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魔盒CITYBOX:零售市場那麼大 我們要做開放的無人零售系統

“既然是零售新業態, 市場那麼大, 誰也吃不下, 我們一開始就覺得封閉不是這個業態最好的方式。 ”魔盒COO沈博煒在發佈會上宣佈, 開放將是這家新零售團隊的核心戰略。

2017年中, 無人貨架、無人便利店的新零售的風口之下, 無人貨架玩家開啟擴張大戰, 瘋狂爭奪鋪設點位。 記者之前報導, 新零售玩家們正在急速招兵買馬, 大規模地跑馬圈地, 就連下游的冷櫃產業鏈製造商都開始收到大筆訂單。

但魔盒CITYBOX可謂是一個另類, 並沒有趕著風口宣佈融資, 也沒有著急搶點位。 然而早在2016年9月的時候, 魔盒已經投放了第一台無人零售貨櫃。

這家新零售團隊的想法跟其他家不太一樣。

而直到上周, 魔盒才終於宣佈了它們的產品和戰略。

12月21日, 魔盒在上海召開發佈會, 發佈了3款無人零售硬體, 以及相關的一整套新零售解決方案。

另外, 魔盒還宣佈已獲得由ClearVue鍇明投資和SIG海納亞洲領投的2500萬美元B輪融資。 另據其他消息, 本輪融資完成後, 魔盒估值已達到6700萬美元。

此前在9月, 魔盒背後運營公司鮮動科技宣佈, 完成1500萬美元A輪融資, 投資方來自GGV 紀源資本、雲啟資本、藍湖資本和真格基金。

魔盒CITYBOX的無人貨櫃

“過去一整年裡面, 我們一起走過的很多坑。 在最初的時候, 我們的設想非常簡單, 但是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 我們才發現, 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我們一路掉進了很多的坑。 ”沈博煒說。

在魔盒經歷的這些坑裡面, 首先就來自硬體, “我們以為要做一個冰箱其實不難, 當我們做了以後才發現, 它不僅僅是一個冰箱, 它有太多供應鏈的需求, 我們找過很大工廠, 也找過很小的工廠, 小工廠生產能力不足,

大工廠和我們不匹配。 ”沈博煒說。

最後, 魔盒決定自己研發, 在這次發佈會上展示了3款硬體終端, 或者說無人零售貨櫃, 分別採用了不同的技術原理。

另外一款叫“SCAN”的解決方案, 防盜設計更弱, 成本也更低, 和普通的貨架或者貨櫃類似, 只適用於像辦公室這樣的場景, 封閉而且有社群監督。

最後一種方案是基於視覺識別的“VISUAL”, 預計於2018年年中量產投入市場。

“VISUAL現在還是不怎麼穩定的狀態, 但是在未來的1到2年內, 最多2年, VISUAL會成為主流解決方案, RFID一定會被淘汰。 ”沈博煒認為, “SCAN”的方案是基於場景的解決方案, 而RFID是在VISUAL的方案成熟之前的替代方案。 理論上, 未來視覺方案成熟後, 新零售的硬體成本還會下降。

所以, 目前魔盒提供SCAN的方案,

有RFID的方案, 還可以選擇常溫櫃, 或者冷藏櫃, 可以自由搭配, 魔盒表示這是一套模組化硬體體系, 並把它稱之為“魔方”。

“當時有一台設備玩得很嗨, 結果搬出去一周後就出現失聯,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搭建了一套物聯網的雲端, 現在設置的這個架構, 能夠同時承載100萬台設備接入。 ”魔盒CTO大川說。

這也是魔盒走過的幾個坑之一。

”識別不等於設備, 設備不等於技術, “大川說, 無人零售貨櫃的運營不只是前臺的冷櫃一樣的硬體, 更重要的是後臺的SaaS雲端系統。

魔盒將它的雲端系統命名為“魔方”。 商品錄入, 商品促銷的設定, 用戶管理, 物流上貨, 所有資料管理都由“魔方”來協調。

大川表示精准運營才是智慧零售的未來, 未來可以做到個性化選品,

智慧定價, 給不同的人推送不同的折扣等等。

魔盒CTO大川

魔盒的新零售解決方案的最後一個部分是“大方”, 關於運營, 包括支付, 運營商, 商品, 物流這些層面。

最重要的一項在於物流, 或者魔盒稱之為履約。 目前在幫魔盒做物流的是天天果園的團隊, 同時沈博煒表示,這個團隊也在後臺和硬體上也提供了説明。

魔盒和天天果園關係密切,魔盒創始人兼CEO王強同時也是天天果園的CEO,魔盒本輪投資方SIG海納亞洲、鍇明資本也是天天果園的多輪投資人,魔盒還曾宣佈與天天果園建立戰略合作。

