減負,鼓勵企業積極投入研發,促進行業發展。從招股書資料來看,該公司報告期各期投入的研發費用確實逐年增加,分別為9985.93萬元、12732.31萬元和13404.59萬元。但研發費用增速與營業收入的增速相比還是略遜一籌,而且報告期各期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30.68%、28.11%和25.17%。

期間費用率高於同業水準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各期,該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2.36億元、3.43億元和3.6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2.61%、75.69%和69.23%,這一占比較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高出不少,後者報告期各期占比分別僅為49.84%、46.47%和45.11%。

記者查閱該公司招股書發現,該公司期間費用主要由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組成,二者合計占到九成以上。其中銷售費用在各期分別為1.22億元、1.44億元和1.63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7.52%、31.76%和30.69%,而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分別為23.82%、21.46%和21.45%。招股書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公司處於發展上升階段,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但銷售區域廣闊,客戶較為分散,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27家辦事處,銷售人員的薪酬和辦事處租賃費用均較高,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此外,迪普科技管理費用在報告期各期分別為1.12億元、1.97億元和2.03億元,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4.39%、43.53%和38.17%,而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分別僅為27.05%、25.87%和24.08%。從招股書披露的資訊來看,一方面該公司為了增強研發實力,研發人員數量和薪酬有一定的增長;另一方面,該公司為了提高公司人員穩定性,于2015年和2016年對骨幹員工進行了股權激勵,分別確認了5572.67萬元和5001.83萬元股份支付費用,導致管理費用增加。

迪普科技表示,未來幾年內,為了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其將繼續增加研發和銷售投入,在可預見的未來上述費用仍是影響期間費用的主要因素,並可能持續增加。同時,招股書稱這些投入給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品牌價值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所帶來的提升效應將會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逐步顯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期間費用投入與效益產生之間會有時間差,若短期內大規模投入未能產生預期效益,則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分別達到2292.11萬元、3191.19萬元和4402.62萬元。由此可見,若無增值稅退稅收入的幫襯,該公司在報告期各期的盈利情況並不樂觀,連續三年虧損的尷尬局面將成為IPO的棘手難題。

此外,迪普科技在報告期各期還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和高新技術企業財政補貼。資料顯示,該公司剔除增值稅退稅後由政府補助形成的營業外收入也分別達到了1036.59萬元、1771.80萬元和1037.53萬元。

招股書表示,迪普科技享受的增值稅退稅與主營業務直接相關,符合相關行業和公司實際情況。在現有政策及行業背景下,增值稅退稅政策具有一定可持續性。但其同時也對稅收優惠政策變化風險進行了提示,該公司稱如果政府對公司所處行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的扶持政策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才是未來發展的真正源動力。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一直高度重視資訊安全產業的發展,對軟體企業實行稅收優惠及財政補貼政策的目的是為企業減負,鼓勵企業積極投入研發,促進行業發展。從招股書資料來看,該公司報告期各期投入的研發費用確實逐年增加,分別為9985.93萬元、12732.31萬元和13404.59萬元。但研發費用增速與營業收入的增速相比還是略遜一籌,而且報告期各期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趨勢,分別為30.68%、28.11%和25.17%。

期間費用率高於同業水準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各期,該公司期間費用分別為2.36億元、3.43億元和3.6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2.61%、75.69%和69.23%,這一占比較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高出不少,後者報告期各期占比分別僅為49.84%、46.47%和45.11%。

記者查閱該公司招股書發現,該公司期間費用主要由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組成,二者合計占到九成以上。其中銷售費用在各期分別為1.22億元、1.44億元和1.63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37.52%、31.76%和30.69%,而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分別為23.82%、21.46%和21.45%。招股書解釋稱,這主要是由於公司處於發展上升階段,業務規模相對較小,但銷售區域廣闊,客戶較為分散,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27家辦事處,銷售人員的薪酬和辦事處租賃費用均較高,導致銷售費用增加。

此外,迪普科技管理費用在報告期各期分別為1.12億元、1.97億元和2.03億元,管理費用率分別為34.39%、43.53%和38.17%,而7家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則分別僅為27.05%、25.87%和24.08%。從招股書披露的資訊來看,一方面該公司為了增強研發實力,研發人員數量和薪酬有一定的增長;另一方面,該公司為了提高公司人員穩定性,于2015年和2016年對骨幹員工進行了股權激勵,分別確認了5572.67萬元和5001.83萬元股份支付費用,導致管理費用增加。

迪普科技表示,未來幾年內,為了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競爭優勢,其將繼續增加研發和銷售投入,在可預見的未來上述費用仍是影響期間費用的主要因素,並可能持續增加。同時,招股書稱這些投入給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品牌價值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所帶來的提升效應將會在未來一定時間內逐步顯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期間費用投入與效益產生之間會有時間差,若短期內大規模投入未能產生預期效益,則該公司的經營業績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