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安慶創新發展綜述

近年來, 創新引領發展, 在一系列安慶實踐中生動演繹。 從創新強市的提出, 到與先發地區等高對接, 從制度創新的推進到五大發展行動計畫實施, 從全面創新的系統謀劃到科技創新的鼎力支援, 創新已然成為安慶發展的主線, 一項項衝破藩籬的首創之舉, 一次次革故鼎新的落地實招, 一回回激發潛力的調整重組, 不斷釋放出提速發展的新動能。

江淮汽車安慶分公司新能源汽車生產線。 安慶日報 記者 江勝 攝

邁進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 續寫新篇章。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

創新持續推動安慶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創新環境持續優化、創新平臺不斷拓展、創新人才高度集聚、創新主體更加凸顯、高新產業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已成為安慶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強大引擎和不竭動力。

理念先行頂層設計

制度創新促進發展

堅持理念先行、謀定後動, 厚植創新發展的根基。

安慶市五大發展行動計畫及2017年實施方案、2018年實施方案相繼出臺。

築夢新區聚焦專業化園區發展探索後發地區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四新”經濟蓬勃發展。

新時代要有新理念, 新時代要有新思想, 新時代要有新戰略。

2016年9月, 市委書記魏曉明在市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上提出:構建產業新體系,

打贏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深入實施調轉促行動, 加快構建結構佈局優、創新能力強、開放程度高、更加可持續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2017年初兩會上, 市長陳冰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系統創新, 做足主導產業壯鏈、補鏈、延鏈文章, 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爭做全省“四新”產業發展示範市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市。

堅持新發展理念, 是新時代的召喚, 是追求更高品質、更好效益發展的內在必然。

近年來, 安慶市更重頂層設計, 堅持理念先行、謀定後動, 厚植創新發展的根基。

2016年, 市四大班子領導率市直、三區、經開區、高新區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百余人,

分成5個團, 向東出發, 奔赴江蘇、浙江、上海考察學習, 足跡遍佈嘉定新城、浦東新區、蘇州、太倉、張家港、衢州、南京、江陰、紹興、湖州等地。

一年後, 安慶市黨政代表團再次啟程, 赴西部重慶市、貴州省貴安新區、貴陽市考察“四新經濟”發展。

“東張西望”, 學思研悟, 在對比中深謀遠慮, 在反思中渴求突破。

對照先進, 醍醐灌頂。 我市相繼出臺安慶市五大發展行動計畫及2017年實施方案、2018年實施方案。

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圍繞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和手段創新。 ”

聚焦專業化園區發展探索後發地區創新發展的新模式, 築夢新區橫空出世。 築夢新區以“四新經濟”為主攻方向, 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總部經濟+產業基地”梯級發展新體系,

努力建成中西部地區創新發展示範區。

“先行先試, 全面創新改革, 用七級雇員制創新人事制度, 用綜合金融服務培育總部經濟, 用新技術全覆蓋支持全境產業發展, 用人才專項基金引領形成人才高地, 用保姆式服務提供最優發展環境。 ”築夢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查盛生介紹。 實行小機構、大服務, 不設政府職能部門;運用金融手段, 設立50億元產業基金、50億元招商基金, 設立20億元孵化基金……一些列新舉措令人眼前一亮。

開園以來, 築夢新區招商呈現精准、高端、快速可喜發展態勢, 德國工業4.0智慧製造實訓基地-安慶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阿裡巴巴跨境電商平臺-安徽金槍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等近100家企業入駐新區,

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2個, 億元以上項目9個。 與此同時, 一大批項目正在迅速洽談推進, 有望近期落戶新區, 新區創業生態正在形成, “四新”經濟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激發活力

產業轉型佈局高端

實施政產學研合作, 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 我市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35所名校名所建立合作關係, 建成實體研究院100余家、院士工作站6家, 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0餘個。

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8.1%

安慶江淮新能源汽車今年前11月產量達到2.5萬輛, 10月份單車型上牌量全國第三。

“科技是國之利器, 國家賴之以強, 企業賴之以贏, 人民生活賴之以好。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安慶落地生根。

2017年12月22日,迎著冬日暖陽,北京化工大學安慶研究院在高新技術區揭牌。這是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的首個落地成果,意義可謂非同尋常。

實施政產學研合作,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35所名校名所建立合作關係,建成實體研究院100余家、院士工作站6家,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0餘個。全市累計建立各類研發平臺332個。

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8.1%;建成院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國家和省級研發平臺13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93家,發明專利授權量1239件,分別是2012年末的2.6倍、4倍和8.5倍。

