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高收益率理財霸屏年末促銷 短信電話密集轟炸

證券日報記者 彭 妍

年終大搞優惠促銷不只是商家, 近期理財市場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擺開了“年末促銷”的陣勢。 銀行的理財產品不僅收益率節節攀升, 而且銀行近期宣傳理財產品推送的短信也是接連不斷、密集轟炸。

近日,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 幾乎各家銀行都提高了在售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 保本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從3%上漲到4%以上, 另外, 年化預期收益率超過5%的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也是屢見不鮮。

銀行理財產品量價齊增

進入12月份, 銀行理財市場戰火愈演愈烈,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再創新高。

從11月中下旬以來, 不少銀行開始推出了高收益率理財產品。

近日, 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網點發現, 銀行再次放大招。 目前, 中小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優勢明顯, 客戶大多可以買到5萬元起投, 預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產品;國有大行也不甘示弱, 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多在4.5%以上, 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率甚至也達到了4%以上。

上周, 某國有大行推出的一款保本型理財產品, 預期年化收益為4.4%, 起購金額為5萬元, 期限為478天;該行另一款非保本浮動收益的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5.15%, 起購金額為5萬元, 期限為300天。 據上述銀行的理財經理介紹, 11月份, 該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基本都在5%以下, 從12月份開始收益逐漸上升,

本周可能會有“爆款”產品, 但是額度有限。

近期, 中小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有所上調, 預期年化收益率5%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屢見不鮮。 其中, 某股份制銀行一個月以前發行的產品預期收益率僅為4.7%左右, 12月初發行的同一系列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5.2%, 如今預期收益率再次上漲至為5.25%。

業內人士分析稱, 每年年末資金面相對緊張, 銀行的攬儲壓力也隨之上升, 近兩周理財市場的產品發行量和預期收益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尤其是中小銀行, 往往不得不上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來吸引資金和客戶。

普益標準監測資料顯示, 上周306家銀行共發行了1904款銀行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預期收益型、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淨值型產品),

發行銀行數增加11家, 產品發行量增加117款。 其中, 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85%, 較上期上升0.06個百分點。

上周, 28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 3個省份的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31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實現環比上漲, 0個省份的非保本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則是環比下降。 其中, 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新疆、福建、黑龍江, 分別為4.47%、4.39%、4.37%;非保本類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為四川省、上海、天津, 分別為5.11%、5.11%、5.1%。

促銷短信須仔細甄別

與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起回升的還有銀行推銷理財產品的熱情。

近日, 有儲戶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 不管是否需要, 最近經常收到各個銀行的理財產品推介短信, 甚至有的銀行卡已經註銷了還會收到短信。 另外, 記者在自己微信朋友圈中也經常能看到各種理財產品推介的資訊, 並且還經常收到各個銀行理財經理通過微信發來的理財產品推介資訊。

為了攬儲的需要, 各家銀行均在大幅提高宣傳力度, 而通過短信、電話方式推送已成為一種趨勢。 銀行理財產品以其收益穩定、風險低等優點, 一直深受投資人青睞。

“尊敬的**女士, 結構性存款收益率再創新高, 10萬元起可享六個月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4.25%, 更有一年、三個月、一個月期限, R1級安全性強, 掛鉤黃金收益高,

期限短流動性強, 欲購從速”——這是近期某市民收到的銀行促銷短信。 此短信的信息量乍看齊全, 並且收益率很具有吸引力, 但是該短信中有關產品的資訊並不完整。

“銀行發來的理財產品短信也不一定靠譜, 特別是要警惕銀行理財產品‘飛單’, 不要輕信數量有限、欲購從速等推銷用語並做出不理性的判斷”, 業內人士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