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上一道杭州硬菜,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 單看頭兩字就知出處, 在群星璀璨的杭州名菜陣營裡, 此魚也稱得上是當家花旦。

西湖醋魚

第一回來杭州玩的網友,

往往發下宏願, 把西湖醋魚排在必吃菜的頭陣。 但那邊, 你那位對美食通曉一二的當地朋友誠懇地勸住你“別了, 真的不過如此。 ”沒錯, 即便在杭州生活了二十來年, 吃到像樣的西湖醋魚也屈指可數, 傻大傻大的一條蒸箱蒸出來的魚, 上面澆些糖醋汁, 吃到起來無味且有青草腥。 偶有例外, ——除非你先去找了名店的書記提前打招呼吧。

為什麼同一條魚, 褒貶如此天差地別, 無非有兩點, 一是它的確好吃, 所以無數名人對其讚譽有加;二是它的確難做, 所以很多人難嘗佳境。

直到, 西湖國賓館紫薇廳的這條西湖醋魚,

刷新了我心目的【101種杭州味道】。 回來的這晚就推薦給了沈爺, 本來想等他鑒定過了再發, 現在有點憋不住了。

記住, 最正宗的西湖醋魚是草魚。 但正是因為草魚刺多肉糙, 夠廉價, 以醋配草魚, 是天作之合。 好廚師能把廉價的草魚做出螃蟹的鮮味來, 這也是老杭州判定西湖醋魚是否正宗的標準之一。 眼下, 西湖醋魚還有鱖魚, 筍殼魚甚至黃魚的矜貴版本, 刺少肉滑, 滋味雖美, 你要是不嫌價高利厚, 商家自然也就不為難自己了。

草魚價廉, 容易有土腥氣。 所以吃西湖醋魚, 排場要大, 最好在西湖中專門圈出了一塊水域,

用作自家的魚池, 專門用來餓養草魚。 所謂“餓養”, 就是把用來做醋魚的西湖草魚圍在水中, 一至兩天內不喂任何魚食, 使其排泄腸內雜物, 除去泥土味, 也會使得魚肉變得結實。 貴客來了這麼伺候一兩次容易的, 要一以貫之實在不易。 所以你要吃西湖醋魚, 先張望下有沒有闊綽的後場和餓養的魚塘, 如果在寸土寸金的商場, 餓養絕無可能。

讓我感動的是西湖國賓館紫薇廳的這條西湖醋魚正是草魚做的。餐飲部經理沈軍帶著團隊走遍江南,尋訪食材,這條魚是從開化何田鄉遠道運到杭州。

何田鄉至今民風淳樸,從清代開始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挖口池子,養上幾條清水魚。門口的山泉,水質清冽,是從大山塢裡接來的冷山泉,由於溫度低,草魚不得不終日運動發熱。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魚,肉質自然緊實;因是清水養魚之故,一年一尾魚也只長半公斤,每條魚的養殖時間達2年以上。

你懂的,西湖醋魚只有這特定的所謂“遊客餐廳”才點得出去,所以有本事能料理這條魚的廚師都在傳統菜館。杭州廚師調理西湖醋魚,講究活殺。改刀有7刀半之說,草魚肉頭厚,照著這7刀半的切法,才能快速在滾水中氽熟,氽熟的魚腹鰭翹起,感覺在放飛呐。萬能的蒸箱也可以保證魚肉的鮮嫩,但終究搞不定這條魚展翅欲飛的得意表情。

灶上兩口大鍋,一口鍋“氽”魚,在全國的諸多名魚中,不用一滴油的魚,西湖醋魚是唯一的一條。另一口鍋,用燒魚的湯汁加入白糖、醬油、醋、薑末調味後勾一個玻璃芡。西湖醋魚用醋量大,這薑末更不可缺。最後還有一個挑魚眼的小噱頭。就是將被醋汁覆蓋的魚眼挑出,與畫龍點睛異曲同工,讓食客看著覺得魚兒分外鮮活,增加食趣。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寫過醋魚,彼時的醋魚,以淡淡的薑醋味陪襯活魚肉的清鮮甘美,一派天然。但如今,因為食材在變,烹飪技術在變,食客口味也在變,梁實秋大約是想不到如今西湖醋魚大多用的是醬油和厚芡的吧。

讓我感動的是西湖國賓館紫薇廳的這條西湖醋魚正是草魚做的。餐飲部經理沈軍帶著團隊走遍江南,尋訪食材,這條魚是從開化何田鄉遠道運到杭州。

何田鄉至今民風淳樸,從清代開始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挖口池子,養上幾條清水魚。門口的山泉,水質清冽,是從大山塢裡接來的冷山泉,由於溫度低,草魚不得不終日運動發熱。

這樣環境下長大的魚,肉質自然緊實;因是清水養魚之故,一年一尾魚也只長半公斤,每條魚的養殖時間達2年以上。

你懂的,西湖醋魚只有這特定的所謂“遊客餐廳”才點得出去,所以有本事能料理這條魚的廚師都在傳統菜館。杭州廚師調理西湖醋魚,講究活殺。改刀有7刀半之說,草魚肉頭厚,照著這7刀半的切法,才能快速在滾水中氽熟,氽熟的魚腹鰭翹起,感覺在放飛呐。萬能的蒸箱也可以保證魚肉的鮮嫩,但終究搞不定這條魚展翅欲飛的得意表情。

灶上兩口大鍋,一口鍋“氽”魚,在全國的諸多名魚中,不用一滴油的魚,西湖醋魚是唯一的一條。另一口鍋,用燒魚的湯汁加入白糖、醬油、醋、薑末調味後勾一個玻璃芡。西湖醋魚用醋量大,這薑末更不可缺。最後還有一個挑魚眼的小噱頭。就是將被醋汁覆蓋的魚眼挑出,與畫龍點睛異曲同工,讓食客看著覺得魚兒分外鮮活,增加食趣。

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寫過醋魚,彼時的醋魚,以淡淡的薑醋味陪襯活魚肉的清鮮甘美,一派天然。但如今,因為食材在變,烹飪技術在變,食客口味也在變,梁實秋大約是想不到如今西湖醋魚大多用的是醬油和厚芡的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