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怎樣創作優秀壽山石雕

壽山石雕藝術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深厚的文化積澱,精巧古樸的雕刻技藝, 巧奪天工的天然資源, 形成了獨特的壽山石雕藝術。

壽山石雕是一門通過雕刻來傳達作者情感的藝術, 從古到今, 許多人雕刻許多相同的題材, 要使這些題材看不勝看, 就要每位藝人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 呈現出鮮明的個性。

郭祥忍作芙蓉石甪端橢圓章

福建東南2013年秋拍

林志峰作 二號礦石彌勒擺件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如今的壽山石雕已是百花齊放, 不同風格、不同品種的壽山石雕作品層出不窮, 精巧的藝術構思, 出人意表的表現常常讓人眼前一亮, 但細看後, 許多作品傳統技藝的缺失不免令人遺憾,傳統刀法講究清靈犀利、渾厚圓潤, 而現代的許多作品都顯得平、板、薄, 一些作品的急功近利和缺乏文化底蘊, 有立不起來之感, 缺乏神韻、結構不嚴謹、草率完工、藝術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中國人的美學思想中有個特殊的範疇叫“意境”, 即是意與境、心與物的交融。 我在45年的雕刻從藝中, 深得傳統雕刻技術的教導, 80年代後調入福州美術與眾多著名書畫家共事, 受到他們深刻薰陶和影響, 在傳統藝術和創新意識中形成古樸中見新穎、逼真傳神的獨特藝術風格。

郭功森作 善伯洞石鼇魚鈕章

福建東南2010年秋拍

林飛作 善伯洞石/水洞高山石人物套件

福建東南2010年秋拍

如何在藝術實踐中、在繼承傳統上出新意, 從而發揚光大?首先, 生活是藝術的來源;只有深深地紮根於生活, 才能創造出鮮活的作品。 雕刻藝術也不例外, 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其次,造型結構是作品成功的根本, 對於傳統以相石為基本能事的藝人們來說, 對富有靈性的壽山石能依靠對石頭的理解, 作出相應的題材性的雕琢已屬不易, 擁有一顆對藝術執著、熱愛的心靈,

投入到創作中, 立爭使之完美, 突顯其生命力, 更加難得。

鄭則評作 芙蓉石雙螭鈕璽印

福建東南2010年秋拍

我近期雕刻了一件“吉龍獻瑞”的作品, 一塊長13釐米、寬61釐米的壽山杜陵石, 石質通靈, 整塊石呈金黃色, 散佈其間的幾塊大紅色, 十分鮮豔奪目,隱隱珠光之氣,我依靠扎實的傳統技巧,依石勢刻出五條動態十足,翻騰于波濤之中的金龍,嬉戲著五顆珍貴的寶珠(紅俏色巧妙地雕琢成五顆天然的寶珠),寓意著送吉祥、喜慶之意。龍是傳統雕刻中喜聞樂見的題材,今又逢盛世,在繼承傳統雕法的基礎上,在形式、創意上出新,顯得十分重要,否則千篇一律,易流於俗套。五條龍雕工精巧、大氣,我經過大膽構思,把國畫的寫意藝術、山水畫的散點透視運用到整件作品,使作品繁而不亂,細緻中見雄長,造型疏密有間,波濤、龍、珠遙相呼應,意趣高雅、動靜結合,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

鄭則評作 二號礦石太師少師鈕章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鄭則評作 二號礦石太師少師鈕章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幾千年儒家思想的薰染,中國人的感情較含蓄,常寄情於物,借物抒情,壽山石為人們提供了品賞休閒與寄託情懷的優雅境地,早年壽山石雕多為小件把玩件,具有品賞與摩挲的雙重性,現在由於資源性開發,大中型的石雕作品常見於市場,更兼具了裝飾性和藝術性。

作者一向認為,壽山石材質地美(壽山石的材質品種之優、之多、之美,確實是其他石種所無法比擬的)是基礎,是最原始而重要的價值,一件雕刻藝術作品的價值,包含著對天然資源的保護、理解及雕刻者高超的技藝所賦于的和諧人文氣息。

林發述作 荔枝洞石人物擺件

福建東南2011年春拍

林東作 荔枝洞石漁翁擺件

福建東南2010年秋拍

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的文人思想趣味和高品味的審美迫求,必然會在當時的工藝品上反映出來。自南宋以來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各類工藝品,幾乎同時存在著淳樸率直、天然雕飾的作品和精雕細琢、雅而有氣的作品,現在,刻工的精細度可以與古人相媲美,但造型的樸厚和品位的諄雅卻不及古人,這與刻者對傳統藝術修養的深度有關。

壽山石的自然美,也可以從三方面來看:首先是質地,經過打磨把它脂潤的質地表現出來;第二是色彩,有單色也有多色,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第三是肌理,所謂肌理就是從石表向裡細察,可以見到各種美妙的紋理,極富韻味。經過雕琢加工的壽山石放在手上把玩、欣賞和觸摸會有一種美的感受,能夠陶冶人的情操。陳亮伯所謂“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是觀賞者情趣投入後的感受。

陳為新作水洞高山石母子情鈕章

福建東南2013年秋拍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獨特性,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壽山石一直都屬於收藏品,是文人、墨客的雅玩之物,除了雕刻技藝之外,還包含相石、賞玩,等文化內涵,要求因材施藝以及文化因素的注入。

