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香港西洋菜南街:明珠之光,書香之地 韋力撰

西洋菜南街乃是香港書店最集中之地,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此街, 印象最深者就是這裡的書店招牌。 雖然說該條街上招牌林立, 而書店的招牌不過是穿插其中。 但即使如此, 對於看慣了大陸千篇一律的“新華書店”字樣之外, 我還從未想到在我心中神聖而嚴肅的書店還能有著這樣的商業姿態。

這條街上的書店我陸續轉過二三十家, 但在這裡買書的數量卻很少, 這仍然源於價格上的思維定式:雖然這裡是港幣, 但換算過來卻始終比大陸的書貴不少。 尤其我來得較多的香港商務印書館,

其實店裡面賣的書基本上都是大陸各家出版社的產品, 雖然每本書後都印著定價, 但書店裡卻不管這一套, 直接在定價之旁貼上新的價簽。 如此理直氣壯地坐地起價, 讓我難以說服自己能夠跑到這麼遠來買回一本高價書。

西洋菜南街街牌

但是在香港的書店裡,

每轉過一回都會修訂自己腦中的價格體系。 回到大陸後, 瞬間感覺到那些以往認為不便宜的書其實並不貴, 於是就會將糾結許久的一些欲買未買之本迅速付款背回家。 因此, 香港的書店成為了我回大陸買書的催化劑。

雖然我在西洋菜南街已經轉過多少回, 但每次乘地鐵到達此處時, 我都會從不同的地鐵出口鑽出, 以至於我始終記不清楚哪個出口距此街最近。 此次的香港書店之旅, 事先跟馬家輝先生作了溝通, 他恰好要來內地錄節目, 於是他安排自己的助理王昊先生帶我轉街。 我問王兄應當從哪個出口走出最為便利, 他說自己雖然去過該街幾次, 同樣也記不准這些細節。 看來, 王昊也是位志不在此的愛書人。

因為這個共同點, 使我一瞬間將其引為同道, 而王昊畢竟是年輕人, 他玩手機的水準當然比我高許多個段位, 他搜尋一番後告訴我, 從C出口出來最為方便。

遺憾的是, 到達旺角站時, 我在地下問過多人, 雖然所遇之人均很熱心, 圴給我以指點, 甚至帶我走上一段路, 但最終我走出地鐵口時依然不是要找的那個C口。 無奈只好去電王昊, 他讓我站在原地等候, 幾分鐘後, 過來一位身著紅色羽絨服的翩翩公子。 王昊看上去也就二十出頭, 言談頗有教養, 他的這個風格跟其老師馬家輝頗不相像。 因為初次見面, 我沒好意思以這個話題來跟他調侃。

辨識著書店字樣

百態混雜

就香港的街道而言, 西洋菜南街不算窄, 如果以寬闊度來計算, 這條街應當屬於香港的次幹道, 因為此街處在旺角的中心位置, 是典型的商業區域, 故這裡一向人潮如海。 更何況, 此街的隔壁就是著名的女人街, 該街大棚林立, 很像八十年代大陸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因為這條街上所售物品價格低廉, 故永遠是購物狂流連忘返之地。 然而這條女人街與西洋菜南街並行, 兩者之間相距不到二十米, 故前往女人街的購物客也會湧到西洋菜南街上, 使得我誤以為這些購物客都是奔書店而來者。

女人世界

這些更受歡迎

今日再來到西洋菜南街,眼前的情形跟以往有較大的反差:走在街上的人群不及往常的幾分之一,如此之清靜反讓我有點不適應。此時已是上午11點,這是我與王昊約定的見面時間。根據我的經驗,香港的店鋪無論經營什麼品種者,能在早晨11點開業者十分稀見,不知道為什麼古訓中所言的“早起的鳥兒有食吃”,在香港一點兒都不適用。我以往來到該街的時段我已記不清楚,而王昊則稱,我們到的太早了。果真來到幾家書店的門前全都沒有開門,而其中一家則標明營業時間是從下午1點開始。

清靜的街道

時間尚早,遊人稀少

因為今日下午3點已經有約,我原本留出幾個小時的時間要轉書店街,雖然有著心理預期,但還是沒能估計准當地的作息習慣。既然如此,我也只能請王昊帶著我一家一家的探看下去,看看哪一家能夠開門入內拍照。

