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北京電影節展映的這部電影,看完沒哭,但卻深深觸動了我!

一年之中在影院放映的上百部影片裡, 我們看慣了打打殺殺和情情愛愛, 我們也看慣了天馬行空的劇情和高科技拍攝手法, 我們享受在電影中探索人性與找尋自我的過程,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 我們卻很少能透過電影本身洞察嚴肅的社會問題, 或關注到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2010年溫情細膩的《海洋天堂》讓我們關注到孤獨症患者人群, 2014年講述拐賣兒童問題的《親愛的》賺足了國民眼淚, 而最近入圍第七屆北京電影節“華語力量”展映單元的《喜禾》成功將劇角君的注意力引到自閉症兒童這個群體上。

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之前已經接到了16個國際電影節的邀請。 不得不說, 這次在北京電影節上的亮相是一個獨特的亮點。

什麼是自閉症?不誇張的說, 可能大部分人對它的認知還停留在字面意思, 以為自閉症就是自我封閉、性格冷漠、不愛說話,

而已。

自閉症是後天形成的嗎?不是, 它只能通過遺傳獲得。

自閉症是精神疾病嗎?不是, 它只是一種行為障礙, 患者會缺乏社交與互動能力, 同時做出刻板重複的行為。

自閉症能被治癒嗎?不能, 它會持續伴隨一生, 只有可能症狀會有所變化或減輕。

自閉症患者是不是會有特殊天賦?不一定, 只是概率比常人高, 比如我們熟知的自閉症天才有牛頓、愛因斯坦、莫札特, 安徒生等。

曾有人這樣描述自閉症孩子:

就像天上的星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樣, 他們不聾, 卻對聲響充耳不聞;他們不盲, 卻對周圍人和物視而不見;他們不啞, 卻不知該如何開口說話。 他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星星的孩子。

這一次, 導演張唯把這些星星的孩子拍進了他的新片《喜禾》中,

而這並不是他第一次把電影鏡頭聚焦到社會邊緣人群。

2014年張唯拍攝的《打工老闆》就將鏡頭對準了“血汗工人”和“黑心老闆”, 講述了一名打工仔翻身做老闆後, 為了維護自己的事業與生活, 與企業工人一同面對的種種風險與考驗。

男主姚安濂也憑藉此片獲得了加拿大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男演員”。

該片豆瓣評分7.9, 有影迷評論說:“這部片子寫實得讓人心碎。 ”

2010年全球金融風暴後, 中國製造業正處在艱難轉型期。 電影從人性的角度, 把一個小企業老闆既懷揣著事業理想和民族榮譽感, 又因工廠收益慘澹而不得不壓榨工人勞動力的矛盾性刻畫得淋漓盡致。

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 導演張唯能始終如一地在作品中灌注他強烈的社會意識, 實在是令人敬佩。

《喜禾》是他的第四部長篇電影, 據說為了這個項目, 他籌備了八年之久。

起初反反復複修改劇本, 但一直都不滿意, 直到2012年9月, 他看到深圳19位家長聯名寫信要求校方清退一名自閉症學生離開校園的新聞。

這則轟動全國的新聞事件, 讓導演張唯在深受觸動之餘, 也獲得了創作靈感。 他決定把這個真實故事還原到自己的新作品中。

電影講述了一個患有自閉症的9歲兒童喜禾在母親田琳的堅持下到普通學校上學卻遭遇種種阻撓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就描繪了很多喜禾在學校裡會做出的“另類”行為,比如上課突然大叫、掀桌子,比如美術課上突然闖入其他班級教室,比如直接站在教室外小便,等等。

雖然學校最初也是出於同情和尊重而同意喜禾在校就讀,但是每當喜禾做出上述行為時,老師和同學都控制不了喜禾,也不知道怎麼引導他,結果就導致,他的行為勢必會對其他同學造成干擾和傷害。

喜禾被學校要求退學的導火索就是他惡意咬傷了同學丁丁的手。

丁丁媽媽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不接受田琳的道歉,反倒憤怒的質問校長:

為什麼要讓精神不正常的孩子到學校來上課?