不過之後魔盒的物流將由專門的物流服務商提供,魔盒在發佈會上宣佈將和國內最大的物流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幾乎每個點位都可以達到一日三配的水準。不過由於還沒有正式簽合同,這一合作方的名字將在未來宣佈。

其他在商品層面,涉及商品准入,分銷,廣告行銷的事,比如需要和政府部門對接拿到食品安全法相關的執照,比如品牌商進入魔盒的分銷系統,比如在魔盒平臺上載入廣告等。

概括地說, 魔盒的這套新零售解決方案包括3個部分,“魔方”,“魔界”,以及“大方”。其中魔方關於硬體,魔界關於雲端後臺,大方關於運營。

不過,發佈新產品並不是這次發佈會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魔盒宣佈要將這套系統開放給所有零售產業鏈的所有參與者,包括那些做無人貨架的運營商,後者原本該是魔盒的競爭對手,現在反而可能成為他們的客戶。

“我們想說,我們準備好了去開放給大家找到小夥伴,既然是零售業態,市場那麼大,誰都吃不下,沒有誰可以一個人做下來,所以我們何必在一開始就搞封閉呢?我們一開始就認為封閉不是這個領域最好的打開方式。”沈博煒在發佈會上宣佈。

所以魔盒會將自己已經研發的包括硬體在內的一整套的系統解決方案開放,目前力推的是基於RFID的無人貨櫃,也是魔盒現在自己投放的,售價9999元。魔盒表示這個價格比市面上的其他的自動販賣機類產品價格降低了至少60%。

“我有商品要和你合作,我有很強的運營能力,我能幫你把貨品配送到點位,我有很多的點位,不管你有當中的哪一樣,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運營商。”沈博煒表示。

“中國有多少家便利店公司,就會有多少家無人零售公司,理論上我認為是這樣的。”在對記者的採訪中,沈博煒還透露,已經有一些做無人貨架的公司在跟魔盒談採購的合作。

魔盒COO沈博煒

魔盒在2016年9月的時候投放了第一台無人零售設備,但最初投放的場景並不是辦公室。

“我們第一台設備是在去年(2016年)9月的時候布的,在我們自己的超市,第一台是在天山店,第二台是日月光。今年2月份開始做小規模的投放。”沈博煒介紹說。

他說的他們自己的超市指的是城市超市(cityshop),一家進口食品超市,也是魔盒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天天果園曾在2017年3月入股城市超市,因此,魔盒、天天果園和城市超市三者是有密切關係的。

沈博煒對記者創業表示,目前魔盒和天天果園在財務結構和融資上是獨立的,但不排除未來二者可能會考慮合併在一起。

不過很快,魔盒發現辦公室是一個更好的投放場景,目前辦公室場景的貨櫃占其營業額的80%。

而今年9月,辦公室貨架在市場上爆發,成了各家新零售玩家都在擴張的主戰場,但魔盒的節奏並沒有因此加快,而且開始擴張其他場景。

除此之外,校園場景也是魔盒如今擴張的重點,魔盒單日單台設備最高銷量是2268元,這個資料正是發生在校園。

除了辦公室和校園,魔盒還在開闢更多場景,比如社區,交通樞紐,景區,酒店,影院,圖書館,醫院等。顯然都是一些聚集人流的場景。本月,魔盒還收購了一家貿易公司,收購的目標即在於後者擁有的機場、火車站、地鐵等交通管道資源。

不同的場景下,魔盒會放不同的商品,比如在健身房,會放蛋白粉。魔盒已經測試了超過1200個SKU,而魔盒的合作夥伴城市超市可以為魔盒提供26000個SKU的選品。

魔盒目前在全國已經簽約了超過一萬台的設備,但目前只鋪設了3000多台,上海有將近2000台,占大多數,其他城市還有北京、杭州、深圳,廣州。

顯然目前魔盒的設備數量還沒有其點位元的簽約速度,這跟市場上其他幾家新零售玩家很不同。其他玩家都在瘋狂擴張辦公室點位,辦公室場景有社群約束,布點成本更低,而且又是一個很親密的觸點和流量入口。

