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懂了這個道理——買股票,想不賺錢都難……

A股2017年行情即將收官。 總體而言, 在存量資金下, A股表現出明顯的分化特徵:藍籌白馬股牛市, 以上證50為代表, 全年漲幅超過20%;估值不具優勢的小盤股熊市, 以中證1000為代表, 全年跌幅超15%。

這種趨勢到底透露了哪些趨勢信號?理解趨勢之後, 投資賺錢就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

一、小盤股已被邊緣化

自11月中旬以來, A股出現了明顯調整, 成交量逐步萎縮, 日成交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個股迅速增多。

12月22日, A股成交額不到1000萬元的個股數量達到422只。 從趨勢來看, 低成交量個股自11月以來正快速集中湧現, 邊緣化個股陣容不斷擴大。 對比11月1日的資料, A股僅有93只個股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 到11月30日擴充到263只, 而到12月15日出現了304只個股成交額低於1000萬元, 到12月22日這個數字變大到422只。

市場資料顯示, 低成交量個股多數屬於市值小於百億元的小盤股, 集中分佈在機械、醫藥、化工等行業, 這些股票普遍估值偏高,

業績差。

低成交量個股在全天交易中出現多次連續幾分鐘無成交的情況。 整體來看, 這些低成交量個股長期處於下跌趨勢中, 儘管一路下跌但估值依舊很高, 多數股票的市盈率超過50倍。

今年以來小盤股資金流出明顯, 低成交量個股集中湧現, 背後的真正兩個原因是估值太貴、講故事的太多。

二、藍籌大市值已被追捧

相較眾多小盤股價的紛紛落馬, 藍籌大市值公司反倒不斷地吸納大量機構資金, 整體呈現出持續性上漲的趨勢。 從資金面驅動來看, 這正是機構資金主導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特徵。

按成熟市場來說, 一般有以下幾條原則:

1、市值越大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高

2、市值越小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小

3、估值越低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高

4、估值越高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低

我們回頭看看, 近兩年漲幅越大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高, 跌幅越大的公司, 機構持股比例越低。

從過去15年的市場資料來看, A股長期被認為是散戶資金主導的市場(尤其2008年和2015年形成了兩次股災), 讓A股被冠以“換手率高、炒作性強、暴漲暴跌”等特徵, 但這種情況在2016-2017年開始出現明顯的改變。

三、機構成為價值投資的主力

近兩年A股正在逐漸演變為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的市場, 機構投資者的行為變化將明顯引導市場趨勢, A股散戶化特徵逐漸淡化。 從我們對市場的研究和觀察, 發現投資機構的理念同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

1、從追逐熱點到回歸理性

舉個栗子:截至12月21日第四天跌停時, 宣亞國際股價跌去22.81元, 中郵基金資產總損失1.89億元;而華夏基金資產損失為1506.14萬元。 截至發稿, 中郵基金浮虧已超2億元。 這兩家基金在並購映客的遊戲中追逐, 如今並購失敗卻把基民的錢白白打了水漂。

2、從追漲殺跌到高拋低吸

舉個栗子:隨著股票型基金倉位突破90%臨界值, 有關基金股票倉位“88魔咒”的擔憂再次在圈內提起——也就是公募基金倉位臨近90%時將會大跌。 雖然在A股歷史上, 基金股票倉位“88魔咒”一說曾長期左右過股票市場的發展方向, 但後來隨著各類資金的大量介入, 二級市場機構投資生態發生了很大改變, 投資者原本關注的“88魔咒”效應已漸漸失靈。

3、從多元分散到專注業績

舉個栗子:截至今年三季末, 東方紅資管的前十大重倉股依次是伊利股份(600887)、美的集團(000333)、複星醫藥(600196)、海康威視(002415)、三環集團(300408)、福耀玻璃(600660)、分眾傳媒(002027)、工商銀行(601389)、宇通客車(600066)、立訊精密(002475), 具有強烈的績優藍籌風格。

4、從短期業績到長期盈利

舉個栗子:東方紅基金的投資理念——價值投資實質就是“便宜買好貨”。 首先, 避免過度自信。 預測市場走勢非常困難, 需對市場存有敬畏之心。 其次, 逆向投資。 價值投資需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第三, 陪伴優秀的企業, 投資的實質是投資於企業本身。 第四, 牢記估值。 安全邊際不僅是風險控制的手段, 也是回報的主要來源。

上週六投資研習社第一期線下課程正式啟動, 在中山大學湯光華老師的精彩分享及同學們的熱烈討論中, 我們開始明白了投資背後的道理,下面將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

一、錯誤的選擇是虧損的根源

2015年之前,IPO總是很慢而且隨時可能被中斷,這就導致大量優質公司為了儘快上市被逼去借殼,最高的時候一個殼的價值被炒到了100億元。也就是說,那個時候買股票根本不需要怎麼研究基本面,隨便買個股票只要一直拿著,遲早都會賺錢。因為,如果公司業績越來越好,基本面會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如果公司業績越來越差,大不了公司賣殼股價照樣大漲。

所以至今還有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認為在A股做投資不需要研究基本面,只要買了股票拿著就遲早會賺錢。

所以說:只有虧過錢,才會真正接受教育。所以投資者教育,說一萬遍其實都抵不上虧一次錢來得有效。

二、成功之路上的專業訓練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或者長期成功的投資者,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具備跨界的複合知識