招牌高懸

仍然在替換中

不知什麼原因,我覺得西洋菜南街上有關書店的招牌少了許多,因為該街的長度,我估計也就在半公里左右。故而沒有多久,就圍著此街兜了一圈。除了入口的那一段有一些書店招牌外,越向內走則越稀少,故我感覺到,這條街上的書店數量減少了很多。雖然說,我也知道本街上的書店主要是以經營新書為主,雖然我也不在這裡買新書,但我還是希望這裡的書店能夠欣欣向榮。而眼前所見與我的願望相反,心中淡淡的失落可想而知,但當我與王昊談及自己的感覺時,他卻稱未曾留意過這樣的細節。看來年輕人的心思都放到了網遊上,我忍不住有了這樣的腹誹。

這裡有兩家書店

既然來到了這裡,只能在這一帶磨蹭時間等候開門,於是王昊把我帶到了一座大廈內的星巴克。他喝咖啡,我則點了一瓶依雲,這是我進咖啡廳的保留節目。其實以我遲鈍的味蕾,我品味不出法國礦泉水跟農夫山泉有啥區別,點此水只不過是表示我進店後有消費,沒有占店家的便宜。但依雲都是從冰櫃裡取出來者,故每次點此水時我都會額外地要一杯開水,而後將兩者兌著喝。我的這個土老帽舉措,大多能引起店員的側目。好在香港星巴克的店員修養很到位,所以他們對我的舉措見怪不怪,而我則借機好為人師的回答著王昊的一些提問。

此家也未開門

雖然聊天很愉快,但我的心態依然沉湎在西洋菜南街漸顯頹相之中,無論我怎樣通達,此況依然令我不爽。於是我跟王昊探討著年輕人對書店的心態,當然我很希望從他口中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而當他的答案完全符合我的心態時,這又讓我醞釀起的爭論欲望無處發洩。王昊也是位愛書人,他對轉書店頗為在行,所以他也認為在網上購書,遠不如到書店內流覽更有快意。但他同時覺得,由於網路的便利,新書店的生存的確越來越不容易。雖然我知道他的所言是不容改變的事實,這正如李煜哀歎的那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旺鋪招租

但問題是中國的語言中還有例外這個詞,難道這著名的香港書店街就不會有例外嗎?當我們走出星巴克重新回到街上時,恰巧遇到一家正要轉租的店鋪,這間店鋪的門上貼滿了廣告。如此熱鬧的招租,說明此鋪的租金不會便宜,而經營圖書乃是薄利行業,顯然難以跟其他熱門行業競爭。看來書店業的衰落,不僅僅是網路問題,更多者則是相應的定價機制。我想到當年香港三聯書店的坐地起價,如今互聯網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扁平,除了少數的限制區域之外,全球形成了統一的大市場,購物如此便利,誰還會跑到書店去買高價書呢?如何解決這種困境,顯然不是我這種外行能夠想明白的問題,那只能期待專家們拿出可行的辦法吧。

轉到了豉油街

鼓油街上的商務印書館

跟著王昊在此街上繼續閒逛,又看到了那家熟悉的商務印書館。走進裡面流覽一下,依然是原有的定價機制,看來這種習慣二十餘年過去了,並未有絲毫的改觀。難道這個行業的思維方式真的是這麼頑固嗎?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事情,既然書籍在人類文化史上起到過巨大的作用,那為什麼當今的人就這樣輕飄飄地將其揚棄呢?但願我的顧慮是多餘的。

前往這一帶吃飯

我跟王昊轉到了一條小街上去吃飯,用餐完畢後在這條街上看到了漢記書局,這家書局處在一條僻靜的小巷口,其書臨街排列,以書做牆。這與其他的香港舊書店不同,因為香港的舊書店都被稱為“二樓書店”,這是因為底商租金太貴,而圖書利潤又太薄,故而書店只能開在樓上。按照一般的規律,越往上租金越便宜,但這家漢記書店卻開在了一樓的街面。其實一樓的概念乃屬大陸叫法,因為香港人有些英國習慣,英國的一樓乃是我們習慣所說的二樓,而大陸所認為的一樓,香港人則稱作地下。細想起來,其實香港的這種叫法更為科學:一層的房屋總不能叫一樓,所以樓房應該從二樓數起,那麼二樓當然就叫一樓了。

漢記書店招牌

書店在“地下”

