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馬雲又出驚人言論,8年後房子最不值錢,你會等到8年後再買嗎?

導讀:馬雲又出驚人言論, 8年後房子最不值錢, 他的話可信嗎?其實不光馬雲說過這樣的話, 曹旺德也說過。 李嘉誠賣資產了, 王健林賣資產了, 潘石屹也賣資產了, 房產作為最保值增值的資產, 真的不靠譜了嗎?

近日, 馬雲在杭州舉行的全球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說到:未來房子如蔥。 他說, 過去8年內, 中國的房子整體上處於大幅上升的狀態。 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他為什麼這麼說?有多大可信度?看看大家怎麼說。

1、大家可以先去搜一下那篇《遠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 大意就是在出生率下降, 大量年輕人口向大型城市群, 換句話說, 只有大型城市群(京津、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福建)才具備從其他省份吸收勞動人口(即抽水機)的能力;但是這些大型城市群本身的生育率又一路走低;這會導致什麼結果?

在可以預見的20-25年後, 在中國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候,

中國人口(勞動力)的短缺將成為極大的問題。 如果說東南六省加北京天津還能依靠從其他省份抽水來維持自身的競爭力的話, 內陸省份怎麼辦?

內陸省份也會活得很好, 因為省會城市可以從周邊城市抽水, 其他經濟教育強市也能從周邊城市抽水;但是那些在人口競爭中失敗的城市, 終將衰落。

圖片引自 @城市資料團 的《遠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

那些已露頹勢的城市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 以前的大型煤礦, 現在資源枯竭, 天氣寒冷, 又沒有邊境貿易, 所以人口在不斷流出——雙鴨山市的房子, 又有誰會買呢?可能只有周邊等待城市化的農民。

遼寧省阜新市, 以前的大型煤礦, 現在只留下幾十萬年齡較大、教育不高、難以掌握新技能又疾病纏身的煤礦工人, 幸好還有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留在這裡, 多少還能帶來一些新生血液, 但又有多少人能留下來呢?——阜新的房子, 值錢麼?

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康巴什當年曾有「鬼城」的稱號, 雖然現在總有傳言說鬼城不鬼,

但我沒有親歷, 不敢妄言。

就連北京這樣的核心城市, 在石景山區王平村有個王平煤礦, 礦區和家屬區已經徹底荒廢了。 這是我親自去探險得到的照片。 ——這裡的房子, 你買麼?

俄羅斯遠東極東地區楚科奇州的小城共青城(Комсомольский), 儘管他的房屋還很“完整”,

街道還很齊整, 但街道上空無一人, 房屋裡也人去樓空, 整座城市死一般沉寂。 已如同鬼城, 於1998年廢棄。 ——這些房子值錢麼?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的海港城市格列米哈(Гремиха), 這裡曾經是俄羅斯的核潛艇基地, 但是現在人跡罕至, 狗熊可以在城市裡穿行。

再過十年,大部分地區的房子都不值錢

就以我的老家為例,一個精裝修的高檔高層住宅社區,社區裡有人工湖、有海景、有車位,每平方米只要4500,也就是說200平的房子只要90萬,但是這個城市在過去20年裡,大部分居民都有兩套房(有一套是交了幾萬換的單位分房),需求已經被消滅;又沒有足夠年輕人購房;農民進城也不會買這麼高端的房子;最後賣了兩年還沒有全部賣出,開發商應該是虧了。

所以,馬雲說的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這話是面對全中國700個城市(含臺灣地區31個)來說,房子是下跌的;但是對有北上廣深甯杭蘇錫常通等五十多個有競爭力、有從周圍區域抽水能力的城市來說,房產仍然是最好的資產。

請牢記,房子的價格,是由其公允價值決定的;即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說白了就是別人願意出多少錢買你的房子,沒人買的話,你要二十萬一平也沒用,要兩千一平也沒用。

2、這次終於是馬雲本人說的話了。

馬雲一邊說著說的未來最便宜的是房子,一邊在香港花15億港幣買的房子,15億算不算貴,未來如果房子不值錢,他這錢打水漂嗎?馬雲當然不會說,但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的。

樓市未來的可能性無法判斷,就像股票一樣,我們都無法判斷大盤如何,所有的暴漲暴跌幾乎都在意料之外,情況出現之後很多馬後炮分析得很有道理,旦未發生之前誰知道。中國樓市暴漲還是暴跌都來去匆匆,嗎我們都沒有上帝之眼。只能儘量多提供些資訊給大家吧。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概念迅速被普及了。