五年來,全市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的主動力,勇於先行先試,朝著產業高端、高端產業兩個方向努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安慶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圍繞構建產業新體系,我市先後出臺《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 (試行)》《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科技創新“一招鮮”方案》等支持政策。拿出政府有限財力,大力支持轉型升級。

為了讓化工這個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2015年起,我市抓住高新區入選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契機,向精深加工和精細化工方向延伸產業鏈條。

“以基地建設為契機和突破口,緊扣轉型升級主線,著力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高新區在安慶乃至全省化工工業的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文勝介紹,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安慶石化、曙光化工為龍頭,近50家配套服務企業以及10多家各類創新載體為支撐的產業集群,現有5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飛凱公司的一項專利技術甚至打破了國外公司技術和市場壟斷,高新區國家級申報工作已近進入最後驗收階段。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通盤審視、精准落子,圍繞著新能源汽車等高端產業、智慧製造等方面精准發力,加快了謀篇佈局步伐,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簽約落地到下線量產,短短兩年,安慶江淮新能源汽車就實現預設目標。今年前11月產量達到2.5萬輛,10月份單車型上牌量全國第三。2015年4月,望江縣年產兩萬輛躍迪新能源客車簽約,一年後,總投資12億元的電動汽車整車下線。2017年7月,安徽中躍公司年產20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在市經開區三期開工。 富士康賜福科技安慶研發中心專案落成啟用,富士康科技集團鴻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建設自主研發平臺,打造高端智慧製造產業……全面佈局縱深推進,一個個專案遍地開花,安慶大地工業轉型升級之勢風起雲湧、愈演愈烈。

在創新發展的引領下,安慶產業升級轉型成果顯著。過去五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24.6%和11%,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700億元,總量居全省第四位。

加快融資平臺建設

撬動社會資本發力

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適用證監會資本市場扶貧政策在主機板上市的全國首家企業。

全市上市輔導備案企業達到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1家,直接融資年均增速達到60%以上。

安慶外環北路建成通車,在投資模式、運作方式、建設管理等方面為公益類專案PPP模式提供了首個成功樣本。

2017年1月24日,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適用證監會資本市場扶貧政策在主機板上市的全國首家企業。

“集友上市,既得益於國家脫貧攻堅好的政策,成功運用了國家證監會出臺的貧困縣IPO綠色通道的政策,同時更離不開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集友股份董事長徐善水表示。

集友股份是我市推進資本市場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把企業上市(掛牌)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抓手,抓住證監會扶貧“綠色通道”政策機遇,著力培育壯大上市資源,強化政府服務,出臺一系列扶持上市政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全市上市輔導備案企業達到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1家,直接融資年均增速達到60%以上。

五年來,安慶不斷致力於金融創新,開展專項行動優化金融環境,出臺鼓勵企業上市政策。設立總規模120億元的產業招商、產業並購等基金,以“專業化招引+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撬動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戶我市。

如今,創新理念深植城市的骨髓,流入宜城血脈,涉及金融、城建、環保、產業等社會方方面面。

公益性專案PPP模式是安慶人創新思維的一次典型實踐,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成為令人矚目的範例。

繼外環北路之後,我市又有一批各領域首創PPP項目相繼實施:污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環衛一體化、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河湖連通水環境治理等。先後有6個項目入選全國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名單,總投資108.2億元,入選項目數全省第一。通過開展PPP模式合作,我市創新性地引入社會資本,撬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在創新理念引領下,各縣(市)區齊頭並進,在首位產業發展上深度謀劃:桐城市智慧製造產業、懷寧縣新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業、潛山醫藥健康業、嶽西縣大健康和大資料、太湖縣功能膜新材料、望江縣新能源汽車業、宿松縣電子資訊業,迎江區現代服務業、大觀區精細化工業、宜秀區食品加工業……逐漸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形成了“全市一盤棋”,比學趕超、特色差異、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

“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區域品牌的靈魂所在。”安慶師範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潘錦雲指出,安慶在實施區域發展新戰略和大力培育“四新”經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不僅解放了發展思想,還開創了“雙創”喜人局面。

務實創新,從來都是安慶人的本色。千年古城的創新思維從未中斷過,創新發展成為一種城市精神,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的這一論斷讓全國全民族為之鼓舞。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敢為人先、開拓自信的安慶人,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朝著向著彎道超車、奮力跨越的目標闊步前進,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安慶篇章!