且不管稱呼上的不同,這家漢記書店能夠開在“地下”,不知道它有著怎樣的經營訣竅,從理論說來,它要付大筆的店租。但王昊認為說不定這是店主購下的房產,即使如此,但我覺得將這樣黃金地段的地下租出去,恐怕他得到的租金回報能夠遠遠超過自營圖書。

專收課本

營業範圍

漢記書局的經營品種頗為單一,因為它只是“買賣新舊課本”。如此單一的品種能夠生存,看來它的生意還算不錯。因為店鋪剛開的緣故,店主在那裡忙著開業前的準備工作,我不便上前打擾,只能站在那裡靜靜地觀看。十幾分鐘的時間內,大約有三波客人來尋問課本,所見客人都很年輕,看來均為學生,他們所提出的要求都被店主以搖頭予以否認。看來恰好能碰到學生所需之課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前一度在南京時,薛冰先生告訴我,南京當地有位書商突然轉型去經營教材,雖然投資很大,卻以失敗告終,故而在我的印象中,經營課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眼前的這家漢記書局從招牌的顏色看,應該從業較久,能夠長時間的生存,必有其道理在。只是我仍然沒能弄明白在香港經營課本究竟有著怎樣的訣竅。

樂文書店招牌

簡單的廣告

轉到西洋菜南街,跟隨王昊走進一間大廈之內,因為街面的廣告顯示樂文書店在這座大廈內的二樓,沿著窄窄的樓梯登上二樓,而樓道內的招牌則顯示“再多上一層”。看來,這家書店有可能因為租金的原因而“更上一層樓”。當年王之渙更上一層樓的原因是為了“欲窮千里目”,顯然書店經營不會有他這樣的萬丈豪情,最現實不過的租金,使得書店步步高升,想來也真是無奈。

繼續前行

門前

來到樂文書店門前時,我先請王昊進內,讓他去徵詢店方的意見,是否允許我進內拍照。一分鐘後,王昊拉開門說,店主同意拍照。我走入該店,眼前所見是一個封閉的大敞間,感覺其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實用面積。因其四面無窗,反而更容易書架的擺放。我在店內先流覽這裡的圖書,感覺其是以港版書和台版書為主。在分類方式上,也與大陸不同,然而店內略顯擁擠卻擺放整齊,尤其其衛生搞得很好。這倒讓我覺得,自己是來這裡視察工作。

樂文書店內景

書的角落

打聽書店街的來龍去脈

我希望能瞭解到,這條書店街的形成及其變遷,可惜我的粵語太爛,於是請王昊前去與店主攀談。這個店主很認真,他拿出一張紙,向王昊列出了本條街上著名的書店,同時稱這條書店街在四十多年前才形成。其時間如此之短,倒讓我有些意外。而後他又講到了各家書店在經營品種上的差異,看來書店街的各家店鋪也會考慮到在經營品種上儘量不雷同。這倒是很不錯的經營操守,畢竟惡性競爭的結果乃是幾敗俱傷。

關於書的書

經營特色

齊整

店主如此熱情,讓我有了多向他瞭解資訊的欲望,這位元店主遞給我名片,並且在上面寫上自己的Email地址,其稱有問題時可向其諮詢,他會儘量回答。而由他遞上的名片得知,這位好心的店主名叫曾永強。樂文書店除了本店之外,在銅鑼灣還有分店,其名片上還印著“圖書7、8折起,協辦書展”。

大門緊閉

尚書房招牌

都是精神享受

告示貼在了樓梯上

所轉第二家書店名為學津書店,登上二樓,這家書店卻未曾開門。於是由此轉出,進入另一個門洞,來到了“尚書房”。在征得店主的同意後,我走進該書店拍照。在其房梁上我看到“專業代購大陸網店(當當、亞馬遜、京東、淘寶等網站)圖書”,看來這家店的主要服務物件還是香港讀書人。大陸網店書的便宜世人皆知,而香港的書店則幫著讀書人郵購這些便宜書。如此說來,這些書店如何生存呢?看來代購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只是我不便去打聽這種代購如何收費。

