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然氣這塊“餅”究竟有多大?兩個數據:6000億、1.5萬億

【牛邦投教研報】結合中國能源需求增長以及天然氣對煤炭和原油的替代, 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 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將改變過去幾年下滑的態勢,

回到15%以上的增長, 若要完成發改委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到10%的目標, 則天然氣消費增速需要到16-17%, 這種狀態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將會維持多年。

從長期趨勢看, 按照天然氣熱值約為12.143噸標煤/萬立方米計算, 若7.5億噸煤炭全部“改氣”約需要“新增”天然氣6000億立方米!

按照目前天然氣的價格, 民用管道天然氣價為:2.28元/立方米, 工業、商業管道天然氣價為:3.23元/立方米, 價格取中間值, 那麼未來6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約創造1.5萬億元的增量需求!而僅“十三五”期間, 就有約3000億元的新增市場空間(這還不包括進口部分)。

至於2018年, 在供給方面, 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預計:1)2018年天然氣產量將保持12%左右的增速,

年增供給量約200億立方;2)LNG接收能力提升, LNG進口增速維持高位, 2018年LNG進口接收量約為220億立方;3)陸上進口新增哈薩克, 年增量約50億立方。 綜上, 全年供給增量約為470億立方。

因此, 2018年天然氣新增的供給470億立方米, 可能略大於“預估”的新增需求357億立方米(以2016年消費量2100立方為基數, 乘以17%的預期增速), 供需缺口有所縮減。 2018年天然氣供需的緊張關係可能有所好轉, 但是還是存在國內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迅速擴大

中國天然氣缺口2008年之後不斷擴大, 2016年中國天然氣供應為1384億立方米, 而消費為2103.4億立方米, 缺口為719.4億立方米, 進口依存度為34.2%。

2016年國內天然氣在一次能源的消費比例為6.4%, 而全球平均為24%, 這是與中國的資源稟賦有關。

2017 年7月4日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委共同印發的《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中提出, 力爭到2020年, 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比達10%左右, 到2030年, 力爭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這一目標比發改委《天然氣“十三五”規劃》中的占比目標更為積極。

如下圖所示, 牛邦投教研究員注意到, 國內天然氣進口依存度不斷上升——

◆“煤改氣”為國內天然氣帶來10%以上的增量需求。

從碳排放的角度看, 釋放同樣的熱量的情況下, 天然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煤炭的一半。 過去5年美國的減排天然氣貢獻度第一, 高達38%。

隨著中國對環境的重視, 減排二氧化碳的措施逐步推進, 我們要特別討論的是散煤治理措施。 在工業、供暖領域的散燒煤是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一噸燃煤散燒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電廠等大型鍋爐處理後的10倍以上, 散煤燃燒是煤改氣的重點領域。

2017年8月31日, 《中國散煤治理調研報告2017》發佈, 該報告指出2015 年全國散煤消費量應在7.5億噸左右。 其中可估算口徑的散煤消費量約6.9億噸,

口徑外估算為0.6億噸。 按煤炭與天然氣的熱值估算, 按照天然氣熱值約為12.143噸標煤/萬立方米計算, 若7.5億噸煤炭全部改氣約需要天然氣6000 億立方米。

而中國2016年的天然氣消費量為2100億立方米(2015 年為1950 億立方米), 其中國內天然氣實際供應為1384億立方米, 缺口719.4億立方米需要依賴進口。

如下圖所示, 散燒散煤主要是用於農村採暖、工業以及磚瓦行業。 如果配套設備供應上來的話以及全部散煤都用天然氣替代的話, 那麼在未來該部分“煤改氣”產生的新增天然氣需求是6000億立方米。

因此,煤改氣給天然氣帶來的消費潛力巨大,但是考慮到天然氣的供應情況,暫時沒有辦法全部替代。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測算,在相關配套政策支持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約1100億立方米,對應年化11.1%的需求增速。其中工業領域替代需求量最大,超過500億立方米,發電領域替代量約為400億立方米,供熱領域替代需求近200億立方米。

而到了“十四五”期間“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潛在“增量需求”可能達到1600億立方米。

