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你知道人們為什麼把古樹認作“老姩(nia)”嗎?

大凡中華民族都有認幹親戚的習慣。 在河洛一帶的幹親戚中女的就叫“老姩(nia)”, 男的就叫“老韃”。 也就是現在的叫法“乾媽、乾娘”和“乾爹、乾爸”。

但現實生活中卻有一種奇怪的現象, “幹韃”都是活生生的人, 而“老幹姩”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 特別是一些古柏樹。 有時是一些古槐樹。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我是這樣認為的:

一切事情的來源都不是憑空而來的, 都是慢慢的規矩進行演變的, 特別是我們的古人, 他們在任何一件事上、一個風俗習慣上, 都體現出勸善教育感化人的。 因此, 我們從今天推過去。 看看現在的碧水青山、藍天白雲, 人們認識到了環保的重要性。 其實, 在古老的過去, 人們就已經注意到了, 不過, 他們不是用政府強制的手段, 而是靠人們的自律。

你有沒有看到, 在古老的大樹上, 掛滿了紅綢緞, 這是人們認她們為乾娘。

乾娘就要保護, 保護了乾娘, 就保護了古樹, 保護了古樹, 就保護了森林, 保護了森林, 就保護了環境。

所以, 不要說到古樹上認乾娘就是封建迷信!這種活動的真實意義是希望人們保護樹木, 保護環境的!

由於柏樹一般在廟宇和墳塋的地方, 人們認作“乾娘”的都是廟宇和廟宇廢墟上的,

很少認墳塋上或者墳塋旁的。 但也也有例外的。

在孟津縣白鶴漢陵, 也就是孟津人說的“劉秀墳兒”旁邊就有一顆“奶奶柏”, 很多人都在上面認著。

另外, 在農村, 許多家庭門前都種有皂角, 有許多幾百年, 有的上千年, 卻受人們保護, 而人們沒有認作乾娘的。

這裡另有一些說法:這些樹上住著大仙, 誰要破壞它, 大仙沒有地方住了, 就要降罪與他, 所以也受到了保護。

其實, 這些樹木都是成長比較緩慢的, 所以人們才想盡一切辦法來保護它們。 對於像生長較快的楊樹、桐樹, 就沒有這個待遇了!

今天,

人們慢慢地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了, 保護古樹的自覺性就加強了。

12月25日, 在孟津縣白鶴鎮(原王良鄉)寧嘴村, 村民就自發地為大柏樹(河洛古柏)的周邊環境進行升級改造, 並舉行了奠基儀式!

看到這一消息, 特以此文表示祝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