正門

尚書房內景

網路代購

分類方式

選書

洋裝與線裝的結合

另一個角度

擺放方式

尚書房內還出售一些雜誌,近一年多來,報刊雜誌在大陸銷售量大為衰減,而我在這家店卻看到了《讀者》等老牌雜誌。由此而產生的親切感,讓我的心思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尚書房也出售一些傳統文化普及讀物,我在這裡看到了《百家姓》《千字文》《說文解字》《納蘭詞》等,這一套書均為大32開本,四色全彩印刷。這樣的書其售價均為三十元港幣,這個價格比大陸的同類書便宜不少。在地圖區,我看到了這樣的告示“店內所有音像產品全部半價,已有折扣黃色牌再半價”。能夠將折扣做到這麼低,真不知道這家店是如何做到者。王昊在此店買到了自己欲得之本,而我的心思則主要放在觀察店中的一切。

雜誌

30港幣一本

折扣很大

樂文書店的曾永強先生告訴王昊:本條街上最先開店者乃是田園書屋。但曾先生也說,據他瞭解,田園書屋的店主不喜歡接受採訪。即便如此,我還是想進內一探究竟,於是穿入另一座大廈,登上樓梯來到田園書屋門前。我還是請王昊打前站,讓他進店內徵詢店主的意見,而後王昊隔著玻璃向我擺擺手,以此表示店主同意拍照。走進此店時,王昊告訴我,店主說不能拍人。我沒明白他所說的人,指的是店裡的工作人員還是指的店內的顧客,而我則將這兩者都排除在了鏡頭之外。王昊兄是朋友,拍到他當然沒問題。

由此上樓

門前

緊密地排放

就營業面積來說,田園書屋比所看的其他幾家略大。而其他的書店則是在店堂的正中以條案的形式擺放書籍,田園書屋的正中依然擺了一排高達房頂的書架。店內圖書擺放整齊分類明確,看來店主對書店的經營頗為用心。

內側

經營特色

接下來所看幾家書店,其所經營者也全部都是新書,但相比較而言,我對舊書或古書則更為珍愛。於是問王昊,他是否知道這條街上哪裡有古舊書店。王昊想了一下,而後帶我走進一家大廈,而來到該大廈的16層時,我卻有熟識之感。在這裡果真看到了新亞書店的招牌,此處乃是今日下午3點欲訪之處。沒想到提前來到了門前,看來這著名的西洋菜南街,僅有新亞一家經營舊書。

整潔

門類

在新亞書店見到了店主蘇賡哲先生,而後在跟蘇先生的聊天過程中,我依然糾結於這條書店街的形成。蘇先生告訴我,原本的書店街並不在此處,而是在旁邊的奶路臣街。這條街在五十年代就有多家書店,另外街邊還有不少的小書攤,而這些書攤也大多經營舊課本。但後來,因為該街距離通菜街很近,而通菜街就是俗稱的女人街,故而奶路臣街漸漸也開始賣百貨商品,主要以賣波鞋為主。

這就是奶路臣街

蘇先生解釋說,波鞋就是大陸所說的球鞋。他說以前香港人主要穿皮鞋,因為這才是正式的著裝,但不知為什麼後來波鞋風行天下,而奶路臣街的鞋店也就興旺了起來。以蘇先生的話來說,這叫做“棄文從武”。

自從波鞋店佔領了奶路臣街,此街的書店就漸漸轉移到了旁邊的西洋菜南街上,而後這裡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書店一條街。蘇先生又告訴我,其實在西洋菜南街周圍的小街道內,原本還有不少的書店,最興旺的時候,大概有一百餘家書店。後來因為店租上漲的原因,這些書店漸漸消失了,而後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女人街

這個結果讓我聽來當然有些沮喪,但這也是大勢所趨吧。如果沒有相應的扶持,可能書店還會衰落下去。一念即此,我發現自己是典型的大陸思維:凡事都想進行行政干預。既然香港是開放式的市場經濟,物競天澤適者生存自然淘汰也是一種選擇。如果拋掉一些悲觀情緒,說不定這條書店街鳳凰涅槃後會出現我所想像不到的奇跡,我期待著自己的想像能夠有實現的那一天。

女人世界

這些更受歡迎

今日再來到西洋菜南街,眼前的情形跟以往有較大的反差:走在街上的人群不及往常的幾分之一,如此之清靜反讓我有點不適應。此時已是上午11點,這是我與王昊約定的見面時間。根據我的經驗,香港的店鋪無論經營什麼品種者,能在早晨11點開業者十分稀見,不知道為什麼古訓中所言的“早起的鳥兒有食吃”,在香港一點兒都不適用。我以往來到該街的時段我已記不清楚,而王昊則稱,我們到的太早了。果真來到幾家書店的門前全都沒有開門,而其中一家則標明營業時間是從下午1點開始。