◆對原油的替代需求提升天然氣需求增速。

天然氣對原油的替代我們從汽油和柴油兩個角度闡述,其主要路徑是電動車和LNG 重卡。

●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燃油機車對汽車製造以及相關產業鏈、汽油消費都會帶來重大影響。

截止2016年底中國純電動車的保有量為107萬輛,2017年1-8月純電動車的銷售量為25萬輛,保有量上升至133萬輛左右。這些電動車每年減少了約200萬噸的汽油消費量(一輛車每年的行駛里程2.5萬公里,油耗8升/百公里),占汽油總體消費的1.6%左右。2017年預估新增32-33萬輛純電動車,對應了一年60萬噸的汽油需求,占比汽油消費總量的0.42%,等熱量(按照汽油熱值為1.4714 噸標煤/噸,天然氣熱值約為12.143噸標煤/萬立方米計算,假設兩次能源轉換之間沒有損失)折合天然氣新增消費量,占其2016年需求的0.034%。

與此同時,最近兩年一些國家逐步公佈了取締燃油汽車銷售的時間表,中國也正在積極研究。這將在未來進一步會提升天然氣的需求。

●LNG重卡預計帶動2.3%的天然氣需求增速。

2016年下半年開始重卡銷售明顯走強,一直持續到目前,實際上從結構上看LNG重卡的銷售增速更高。2017年前9個月LNG重卡銷售量為66407輛,較2016年同期增加了465%,增速非常高,預計全球LNG重卡銷售量在9萬輛以上。LNG卡車銷售增量巨大部分原因是政策引導的結果,山東和河北10月1日起全面禁止港口柴油火車運輸集疏港煤炭。

我們粗略估算LNG卡車的保有量大約22萬輛,粗略估算柴油卡車保有量大約560萬輛,考慮到運輸占柴油消費的一半左右,LNG重卡主要取代的是運輸柴油卡車,那麼LNG卡車對柴油卡車的替代空間仍然較大。在22萬輛這個保有量下每年消耗的天然氣約13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的6.19%左右。2017年新增的9萬輛LNG重卡正常情況下一年的天然氣消耗量約為50億立方米左右,將提振天然氣消費增速增加2.3%-2.5%。伴隨政策的持續引導,預計LNG重卡銷量也將持續增加。

結合中國能源需求增長以及天然氣對煤炭和原油的替代,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將改變過去幾年下滑的態勢回到15%以上,若要完成發改委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到10%的目標,則天然氣消費增速需要到16-17%,這種狀態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將會維持多年。

按照我們的估算,預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4000億立方左右,即便國內天然氣產量按照10%的增速計算,屆時國內天然氣缺口也將達到2000億立方米左右,為彌補供應缺口,國內勢必要加大天然氣進口。

從以上分析看,未來天然氣的潛在新增需求將超過6000億立方米,在相關配套政策支持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約1100億立方米。按照目前天然氣的價格,民用管道天然氣價為:2.28元/立方米,工業管道天然氣價為:3.23元/立方米,商業管道天然氣價為:3.23元/立方米,價格取中間值,那麼未來天然氣還約有1.5萬億元的市場,“十三五”期間,約有3000億元的新增市場空間(這還不包括進口部分)。

2018年天然氣的供需狀況

在供給方面,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預計2018年天然氣產量將保持12%左右的增速,年增供給量約200億立方;2)LNG接收能力提升,LNG進口增速維持高位,2018年LNG進口接收量約為220億立方;3)陸上進口新增哈薩克,年增量約50億立方。綜上,全年供給增量約為470億立方。

2018年天然氣新增的供給470億立方米大於新增的需求357(2100*17%)億立方米,供需缺口有所縮減,因此2018年天然氣的供需關係可能有所好轉,但是還是存在國內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因此,煤改氣給天然氣帶來的消費潛力巨大,但是考慮到天然氣的供應情況,暫時沒有辦法全部替代。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測算,在相關配套政策支持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約1100億立方米,對應年化11.1%的需求增速。其中工業領域替代需求量最大,超過500億立方米,發電領域替代量約為400億立方米,供熱領域替代需求近200億立方米。