即便是辦公室,魔盒也堅持100人以上才會鋪設一個點位,而且同樣採用成本更高的帶有防盜的無人貨櫃。“他們這一天燒大幾千萬就是為了耍流氓,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加盟都是耍流氓”沈博煒在發佈會上表示,魔盒沒有瘋狂鋪設點位,也沒有燒錢,也不希望未來這是一個燒錢的領域。

“我們不喜歡說搶點位,點位不是搶來的。”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沈博煒向記者表示,點位元資源不會是壟斷性的,要麼靠產品品質來爭取,要麼靠市場租賃談判來進行。“我們現在每天幾乎會收到10個offer尋求收購,表示可以提供點位資源,但我們都沒有要。”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一開始就走了不同的路,我們沒有瘋狂的鋪點位,一是為了給投資人省錢,二是我們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一家吃掉的市場。”

而基於這樣的市場判斷,魔盒不僅不靠先發優勢占位擴張,反而把自己已經研發成熟的產品向市場其他玩家開放。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將自己的硬體和平臺系統開放,這可能反而是一個更快速地搶點位元的方式——不是自己去鋪設點位,而是行業參與者一起來幫忙鋪設。

無人零售貨櫃不只是表面上一個線下賣貨的形態,未來它們將被佈局線上下各個角落捕獲流量,並線上上雲端彙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和零售相關的生意,還是一個和流量以及平臺相關的生意。

而這正是魔盒未來的盈利模式,“沒有加盟費,未來會收服務費,還會有廣告,未來廣告可能會盈利,但現在廣告是開放的。”

“賣硬體賺不了多少錢。”

所以,賣硬體並不是魔盒盈利的重點,之後的流量才是重點,這更像是一個線下的淘寶天貓平臺,或者說像穀歌,提供免費的開放的系統,再靠廣告賺錢。

未來, 魔盒計畫在2018年簽約投放10萬個以上的點位。

以下是沈博煒在發佈會後接受媒體採訪的一部分問答。

Q:融資會用來做什麼?

A:硬體,軟體,還有商品。

但商品不是指OEM代工,而在於幫助商品的露出,我們會有一些資源投在小視頻上,會跟頭條做一些定點精准行銷。從明年3月開始。

Q:不同的加盟商各自布點之後,會不會競爭?

A:我們的布點場景相對封閉,比如辦公室。而且我們做的是近場零售,布點具有獨家性。而且這也是我們認為近場零售未來的價值會超過互聯網的原因,因為互聯網的競爭是扁平的。

Q:未來誰會是你們的客戶?

A:我們的客戶已經無處不在了,今天我還有很多沒有講,還不到時間,但我們已經跟不同領域的許多大公司達成了合作,目前主要是品牌商。我們已經落地的一個案例是,賣肉粽的五芳齋。

Q:沒有地產商?他們不是有場景資源嗎?

A:地產商不是目前優先考慮的客戶。

Q:大公司會不會有更多資源?

A:有更多資源有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有個說法叫“資源詛咒”,有了太多資源反而會有偶像包袱。我們就在輕裝上陣,我們脫掉了很多外衣,比如天天果園,城市超市,我們目前並沒有用到他們的資源。

(目前魔盒和天天果園在財務結構和融資上是獨立的,但未來二者可能會考慮合併在一起。實際上,魔盒本輪投資方SIG海納亞洲、鍇明資本也是天天果園的多輪投資人。)

Q:鮮食運營起來難嗎?

A:鮮食需要營業執照,我們正在獲得的路上,所以我們還沒有售賣。不同的城市的標準不同,我們已經獲得了行業協會的支援,行業協會會幫助我們協調和推進。我們主導開放,也和行業協會的目標保持一致。

Q:行業裡有的玩家在自己做鮮食?