清靜的街道

時間尚早,遊人稀少

因為今日下午3點已經有約,我原本留出幾個小時的時間要轉書店街,雖然有著心理預期,但還是沒能估計准當地的作息習慣。既然如此,我也只能請王昊帶著我一家一家的探看下去,看看哪一家能夠開門入內拍照。

招牌高懸

仍然在替換中

不知什麼原因,我覺得西洋菜南街上有關書店的招牌少了許多,因為該街的長度,我估計也就在半公里左右。故而沒有多久,就圍著此街兜了一圈。除了入口的那一段有一些書店招牌外,越向內走則越稀少,故我感覺到,這條街上的書店數量減少了很多。雖然說,我也知道本街上的書店主要是以經營新書為主,雖然我也不在這裡買新書,但我還是希望這裡的書店能夠欣欣向榮。而眼前所見與我的願望相反,心中淡淡的失落可想而知,但當我與王昊談及自己的感覺時,他卻稱未曾留意過這樣的細節。看來年輕人的心思都放到了網遊上,我忍不住有了這樣的腹誹。

這裡有兩家書店

既然來到了這裡,只能在這一帶磨蹭時間等候開門,於是王昊把我帶到了一座大廈內的星巴克。他喝咖啡,我則點了一瓶依雲,這是我進咖啡廳的保留節目。其實以我遲鈍的味蕾,我品味不出法國礦泉水跟農夫山泉有啥區別,點此水只不過是表示我進店後有消費,沒有占店家的便宜。但依雲都是從冰櫃裡取出來者,故每次點此水時我都會額外地要一杯開水,而後將兩者兌著喝。我的這個土老帽舉措,大多能引起店員的側目。好在香港星巴克的店員修養很到位,所以他們對我的舉措見怪不怪,而我則借機好為人師的回答著王昊的一些提問。

此家也未開門

雖然聊天很愉快,但我的心態依然沉湎在西洋菜南街漸顯頹相之中,無論我怎樣通達,此況依然令我不爽。於是我跟王昊探討著年輕人對書店的心態,當然我很希望從他口中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而當他的答案完全符合我的心態時,這又讓我醞釀起的爭論欲望無處發洩。王昊也是位愛書人,他對轉書店頗為在行,所以他也認為在網上購書,遠不如到書店內流覽更有快意。但他同時覺得,由於網路的便利,新書店的生存的確越來越不容易。雖然我知道他的所言是不容改變的事實,這正如李煜哀歎的那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旺鋪招租

但問題是中國的語言中還有例外這個詞,難道這著名的香港書店街就不會有例外嗎?當我們走出星巴克重新回到街上時,恰巧遇到一家正要轉租的店鋪,這間店鋪的門上貼滿了廣告。如此熱鬧的招租,說明此鋪的租金不會便宜,而經營圖書乃是薄利行業,顯然難以跟其他熱門行業競爭。看來書店業的衰落,不僅僅是網路問題,更多者則是相應的定價機制。我想到當年香港三聯書店的坐地起價,如今互聯網使得這個世界變得扁平,除了少數的限制區域之外,全球形成了統一的大市場,購物如此便利,誰還會跑到書店去買高價書呢?如何解決這種困境,顯然不是我這種外行能夠想明白的問題,那只能期待專家們拿出可行的辦法吧。

轉到了豉油街

鼓油街上的商務印書館

跟著王昊在此街上繼續閒逛,又看到了那家熟悉的商務印書館。走進裡面流覽一下,依然是原有的定價機制,看來這種習慣二十餘年過去了,並未有絲毫的改觀。難道這個行業的思維方式真的是這麼頑固嗎?這也正是我想不明白的事情,既然書籍在人類文化史上起到過巨大的作用,那為什麼當今的人就這樣輕飄飄地將其揚棄呢?但願我的顧慮是多餘的。

前往這一帶吃飯

我跟王昊轉到了一條小街上去吃飯,用餐完畢後在這條街上看到了漢記書局,這家書局處在一條僻靜的小巷口,其書臨街排列,以書做牆。這與其他的香港舊書店不同,因為香港的舊書店都被稱為“二樓書店”,這是因為底商租金太貴,而圖書利潤又太薄,故而書店只能開在樓上。按照一般的規律,越往上租金越便宜,但這家漢記書店卻開在了一樓的街面。其實一樓的概念乃屬大陸叫法,因為香港人有些英國習慣,英國的一樓乃是我們習慣所說的二樓,而大陸所認為的一樓,香港人則稱作地下。細想起來,其實香港的這種叫法更為科學:一層的房屋總不能叫一樓,所以樓房應該從二樓數起,那麼二樓當然就叫一樓了。