與歷史相比現在的壽山石雕在題材內容和技法表現上確有很大進步,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壽山石的雕刻不能依照創作者的主觀來決定,不能完全自由地表現你的意圖,一塊形、質、色都上乘,達到完美程度的石頭,不刻一刀,反而更突顯了原石的特質,只要將它精細磨光,即成一件珍寶。

林發述作 荔枝洞石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於是對於傳統範疇的再認識,從石種、雕工進行深刻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則顯得十分必要,離開扎實傳統技藝的創新作品顯得浮華而單薄。

在對傳統進行一番深入淺出地打磨後,吸取傳統的精華,從而使我們壽山石的雕刻藝術顯得扎實而有份量,為今後的繼承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陳祖震

1948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現為福建省海峽書畫研究會研究員、福州市美術館壽山石鑒定組主任。2008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陳祖震第三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師從林友清,周寶庭,又得李維祀指導。擅長人物、花鳥、印鈕雕刻。

本文摘自《科學與文化》雜誌,作者陳祖震

今日薦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

壽山石文化網

十分鮮豔奪目,隱隱珠光之氣,我依靠扎實的傳統技巧,依石勢刻出五條動態十足,翻騰于波濤之中的金龍,嬉戲著五顆珍貴的寶珠(紅俏色巧妙地雕琢成五顆天然的寶珠),寓意著送吉祥、喜慶之意。龍是傳統雕刻中喜聞樂見的題材,今又逢盛世,在繼承傳統雕法的基礎上,在形式、創意上出新,顯得十分重要,否則千篇一律,易流於俗套。五條龍雕工精巧、大氣,我經過大膽構思,把國畫的寫意藝術、山水畫的散點透視運用到整件作品,使作品繁而不亂,細緻中見雄長,造型疏密有間,波濤、龍、珠遙相呼應,意趣高雅、動靜結合,具有較高的藝術品味。

鄭則評作 二號礦石太師少師鈕章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鄭則評作 二號礦石太師少師鈕章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幾千年儒家思想的薰染,中國人的感情較含蓄,常寄情於物,借物抒情,壽山石為人們提供了品賞休閒與寄託情懷的優雅境地,早年壽山石雕多為小件把玩件,具有品賞與摩挲的雙重性,現在由於資源性開發,大中型的石雕作品常見於市場,更兼具了裝飾性和藝術性。

作者一向認為,壽山石材質地美(壽山石的材質品種之優、之多、之美,確實是其他石種所無法比擬的)是基礎,是最原始而重要的價值,一件雕刻藝術作品的價值,包含著對天然資源的保護、理解及雕刻者高超的技藝所賦于的和諧人文氣息。

林發述作 荔枝洞石人物擺件

福建東南2011年春拍

林東作 荔枝洞石漁翁擺件

福建東南2010年秋拍

具有一致性和普遍性的文人思想趣味和高品味的審美迫求,必然會在當時的工藝品上反映出來。自南宋以來特別是明、清之際的各類工藝品,幾乎同時存在著淳樸率直、天然雕飾的作品和精雕細琢、雅而有氣的作品,現在,刻工的精細度可以與古人相媲美,但造型的樸厚和品位的諄雅卻不及古人,這與刻者對傳統藝術修養的深度有關。

壽山石的自然美,也可以從三方面來看:首先是質地,經過打磨把它脂潤的質地表現出來;第二是色彩,有單色也有多色,五彩斑斕、絢麗多姿;第三是肌理,所謂肌理就是從石表向裡細察,可以見到各種美妙的紋理,極富韻味。經過雕琢加工的壽山石放在手上把玩、欣賞和觸摸會有一種美的感受,能夠陶冶人的情操。陳亮伯所謂“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是觀賞者情趣投入後的感受。

陳為新作水洞高山石母子情鈕章

福建東南2013年秋拍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它的獨特性,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壽山石一直都屬於收藏品,是文人、墨客的雅玩之物,除了雕刻技藝之外,還包含相石、賞玩,等文化內涵,要求因材施藝以及文化因素的注入。

與歷史相比現在的壽山石雕在題材內容和技法表現上確有很大進步,發展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壽山石的雕刻不能依照創作者的主觀來決定,不能完全自由地表現你的意圖,一塊形、質、色都上乘,達到完美程度的石頭,不刻一刀,反而更突顯了原石的特質,只要將它精細磨光,即成一件珍寶。

林發述作 荔枝洞石羅漢雕件

福建東南2011年秋拍

於是對於傳統範疇的再認識,從石種、雕工進行深刻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則顯得十分必要,離開扎實傳統技藝的創新作品顯得浮華而單薄。

在對傳統進行一番深入淺出地打磨後,吸取傳統的精華,從而使我們壽山石的雕刻藝術顯得扎實而有份量,為今後的繼承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陳祖震

1948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現為福建省海峽書畫研究會研究員、福州市美術館壽山石鑒定組主任。2008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陳祖震第三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師從林友清,周寶庭,又得李維祀指導。擅長人物、花鳥、印鈕雕刻。

本文摘自《科學與文化》雜誌,作者陳祖震

今日薦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

壽山石文化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