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芳華》帶熱賀歲檔,衝刺550億票房不是夢?

第1847期文化產業評論

《芳華》在賀歲檔一眾好片中異軍突起, 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成績十分驚豔, 甚至連馮導自己也吃了一驚。 可是仔細一想,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 這不正是大家期待看到的結果嗎?賀歲檔逐漸走向多元化, 喜劇or非喜劇?這不重要!觀眾越來越看重的是能夠打動人的“內容”電影。

編輯:李汝佳

12月賀歲檔群雄逐鹿, 年底迎來國產片高潮這個檔期異常擁擠, 僅12月就有多達40餘部影片排隊上映。 但特別之處在於, 今年12月既是內地賀歲片的20周年紀念, 更是中國電影票房邁過年度500億元後的第一次年底衝刺。

《芳華》不搞笑不刺激, 憑什麼異軍突起?

12月下半程到來, 率先登場的《奇門遁甲》和《芳華》在首個週末都表現不俗, 分別獲得了2.5億元和3.5億元票房。 口碑方面, 前者作為一部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武俠片, 其雜糅的風格令好評與差評旗鼓相當;而後者已經吸引到了許多年長者走進影院。

陳凱歌新作《妖貓傳》、成龍領銜的《機器之血》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緊跟著上映。 雖然表面上看來, 三部影片同檔競爭激烈, 但因類型各異, 只要本身品質過關, 喜愛奇幻古裝的、看重科幻與動作片融合的、偏愛懸疑風格的觀眾都會如期走進影院。

此外, 備受關注的小說改編電影《解憂雜貨店》將於12月底登陸院線。 被改編後, 這部影片以成龍、秦昊、董子健、王俊凱、迪力熱巴等混雜了文藝片男主角與人氣明星的陣容而顯得風格莫測。 作為院線裡最普遍的暢銷類型, 喜劇和愛情顯然不會缺席。 其中相對引人關注的是吳君如執導、陳可辛監製的《妖妖靈》, 該片混搭了香港與內地的喜劇班底。

在一眾好片中, 《芳華》異軍突起, 收穫了上座率、場均人次等多項資料第一, 各大影院更出現了大批父母輩觀眾觀影的熱潮, 不禁讓人想起前幾天馮小剛在首映禮上的定位:“拍電影給我的同齡人看。 ”這股熱潮, 讓人們提前嗅到了賀歲檔的火熱氣氛。

《芳華》究竟憑什麼一路高歌猛進領跑賀歲檔?賀歲檔大戰, 是內容品質為王的一場票房之爭。 賀歲檔歷來是喜劇片和視效片的天下, 今年卻殺出一個堪稱“懷舊催淚彈”的《芳華》。

《芳華》以文工團為背景, 講述一代人的青春故事, 引發網友大量討論。 電影裡那句“沒有被善待的人, 最容易識別善良, 也最珍惜善良”。 引發網友共鳴, 有網友(公眾號英雄旗幟)說:“一個難忘的時代從記憶深處迎面走來,

一代勇士熟悉的身影通過銀幕再現眼前, 給我們留下了深深的感歎。 ”這也說明中國電影要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 唯有通過創新來提升電影的品質, 這也是振興賀歲檔電影的必由之路。

賀歲檔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賀歲檔是從每年12月底到春節這段時間, 但是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的發展, 賀歲檔的“檔期”不斷拉長。 如今的賀歲檔, 儼然成為一攬聖誕檔、元旦檔、情節人檔和春節檔四大節點的最長電影檔。 在這個時間段上映的電影競爭最為激烈, 但是票房回報率也是非常高的。

賀歲檔的前身是賀歲片, 最早的賀歲片出現在香港。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 每個歲末年初, 香江群星總會湊在一起, 拍幾部不太在意片酬的電影,

把熱熱鬧鬧、辭舊迎新的氛圍通過大銀幕傳遞給觀眾。 1981年, 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的《摩登保鏢》大獲成功, 一舉奠定了輕喜劇賀歲片的主流地位。 進入90年代, 香港賀歲片逐漸發展成為檢驗各位藝人當年人氣的試金石, 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 比如張國榮、比如梅豔芳、比如周潤發, 甚至就連Beyond樂隊, 也曾在1990年的賀歲片《吉星拱照》中友情客串過。

提起內地的賀歲檔,觀眾的第一反應是馮小剛和葛優。從19年前的《甲方乙方》開始,“馮氏喜劇”引領了中國電影人爭相競逐賀歲檔的熱潮。《大腕》裡的房地產預言(“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片段)、《不見不散》的同名主題曲、《天下無賊》中關於“21世紀什麼最貴”的闡述,都成為一代影迷心中的經典,而每一部打上“小鋼炮”和“葛大爺”印跡的賀歲片都能迅速為大家提供無數膾炙人口的網路熱詞。

馮氏喜劇作為內地賀歲片的開創者陪伴觀眾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賀歲檔,馮小剛近年的電影創作卻從小品級“電影”轉而挑戰更嚴肅的社會和歷史題材。倆人攜手將賀歲片的概念深深植入人心,並在相當程度上帶動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賀歲檔的興起。

隨著賀歲檔的蛋糕越做越大,誰都想分一杯羹,於是賀歲檔也和中國電影市場一樣逐漸走向多元化。從今年上映的影片類型就能看出賀歲檔已經不僅僅是喜劇的天下了。今年的國內院線市場逐漸走向開放,開放的市場給了新晉電影人和有誠意的電影作品更多的機會

