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2018年醫藥股投資展望和重點企業快評!

回首2017 , 醫療健康行業新政策新變化 , 風起雲湧 , 層出不窮 。 展望2018 , 行業政策推進力度持續高於預期 , 估值依然是歷史較低水準 , 基金配置也是低位元 , 因此對於醫藥健康行業醫藥B(SZ150131)給予跑贏大市的預期 。 然而 , 細看子行業 , 發展的情況還是各不相同 , 在此逐一做個點評: 醫藥工業

1. 化學藥 加碼! 新特藥支援力度超強 , 新藥審批加速 。 2017年可以說是仿製藥品質與療效 一致性評價的加速年 , 2018年會有更多的新藥 , 特藥上市 。 因此 , 板塊的邏輯在悄然的發生變化 。 過去幾年 , 藥品特別是輔助藥品一直受到降價 , 控費 , 兩票制的壓力 ,

後續這些情況依然存在 , 但是市場的眼光會逐步轉向有強大研發能力的醫藥企業 。 在2017年 , 恒瑞醫藥 , 複星醫藥已經大放異彩 。 在新的一年 , 雙鷺藥業(SZ002038) , 信立泰等二線實力企業會被市場重新認識 。 回避老品種和以往靠“銷售能力”較強的企業 。 評估關鍵在於產品力而非銷售力 。

2. 中藥 回避 政策鼓勵中醫藥產業 , 甚至走向世界 。 傳統行業 , 缺乏新故事 。 注射液一致性評價 , 更是要斷了很多藥企的命根 。

3. 器械 承壓 IVD體外診斷依然是朝陽行業 , 但不利因素在於在藥品後 , 器械也加入兩票制的隊伍 , 採購平臺和醫聯體也不斷擠壓傳統器械企業的獲利能力 。 自下而上看吧 。

4. 血製品 關注 短期有進口因素 , 但是長期供求關係依然緊張 ,

行業准入嚴格 。 天壇生物200億市值長線低估 。

5. 疫苗 中性 主要關注新產品開發和上市進度 , 如類似今年的HPV的獲批上市
6. 其它藥品 放射性藥品 , 動物保健 , 市值相對較小 , 自下而上

7. 輔助性企業 CRO研發支持企業 關注 一致性評價和加速評審情況下最受益的賣鏟子公司 - 泰格醫藥

8. 原料藥 以往看點是環保 , 投資邏輯是如果能夠向華海藥業一樣從原料藥走向仿製藥 , 在今天的大環境下回有超額溢價 。

9. 藥品機械 小心行業政策的影響 , 如山東藥玻會不會受受衝擊的限制低硼矽玻璃和鈉鈣玻璃使用的衝擊? 藥品流通

10. 商業流通企業集中度提高毫無疑問 , 利好行業龍頭 , 如上海醫藥

11. CSO銷售企業 先看學術行銷能力 , 而不是以往的進院能力 。

再看品種 。

12. 零售同樣值得期待 , 主要發展動力來自於龍頭企業的市場集中度提升 。 買組合 。 一心堂+老百姓+益豐藥房 醫療服務

13.體檢 體檢是入口 , 但是現在市場環境風險偏好還是那麼高嗎? 美年健康568億需要多少業績支撐?

14.醫院 全科不如專科 。 從規模上看通策醫療比愛爾眼科更有優勢 。

15. 協力廠商檢測 是增速最高的子行業 。 分級診療落實超預期 , 大大利好協力廠商檢測行業 。 迪安診斷(SZ300244) 迪安診斷已經連續8年營收利潤雙雙超過3成 , 2018年 , 也沒有意外 。 其它(互聯網醫療 , 福利管理 , 保險 , 醫療軟體 , 醫院工程 etc)) 互聯網醫療

16. 萬東醫療 AI讀片 - 這個比較有想像力 , 但業績釋放是長期過程 , 此外互聯網醫藥主力在騰訊系 。

17 . 朗瑪資訊 互聯網+醫院+流通形成閉環 ,

雖然目前8成業務收入來自藥品商業 , 但是逐步由虛入實 , 不到百億的價格不貴 , 值得長期關注 。

18. 醫藥電商 由於政策因素 , 幾乎團滅 , 可惜了太安堂 , 阿裡健康 。

19. 醫院工程 和佳股份什麼時候結算工程款呢?不過新建和改造醫院需求確實很高 。

20. PBM 海虹控股改換門庭後確實很給力 , 但是業務不是靠PPT , 需要實打實兌現 。

21. 商業保險 很有機會 , 從健康險種來看來自於滲透率提高 , 政策推動個人商業險補充醫保 , 也來自於大資料的精准投放 。 保險是好行業 。 中國平安 , 新華保險 , 中國人壽

22. 醫療軟體 醫藥健康行業資料非常有價值 , 也沒有得到過規範化處理 , 更談不上分析整合 , 由於進院門檻高是大資料時代相對落後的行業 。

衛甯健康 , 創業軟體!(作者:山哥哥gog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