另外我覺得生活本質始終是最重要的,水、空氣、土壤、食物還有完善的醫療體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這幾樣都具備,我願意一輩子租房子生活。在那裡生活都不影響我生活品質。

馬雲說過更可怕的一句話:10年後,癌症將困擾每一個家庭。如果我們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將受到非常大的侵害。即使在今天,醫院裡也是人滿為患,一床難求。更不要說10年後了。

房子會不會不值錢我不清楚,旦未來大家的重點真的聚焦在癌症、醫療等問題上。

3、馬雲早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物了,他買套房子就和買根大蔥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於剛需一族來說,買房無疑是“傷筋動骨了。”

曾經看到過一個新聞,32歲的楊某因為搶劫銀行,一審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元北京的軟體設計師搶錢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買房。楊某後來供述說:“我買房首付差17萬,搶劫時要30萬元是怕他們討價還價。”楊某搶劫銀行的事件讓大家唏噓不已。用理性的角度去看,他搶劫銀行和買房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房子卻成功的壓垮了楊某,導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先生曾經勸導年輕人先不要著急買房,他說:“如果現在買房壓力太大,不如調整好心態,先安心工作,等自己的薪酬高了再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房產。”有一些人表示支持,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有一些人則嗤之以鼻。

近年來,隨著房價的突飛猛漲,年輕人也大呼傷不起。買房難,難於上青天這樣的話也不絕於耳。無論是中國還是發達國家,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情況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年輕人買了房子,也是掏空父母多年的積蓄得來的。“兩代人為了一套房子”敲打著多少年輕人的心。其中的各種心酸和無奈也只有當事人知道。房子讓無數人成為“房奴”,每個月都要想著還房貸,有這個牽絆,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改變當前的工作現狀,比如跳槽,創業等。

即使這樣,很多人也爭相買房,因為安居才能樂業是很多人的想法。在國家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出臺後,房價並沒有因此而回落很多。所以,馬雲說8年後房子如蔥並不現實。

4、馬雲的 “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這句話的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思維邏輯,而單僅從上述這點上來看,馬雲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是有背景、有基礎的,有極大的可信度。

不過,過去近20年來,中國房價一路上漲為主流,在幾乎所有國人的心中,房價,特別是中國房價,只漲不跌已然成為思維定勢。由於慣性使然,我認為,只有當“中國房價永遠只漲不跌”的預期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破滅時,中國房價的真正拐點才可能真正來臨。

舉另外兩大國樓市走過之路為例吧:

三、四十年前的日本樓市從起泡沫到泡沫巨大到破滅,全日本跌去70%,東京跌去90%,直到現在日本房價還不到當年最高時的一半;

美國過去的20年,2001年出現了點COM泡沫,破滅後美聯儲大幅貨幣寬鬆,鼓勵全民舉債買房,結果次貸危機引爆金融危機,房價跌去30%,迄今其實還沒有完全走出來,更大金融危機可能不久會再次來臨。

中國的情況和上述兩例相比,中國在2011年人口紅利出現拐點,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推動房價上漲最主要的剛需力量已然衰退,再加上各種措施遏制炒房,一線樓市進入冰封期,三四五線城市去庫存也已經基本完成,除了少數幾個二線城市房價還在上漲以外,基本上已經到頭了。

總之,可以這樣說,此一時彼一時,這次調控和以往真的不同了,已然時過境遷了。待到“中國房價永遠只漲不跌”的預期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破滅時,馬雲的話就可成真了,拭目以待吧。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交流互動:lingdunzhe。

再過十年,大部分地區的房子都不值錢

就以我的老家為例,一個精裝修的高檔高層住宅社區,社區裡有人工湖、有海景、有車位,每平方米只要4500,也就是說200平的房子只要90萬,但是這個城市在過去20年裡,大部分居民都有兩套房(有一套是交了幾萬換的單位分房),需求已經被消滅;又沒有足夠年輕人購房;農民進城也不會買這麼高端的房子;最後賣了兩年還沒有全部賣出,開發商應該是虧了。

所以,馬雲說的最不值錢的就是房子這話是面對全中國700個城市(含臺灣地區31個)來說,房子是下跌的;但是對有北上廣深甯杭蘇錫常通等五十多個有競爭力、有從周圍區域抽水能力的城市來說,房產仍然是最好的資產。

