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意境絕美的十首宋詞,讀到就是一種幸福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 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 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宋詞句子有長有短, 便於歌唱。 因是合樂的歌詞, 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 形成于唐代而極盛于宋代。 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 歌者雜用胡夷裡巷之曲。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 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 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 與唐詩爭奇, 與元曲鬥豔, 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 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全詞以長江水為貫串始終的抒情線索, 以“日日思君不見君”為主幹。 分住江頭江尾, 是“不見君”的原因;“此恨何時已”,

是“不見君”的結果;“君心似我心”“不負相思意”是雖有恨而無恨的交織。 有恨的原因是“不見君”, 無恨.的原因是“不相負”。 悠悠長江水, 既是雙方相隔千里的天然障礙, 又是一脈相通、遙寄情思的天然載體;既是悠悠相思、無窮別恨的觸發物與象徵, 又是雙方永恆相愛與期待的見證。

釵頭鳳·紅酥手

宋代:陸遊

紅酥手, 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莫、莫、莫!

全詞多用對比的手法, 如上片, 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時的美好情景寫得逼切如現, 就越使得他們被迫離異後的悽楚心境深切可感, 也就越顯出“東風”的無情和可憎, 從而形成感情的強烈對比。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代:王觀

水是眼波橫, 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 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千萬和春住。

春末時節, 詞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別即將回家鄉(浙東)的好友鮑浩然。 雖然自己家在如皋, 欲歸不得, 羈旅之愁難以為懷, 但仍衷心祝福好友, 望好友能與春光同住。

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雲天, 黃葉地。 秋色連波, 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 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 追旅思。 夜夜除非, 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 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上片寫景, 下片抒情, 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構和情景結合的方式, 其特殊性在於麗景與柔情的統一, 更準確地說, 是闊遠之境、穠麗之景、深摯之情的統一。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其內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向內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把相思之苦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作於西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淒苦以泄胸中抑鬱,感歎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的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作者將畫龍點睛的議論與散文句法與優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起伏躍宕地謳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種相思之情籠罩心頭,無法排遣,蹙著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其內心的綿綿愁苦揮之不去,遣之不走。“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把真摯的感情由外露轉向內向,迅疾的情緒變化打破了故作平靜的心態,把相思之苦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表達了綿綿無盡的相思與愁情,獨守空房的孤獨與寂寞充滿字裡行間,感人至深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首詞作於西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左,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卜運算元·詠梅

宋代: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此詞以梅花自況,詠梅的淒苦以泄胸中抑鬱,感歎人生的失意坎坷;贊梅的精神又表達了青春無悔的信念以及對自己愛國情操及高潔人格的自許。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詞人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