漢記書店招牌

書店在“地下”

且不管稱呼上的不同,這家漢記書店能夠開在“地下”,不知道它有著怎樣的經營訣竅,從理論說來,它要付大筆的店租。但王昊認為說不定這是店主購下的房產,即使如此,但我覺得將這樣黃金地段的地下租出去,恐怕他得到的租金回報能夠遠遠超過自營圖書。

專收課本

營業範圍

漢記書局的經營品種頗為單一,因為它只是“買賣新舊課本”。如此單一的品種能夠生存,看來它的生意還算不錯。因為店鋪剛開的緣故,店主在那裡忙著開業前的準備工作,我不便上前打擾,只能站在那裡靜靜地觀看。十幾分鐘的時間內,大約有三波客人來尋問課本,所見客人都很年輕,看來均為學生,他們所提出的要求都被店主以搖頭予以否認。看來恰好能碰到學生所需之課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前一度在南京時,薛冰先生告訴我,南京當地有位書商突然轉型去經營教材,雖然投資很大,卻以失敗告終,故而在我的印象中,經營課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眼前的這家漢記書局從招牌的顏色看,應該從業較久,能夠長時間的生存,必有其道理在。只是我仍然沒能弄明白在香港經營課本究竟有著怎樣的訣竅。

樂文書店招牌

簡單的廣告

轉到西洋菜南街,跟隨王昊走進一間大廈之內,因為街面的廣告顯示樂文書店在這座大廈內的二樓,沿著窄窄的樓梯登上二樓,而樓道內的招牌則顯示“再多上一層”。看來,這家書店有可能因為租金的原因而“更上一層樓”。當年王之渙更上一層樓的原因是為了“欲窮千里目”,顯然書店經營不會有他這樣的萬丈豪情,最現實不過的租金,使得書店步步高升,想來也真是無奈。

繼續前行

門前

來到樂文書店門前時,我先請王昊進內,讓他去徵詢店方的意見,是否允許我進內拍照。一分鐘後,王昊拉開門說,店主同意拍照。我走入該店,眼前所見是一個封閉的大敞間,感覺其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實用面積。因其四面無窗,反而更容易書架的擺放。我在店內先流覽這裡的圖書,感覺其是以港版書和台版書為主。在分類方式上,也與大陸不同,然而店內略顯擁擠卻擺放整齊,尤其其衛生搞得很好。這倒讓我覺得,自己是來這裡視察工作。

樂文書店內景

書的角落

打聽書店街的來龍去脈

我希望能瞭解到,這條書店街的形成及其變遷,可惜我的粵語太爛,於是請王昊前去與店主攀談。這個店主很認真,他拿出一張紙,向王昊列出了本條街上著名的書店,同時稱這條書店街在四十多年前才形成。其時間如此之短,倒讓我有些意外。而後他又講到了各家書店在經營品種上的差異,看來書店街的各家店鋪也會考慮到在經營品種上儘量不雷同。這倒是很不錯的經營操守,畢竟惡性競爭的結果乃是幾敗俱傷。

關於書的書

經營特色

齊整

店主如此熱情,讓我有了多向他瞭解資訊的欲望,這位元店主遞給我名片,並且在上面寫上自己的Email地址,其稱有問題時可向其諮詢,他會儘量回答。而由他遞上的名片得知,這位好心的店主名叫曾永強。樂文書店除了本店之外,在銅鑼灣還有分店,其名片上還印著“圖書7、8折起,協辦書展”。

大門緊閉

尚書房招牌

都是精神享受

告示貼在了樓梯上

所轉第二家書店名為學津書店,登上二樓,這家書店卻未曾開門。於是由此轉出,進入另一個門洞,來到了“尚書房”。在征得店主的同意後,我走進該書店拍照。在其房梁上我看到“專業代購大陸網店(當當、亞馬遜、京東、淘寶等網站)圖書”,看來這家店的主要服務物件還是香港讀書人。大陸網店書的便宜世人皆知,而香港的書店則幫著讀書人郵購這些便宜書。如此說來,這些書店如何生存呢?看來代購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只是我不便去打聽這種代購如何收費。