請牢記,房子的價格,是由其公允價值決定的;即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和自願的情況下所確定的價格。說白了就是別人願意出多少錢買你的房子,沒人買的話,你要二十萬一平也沒用,要兩千一平也沒用。

2、這次終於是馬雲本人說的話了。

馬雲一邊說著說的未來最便宜的是房子,一邊在香港花15億港幣買的房子,15億算不算貴,未來如果房子不值錢,他這錢打水漂嗎?馬雲當然不會說,但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的。

樓市未來的可能性無法判斷,就像股票一樣,我們都無法判斷大盤如何,所有的暴漲暴跌幾乎都在意料之外,情況出現之後很多馬後炮分析得很有道理,旦未發生之前誰知道。中國樓市暴漲還是暴跌都來去匆匆,嗎我們都沒有上帝之眼。只能儘量多提供些資訊給大家吧。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概念迅速被普及了。

另外我覺得生活本質始終是最重要的,水、空氣、土壤、食物還有完善的醫療體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這幾樣都具備,我願意一輩子租房子生活。在那裡生活都不影響我生活品質。

馬雲說過更可怕的一句話:10年後,癌症將困擾每一個家庭。如果我們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中,身體將受到非常大的侵害。即使在今天,醫院裡也是人滿為患,一床難求。更不要說10年後了。

房子會不會不值錢我不清楚,旦未來大家的重點真的聚焦在癌症、醫療等問題上。

3、馬雲早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物了,他買套房子就和買根大蔥沒什麼區別。但是對於剛需一族來說,買房無疑是“傷筋動骨了。”

曾經看到過一個新聞,32歲的楊某因為搶劫銀行,一審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元北京的軟體設計師搶錢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買房。楊某後來供述說:“我買房首付差17萬,搶劫時要30萬元是怕他們討價還價。”楊某搶劫銀行的事件讓大家唏噓不已。用理性的角度去看,他搶劫銀行和買房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房子卻成功的壓垮了楊某,導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著名企業家柳傳志先生曾經勸導年輕人先不要著急買房,他說:“如果現在買房壓力太大,不如調整好心態,先安心工作,等自己的薪酬高了再去追求屬於自己的房產。”有一些人表示支持,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有一些人則嗤之以鼻。

近年來,隨著房價的突飛猛漲,年輕人也大呼傷不起。買房難,難於上青天這樣的話也不絕於耳。無論是中國還是發達國家,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情況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年輕人買了房子,也是掏空父母多年的積蓄得來的。“兩代人為了一套房子”敲打著多少年輕人的心。其中的各種心酸和無奈也只有當事人知道。房子讓無數人成為“房奴”,每個月都要想著還房貸,有這個牽絆,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和勇氣改變當前的工作現狀,比如跳槽,創業等。

即使這樣,很多人也爭相買房,因為安居才能樂業是很多人的想法。在國家一系列的調控政策出臺後,房價並沒有因此而回落很多。所以,馬雲說8年後房子如蔥並不現實。

4、馬雲的 “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 這句話的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思維邏輯,而單僅從上述這點上來看,馬雲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是有背景、有基礎的,有極大的可信度。

不過,過去近20年來,中國房價一路上漲為主流,在幾乎所有國人的心中,房價,特別是中國房價,只漲不跌已然成為思維定勢。由於慣性使然,我認為,只有當“中國房價永遠只漲不跌”的預期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破滅時,中國房價的真正拐點才可能真正來臨。

舉另外兩大國樓市走過之路為例吧:

三、四十年前的日本樓市從起泡沫到泡沫巨大到破滅,全日本跌去70%,東京跌去90%,直到現在日本房價還不到當年最高時的一半;

美國過去的20年,2001年出現了點COM泡沫,破滅後美聯儲大幅貨幣寬鬆,鼓勵全民舉債買房,結果次貸危機引爆金融危機,房價跌去30%,迄今其實還沒有完全走出來,更大金融危機可能不久會再次來臨。

中國的情況和上述兩例相比,中國在2011年人口紅利出現拐點,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推動房價上漲最主要的剛需力量已然衰退,再加上各種措施遏制炒房,一線樓市進入冰封期,三四五線城市去庫存也已經基本完成,除了少數幾個二線城市房價還在上漲以外,基本上已經到頭了。

總之,可以這樣說,此一時彼一時,這次調控和以往真的不同了,已然時過境遷了。待到“中國房價永遠只漲不跌”的預期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破滅時,馬雲的話就可成真了,拭目以待吧。

獨立學者靈遁者整理提供。

交流互動:lingdunzhe。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