A:零售有兩種類型的品牌。第一類叫管道品牌,類似於羅森;第二類是內容品牌,比如可口可樂,星巴克。

我認為管道品牌可能沒有必要自己做中央廚房,我們自己也在收購一些中央廚房,但我們用法不一樣,我們把生產商品的能力開放出來。這也是“大方”系統做的事,這是一個管道品牌該做的事。

內容品牌和管道品牌的團隊運營模式和思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同時沈博煒表示,這個團隊也在後臺和硬體上也提供了説明。

魔盒和天天果園關係密切,魔盒創始人兼CEO王強同時也是天天果園的CEO,魔盒本輪投資方SIG海納亞洲、鍇明資本也是天天果園的多輪投資人,魔盒還曾宣佈與天天果園建立戰略合作。

不過之後魔盒的物流將由專門的物流服務商提供,魔盒在發佈會上宣佈將和國內最大的物流服務商達成戰略合作,幾乎每個點位都可以達到一日三配的水準。不過由於還沒有正式簽合同,這一合作方的名字將在未來宣佈。

其他在商品層面,涉及商品准入,分銷,廣告行銷的事,比如需要和政府部門對接拿到食品安全法相關的執照,比如品牌商進入魔盒的分銷系統,比如在魔盒平臺上載入廣告等。

概括地說, 魔盒的這套新零售解決方案包括3個部分,“魔方”,“魔界”,以及“大方”。其中魔方關於硬體,魔界關於雲端後臺,大方關於運營。

不過,發佈新產品並不是這次發佈會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魔盒宣佈要將這套系統開放給所有零售產業鏈的所有參與者,包括那些做無人貨架的運營商,後者原本該是魔盒的競爭對手,現在反而可能成為他們的客戶。

“我們想說,我們準備好了去開放給大家找到小夥伴,既然是零售業態,市場那麼大,誰都吃不下,沒有誰可以一個人做下來,所以我們何必在一開始就搞封閉呢?我們一開始就認為封閉不是這個領域最好的打開方式。”沈博煒在發佈會上宣佈。

所以魔盒會將自己已經研發的包括硬體在內的一整套的系統解決方案開放,目前力推的是基於RFID的無人貨櫃,也是魔盒現在自己投放的,售價9999元。魔盒表示這個價格比市面上的其他的自動販賣機類產品價格降低了至少60%。

“我有商品要和你合作,我有很強的運營能力,我能幫你把貨品配送到點位,我有很多的點位,不管你有當中的哪一樣,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運營商。”沈博煒表示。

“中國有多少家便利店公司,就會有多少家無人零售公司,理論上我認為是這樣的。”在對記者的採訪中,沈博煒還透露,已經有一些做無人貨架的公司在跟魔盒談採購的合作。

魔盒COO沈博煒

魔盒在2016年9月的時候投放了第一台無人零售設備,但最初投放的場景並不是辦公室。

“我們第一台設備是在去年(2016年)9月的時候布的,在我們自己的超市,第一台是在天山店,第二台是日月光。今年2月份開始做小規模的投放。”沈博煒介紹說。

他說的他們自己的超市指的是城市超市(cityshop),一家進口食品超市,也是魔盒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天天果園曾在2017年3月入股城市超市,因此,魔盒、天天果園和城市超市三者是有密切關係的。

沈博煒對記者創業表示,目前魔盒和天天果園在財務結構和融資上是獨立的,但不排除未來二者可能會考慮合併在一起。

不過很快,魔盒發現辦公室是一個更好的投放場景,目前辦公室場景的貨櫃占其營業額的80%。

而今年9月,辦公室貨架在市場上爆發,成了各家新零售玩家都在擴張的主戰場,但魔盒的節奏並沒有因此加快,而且開始擴張其他場景。

除此之外,校園場景也是魔盒如今擴張的重點,魔盒單日單台設備最高銷量是2268元,這個資料正是發生在校園。

除了辦公室和校園,魔盒還在開闢更多場景,比如社區,交通樞紐,景區,酒店,影院,圖書館,醫院等。顯然都是一些聚集人流的場景。本月,魔盒還收購了一家貿易公司,收購的目標即在於後者擁有的機場、火車站、地鐵等交通管道資源。

不同的場景下,魔盒會放不同的商品,比如在健身房,會放蛋白粉。魔盒已經測試了超過1200個SKU,而魔盒的合作夥伴城市超市可以為魔盒提供26000個SKU的選品。

魔盒目前在全國已經簽約了超過一萬台的設備,但目前只鋪設了3000多台,上海有將近2000台,占大多數,其他城市還有北京、杭州、深圳,廣州。

顯然目前魔盒的設備數量還沒有其點位元的簽約速度,這跟市場上其他幾家新零售玩家很不同。其他玩家都在瘋狂擴張辦公室點位,辦公室場景有社群約束,布點成本更低,而且又是一個很親密的觸點和流量入口。