正門

尚書房內景

網路代購

分類方式

選書

洋裝與線裝的結合

另一個角度

擺放方式

尚書房內還出售一些雜誌,近一年多來,報刊雜誌在大陸銷售量大為衰減,而我在這家店卻看到了《讀者》等老牌雜誌。由此而產生的親切感,讓我的心思又回到了二十年前。尚書房也出售一些傳統文化普及讀物,我在這裡看到了《百家姓》《千字文》《說文解字》《納蘭詞》等,這一套書均為大32開本,四色全彩印刷。這樣的書其售價均為三十元港幣,這個價格比大陸的同類書便宜不少。在地圖區,我看到了這樣的告示“店內所有音像產品全部半價,已有折扣黃色牌再半價”。能夠將折扣做到這麼低,真不知道這家店是如何做到者。王昊在此店買到了自己欲得之本,而我的心思則主要放在觀察店中的一切。

雜誌

30港幣一本

折扣很大

樂文書店的曾永強先生告訴王昊:本條街上最先開店者乃是田園書屋。但曾先生也說,據他瞭解,田園書屋的店主不喜歡接受採訪。即便如此,我還是想進內一探究竟,於是穿入另一座大廈,登上樓梯來到田園書屋門前。我還是請王昊打前站,讓他進店內徵詢店主的意見,而後王昊隔著玻璃向我擺擺手,以此表示店主同意拍照。走進此店時,王昊告訴我,店主說不能拍人。我沒明白他所說的人,指的是店裡的工作人員還是指的店內的顧客,而我則將這兩者都排除在了鏡頭之外。王昊兄是朋友,拍到他當然沒問題。

由此上樓

門前

緊密地排放

就營業面積來說,田園書屋比所看的其他幾家略大。而其他的書店則是在店堂的正中以條案的形式擺放書籍,田園書屋的正中依然擺了一排高達房頂的書架。店內圖書擺放整齊分類明確,看來店主對書店的經營頗為用心。

內側

經營特色

接下來所看幾家書店,其所經營者也全部都是新書,但相比較而言,我對舊書或古書則更為珍愛。於是問王昊,他是否知道這條街上哪裡有古舊書店。王昊想了一下,而後帶我走進一家大廈,而來到該大廈的16層時,我卻有熟識之感。在這裡果真看到了新亞書店的招牌,此處乃是今日下午3點欲訪之處。沒想到提前來到了門前,看來這著名的西洋菜南街,僅有新亞一家經營舊書。

整潔

門類

在新亞書店見到了店主蘇賡哲先生,而後在跟蘇先生的聊天過程中,我依然糾結於這條書店街的形成。蘇先生告訴我,原本的書店街並不在此處,而是在旁邊的奶路臣街。這條街在五十年代就有多家書店,另外街邊還有不少的小書攤,而這些書攤也大多經營舊課本。但後來,因為該街距離通菜街很近,而通菜街就是俗稱的女人街,故而奶路臣街漸漸也開始賣百貨商品,主要以賣波鞋為主。

這就是奶路臣街

蘇先生解釋說,波鞋就是大陸所說的球鞋。他說以前香港人主要穿皮鞋,因為這才是正式的著裝,但不知為什麼後來波鞋風行天下,而奶路臣街的鞋店也就興旺了起來。以蘇先生的話來說,這叫做“棄文從武”。

自從波鞋店佔領了奶路臣街,此街的書店就漸漸轉移到了旁邊的西洋菜南街上,而後這裡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書店一條街。蘇先生又告訴我,其實在西洋菜南街周圍的小街道內,原本還有不少的書店,最興旺的時候,大概有一百餘家書店。後來因為店租上漲的原因,這些書店漸漸消失了,而後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女人街

這個結果讓我聽來當然有些沮喪,但這也是大勢所趨吧。如果沒有相應的扶持,可能書店還會衰落下去。一念即此,我發現自己是典型的大陸思維:凡事都想進行行政干預。既然香港是開放式的市場經濟,物競天澤適者生存自然淘汰也是一種選擇。如果拋掉一些悲觀情緒,說不定這條書店街鳳凰涅槃後會出現我所想像不到的奇跡,我期待著自己的想像能夠有實現的那一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