2017年12月22日,迎著冬日暖陽,北京化工大學安慶研究院在高新技術區揭牌。這是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的首個落地成果,意義可謂非同尋常。

實施政產學研合作,是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等35所名校名所建立合作關係,建成實體研究院100余家、院士工作站6家,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10餘個。全市累計建立各類研發平臺332個。

全社會研發投入年均增長18.1%;建成院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國家和省級研發平臺137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93家,發明專利授權量1239件,分別是2012年末的2.6倍、4倍和8.5倍。

五年來,全市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的主動力,勇於先行先試,朝著產業高端、高端產業兩個方向努力,走出了一條具有安慶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圍繞構建產業新體系,我市先後出臺《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 (試行)》《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科技創新“一招鮮”方案》等支持政策。拿出政府有限財力,大力支持轉型升級。

為了讓化工這個傳統優勢產業老樹發新芽,2015年起,我市抓住高新區入選全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契機,向精深加工和精細化工方向延伸產業鏈條。

“以基地建設為契機和突破口,緊扣轉型升級主線,著力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高新區在安慶乃至全省化工工業的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市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文勝介紹,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安慶石化、曙光化工為龍頭,近50家配套服務企業以及10多家各類創新載體為支撐的產業集群,現有5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飛凱公司的一項專利技術甚至打破了國外公司技術和市場壟斷,高新區國家級申報工作已近進入最後驗收階段。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通盤審視、精准落子,圍繞著新能源汽車等高端產業、智慧製造等方面精准發力,加快了謀篇佈局步伐,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簽約落地到下線量產,短短兩年,安慶江淮新能源汽車就實現預設目標。今年前11月產量達到2.5萬輛,10月份單車型上牌量全國第三。2015年4月,望江縣年產兩萬輛躍迪新能源客車簽約,一年後,總投資12億元的電動汽車整車下線。2017年7月,安徽中躍公司年產20萬輛純電動汽車項目在市經開區三期開工。 富士康賜福科技安慶研發中心專案落成啟用,富士康科技集團鴻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建設自主研發平臺,打造高端智慧製造產業……全面佈局縱深推進,一個個專案遍地開花,安慶大地工業轉型升級之勢風起雲湧、愈演愈烈。

在創新發展的引領下,安慶產業升級轉型成果顯著。過去五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24.6%和11%,技改投資年均增長14.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700億元,總量居全省第四位。

加快融資平臺建設

撬動社會資本發力

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適用證監會資本市場扶貧政策在主機板上市的全國首家企業。

全市上市輔導備案企業達到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1家,直接融資年均增速達到60%以上。

安慶外環北路建成通車,在投資模式、運作方式、建設管理等方面為公益類專案PPP模式提供了首個成功樣本。

2017年1月24日,安徽集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適用證監會資本市場扶貧政策在主機板上市的全國首家企業。

“集友上市,既得益於國家脫貧攻堅好的政策,成功運用了國家證監會出臺的貧困縣IPO綠色通道的政策,同時更離不開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集友股份董事長徐善水表示。

集友股份是我市推進資本市場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把企業上市(掛牌)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抓手,抓住證監會扶貧“綠色通道”政策機遇,著力培育壯大上市資源,強化政府服務,出臺一系列扶持上市政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全市上市輔導備案企業達到1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1家,直接融資年均增速達到60%以上。

五年來,安慶不斷致力於金融創新,開展專項行動優化金融環境,出臺鼓勵企業上市政策。設立總規模120億元的產業招商、產業並購等基金,以“專業化招引+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撬動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戶我市。

如今,創新理念深植城市的骨髓,流入宜城血脈,涉及金融、城建、環保、產業等社會方方面面。

公益性專案PPP模式是安慶人創新思維的一次典型實踐,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成為令人矚目的範例。

繼外環北路之後,我市又有一批各領域首創PPP項目相繼實施:污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環衛一體化、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河湖連通水環境治理等。先後有6個項目入選全國第三批PPP示範項目名單,總投資108.2億元,入選項目數全省第一。通過開展PPP模式合作,我市創新性地引入社會資本,撬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域。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

在創新理念引領下,各縣(市)區齊頭並進,在首位產業發展上深度謀劃:桐城市智慧製造產業、懷寧縣新材料及高端裝備製造業、潛山醫藥健康業、嶽西縣大健康和大資料、太湖縣功能膜新材料、望江縣新能源汽車業、宿松縣電子資訊業,迎江區現代服務業、大觀區精細化工業、宜秀區食品加工業……逐漸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形成了“全市一盤棋”,比學趕超、特色差異、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

“創新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區域品牌的靈魂所在。”安慶師範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潘錦雲指出,安慶在實施區域發展新戰略和大力培育“四新”經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不僅解放了發展思想,還開創了“雙創”喜人局面。

務實創新,從來都是安慶人的本色。千年古城的創新思維從未中斷過,創新發展成為一種城市精神,為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的這一論斷讓全國全民族為之鼓舞。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敢為人先、開拓自信的安慶人,不忘初心和使命,始終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朝著向著彎道超車、奮力跨越的目標闊步前進,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安慶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