而到了“十四五”期間“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潛在“增量需求”可能達到1600億立方米。

◆對原油的替代需求提升天然氣需求增速。

天然氣對原油的替代我們從汽油和柴油兩個角度闡述,其主要路徑是電動車和LNG 重卡。

●新能源汽車代替傳統燃油機車對汽車製造以及相關產業鏈、汽油消費都會帶來重大影響。

截止2016年底中國純電動車的保有量為107萬輛,2017年1-8月純電動車的銷售量為25萬輛,保有量上升至133萬輛左右。這些電動車每年減少了約200萬噸的汽油消費量(一輛車每年的行駛里程2.5萬公里,油耗8升/百公里),占汽油總體消費的1.6%左右。2017年預估新增32-33萬輛純電動車,對應了一年60萬噸的汽油需求,占比汽油消費總量的0.42%,等熱量(按照汽油熱值為1.4714 噸標煤/噸,天然氣熱值約為12.143噸標煤/萬立方米計算,假設兩次能源轉換之間沒有損失)折合天然氣新增消費量,占其2016年需求的0.034%。

與此同時,最近兩年一些國家逐步公佈了取締燃油汽車銷售的時間表,中國也正在積極研究。這將在未來進一步會提升天然氣的需求。

●LNG重卡預計帶動2.3%的天然氣需求增速。

2016年下半年開始重卡銷售明顯走強,一直持續到目前,實際上從結構上看LNG重卡的銷售增速更高。2017年前9個月LNG重卡銷售量為66407輛,較2016年同期增加了465%,增速非常高,預計全球LNG重卡銷售量在9萬輛以上。LNG卡車銷售增量巨大部分原因是政策引導的結果,山東和河北10月1日起全面禁止港口柴油火車運輸集疏港煤炭。

我們粗略估算LNG卡車的保有量大約22萬輛,粗略估算柴油卡車保有量大約560萬輛,考慮到運輸占柴油消費的一半左右,LNG重卡主要取代的是運輸柴油卡車,那麼LNG卡車對柴油卡車的替代空間仍然較大。在22萬輛這個保有量下每年消耗的天然氣約130億立方米,占天然氣消費的6.19%左右。2017年新增的9萬輛LNG重卡正常情況下一年的天然氣消耗量約為50億立方米左右,將提振天然氣消費增速增加2.3%-2.5%。伴隨政策的持續引導,預計LNG重卡銷量也將持續增加。

結合中國能源需求增長以及天然氣對煤炭和原油的替代,牛邦投教研究員認為,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將改變過去幾年下滑的態勢回到15%以上,若要完成發改委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到10%的目標,則天然氣消費增速需要到16-17%,這種狀態在環保政策的推動下將會維持多年。

按照我們的估算,預估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4000億立方左右,即便國內天然氣產量按照10%的增速計算,屆時國內天然氣缺口也將達到2000億立方米左右,為彌補供應缺口,國內勢必要加大天然氣進口。

從以上分析看,未來天然氣的潛在新增需求將超過6000億立方米,在相關配套政策支持下,“十三五”期間我國煤改氣需要的天然氣約1100億立方米。按照目前天然氣的價格,民用管道天然氣價為:2.28元/立方米,工業管道天然氣價為:3.23元/立方米,商業管道天然氣價為:3.23元/立方米,價格取中間值,那麼未來天然氣還約有1.5萬億元的市場,“十三五”期間,約有3000億元的新增市場空間(這還不包括進口部分)。

2018年天然氣的供需狀況

在供給方面,中國工商銀行投資銀行部研究中心預計2018年天然氣產量將保持12%左右的增速,年增供給量約200億立方;2)LNG接收能力提升,LNG進口增速維持高位,2018年LNG進口接收量約為220億立方;3)陸上進口新增哈薩克,年增量約50億立方。綜上,全年供給增量約為470億立方。

2018年天然氣新增的供給470億立方米大於新增的需求357(2100*17%)億立方米,供需缺口有所縮減,因此2018年天然氣的供需關係可能有所好轉,但是還是存在國內嚴重的供不應求的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