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金山雲前有“猛虎”阿裡堵路,後有大批“群狼”追趕

一條財經 / 於戀洋

近日, 金山雲宣佈完成D輪近20億人民幣的融資, 驪悅投資、中國民生投資集團領投, 金山軟體跟投, 投後估值約為120億人民幣。

金山雲CEO王育林定下目標:未來三年收入超過百億元, 佔據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30%的份額。

根據金山軟體財報顯示, 2017年上半年金山雲營收達到5.72億, 同比增長102%。 第一季度收入為2.68億, 同比增長108%;第二季度收入為3.04億, 同比增長97%;第三季度收入為3.58億, 同比增長80%, 以資料推算, 金山雲今年的營收應該會在13億-15億之間。 如果金山雲能保持複合年增長率在93%以上, 那麼達到王育林定制的“未來三年收入超過百億”目標還是很有可能。

但金山雲“佔據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30%的份額”的目標能否能做到, 讓我們不得不打上一個“?”。

首先, 三年後的公有雲IaaS市場市場規模或許不止300億。 根據IDC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資料顯示, 2017年上半年市場整體規模超過66億,

同比去年增長近7成。 而2016年中國IaaS市場營收約為95億, 如果按照全年7成的增長計算, 2017年中國IaaS市場營收將達到160億。

依照IDC給出的資料, 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規模年增長70%也並不算誇張, 行業自2014年起就年增長就開始超過60%。 如果按照這一速率發展下去, 2020年後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規模應該接近800億。

而摩根大通則預計2017年至2021年期間, 中國公共雲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54%, 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520億元(IaaS雲估計占中國雲市場的85%), 逆推2020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規模同樣是在800億左右。 而在800億市場中要想占到30%的份額, 那需要的就不是創造100億的收入, 而是240億。

在市場爭奪中, 金山雲也必須要面對佔據市場份額近50%的阿裡雲。 按照IDC資料, 阿裡雲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 市場份額占比較2016年底擴大7%至47.6%。 同期, 市場第2至5位元雲服務商市場份額分別為騰訊雲9.6%(營收約1億美元)、金山雲6.5%(營收6839萬美元)、中國電信6%(營收6254萬美元)和UCloud5.5%(營收5774萬美元), 看似五家公司瓜分了市場75.2%的份額, 但實則是阿裡一家獨大。

在阿裡的年報中, 阿裡雲計算業務在今年第三季度(2018 財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99%至29.75億元, 三分之一中國500強企業使用阿裡雲。 其在海外市場的佈局也已經成績顯著,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在9月份公佈的2016年全球IaaS報告顯示, 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裡雲排全球前三, 市場份額分別是44.2%、7.1%、3%。

而作為第二的騰訊雲雖然沒有在財報中直接寫明,

但騰訊第三季的收入中, 除增值服務和網路廣告外, 其他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3%至人民幣120.44億元。 騰訊表示, 該項增長主要是因為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收入的增長, 騰訊雲在為金融及電子商務客戶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方面已取得顯著發展。

相比較阿裡雲的“多元的產業及企業”,騰訊雲的“金融及電子商務”,金山雲在三季報中也明確表明自身在“直播和短視頻”領域繼續保有優勢,以及未來將持續推進“遊戲、醫療、政務”三個領域的雲建設。不難看出,阿裡雲領先優勢有擴大趨勢,其自身也是要將這種優勢擴大化,向更強的國際對手挑戰。而騰訊雲、金山雲等則是在垂直領域展開角力,以求“以點破面”打開局面。

但在垂直領域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UCloud、樂視雲、青雲、七牛雲、網宿雲等一大批在其後追趕,而且這些對手同金山、騰訊的差距也並不如想像般巨大。對於金山雲來講,目前的處境更像“前有猛虎一隻,後有群狼追趕”,連王育林也表示,“百度和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存在制勝的機會,而華為、浪潮等IT廠商,因具備實力和財力,同樣不可小視。”

(責任編輯:丁錦)

相比較阿裡雲的“多元的產業及企業”,騰訊雲的“金融及電子商務”,金山雲在三季報中也明確表明自身在“直播和短視頻”領域繼續保有優勢,以及未來將持續推進“遊戲、醫療、政務”三個領域的雲建設。不難看出,阿裡雲領先優勢有擴大趨勢,其自身也是要將這種優勢擴大化,向更強的國際對手挑戰。而騰訊雲、金山雲等則是在垂直領域展開角力,以求“以點破面”打開局面。

但在垂直領域還有其他的競爭對手,UCloud、樂視雲、青雲、七牛雲、網宿雲等一大批在其後追趕,而且這些對手同金山、騰訊的差距也並不如想像般巨大。對於金山雲來講,目前的處境更像“前有猛虎一隻,後有群狼追趕”,連王育林也表示,“百度和京東等互聯網公司存在制勝的機會,而華為、浪潮等IT廠商,因具備實力和財力,同樣不可小視。”

(責任編輯:丁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