在丁丁媽媽的“帶頭”下,其他家長也一起加入了“抵制喜禾來校上課”的行列。

迫于家長們的施壓,校長不得已做出了勸退喜禾的行為。

然而退學在家的喜禾卻一心念著學校,他甚至一聲不吭地沖出家門自己坐地鐵去學校,這個行為差點嚇壞了田琳,但也讓她意識到喜禾是真的很喜歡上學。

田琳跟喜禾爸爸說,即便是辭職陪讀,也一定要讓喜禾在普通學校上學。

於是她拎著禮品,讓喜禾舉著請願牌,挨家挨戶上門找學生家長說情,希望他們在“同意喜禾繼續上學的請願書”上簽字。

可是,卻換來了無數冷眼相待。

求路無門之時,田琳只好再次向校長求情,幾番說情之後,校長終於同意以“隨班就讀”的形式讓喜禾繼續上學。

可這時候,學生家長們又十分不友好的出現了,仿佛在他們眼裡,喜禾母子就像隨時會危害他們孩子的定時炸彈。

丁丁媽媽近乎哀求地說:

這個城市有這麼多學校,你就換一個學校吧,我求求你了!

田琳面對家長們的集體反對,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你們就這麼容不下一個自閉症孩子嗎,他只需要一張課桌而已!

被逼無奈之下,田琳決定開始每日在地鐵裡給喜禾上課,可能在喜禾的認知裡,坐地鐵就象徵著“去學校”,由此就能滿足他想上學的願望。

然而此行此舉被網友拍下放到網路上後,迅速引來了全民關注,甚至還被媒體爭相報導。

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自閉症兒童喜禾被退學的事件,也終於有人肯站出來替他們聲張正義,爭取合理權益。

影片中,有人義正言辭地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取決於弱勢群體的權益是否得到尊重和保障。

最終在社會各方人士的聲援下,喜禾母子得到了上學幫助。

有人問導演張唯為什麼要創作《喜禾》,他說:

真實性、合理性和戲劇性是這個電影故事觸動我的三個亮點。

所謂真實性,是電影幾乎把2012年的那則新聞事件發生時的對話全都還原了,比如田琳和校長、家長們的對話。

電影名字也來源於另一個真實的自閉症兒童,他的爸爸曾經給他出了本書叫《爸爸愛喜禾》,使得這個孩子一下子“聲名鵲起”,知名度頗高。

所謂戲劇性,是導演除了安排喜禾母子這條主線,還講述了另一位自閉症兒童和他的奶奶,可是年邁的奶奶最終無法抵抗來自社會的壓力,選擇了和孩子一起自殺。他們的故事註定是個社會悲劇。

此外,電影還講述了田琳堅決不答應她丈夫關於再生一個孩子,以後也好照顧喜禾的建議,而這背後卻隱藏著田琳與自己母親和哥哥的“種種恩怨”。

導演張唯在他看似平實的敘事風格下,以母愛視角切入,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引發出令人深思的巨大社會問題。

劇角君認為,這部影片傳遞的社會意義要遠大於電影本身。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部影片,並不是想站在世界中心呼籲愛,也不是刻意抒發悲天憫人的情懷,只是當你見識過電影中的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以及學校、家長對他們的刻薄與不包容後,倘若以後遇到自閉症人群時,你或許就能多一份善意的理解。

正如影片末尾,田琳說:

我希望這個社會的正常人能接受我的喜禾,有一天看到他時,大家不要側目而視,只要給他一個友善的微笑,就夠了。

劇角君還瞭解到,影片計畫於今年中旬上映,今天下午會在藍色港灣進行北京電影節展映,幸運買到票的你就好好欣賞吧。

文章轉載授權請到後臺留言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影片一開始就描繪了很多喜禾在學校裡會做出的“另類”行為,比如上課突然大叫、掀桌子,比如美術課上突然闖入其他班級教室,比如直接站在教室外小便,等等。

雖然學校最初也是出於同情和尊重而同意喜禾在校就讀,但是每當喜禾做出上述行為時,老師和同學都控制不了喜禾,也不知道怎麼引導他,結果就導致,他的行為勢必會對其他同學造成干擾和傷害。

喜禾被學校要求退學的導火索就是他惡意咬傷了同學丁丁的手。

丁丁媽媽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不接受田琳的道歉,反倒憤怒的質問校長:

為什麼要讓精神不正常的孩子到學校來上課?