從變遷的賀歲檔看中國影視的未來

悄然改變的不只是名導面對的境遇,還有賀歲檔在中國影市的地位。20年前,中國電影市場因為馮氏的賀歲喜劇而漸漸擴展出了賀歲檔。很長一段時間,這一檔期都是中國電影最“吸金”的段落。隨著近年來銀幕數持續增長,春節親朋好友共赴影院幾乎成為中國各大中小城市青年的必選節目,春節檔也以單日破8億元的紀錄牢牢佔據全年檔期的頭把交椅。不過,逐漸趨於平淡的賀歲檔卻被專家認為更能看清國產影片的真相。在這個12月,剝離了春節期間情感觀影、節日消費的因素,品質將成為吸引觀眾買單的絕對理由。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即將突破550億元,百花齊放的賀歲檔正像是今年電影市場的一個縮影:類型多元,品質上升,穩中求進。2017年電影市場已經有了很多可喜的徵兆,電影市場開始回歸理性,IP降溫,口碑和票房倒掛的現象越來越少。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之餘,電影也承擔起作為大眾藝術的責任感,用影像關注現實。《芳華》描寫被歷史遺忘的一代人的青春,《二十二》聚焦倖存慰安婦的生活,《嘉年華》關注兒童性侵問題……觀眾對這些影片的關注和討論也表現出觀影者對社會責任和深度的訴求。

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所說:“現在到了一個結構性調整的有利時機。”他希望中國電影不要被漂亮的票房數字衝昏頭腦:“連續多年30%以上的增長,已經過度消耗了中國電影的有效資源,中國電影應該從對票房的狂歡中解放出來,更注重品質和內生性增長。”

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當觀眾不再滿足于歡樂,而是希望在一部電影中得到思考和心靈上的震撼,檔期就不再那麼重要。事實證明,好的影片無論在什麼檔期,都能票房口碑雙豐收,而觀眾真正想看且愛看的,是那些可以讓自己思索回味的好影片。淡化檔期、提升影片品質,今年的賀歲檔中國電影或將迎來最好的時光。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

文化產業研究所

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分享平臺

見識•態度•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交流/報導/約稿/諮詢/合作

加微信號:7759813

郵箱:whcypl@126.com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筆記本

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IP筆記本

提起內地的賀歲檔,觀眾的第一反應是馮小剛和葛優。從19年前的《甲方乙方》開始,“馮氏喜劇”引領了中國電影人爭相競逐賀歲檔的熱潮。《大腕》裡的房地產預言(“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的片段)、《不見不散》的同名主題曲、《天下無賊》中關於“21世紀什麼最貴”的闡述,都成為一代影迷心中的經典,而每一部打上“小鋼炮”和“葛大爺”印跡的賀歲片都能迅速為大家提供無數膾炙人口的網路熱詞。

馮氏喜劇作為內地賀歲片的開創者陪伴觀眾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賀歲檔,馮小剛近年的電影創作卻從小品級“電影”轉而挑戰更嚴肅的社會和歷史題材。倆人攜手將賀歲片的概念深深植入人心,並在相當程度上帶動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賀歲檔的興起。

隨著賀歲檔的蛋糕越做越大,誰都想分一杯羹,於是賀歲檔也和中國電影市場一樣逐漸走向多元化。從今年上映的影片類型就能看出賀歲檔已經不僅僅是喜劇的天下了。今年的國內院線市場逐漸走向開放,開放的市場給了新晉電影人和有誠意的電影作品更多的機會

從變遷的賀歲檔看中國影視的未來

悄然改變的不只是名導面對的境遇,還有賀歲檔在中國影市的地位。20年前,中國電影市場因為馮氏的賀歲喜劇而漸漸擴展出了賀歲檔。很長一段時間,這一檔期都是中國電影最“吸金”的段落。隨著近年來銀幕數持續增長,春節親朋好友共赴影院幾乎成為中國各大中小城市青年的必選節目,春節檔也以單日破8億元的紀錄牢牢佔據全年檔期的頭把交椅。不過,逐漸趨於平淡的賀歲檔卻被專家認為更能看清國產影片的真相。在這個12月,剝離了春節期間情感觀影、節日消費的因素,品質將成為吸引觀眾買單的絕對理由。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即將突破550億元,百花齊放的賀歲檔正像是今年電影市場的一個縮影:類型多元,品質上升,穩中求進。2017年電影市場已經有了很多可喜的徵兆,電影市場開始回歸理性,IP降溫,口碑和票房倒掛的現象越來越少。滿足觀眾的娛樂需求之餘,電影也承擔起作為大眾藝術的責任感,用影像關注現實。《芳華》描寫被歷史遺忘的一代人的青春,《二十二》聚焦倖存慰安婦的生活,《嘉年華》關注兒童性侵問題……觀眾對這些影片的關注和討論也表現出觀影者對社會責任和深度的訴求。

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所說:“現在到了一個結構性調整的有利時機。”他希望中國電影不要被漂亮的票房數字衝昏頭腦:“連續多年30%以上的增長,已經過度消耗了中國電影的有效資源,中國電影應該從對票房的狂歡中解放出來,更注重品質和內生性增長。”

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當觀眾不再滿足于歡樂,而是希望在一部電影中得到思考和心靈上的震撼,檔期就不再那麼重要。事實證明,好的影片無論在什麼檔期,都能票房口碑雙豐收,而觀眾真正想看且愛看的,是那些可以讓自己思索回味的好影片。淡化檔期、提升影片品質,今年的賀歲檔中國電影或將迎來最好的時光。

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

文化產業研究所

中國文化產業價值分享平臺

見識•態度•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交流/報導/約稿/諮詢/合作

加微信號:7759813

郵箱:whcypl@126.com

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筆記本

北京大學陳少峰教授IP筆記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