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知識體系,需要研讀哲學、心理學、管理學、歷史、法律、人文、經濟等社會科學,需要精通所有行業的商業模式和主要上市公司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需要跟蹤所有科技領域最新的技術突破和商業化進展。

只有具備複雜而全面的知識體系,才可以駕馭複雜的經濟局面,才可以在一個複雜動態的系統中抓住主要矛盾並及時根據最新情況更新自己的判斷。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必須像芒格一樣不斷終身跨學科學習,並以此為樂。

2,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

投資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除了個人心態和修養和知識結構以外,嚴格的專業訓練也是必須的。比如基本的財務知識、公司研究能力、決策和執行能力、糾錯能力。散戶和優秀基金經理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糾錯能力。我們每天都會更新上市公司相關資訊,並會根據新資訊來刷新我們的判斷。專業訓練會讓基金經理或投資者對公司具有較高的估值能力,大多數股民基本不知道一個公司大概應該值多少錢,所以什麼價格買賣幾乎完全聽消息或者看k線圖。

3,持續不斷的研究學習

專業投資者需要具備很多良好的素質,比如博學好學、修養、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最後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研究,投入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

三、堅守價值投資的信仰

因為價值投資來錢很慢,資本市場真正做價值投資的人非常少。有的人是因為自己短期的運氣業績好而想出來做投資,有的人是因為認識一些有錢人想請人操盤來做投資。

其實這個市場上,真正有水準的投資者一定會遵循自己的投資邏輯及理念,遲早都會成立自己管理的私募基金。正是因為所有基金經理的業績都是公開透明的,只要你能為基金的持有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最後市場上的錢總是會不斷地來找你的。

正如湯老師的分享:對於要投資的公司,巴菲特有兩個非常易於理解的要求:簡單易被理解,可預測的業績。正是這樣的保守主義在真正意義上將投資和投機區分開來。

只要我們通過持續地對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財務分析、產品競爭力等維度深入分析,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精神進行獨立思考,就能找到更多被大眾所理解、能被資料可預測的好公司。

歡迎更多認同價值投資理念的朋友加入研習社,我們與聰明的投資者一起踐行價值投資之路——投資魔方

我們開始明白了投資背後的道理,下面將部分內容分享給大家。

一、錯誤的選擇是虧損的根源

2015年之前,IPO總是很慢而且隨時可能被中斷,這就導致大量優質公司為了儘快上市被逼去借殼,最高的時候一個殼的價值被炒到了100億元。也就是說,那個時候買股票根本不需要怎麼研究基本面,隨便買個股票只要一直拿著,遲早都會賺錢。因為,如果公司業績越來越好,基本面會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如果公司業績越來越差,大不了公司賣殼股價照樣大漲。

所以至今還有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認為在A股做投資不需要研究基本面,只要買了股票拿著就遲早會賺錢。

所以說:只有虧過錢,才會真正接受教育。所以投資者教育,說一萬遍其實都抵不上虧一次錢來得有效。

二、成功之路上的專業訓練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或者長期成功的投資者,一般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具備跨界的複合知識

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需要一個非常複雜的知識體系,需要研讀哲學、心理學、管理學、歷史、法律、人文、經濟等社會科學,需要精通所有行業的商業模式和主要上市公司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需要跟蹤所有科技領域最新的技術突破和商業化進展。

只有具備複雜而全面的知識體系,才可以駕馭複雜的經濟局面,才可以在一個複雜動態的系統中抓住主要矛盾並及時根據最新情況更新自己的判斷。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必須像芒格一樣不斷終身跨學科學習,並以此為樂。

2,經過長期的專業訓練

投資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要求非常高,除了個人心態和修養和知識結構以外,嚴格的專業訓練也是必須的。比如基本的財務知識、公司研究能力、決策和執行能力、糾錯能力。散戶和優秀基金經理一個重要區別就是糾錯能力。我們每天都會更新上市公司相關資訊,並會根據新資訊來刷新我們的判斷。專業訓練會讓基金經理或投資者對公司具有較高的估值能力,大多數股民基本不知道一個公司大概應該值多少錢,所以什麼價格買賣幾乎完全聽消息或者看k線圖。

3,持續不斷的研究學習

專業投資者需要具備很多良好的素質,比如博學好學、修養、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最後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研究,投入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

三、堅守價值投資的信仰

因為價值投資來錢很慢,資本市場真正做價值投資的人非常少。有的人是因為自己短期的運氣業績好而想出來做投資,有的人是因為認識一些有錢人想請人操盤來做投資。

其實這個市場上,真正有水準的投資者一定會遵循自己的投資邏輯及理念,遲早都會成立自己管理的私募基金。正是因為所有基金經理的業績都是公開透明的,只要你能為基金的持有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最後市場上的錢總是會不斷地來找你的。

正如湯老師的分享:對於要投資的公司,巴菲特有兩個非常易於理解的要求:簡單易被理解,可預測的業績。正是這樣的保守主義在真正意義上將投資和投機區分開來。

只要我們通過持續地對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財務分析、產品競爭力等維度深入分析,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精神進行獨立思考,就能找到更多被大眾所理解、能被資料可預測的好公司。

歡迎更多認同價值投資理念的朋友加入研習社,我們與聰明的投資者一起踐行價值投資之路——投資魔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