在丁丁媽媽的“帶頭”下,其他家長也一起加入了“抵制喜禾來校上課”的行列。

迫于家長們的施壓,校長不得已做出了勸退喜禾的行為。

然而退學在家的喜禾卻一心念著學校,他甚至一聲不吭地沖出家門自己坐地鐵去學校,這個行為差點嚇壞了田琳,但也讓她意識到喜禾是真的很喜歡上學。

田琳跟喜禾爸爸說,即便是辭職陪讀,也一定要讓喜禾在普通學校上學。

於是她拎著禮品,讓喜禾舉著請願牌,挨家挨戶上門找學生家長說情,希望他們在“同意喜禾繼續上學的請願書”上簽字。

可是,卻換來了無數冷眼相待。

求路無門之時,田琳只好再次向校長求情,幾番說情之後,校長終於同意以“隨班就讀”的形式讓喜禾繼續上學。

可這時候,學生家長們又十分不友好的出現了,仿佛在他們眼裡,喜禾母子就像隨時會危害他們孩子的定時炸彈。

丁丁媽媽近乎哀求地說:

這個城市有這麼多學校,你就換一個學校吧,我求求你了!

田琳面對家長們的集體反對,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你們就這麼容不下一個自閉症孩子嗎,他只需要一張課桌而已!

被逼無奈之下,田琳決定開始每日在地鐵裡給喜禾上課,可能在喜禾的認知裡,坐地鐵就象徵著“去學校”,由此就能滿足他想上學的願望。

然而此行此舉被網友拍下放到網路上後,迅速引來了全民關注,甚至還被媒體爭相報導。

一時間,所有人都知道了自閉症兒童喜禾被退學的事件,也終於有人肯站出來替他們聲張正義,爭取合理權益。

影片中,有人義正言辭地說: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取決於弱勢群體的權益是否得到尊重和保障。

最終在社會各方人士的聲援下,喜禾母子得到了上學幫助。

有人問導演張唯為什麼要創作《喜禾》,他說:

真實性、合理性和戲劇性是這個電影故事觸動我的三個亮點。

所謂真實性,是電影幾乎把2012年的那則新聞事件發生時的對話全都還原了,比如田琳和校長、家長們的對話。

電影名字也來源於另一個真實的自閉症兒童,他的爸爸曾經給他出了本書叫《爸爸愛喜禾》,使得這個孩子一下子“聲名鵲起”,知名度頗高。

所謂戲劇性,是導演除了安排喜禾母子這條主線,還講述了另一位自閉症兒童和他的奶奶,可是年邁的奶奶最終無法抵抗來自社會的壓力,選擇了和孩子一起自殺。他們的故事註定是個社會悲劇。

此外,電影還講述了田琳堅決不答應她丈夫關於再生一個孩子,以後也好照顧喜禾的建議,而這背後卻隱藏著田琳與自己母親和哥哥的“種種恩怨”。

導演張唯在他看似平實的敘事風格下,以母愛視角切入,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引發出令人深思的巨大社會問題。

劇角君認為,這部影片傳遞的社會意義要遠大於電影本身。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部影片,並不是想站在世界中心呼籲愛,也不是刻意抒發悲天憫人的情懷,只是當你見識過電影中的母親為孩子所做的一切,以及學校、家長對他們的刻薄與不包容後,倘若以後遇到自閉症人群時,你或許就能多一份善意的理解。

正如影片末尾,田琳說:

我希望這個社會的正常人能接受我的喜禾,有一天看到他時,大家不要側目而視,只要給他一個友善的微笑,就夠了。

劇角君還瞭解到,影片計畫於今年中旬上映,今天下午會在藍色港灣進行北京電影節展映,幸運買到票的你就好好欣賞吧。

文章轉載授權請到後臺留言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