即便是辦公室,魔盒也堅持100人以上才會鋪設一個點位,而且同樣採用成本更高的帶有防盜的無人貨櫃。“他們這一天燒大幾千萬就是為了耍流氓,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加盟都是耍流氓”沈博煒在發佈會上表示,魔盒沒有瘋狂鋪設點位,也沒有燒錢,也不希望未來這是一個燒錢的領域。

“我們不喜歡說搶點位,點位不是搶來的。”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沈博煒向記者表示,點位元資源不會是壟斷性的,要麼靠產品品質來爭取,要麼靠市場租賃談判來進行。“我們現在每天幾乎會收到10個offer尋求收購,表示可以提供點位資源,但我們都沒有要。”

“我們花了大量時間,一開始就走了不同的路,我們沒有瘋狂的鋪點位,一是為了給投資人省錢,二是我們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一家吃掉的市場。”

而基於這樣的市場判斷,魔盒不僅不靠先發優勢占位擴張,反而把自己已經研發成熟的產品向市場其他玩家開放。

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將自己的硬體和平臺系統開放,這可能反而是一個更快速地搶點位元的方式——不是自己去鋪設點位,而是行業參與者一起來幫忙鋪設。

無人零售貨櫃不只是表面上一個線下賣貨的形態,未來它們將被佈局線上下各個角落捕獲流量,並線上上雲端彙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不只是一個和零售相關的生意,還是一個和流量以及平臺相關的生意。

而這正是魔盒未來的盈利模式,“沒有加盟費,未來會收服務費,還會有廣告,未來廣告可能會盈利,但現在廣告是開放的。”

“賣硬體賺不了多少錢。”

所以,賣硬體並不是魔盒盈利的重點,之後的流量才是重點,這更像是一個線下的淘寶天貓平臺,或者說像穀歌,提供免費的開放的系統,再靠廣告賺錢。

未來, 魔盒計畫在2018年簽約投放10萬個以上的點位。

以下是沈博煒在發佈會後接受媒體採訪的一部分問答。

Q:融資會用來做什麼?

A:硬體,軟體,還有商品。

但商品不是指OEM代工,而在於幫助商品的露出,我們會有一些資源投在小視頻上,會跟頭條做一些定點精准行銷。從明年3月開始。

Q:不同的加盟商各自布點之後,會不會競爭?

A:我們的布點場景相對封閉,比如辦公室。而且我們做的是近場零售,布點具有獨家性。而且這也是我們認為近場零售未來的價值會超過互聯網的原因,因為互聯網的競爭是扁平的。

Q:未來誰會是你們的客戶?

A:我們的客戶已經無處不在了,今天我還有很多沒有講,還不到時間,但我們已經跟不同領域的許多大公司達成了合作,目前主要是品牌商。我們已經落地的一個案例是,賣肉粽的五芳齋。

Q:沒有地產商?他們不是有場景資源嗎?

A:地產商不是目前優先考慮的客戶。

Q:大公司會不會有更多資源?

A:有更多資源有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有個說法叫“資源詛咒”,有了太多資源反而會有偶像包袱。我們就在輕裝上陣,我們脫掉了很多外衣,比如天天果園,城市超市,我們目前並沒有用到他們的資源。

(目前魔盒和天天果園在財務結構和融資上是獨立的,但未來二者可能會考慮合併在一起。實際上,魔盒本輪投資方SIG海納亞洲、鍇明資本也是天天果園的多輪投資人。)

Q:鮮食運營起來難嗎?

A:鮮食需要營業執照,我們正在獲得的路上,所以我們還沒有售賣。不同的城市的標準不同,我們已經獲得了行業協會的支援,行業協會會幫助我們協調和推進。我們主導開放,也和行業協會的目標保持一致。

Q:行業裡有的玩家在自己做鮮食?

A:零售有兩種類型的品牌。第一類叫管道品牌,類似於羅森;第二類是內容品牌,比如可口可樂,星巴克。

我認為管道品牌可能沒有必要自己做中央廚房,我們自己也在收購一些中央廚房,但我們用法不一樣,我們把生產商品的能力開放出來。這也是“大方”系統做的事,這是一個管道品牌該做的事。

內容品牌和管道品牌的團隊運營模式和思維模式都是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